小麦产业政策论文-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及政策分析_第1页
小麦产业政策论文-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及政策分析_第2页
小麦产业政策论文-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及政策分析_第3页
小麦产业政策论文-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及政策分析_第4页
小麦产业政策论文-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及政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及政策分析小麦的重要地位1.1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中国2011年小麦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达到了2427万hm2,占中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1.95%,占中国谷物种植面积的26.67%;小麦总称达到了11740.1万吨,占中国粮食总量的20.56%、占中国谷物总量的22.60%。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食品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口粮人均消费量呈现降低趋势,但人们对食物的质量、花色和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小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7%—18%),高于一般谷类作物,小麦加工品—小麦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作为一种生存所必需的粮食作物小麦是国家人民所需要的必需品,用作口粮用品的消费量是刚性的。在当前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小麦占到了43%左右。1.2小麦是最重要的贸易粮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小麦始终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贸易粮品种。在绝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小麦进口量基本占到三大粮食品种(小麦、大米和玉米)进口总量的2/3以上,甚至一些年份进口的粮食基本都是小麦。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在一些年份进口小麦量非常庞大,在1980~2005年的26年里,中国进口小麦量超过1000万t的年份就有11年,1989年进口小麦最多,为1488万吨,占当年世界小麦总进口量15%以上。在当前和未来的时间里,小麦还将继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进口粮继续体现其在粮食贸易中的重要性。2004年,由于国内供求形势发生逆转,中国进口小麦量又从前几年的几十万吨增长为723万吨。随着国内小麦生产连续两年的丰收,2005年进口量明显下降,但仍有354万吨。1.3小麦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口粮供求安全将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核心,小麦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也将日益突出,因为与其他粮食品种相比,小麦更耐储存,在我国粮食库存中,小麦往往占一半以上。1.4小麦生产发展对主产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例如河南省,多年来其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位列全国前茅,目前其面粉加工、方便面、挂面、味精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以小麦加工转化为主的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河南工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中国小麦生产分析2.1中国小麦生产现状2.1.1小麦播种面积波动加大,近年来逐渐增加。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2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小麦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生产有很大发展。播种面积在2133.3—3066.7万hm2之间变化,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比例从1949年的19.57%逐渐上升到2010年的22.07%,其中1991年达到27.55%。产量占粮食总产的比例从1949年的12.20%逐渐上升到2010年的21.07%。在2001年(含)以前,小麦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从2002年开始其播种面积略少于玉米,居第三位。小麦面积波动较大,从1949年的2133.3万hm2上升到1991年的3066.7万hm2,到2004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下滑,接近新中国初期的水平。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激励下,依靠科技进步和行政推动,我国小麦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面积恢复增加。1998—2004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7年下滑,由1997年的3005.7万hm2下降到2162.6万hm2。从2005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并逐年增加,到2010年比2004年增加263.0万hm2,增幅为12.1%。2.1.2单产大幅提高,总产量稳步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农业生产支持政策的逐步完善,水肥、农药等物质投入的增加,以及一批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小麦单产水平快速提高。2005—2010年我国小麦产量分别达到4275、4545、4605、4608、4762、4739、4748kg/hm2,连续7年超过1997年4102kg/hm2的历史最高纪录,小麦单产走出多年连续徘徊的局面。2007年我国小麦总产达到10929.8万吨,2008年总产继续增加,达到11246.4万吨,2009年达到10797.3万吨,2010年达到10886.4万吨。从2006年开始,总产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在面积减少一亿亩的情况下,总产连续稳定超过一亿吨。2011年中国冬小麦主产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抗灾成效显著,夏粮再次取得丰收,冬小麦产量达到11740万吨,比上年增产222万吨,实现“八连增”。2.1.3小麦优质率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增加农产品数量、满足供给、解决温饱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第一要务,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优质专用小麦处于不被重视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生产。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1997年,我国小麦总产达到历史最高的1.233亿吨,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一方面,普通小麦生产过剩,库存压力大,价格低,既影响了农民收入,又加重了财政负担;另一方面,自产优质专用小麦严重不足,需要进口。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农业部提出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求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实现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的基本自给。国家同时出台了小麦优质优价政策。经科研部门优质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以及农业推广和生产部门的努力,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不足180万hm2,到2006年,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达1266万hm2,占小麦总面积的55%,强、中、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8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近1466万hm2,占小麦面积的60%以上,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对各类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2.1.4区域布局更加集中小麦在我国分布广泛,北从黑龙江,南到广东,西起天山脚下,东至沿海各地及台湾省,都有小麦种植。目前除海南省外,全国各省(区)都有不同规模的小麦生产,种植面积前11位的省份依次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川、陕西、湖北、甘肃、山西、新疆,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90%。其总产约占全国总产的93%。单产较高的依次为西藏、河南、山东、新疆、河北、安徽、江苏、天津等省(市、区),均在4800kg/hm2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幅员辽阔,既能种植冬小麦又能种植春小麦。中国小麦产区按地区分有: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等。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河北、苏北、皖北、陕西等地;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苏的沿江地区。西南麦区的云、贵、川、渝四省。按植季节可划分为三个区域:春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图一中国小麦产区按种植季节分布

近10年来,中国小麦生产的区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中央政府在20世纪末及时出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系列政策,极大地优化了中国小麦生产区域布局,小麦生产越来越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三个主产省。1985—1996年的11年间,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比重基本稳定在43%—47%之间,到2004年这三省的小麦产量已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图二中国小麦产区比例2.2中国小麦成本收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麦成本呈现阶梯式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6,生产成本快速增加;1997—2003,小幅波动中走低;2004—至今,持续上扬。在成本中,小麦的人工费占比例最大,但随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其比例已呈下降趋势。随着中国小麦市场价格逐渐提高,小麦收益也不断提高。但由图可见,小麦净利润并不高,而且近几年还有下降的趋势,从成本利润率来看,小麦也是各种农业作物中较低的,2011年小麦收益率仅为16.35%,蔬菜为85.84%。图三中国小麦种植的单位面积的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2.3生产存在问题2.3.1水土资源约束日益增强从耕地资源来看,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用地等影响,耕地数量不断减少。据国土部统计,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亿亩,同时,有机肥和无机非适应比例失调、耕地退化、水土流失、耕地盐碱化、沙漠化问题严重;从水资源来看,每年农业生产缺水300多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水资源季节性和地域性分布严重不均。2.3.2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主要体现在农田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落后,田间道路沟渠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目前,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45%,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为45%。2.3.3户均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且效益低下由于中国人均耕地少,农户种植小麦面积不仅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种植小麦品种也多、乱、杂,加上收购环节实行混收混储,导致小麦加工品质受到很大影响。虽然近年来,小麦种植收益平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其他农业品种或是其他行业相比,收益仍旧较为低下。2.3.4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尽管中国小麦单产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生产科技含量较低,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政策首要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忽视了对小麦品质改良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2.3.5优质小麦品种数量减少2005年达到烘焙品质要求的冬麦品种为25个,2006、2008年为20个,而2010年仅为9个;2008年达到国标强麦标准的冬小麦品种有8个,2009年为7个,2010年仅为5个。3.中国小麦流通分析3.1小麦流通渠道的历史变迁小麦流通渠道的变化既有商品自身的因素,也有市场的原因,同时还会受到政策上的制约。由于粮食政策上的原因,伴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迁,我国小麦流通渠道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阶段到市场经济阶段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的自由购销到1953开始的统购统销,一直到2004年完全放开粮食购销,政策的变化对我国小麦流通渠道的局面产生巨大的影响。3.1.1建国初到1952年的自由购销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小麦流通市场上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在这时期,国家确立了国有小麦系统为主导的自由购销体制,国有小麦流通企业成为市场的主导,私营小麦流通企业的合法经营仍被认可,国家对小麦市场的干预实行牌价制度,此时的小麦流通渠道仍然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运行的。但是这个时期,我国小麦人均产量仅为200千克,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中央政府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调大运,对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并在一些地区采取了建立粮食库存等措施,逐步形成了粮食定额库存制度3.1.21953年到1984年的统购统销时期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有步骤的实行粮食统购统销,逐步形成了国有粮食部独家经营的局面,私营小麦流通渠道被取缔。从1957年8月开始,农民自留部分的小麦也不允许进入市场,中国的小麦市场彻底关闭。小麦流通渠道变成了单一的“生产者一产区粮所一销区粮库一粮店一消费者”渠道,形成了国家包下这个小麦流通的局面,小麦流通直接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打破,国家实行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转变,逐步减少计划控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计划收购的数量,适当恢复了小麦集市贸易,开展小麦议销议购,实行多渠道经营。3.1.31985年到1997年的双轨制时期这个时期通常也叫做统购统销后时期,在这时期国家逐步放开统购和统销,逐步改变国有粮食部门独家流通的局面。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到1992年,国家确立了粮食价格的双轨制,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存,统购制度逐步解体。国家取消统购并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小麦可以自由上市,并将合同定购确定为国家任务,小麦市场化和储备制度建设步伐加快,私营粮商、地方小麦批发市场相继建立。第二阶段为1992年到1997年,国家取消了统销制度,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实现了销售的市场化。在这时期,国家出台了“保量放价”政策、保护价政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等,确保小麦市场供应和小麦价格稳定。同时,小麦经营实行“双线经营”,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相分离,政策性任务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商业性经营自负盈亏。3.1.41998年至今的购销市场化改革时期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小麦流通渠道进入购销市场化改革阶段,小麦流通渠道改革呈现为三个特点:先放开销区后产区;先放开销售市场后收购市场;建立小麦储备制度垂直管理体制。我国小麦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年到2000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阶段,1998年国务院明确要求小麦等流通体制改革须坚持“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即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旧财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后来国家又强调了重点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加快了国有小麦流通企业自身的改革。第二阶段为“放开销区、保护产区”阶段,2000年国家将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各地区相继放开小麦收购市场,收购主体也初步多元化,国有小麦流通企业的主动地位被削弱,重组兼并时有发生,但是仍未能解决全局性的小麦流通体制问题,小麦流通主体仍需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阶段为2004年以来的“全面放开小麦收购”阶段,实现了小麦购销市场化和小麦流通主体多元化,小麦全面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小麦流通渠道真正迈向多渠道时代。3.2中国小麦流通现状3.2.1小麦连续多年增产,跨省流通量大幅增加上世纪未我国小麦半均单产250公斤,亩左右,2000年以后呈稳步提高趋势.2008年小麦产量达到创记录的2360亿斤,连续五年增产。据调查,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最低收购价小麦实施“跨省库移”政策,2007年跨省小麦流通量600亿斤,比上年增加了60亿斤。随着小麦连续多年增产,可销往省外的粮源增加,在粮食市场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跨省小麦流通规模仍将保持大幅增加的趋势。小麦生产的区域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小麦的区域流通成为必然。小麦的区域问流动,包括流动方向和流动数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区域间小麦供给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供给水平大于消费水平的地区将成为小麦输出地区,供给水平小于消费水平的地区将成为小麦输入地区3.2.2小麦多渠道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小麦从生产到消费,一般要经过多个环节,权属要经过多次转移。目前中国小麦的流通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级渠道,麦农--消费者;二级渠道,麦农--加工企业--消费者;三级渠道,麦农--加工企业--零售商--消费者、麦农--批发商--加工企业--消费者;四级渠道,麦农--批发商--加工企业--零售商--消费者。2004年中国粮食全面市场化改革后,国内小麦购销主体多元化,小麦流通多渠道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但四级流通渠道是最普遍的形式且有扩大的趋势。3.2.3粮食市场的骨干体系初步形成上世纪90年以来建立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交易市场分布在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具有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桥梁作用,对于形成全国统一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2.4国有流通企业仍为小麦流通的主体从近几年的小麦购销数据来看,国有企业仍是小麦购销的主渠道。2009年国有企业收购量占全社会小麦收购量的85.6%,2010年占77.6%,2011年占62.8%。3.2.5小麦流通经营方式日趋现代化如在交易方式上,批发市场采取网上竞价拍卖,区域性小麦实行“网上交易”;在交易形式上,既有自主交易,也有委托和代理交易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有单体经营,也实行连锁经营。3.3小麦流通存在问题3.3.1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我国小麦流通渠道中的流通主体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首先是我国小麦的生产方式是小农化生产方式占主导,使得农户在大的粮商面前没有话语权;其次,在小麦收购环节充斥着大量的小粮商,他们普遍规模小、设备简单,每次的成交金额较小;在粮食主产区,则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粮所,由于区域间的限制,粮所的收购范围仅限于本地区小麦的收购,规模效应难以发挥;我国粮食批发市场相对于国外特别西欧国家来说较小,辐射范围小、功能作用少。因此,整个小麦流通渠道中的各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以面粉加工行业为例,在2008年,我国入统的企业有2800多个,日产能力在100吨以下的有近1400个,占了近一半,而日产量大于1000吨的企业只有50个,仅仅占1.7%,极少有企业具有深加工能力,产品单一、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我国小麦流通渠道市场集中度较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与国外特别是欧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3.2流通设施薄弱,技术相对落后近几年,各地政府和流通企业加大了对流通设施和技术的投入,小麦流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先进的流通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流通设施仍显薄弱,流通技术有待提高。一些粮食批发市场的流通设施少且简陋,缺乏相应的仓储、质检、安全设施;小麦存储仓库基础设备落后、卫生条件差,运输设备严重缺乏,有的年久失修、建筑不达标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粮食收储的需要。地方仓库缺乏安全意识,防火、防水设施严重不足,对小麦的质量管理亦缺乏观念。小麦加工业方面,设备落后的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仍占主导,生产设施和其它配套不完善,生产环境脏乱差,加工条件恶劣,产品质量很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工厂安全设施匮乏,工厂安全系数较低,而同时一些大企业则存在着软硬件设施不配套、先进设备利用不足的现象。因此,在整个小麦流通渠道,亟需更新现代化设备,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3.3.3国企主渠道地位不稳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处于主渠道地位,为我国小麦流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小麦储备、小麦购销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小麦流通改革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粮食企业却没能转变思维和体制,没能很好的充当小麦流通主渠道的角色。首先,市场化经营和行政职能存在矛盾,一方面强调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流通企业又要发挥主渠道的职能。这实质上是既赋予了企业一定的行政职能,又从本质上剥夺了企业一定的自主经营权,使得企业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流通经济主体,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其次,国有小麦流通企业的主渠道地位受到较大考验,在一些地区,私营流通企业作为小麦流通渠道的成分,已经完全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小麦流通的主渠道,由于私营粮企的收购灵活、成本低,使得国有粮企的收购优势不明显。国有粮企采用坐等农户上门的方式收购,而私营粮商则深入农户上门收购;私营企业以质论价,谈价方式灵活,而国企却统一定价,没有谈判余地;国有粮食定时收购,而私营粮企随时都可收购。因此,在经营方式和策略上国有粮食企业不如私企占优,主渠道地位堪忧。3.3.4市场体系有待完善我国小麦流通渠道各环节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经济在小麦流通中的基础作用还未发挥充足。首先,各类小麦市场发展不够完善,设施落后、交易形式单一、运行机制不规范、交易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难以发挥连接小麦供求的作用,多数粮食批发市场是有场无市,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期货市场投机倾向较大,尚未起到套期保值、调节价格的作用。其次,各市场间信息沟通不畅,价格机制难以快速发挥作用。粮食购销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三个层次的市场之间定位不清晰、功能不明确,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难以形成高效、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再次,现有粮食流通主管部门多,权责界定混乱,行政命令往往取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执行中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市场秩序混乱,出现供求脱节时有发生。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3.3.5政策法规有待加强小麦流通渠道涉及的主体、行业较多,但是法律法规的建设往往赶不上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小麦流通体制改革还处在摸索中,法律法规还不成熟,针对小麦流通渠道的具体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对于渠道主体没有明文的界定和制约,市场规则不全、没有具体细则,操作和执行困难,从而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削弱了法律的有效性。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往往越权处理小麦流通问题,国有粮食流通企业在行政政策和自主经营中徘徊,不法商贩钻法律空子,并进一步导致了小麦流通秩序混乱和调控失控。法律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订、政府粮食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市场化粮食流通新秩序的根本原因。4.中国小麦加工分析4.1中国小麦加工业的现状4.1.1加工企业市场格局和管理情况国内面粉加下企业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和辽宁等小麦主产区及广东等发达地区。其构成主要有两种:一是外资、合资及较早实行股份制的食业。如深圳南顺、(深圳、天津)大成、中粮鹏泰等,这些企业进入市场早。规模较大,产品品种多且质量稳定,已经形成区域品牌。二是民营企业。如河北五得利、郑州金苑等面粉企、监,这类企业经营机制,灵活,靠低成本战略抢占了部分市场。三是国有及国有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如河北廊坊廊雪、内蒙古临河恒丰等面粉企业。这些企业设备较好,也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人员多、包袱重,企业发展比较艰难。四是乡镇小面粉厂。这屿厂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不稳定,其优势是原料充足、成本低、产品价格低。这四类企业中,大多数是民营性质,小面粉企业占85%以上。国内面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少数外资、合资、私营和股份制企业机制先进,注重营销和服务,科技投入大,效益比较好,基本占据高档和专用粉市场,如中粮、南顺集团等企业在令国范同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国有面粉加工企业、乡镇面粉加工厂、个体作坊式面粉厂等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市场开拓能力差,不具备长远发展的能力。4.1.2加工能力情况据中闰粮食行业学会统计,2007年全国纳入统计的面粉加工企业3184个,比上年增加25个,年生产能力10218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1966个,占61.7%,比上年减少48个;100—200吨规模的606个,占19%,比上年增加3个;200—400吨规模的414个,占13%,比上年增加43个;400吨以上的大中型企业198个,占6.2%,比上年增加27个。2007年面粉企业总产量为4966万吨。比上年增加620.1万吨,其中:特制一等粉2216.2万吨,占44.6%;特制二等粉1229.5万吨,占24.8%;标准粉599.4万吨,占12.4%,专用粉702.6万吨,占14.1%。4.1.3加工企业利润情况近几年随着面粉加工企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面粉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秩序不规范。厂家之间互相压价,导致平均加工利润率越来越低.特别是国有面粉加工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大多数达小到食品行业8%的平均利润率。在全国1600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中,能够达到年盈利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十几家。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面粉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仅为1072.4亿元,出口交货值8.2亿元,利润总额20.4亿元,资产总额504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4.7万人。4.2中国小麦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小麦加工业在市场需求推动下取得很大发展,整个行业也在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升级,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4.2.1从小麦原料来看,缺少加工用优质小麦专用品种如我国虽然有300多个小麦品种,但适合加工优质面包和饼干的专用品种缺乏,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的加工专用小麦。例如美国软质小麦面团稳定时间达3~4min,远高于我国2.5min的国家标准,因此,我国南方面粉企业长期大量进口使用这种小麦加工饼干、蛋糕和广东馒头等食品。4.2.2从加工成品来看,小麦专用粉品种较少我国自1990年全面启动专用粉生产,1993年原商业部颁布了面包小麦粉等10种专用粉的行业标准,规定了具体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为我国专用粉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专用粉的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食品工业的要求。4.2.3从加工业行业来看,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生产能力利用率低我国面粉加工厂数量多,规模小。在小麦主产区广大的农村乡镇分布着大量小规模面粉加工厂,这些加工厂每年担负着1亿多吨的自产小麦的加工任务。然而,一方面,小型面粉加工厂因资金少,一般无法承受高质高价的面粉加工机械;另一方面,这些小型面粉加工厂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技术水平低,企业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措施,无法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导致面粉中磁性金属物含量、含砂量、灰分、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量等卫生指标不合格,面粉中营养养分损失等。同时,我国面粉加工厂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企业开工不足。根据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分析,2007年小麦粉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为69.5%,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仍属于较低水平。另有分析认为,全国面粉加工能力3.5亿吨/年,而实际制粉消费9000多万吨,开工率仅25.7%,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到1.5%,远低于食品行业8%的平均利润率。从几个主产区来看,山东面粉厂的开工率为55%,江苏面粉厂加工利用率60%,四川省开工率46%。相比较而言,几个发达国家小麦加工业集约化程度和产能利用率明显高于我国。如美国全国有23家面粉集团公司(140个面粉厂),小麦日加工能力约7.9万吨,开工率在20世纪90年代曾达到90%,近年来略有下降,在86%左右。4.3中国小麦加工行业展望目前,发达国家小麦加工业已进入集约化、规模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阶段,加工技术相对稳定,而我国小麦加工能力、加工技术、产品升级以及行业整合等方面都处于调整和改进阶段。未来我国小麦加工业发展趋势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3.1小麦精深加工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十一五”粮食加工业要改进企业规模小、粗加工能力过剩、深加工产品少、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问题,重点抓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十一五”期末,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粮食加工业体系。小麦加工继续以生产高质量、方便化主食食品为主,重点发展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方便米面制品、预配粉等,推进传统主食品生产工业化。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营养强化面粉的产量仅占全国面粉总产量的1%左右。通过提高小麦精深加工程度,实现产品换代、产业升级,增强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促进小麦加工业持续发展。4.3.2小麦加工布局将更具区域特色在小麦加工业区域布局上,仍然发挥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同时,发挥主销区的市场优势,重点培育联动作用强、辐射区域广的大型加工企业。在北方、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发展生产面包、面条、饼干等优质专用粉加工企业,形成优质小麦加工产业群。在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等小麦主销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主食品加工基地,推进面制主食品工业化。通过重组、兼并等形式,在主产区和主销区,培育形成20家以上日处理小麦超过1000吨的大型制粉企业,促进小麦加工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4.3.3产业组织模式将进一步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工企业带动小麦生产发展的组织模式初具规模。加工企业为获得稳定和优质的小麦原粮来源,通过运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农户”等多种方式,主动联结广大农户,与农户签订订单,带领农民联结粮食流通,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如河南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金象麦业集团,在郑州、新乡、焦作、济源等10个县市的29个乡镇,建立种植基地20万亩,按合同收购优质小麦,平均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20%—25%。这种上、下游联合,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既稳定了企业加工用粮源,降低了成本和经营风险,农户也由此分享到粮食流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这将是未来我国小麦产业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5.中国小麦消费分析5.1中国小麦消费现状图四2011—2013年中国小麦国内消费结构5.1.1口粮消费持平略增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将发生显著变化,膳食结构将逐步改善,粮食替代品的消费量逐渐上升,肉、蛋、奶等品种及蔬菜水果等植物性产品将代替部分口粮消费,使得人均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增长,口粮消费总量仍然会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但是口粮消费占小麦总消费的比重应呈下降趋势。表一2005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粮食年消费量(单位;kg/年)5.1.2饲料消费较快增长饲料消费是小麦的第二大消费途径。小麦和玉米在需求上具有替代性,因此,小麦饲料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2011年由于小麦玉米比价倒挂,小麦饲料用量大增,曾成为当年粮食市场一大热点。随着2012年、2013年玉米丰收,与小麦的比价关系恢复正常,小麦饲料用量持续减少。从未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导致了对畜禽产品需求的增加,由此导致养殖业的稳步发展,进而拉动饲料需求。加工消费稳步小幅增长。小麦工业消费是指用于生产淀粉、酒精、酱油、味精、谷朊粉等深加工产品的用量。未来随着食品工业持续发展,小麦加工用量也将持续提高。预计小麦用于深加工的数量将持续增长。5.1.3种子用量稳定略降小麦种子用量主要受播种面积及播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过去10年中国小麦用种量平均为219.6kg/hm2,但2011—2013年分别增加到229.5、234.15、238.5kg/hm2。农民用种量普遍较高,如南方稻麦轮作区每亩用种量可能达到20—25kg,河南一些地区农民每亩用种18kg左右。随着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播种水平将有所提高,单位面积用种量基本稳定,并略有减少趋势。5.1.4损耗逐步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户家庭存粮减少,小麦商品率提高,并且近几年有加速提高趋势。全国成本收益年鉴数据显示,1991年小麦商品率为49.7%,2000年提高到65.75%,2010年达到70.43%,2012年则迅速提高到81.54%。近几年,即便是自留口粮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地将收获后的小麦直接存放到附近的小麦加工企业,需要时去企业换取相当数量的面粉或面制品等。根据经验值,农户存粮损耗率一般在8%,粮食加工和流通企业存粮条件较好,损耗率在3%—4%。表二1992-2011年国内小麦消费分类统计(单位:万吨)5.2小麦消费趋势展望5.2.1小麦消费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小麦面粉人均消费量波动下降,饲用和工业小麦人均消费量增加,种子消费量基本稳定,损耗量仍有一定下降空间,人口刚性增长以及饲用和工业消费成为小麦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仍会增加,长期看将趋于稳定。5.2.2小麦直接消费将继续小幅下降今年来,城乡居民人均小麦消费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预计未来仍有下降空间,但将趋于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小麦消费量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5.2.3小麦饲用消费将成为小麦消费的主要增长点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物的消费将会继续增长。其次,中国在扩大养殖业产品出口方面仍与较大潜力。再次,美国及欧盟对燃料乙醇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小麦对玉米的作为饲料的替代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6.中国小麦贸易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但由于人口及消费持续增长、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小麦生产供给不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之后,随着国内产量提高,供给增加,小麦进口量整体明显下降。从多年实践来看,小麦进出口量的变化取决于国内供需情况等市场因素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贸易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远考虑,全球小麦可利用资源有限,我国应坚持国内供给为主、品种调剂为辅的贸易对策。6.1中国小麦贸易变化特点及原因6.1.1我国小麦进口年际间变化很大,近几年持续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小麦长期产不足需,每年进口1000万吨以上小麦弥补缺口。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进口大幅减少也得益于国内种植结构调整,优质专用小麦有了较快发展,部分地替代了进口小麦。1999年之后,受市场因素及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小麦也不例外,产量连继4年下降,2003年小麦产量降到8649万t,比历史最高纪录1997年的12329万吨,减少29.85%。在国内粮食持续减产,供应偏紧的市场格局下,2003年四季度后国内粮价普遍上涨,2004年进口量大幅增加到725.8万吨,是上年的15.2倍。同时,为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2004年国家及时出台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之后几年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在政策、科技以及气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小麦生产逐步恢复,并实现了连续5年增产,国内供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加剧,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需求持续低迷,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2008、2009年全球小麦产量又连续2年丰收,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进口量再度大幅增加,全年进口90.41万t,比上年增加20倍。2009年夏季和2010年春季受恶劣天气影响,小麦品质严重受损,国内优质麦供应紧张,2010年我国进口量继续增加到123.07万t,较上年增36.12%,为2006年以来的最大量,但相对于供应短缺时期数百万吨以上的进口量还是小得多。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小麦减产,供需出现缺口,国际价格再度上涨,进入2011年继续维持波动上涨行情,而同期国内价格稳中有升,进口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进口同比大幅减少。2011年一季度累计进口小麦产品25.29万t,同比减32.51%。表三1995—2011年中国小麦贸易情况统计6.1.2我国小麦出口量相对较少,入世以后明显增加在我国小麦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有少量出口。入世后,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增加,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量有所上升。1993年以来的海关数据显示,大多数年份的出口量在100万吨以内,1993—2002年年均出口41万吨,2003—2007年除2005年出口60.5万吨以外,其他年份都在100万吨以上,其中2003、2004年出口量分别为251.3万t和108.9万吨,2006、2007年出口量分别为150.9万吨和307.2万吨。2007年出口量为历史最高值,且比上年增加约1倍,主要原因为当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高涨,而国内价格相对平稳,出口竞争力提高。2007年小麦国际价格为272.7美元/吨,较上年上涨35%,加上海运费,折到我国港口税后价为3184元/t,比国内优质麦销区价高1286元/t,国内小麦价格优势明显。另外,这一阶段,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储存时间比较长的陈麦,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作为饲料用麦。2008年我国小麦出口量急转直下,只出口30.98万吨,比上年减89.92%。2008年、2009年全球小麦连续两年丰收,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价格大幅下跌,而国内价格在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高位运行,出口竞争力减弱,2009年全年出口量只有24.5万t,同比减少20.92%。2010年变化不大,出口27.72万t。今年一季度仍维持少量出口,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累计出口5.69万t,同比增46.37%。6.1.3中国小麦贸易国别结构变化较为稳定我国从全球20个左右国家进口小麦原粮和小麦粉,但主要来源于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近几年进口的主要是国内供应不足的优质麦,如加拿大硬质红春麦、澳大利亚硬质白麦、美国硬红冬麦和软红冬麦等。加、美、澳3国是全球最大的几个小麦出口国,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在50%左右或以上,如2004年至2009年,平均美国小麦年出口量占其产量的47.7%、加拿大占69.5%、澳大利亚占67.4%。我国从上述国进口量合计多数年份都在小麦进口总量的90%以上,其中从加拿大进口量最大,1995—2010年平均进口量占我国小麦年均进口总量的40.05%;从美国进口量占25.46%;从澳大利亚进口量占26.39%。据一些外向型企业反映,加麦虽然价格高,但其品质好,企业为加工高档专用面粉,仍然倾向于进口加麦。但在不同年份,从上述3国的进口比重有差别。2010年进口的澳大利亚小麦比重最大,占到了62%。除上述几国外,也从日本、韩国等国进口少量小麦粉。图五2010年我国小麦进口国别结构我国也向全球30多个国家出口小麦及制粉,但主要集中在周边及亚洲其它国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朝鲜、泰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地。2010年小麦出口目标市场为香港(占41.77%)、朝鲜(占41.23%)、泰国(占8.34%)。6.1.4中国小麦贸易在全球贸易市场中的份额变化较为明显尽管我国在一些年份有出口,但我国仍然是小麦净进口国,不过随着近些年进口量整体减少,在全球贸易量中的比重也呈迅速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年小麦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在10%左右、20世纪60年代占9%、70年代占8.4%、80年代进口量增加到千万吨,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增加到11.2%,1990—1995年比重略降到10%。1996年以后,随着我国进口数量的减少,占全球进口量的比重也迅速下降,多数年份在1%左右,2006年以后不到1%,最低的2008年仅占0.03%,2009、2010年进口量增加,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也提高到0.67%、0.98%。6.2未来贸易的新形势以及贸易选择6.2.1世界粮食供求紧张回顾历史,由于世界自然灾害、战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自1996年全球粮食丰收之后,产量多年没有得到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所致,粮食供给压力再一次提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2年3月下旬发布的《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分析,2011—2012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不但足以满足本年度消费增长需求,还能使世界库存得到少量补充。6.2.2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新的国际环境目前的贸易手段和环境表明,双边、多边谈判仍将会是主要推动贸易发展的方式。通过谈判,使得各方意见达成一致,符合各方利益。然而未来的贸易环境将会更加自由、开放。因此,自由贸易区(FTA)的签署将会成为贸易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自贸区的范围,国内农产品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融合,同时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6.2.3国际贸易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环境面对着严峻的考验。首先,非关税壁垒种类繁多,例如,“绿色壁垒”等,这些举措都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贸易。其次,关税壁垒依旧很高,“反倾销”等新型壁垒逐渐出现。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依然不公平。全世界小麦生产潜力有限,可挖掘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中国小麦贸易目标主要是调节国内粮食供给平衡,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需要关注两方面,第一,小麦供给需要国内自行解决,进口小麦是辅助手段。第二,要加快小麦优势产区的建设,在科技、设施、政策等方面给予辅助,使得优质品种的产量不断提高,加强小麦的竞争力。在进口贸易方面,今后的进口调控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在加入WTO前,我国处于自由贸易阶段,进口量可以随需求变动。而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小麦贸易要有一定的进口量,然而国产小麦的竞争力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开放的市场对于我国的小麦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和压力。7.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政策选择7.1小麦生产政策建议从生产战略来看,未来中国小麦增产的着力点应在重点产区、关键举措上,立足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各地区小麦增产潜力,在努力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小麦总体生产水平的增长。中国未来小麦增产目标的实现既要重视河南、山东等传统优势产区,又要注重和扶持安徽、江苏等新兴优势产区,这些地区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合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7.1.1加强资源保护和麦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小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首先,应加强对小麦基本农田和水资源的保护。加强麦田质量建设,切实提高土壤肥力;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等,减少对麦田和水资源的污染。其次,要大力加强麦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投入措施,进一步加强小麦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促进中国小麦生产发展。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小麦主产省,是小麦生产潜力开发优势显著的地区,应作为未来中国小麦生产的重点投入地区。7.1.2提高小麦的科技投入,增加生产效率,实施小麦产业化经营一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小麦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效率。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立小麦市场化的推广机制,将政府为主导转变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政府分担一部分推广成本,但应将主导权放手给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来推动小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用率。另外,要用信息化来武装推广机制,建立起农业研究所和农村小麦种植试验田的桥梁,政府给予农户以试验补贴,鼓励农户种植新品种。二要改变农业发展的目标,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过多强调了提高产量,尤其是提高单产水平,忽视了粮食的质量,导致了中国小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因此,中国要提高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高麦的质量,鼓励新品种的培育和栽种,实现竞争力质的提升,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三要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农业企业是农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业必然要求农业企业的良性发展。7.1.3进一步完善相关补贴政策,重点加大对小麦生产者和主产区的扶持力度目前中国的各种农业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对提高农民种麦积极性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有待完善的空间。首先,在保留已有补贴对象和水平的前提下,建议将增量补贴全部向真正的小麦生产者倾斜,特别是要借用政策杠杆引导种麦大户能手发展规模经营。其次,对于小麦生产大县的农技推广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给予充足的工作经费,避免现代科技无法下乡下地的尴尬局面。再次,进一步提高农资综合补贴及良种补贴标准,以弥补因农业生产资料和种子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7.1.4加快中国小麦品质分类,推进品种分类布局区域化中国面制食品对小麦品质要求不一,不同地区的主食食品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培育开发适合中国传统面制食品的优质小麦是中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目标。目前的品质分类标准对出粉率有积极意义,但反映食品加工需求明显不足。此外,受中国农业种植方式限制,同一地区小麦品种混杂,规模化种植少,难以形成品质稳定的大批量单一品种小麦,对小麦收储和加工带来很大难度。需加快小麦品质分类,真实反映食品加工需求,促进小麦分类生产和交易。总体上应根据小麦品质区划布局,推进品种分类布局区域化,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着力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和加工产品质量。7.1.5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形成规模经济,精细化运作农民是小麦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对小麦的生产周期、生产特性会有最直接的体验。农民素质的提高对小麦的生产发展会有重大意义。我们可以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让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的经营模式而使得农业能够做到旱涝保收。我们可以考虑实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模式,采用纵向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小麦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培养战略性的农业科技人才,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的专业性人才,以能够满足国际化社会所要求的素质。积极培养小麦种植、研究、推广方面的人才就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小麦方面的研究,给予资金支持;要培养专业化的农业人才,与农户形成一对一的指导;要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管理人才,成立专业性的以小麦生产为基础的企业,增强与国际性粮食企业的竞争力,取得小麦国际定价权。二是要拓宽农民素质培养的途径。发展多种职业教育,尤其是专门化的农业种植技能的培训,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可以从课堂到农村的不脱节,和提高人才应用化力度。大学也可以专门设置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让大学生参与农业的生产实践,使得农民和学生共同进步学习。三是要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会造成农民和市场信息的脱节,因此政府要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等组织,来提高信息的普及化力度,让农户与市场相连接,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学会规避市场风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7.2小麦加工政策建议针对当前小麦加工业要继续改进企业规模小、粗加工能力过剩、深加工产品少、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应以生产高质量、方便化主食食品为主,重点发展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方便面制品、预配粉等,推进传统主食品生产工业化。在区域布局上,发挥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在北方、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发展生产面包、面条、饼干等优质专用粉加工企业,形成优质小麦加工产业群。同时发挥主销区的市场优势,重点培育联动作用强、辐射区域广的大型加工企业。在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等小麦主销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主食品加工基地,推进面制主食品工业化。通过重组、兼并等形式,在主产区和主销区,培育形成20家以上日处理小麦超过1000吨的大型制粉企业。7.2.1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国内小麦加工主体加大财政对小麦加工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小麦加工业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麦加工项目、企业技术改造和并购重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给予适当贷款利率优惠;继续落实国家支持小麦加工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实施财政、金融、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小麦加工产业发展,扩大经营规模,延伸经营链条,逐步形成购销、仓储、加工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提高小麦加工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7.2.2加强面粉行业整合,优化小麦产业组织模式各级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对小麦加工业行业指导职能,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建立统一协调的小麦加工业发展管理机制;通过整合、分化、重组,淘汰产业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动面粉加工业向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建立小麦加工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提高小麦加工业的竞争力;联合上、下游经济实体,实现纵向一体化,保证生产质量稳定,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7.2.3促进面粉产品的产业化升级,提高小麦加工产品质量加大小麦加工业科研开发力度,加快小麦加工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设立小麦加工业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健康食品研究开发等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小麦加工产品升级,提升产品质量,逐步由普通粉向专用粉方向发展。大力支持小麦加工业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提高小麦加工业的技术效率,提升中国小麦加工业的竞争力。7.2.4完善质量检测监控体系,促进面粉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中国面粉加工业应进一步完善面粉厂配粉设备和面粉生产的质量检测控制体系,合理选用面粉添加剂,促进食品专用面粉生产。大力推广面制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建立现代化的主食厨房工程,使传统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达到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营连锁化。大型面粉加工厂应通过逐步建立原料基地,走“农户+企业”、“储备库+企业”的经营模式,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经济实体的联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7.3小麦市场政策建议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大背景,应着眼全国大市场、大流通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市场需求优质化、多样化特点,加快推进小麦市场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加工出口为龙头,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基本思路,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为中国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7.3.1建立全面的小麦价格支持体系继续稳步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切实提高农民种麦积极性;加快小麦全流程综合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加强小麦供求形势和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工作,对国内外市场的生产、需求、库存、价格及市场动态实行实时监测;加大力度跟踪小麦期货市场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积极开发分析金融期货与小麦价格系统之间动态关系的工具。7.3.2积极发展中国小麦的期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小麦期货市场已经初步显现出市场功能,可充分利用小麦期货市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利用期货价格引导小麦生产和流通,规避市场风险。要进一步完善小麦期货市场,扩大小麦期货交易规模;完善监管机制,逐步建立一套良好的与现货市场相配套的信用体系、物流运输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等,加快全国性粮食期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预期和风险防范功能;建立小麦应急处理基金以及产销风险共担机制,规避市场风险。7.3.3开发小麦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小麦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对规模以上企业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的信息监测制度,建议各主管部门,结合“金农”工程,抓紧建立与国际贸易体制相对应的小麦监测预警分析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先兆预警,为中国小麦企业生产、经营和贸易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市场价格预警体系应以城乡重点集贸市场和初级批发市场的价格采集反馈为基础,以主要区域性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为核心,以期货交易市场价格为先导,通过各级信息中心和中介组织,构建市场价格预警预报的信息载体,为政府宏观调控及时提供可靠依据。7.3.4促进优质小麦实现优质优价中国小麦生产与经营产业化程度差,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品种多样,栽培管理措施不统一,导致品质不均一、不稳定;而且品质国家标准离目前品种品质现状和面制食品对品质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加上一些品种本身品质稳定性差及相应调优栽培技术不够成熟,使得近年来优质小麦并不能完全实现优质优价。因此,应大力推进优质小麦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坚持产加销相结合,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通过“企业+基地(中介)+农户”等形式,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引导龙头企业与优势区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通过期货交易、举办产销衔接会、交易会、博览会等方式,大力促进产销衔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扶持壮大小麦优势区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时发布品种、技术、价格等信息,稳步推进小麦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7.4小麦流通政策建议尽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中国小麦产销市场化程度获得极大提高,多元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多渠道流通格局基本形成,但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技术和设施落后、加工业发展滞后以及体制约束,都阻碍了小麦流通的高效率和小麦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应进一步提高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发展小麦产业化经营,并充分发挥期货经营等方式,提高小麦产业整体效益,促进麦农增收。7.4.1提高小麦流通中的物流技术水平粮食现代物流是以机械化装卸为基础,以粮食散装、散运、散存、散卸运输为核心,以信息化、系统化为特征的物流模式,其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储存技术、流通加工技术以及与各环节密切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等。现阶段,这些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因此,目前要抓住国家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尽快改善和提高小麦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加强小麦物流中组配方案、库存控制和运输方案优化等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提高小麦流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