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1.gif)
![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2.gif)
![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3.gif)
![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4.gif)
![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a38e5c5f8b090124361676e46354190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经络组成经络系统。经是经脉就入路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其特点是纵行且分布较深;络是络脉,就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系统里有经气循环传注,昼夜不停,如环无端。通过经气的运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都得到适当的调节,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经络中的经气来源于脏腑之气,所以经气的虚实又决定脏腑的盛衰。经络学説与脏腑学说相结合,共同说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阐述各个内脏同体表一定部位的特殊联系。针灸、推拿等技能的学习与应用,都以经络理论为重要依据。第一节经络和腧穴概述一、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路径,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络”指络脉,有网格的含义,为经脉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二、腧穴定义: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共361个经外奇穴:未归入十四经穴的腧穴,并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有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阿是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来定的腧穴(压痛点)腧穴多归属于不同的经络,经络又隶属于相应的脏腑,因此腧穴、经络、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机制认识的整体观念,为针灸、推拿临床治疗中的上病治下、左病取右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腧穴的命名依据所在部位命名,如腕旁的腕骨穴依据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疗目疾的睛明穴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如百会利用天体地貌命名,如承山参照动植物名称命名,如膝下犊鼻穴借助建筑物名称命名,如神阙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固定标志法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标志,如五官、爪甲、乳头、肚脐及骨节凹陷、肌肉纹理等鼻尖---素髎眉间---印堂两乳之间---膻中脐旁二寸---天枢尾肛之间---长强腓骨小头前下方---阳陵泉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活动标志法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张口---耳门、听宫、听会闭口---下关拇指翘起---阳溪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尺骨茎突桡侧骨缝中---养老三、腧穴的定位方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位取穴,又称“指寸法”中指同身寸以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可用于四肢直寸和背部横寸取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拇指同身寸以拇指关节的宽度定为1寸,适用于四肢直寸取穴横指同身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标准,四指宽度定为3寸,适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横寸三、腧穴的定位方法-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法,又称“经验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于桡骨茎突正中上方,食指尖下取列缺两手臂自然下垂而立,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为风市穴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穴手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二横纹上取劳宫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将人体各部,按照比例分别规定为一定的折算尺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这种假定的长度叫“骨度”,单位为寸。如肘横纹到腕横纹为12寸,即是将这段距离划分为12等分。此法是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13岐骨至脐中8寸直寸脐中耻骨联合上缘5寸两乳头之间8寸横寸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直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侧髁上缘18寸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高点13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横寸
骨度定位方法14臀横纹至膝中14寸膝中至外踝高点16寸外踝高点至足底3寸大椎以下至尾骨21椎直寸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横寸股骨大转子之至膝中19寸
骨度定位方法15侧胸部腋下至季肋12寸直寸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寸耳后两完骨之间9寸
骨度定位方法十二经脉1.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及许多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等组成。其中十二经脉是主体。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叫“十二正经”。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名称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十二经脉中属脏的经脉为阴经,属腑的经脉为阳经。其体表分部左右对称十二经脉四肢分布规律表
经脉部位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属于内测、阳经属于外侧)手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上肢前缘中间后缘足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下肢前缘中间后缘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通过脏腑、手足、阴阳、表里经脉的连接而逐级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十二经脉阴经属脏络腑(里)(表)阳经属腑络脏手太阴肺经胸(1)手(2)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
足(4)
头(3)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胸(5)手(6)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
足(8)
头(7)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胸(9)手(10)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
足(12)
头(11)足少阳胆经十二经脉
表中反映了十二经脉中阴阳经之间有表里络属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阳经与阴经在脏腑之间又形成六组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
1.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2.手三阳经从头走足;
3.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4.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由于它们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偶,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其主要功能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运行的气血满盈时,就流溢到奇经八脉中储藏起来。;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可调动其储蓄,把气血还流于十二经脉中。第二节经脉系统的组成人体经脉系统主要为十四经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个穴位主治概要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正坐或仰卧,在胸前壁外上方,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或仰卧位,自乳头(指男子)向外2寸处,在直线上摸取三根肋骨的第一肋间隙处云门下1寸1.中府2.云门距胸骨中线旁开6寸,锁骨外端下方取穴3.尺泽 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4.列缺侧掌取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5.鱼际在第一掌骨中点,当赤白肉际取穴2.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共9个腧穴主治概要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共9个穴位主治概要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4、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穴,共有20个腧穴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患,热病,肠胃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取穴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手三里侧腕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联线之间,曲池下2寸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凹陷处臂臑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垂臂屈肘时,该穴位于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缘肩髃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取穴。当上臂平举时,肩前之凹陷处取穴禾髎水沟穴旁0.5寸,当鼻孔直下缘,与水沟相平处取之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处,当鼻唇沟中取穴5.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共19个腧穴主治概要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6.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共有23个穴位主治概要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耳门
耳孔前,屏上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丝竹空7.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至头维另一线由面颊下颈,止于厉兑左右各有45个穴位主治概要肠胃病,头面五官病、热病、皮肤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8.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个穴位主治概要头、目、项、背、腰、下肢部病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应力9.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共44个穴位主治概要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10.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共21个腧穴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阴陵泉11.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共27个穴位主治概要妇科病,泌尿生殖系统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咽、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12.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共14个穴位主治概要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任脉起于会阴,止于承浆,共24个穴位主治概要少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
督脉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共28个穴位主治概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经外奇穴-印堂太阳穴
肩前穴腰痛点外劳宫
膝眼163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一)沟通联系作用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二)运输渗灌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164
(三)感应传导作用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作用于腧穴或其它刺激时产生的感觉等各种信息的传递和通导作用。(四)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165二、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
1.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166(三)指导疾病的治疗和药物归经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如头痛:太阳经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经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经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经头痛——吴茱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机具在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卫生陶瓷洁具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考核试卷
- 印刷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初中生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拓展实施策略考核试卷
- 勘察项目项目管理田园综合体勘察与建设考核试卷
-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策略考核试卷
- 乡村卫生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考核试卷
- 商务代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电商物流与网络图书销售的协同发展策略
- 现代机械设计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山东气象局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第二单元 主题活动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幼儿园防四害安全教育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 心脏骤停抢救应急预案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分享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