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_第1页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_第2页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_第3页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_第4页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临床表现】(一)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有时咳嗽为唯一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二)诱发哮喘的原因: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物有关。(三)部分患者起病可出现发作先兆:流清鼻涕、频繁喷嚏、鼻咽部发痒、眼部发痒、胸闷。(四)大多数患者发作具有昼夜节律,即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某些哮喘具有季节规律。【体格检查】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辅助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时可增高,血清IgE可升高。胸部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充气过度,缓解期多尤明显异常。有合并症时则有相应影像,如气胸,纵隔气肿、肺炎等。哮喘发作时心电图除窦性心动过速外,有时可见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血气分析:哮喘发作时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重症哮喘可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肺功能检查:哮喘发作时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或最大呼气流速(PEF)等指标均下降。支气管激发试验:采用抗原,组胺,乙酞甲胆碱,冷空气,高渗盐水等吸人或运动激发试验的方法,缓解期患者FEV1下降20%以上。支气管舒张试验:发作期患者吸人β2一受体激动剂后FEVl增加15%以上。【诊断标准】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物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它疾病。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吸入β2一激动剂后FEV1增加12%以上或FEV1增加绝对值大于200ml。③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符合1、2、3、4或4、5条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根据哮喘发作规律和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治疗原则】哮喘防治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人糖皮质激素。可选择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或丙酸氟地卡松。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快速起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福莫特罗,每天不大于3~4次。规律吸人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人长效β2一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人激素量。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2~4天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综合治疗消除病因和诱发因素,如脱离变应原。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返流性食管炎等。免疫调节治疗。经常检查吸人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急性发作用的治疗轻度哮喘患者1.按需吸人β2-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口服β2-激动剂控释片。2.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3.每日定时吸人糖皮质激素(200~600ug)。4.夜间哮喘可吸人长效β2-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药。中度哮喘患者1.规律吸人β2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必要时使用持续雾化吸人。2.口服控释茶碱或静脉点滴氨茶碱。3.加用抗胆碱药物吸人。4.每日定时吸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600ug/d)。5.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重度和危重患者1.持续雾化吸人β2—激动剂,加用抗胆碱药物吸人或静脉点滴沙丁胺醇。2.静脉点滴氨茶碱。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乃至吸入用药。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避免严重的酸中毒,pH值<7.20时应适量补碱。6.氧疗;有指征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7.防治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肺炎等。8.祛除痰液,防治呼吸系统感染哮喘非急性发作用相应的治疗方案间歇至轻度按需吸入β今—激动剂或口服β凡激动剂;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可考虑每日定量吸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200ug/d=或口服白三烯调节剂中度每天定量吸人糖皮质激素(200~600ug/d)。按需吸人β2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可加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