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_第1页
2022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_第2页
2022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_第3页
2022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_第4页
2022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2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化学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受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 B.张青莲 C.徐光宪 D.屠呦呦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 B.NaCl溶液 C.Fe(OH)3胶体 D.蔗糖溶液3.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HNO3 B.Ba(OH)2 C.K2SO4 D.Cu4.豆浆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传统饮品。下列制作豆浆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的是()A.泡豆B.磨豆C.沥浆D.煮浆A.A B.B C.C D.D5.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N2 B.NO C.NO2 D.SO26.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A.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浓硫酸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属于纯净物 B.KOH属于碱 C.SO3属于氧化物 D.NaHSO4属于酸8.下列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密度小于水的 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D.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钠9.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通常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O2发生反应的是()A.H2SO4 B.CaO C.H2O D.NaOH11.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A.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中 C.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12.下列关于NaHCO3和Na2CO3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NaHCO3俗称小苏打 B.Na2CO3溶液显碱性,所以Na2CO3属于碱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的量相等13.在含有大量的H+、K+、Cl﹣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Ag+ B.Mg2+ C.SO42﹣ D.NO3﹣14.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A.Mg B.Cu2+ C.Fe2+ D.Cl﹣15.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A.Cl2→Cl﹣ B.SO2→SO3 C.NH4+→NH3 D.CO32﹣→CO2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的摩尔质量是56g•mol﹣1 B.1molCl2的质量是71g C.1molN2的体积一定是22.4L D.1L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1molNa+17.浓硫酸与铜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O2生成 B.石蕊溶液变红,因为发生了反应SO2+H2O⇌H2SO3 C.浸NaOH溶液的棉团可吸收剩余的SO2,以防污染空气 D.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CuSO4+SO2↑+H2O18.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导电率高是Ba(OH)2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实验证据 B.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产生白色沉淀分别是OH﹣、SO42−参加反应的实验证据 C.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42﹣+H+═BaSO4↓+H2O D.C点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主要有H2O、H+、SO42﹣19.欲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的作用是除去Mg2+ B.试剂a为Na2CO3,试剂b为BaCl2 C.流程图中,操作x为过滤 D.试剂c为盐酸20.下列关于“100mL0.1mol•L﹣1BaCl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BaCl2、Ba2+、Cl﹣、H2O B.若取该溶液10mL,其中c(Ba2+)=0.01mol•L﹣1 C.若取该溶液10mL,恰好能与10mL0.1mol•L﹣1Na2SO4溶液完全反应 D.该溶液与0.1mol•L﹣1NaCl溶液中的c(Cl﹣)相等21.如图的喷泉实验体现出的氨的性质有()①还原性②极易溶于水③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④密度比空气的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2ClO﹣+H2↑ B.钠与水反应:2Na+H2O═2Na++OH﹣+H2↑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2Fe2+ D.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NO3﹣═Cu2++NO2↑+2H2O23.某兴趣小组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分子 B.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C.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D.向在阳光下久置后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红色不褪去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2HClOH2O+Cl2↑24.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 B.过程②中,CuS作还原剂 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25.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C向FeCl3溶液中依次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溶液变蓝Fe3+有氧化性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存在NH4+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4分)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物质用途A.碳酸氢钠a.作膨松剂B.浓硫酸b.作制冷剂C.液氨c.作红色涂料D.氧化铁d.作供氧剂E.过氧化钠e.作干燥剂27.(3分)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1)加热MnO2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Cl2,用(填序号,下同)。(2)从盐水中获得食盐,用。(3)实验室收集SO2,用。28.(6分)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LDH),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合成了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1)作氧化剂的物质是,氧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反应中每生成4molNH3,参加反应的N2的物质的量是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29.(11分)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所示。(1)自然固氮:一种途径是通过雷电将空气中的少量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主要转化途径如下(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N2→NO→NO2→HNO3硝酸盐[如Ca(NO3)2]①写出NO→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②将HNO3转化为Ca(NO3)2,列举两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写化学式)。(2)人工固氮: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微生物作用下实现NH4+→NO2﹣→NO3﹣的转化,称为硝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NH4+被O2氧化成NO3﹣,参加反应的NH4+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有同学猜测,在NO3﹣被细菌分解生成N2的过程中,同时有O2生成。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有O2生成的合理性:。30.(11分)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可以起到防腐、抗氧化等作用。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某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Ⅰ.向反应容器①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10mL葡萄酒样品。摇匀后用超声波振荡一段时间,静置。Ⅱ.向步骤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硫酸,用空气泵将产生的SO2全部鼓入盛有足量H2O2溶液的反应容器②中。Ⅲ.利用中和反应测定反应容器②中生成的H2SO4的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0.01mol•L﹣1NaOH溶液6.00mL。已知:葡萄酒中大部分SO2被有机化合物结合,NaOH可解离出被结合的SO2。(1)配制一定体积的0.01mol•L﹣1NaOH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2)步骤Ⅰ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静置后的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填序号)。A.SO32﹣B.SO2C.H2SO3(3)步骤Ⅱ中SO2与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容器②中生成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mol。(5)国家标准规定了葡萄酒中SO2残留量不得超过250mg•L﹣1。根据上述方法的测定结果,该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6)若将步骤Ⅱ中的硫酸换成浓盐酸,测定结果将(填“偏高”、“不变”或“偏低”)。31.(15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铁时需要服用补铁剂。实验小组为研究某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及其含量,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1.该补铁剂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液(含盐酸)。2.KSCN中的硫元素为﹣2价。3.Fe(OH)3受热分解生成Fe2O3。实验Ⅰ.检验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1)将补铁剂碾碎的目的是。(2)试剂1是,试剂2是。(3)加入试剂2后溶液变为浅红色,说明溶液①中含有。(4)能证明溶液①中含有Fe2+的实验现象是。(5)补全在上述条件下Fe2+与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Fe2++H2O2═+。(6)甲同学猜测深红色溶液③迅速变为无色溶液④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的SCN﹣与H2O2发生了化学反应。a.甲同学猜测的依据是。b.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甲同学的猜测,其实验方案及现象是。实验Ⅱ.测定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7)计算每片该补铁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g。(8)人体只能吸收Fe2+,医生建议在服用该补铁剂时,同时服用有较强还原性的维生素C,理由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分析】屠呦呦受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发现了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解答】解:“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受此启发,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和化学家的历史和贡献,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化学的兴趣,题目简单。2.【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只有胶体分散系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答】解: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和浊液都不具有此性质,盐酸、NaCl溶液、蔗糖溶液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均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性质的理解应用。3.【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解答】解:A.硝酸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B.Ba(OH)2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不选;C.K2SO4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D.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把握电解质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分析】过滤操作是把可溶物和不溶物分离的操作,据此分析。【解答】解:A.泡豆类似于物质的溶解过程,故A错误;B.磨豆类似于物质的研磨过程,故B错误;C.沥浆是把可溶物和不溶物分离的过程,故C正确;D.煮浆类似于物质的加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难度不大,熟悉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即可解答。5.【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解答】解:题中NO、NO2和S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其中NO、NO2可导致光化学烟雾,且都可形成酸雨,而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难度不大.6.【分析】根据铁的性质进行解答,能持续发生反应则不能用铁容器来盛放。【解答】解:A.盐酸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故A错误;B.硫酸铜溶液能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故B错误;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用铁制品容器盛放,故C错误;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铁制品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铁能和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7.【分析】A.只含一种物质的为纯净物,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为混合物;B.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为碱;C.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为氧元素的纯净物为氧化物;D.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为酸。【解答】解:A.NH3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KOH在水溶液中阴离子全部是OH﹣,属于碱,故B正确;C.SO3是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C正确;D.NaHSO4在水溶液中阳离子有钠离子和氢离子,故不属于酸,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注意把握纯净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8.【分析】钠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性质活泼,易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发出黄色的火焰,据此解答。【解答】解:A.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故A正确;B.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故B正确;C.钠性质活泼,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故C正确;D.钠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钠的性质,熟悉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钠的焰色为黄色,题目难度不大。9.【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A错误;B.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氢钠的分解,故B错误;C.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判断,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答题时能举出实例,难度不大.10.【分析】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与水、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以及过氧化物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二氧化碳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硫酸不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双基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不大。11.【分析】A.有毒气体的制备要在通风橱中进行;B.浓硫酸密度比水大,且稀释过程放热,稀释时需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C.金属钠易和水、氧气反应;D.闻气体应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防止中毒。【解答】解:A.为了防止中毒,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时,要及时将气体排出,所以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故A正确;B.浓硫酸密度比水大得多,直接将水加入浓硫酸会使水浮在浓硫酸表面,大量放热而使酸液沸腾溅出,造成事故,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B错误;C.金属钠易和水、氧气反应,故不能用水来灭钠火,必须用沙土来覆盖,故C正确;D.闻气体时正确的操作为: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知识,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题目难度不大。12.【分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B.电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D.依据碳原子个数守恒判断。【解答】解:A.NaHCO3俗称小苏打,故A正确;B.碳酸钠电离产生的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属于盐,不是碱,故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碳酸钠性大于碳酸氢钠,故C正确;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含有碳原子个数相等,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的量相等,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水解、与碱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3.【分析】A.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B.镁离子不与题干中的3种离子反应;C.硫酸根离子不与题干中的3种离子反应;D.硝酸根离子不与题干中的3种离子反应。【解答】解:A.Ag+与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选;B.Mg2+不与H+、K+、Cl﹣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不选;C.SO42﹣不与H+、K+、Cl﹣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不选;D.NO3﹣不与H+、K+、Cl﹣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14.【分析】粒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说明该离子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失电子又能得电子,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Mg的化合价为最低价态,只能失电子,所以Mg只有还原性,故A错误;B.Cu2+中铜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能得电子,所以Cu2+只有氧化性,故B错误;C.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价、+2价和+3价,Fe2+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D.Cl﹣中氯元素就处于最低价态,只能失电子,所以Cl﹣只有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即可解答,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题目难度不大.15.【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l2→Cl﹣中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实现,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B.SO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B正确;C.NH3→NH4+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C错误;D.CO32﹣→CO2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分析】A.当以g/mol为单位时,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B.氯气的质量m=nM;C.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求出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n=cV,然后根据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来分析。【解答】解:A.当以g/mol为单位时,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故铁的摩尔质量为56g/mol,故A正确;B.氯气的质量=nM=1mol×71g/mol=71g,故B正确;C.氮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1mol氮气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C错误;D.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n=cV=1mol/L×1L=1mol,而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1mol氢氧化钠中含1mol钠离子,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特点是解题关键。17.【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可使石蕊溶液变红;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D.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O2生成,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可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石蕊溶液变红,因为发生了反应SO2+H2O⇌H2SO3,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浸NaOH溶液的棉团可吸收剩余的SO2,以防污染空气,故C正确;D.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CuSO4+SO2↑+2H2O,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Cu和浓硫酸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实验操作、浓硫酸的性质,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实验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8.【分析】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向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A.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A点导电率高说明Ba(OH)2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故A正确;B.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消耗氢氧根离子,产生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故是OH﹣、SO42−参加反应的实验证据,故B正确;C.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D.C点溶液中,硫酸过量,故存在的微粒主要有H2O、H+、SO4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为载体侧重考查图的分析判断、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导电性强弱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明确基本概念内涵、导电性强弱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9.【分析】欲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由流程可知,先加NaOH溶液可除去Mg2+,试剂a为BaCl2,可除去SO42﹣,试剂b为Na2CO3,可除去Ca2+及过量的Ba2+,操作x为过滤,溶液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试剂c为盐酸,可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得到精制盐水,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NaOH的作用是除去Mg2+,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a为BaCl2,试剂b为Na2CO3,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可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故B错误;C.操作x为过滤,可分离沉淀和溶液,故C正确;D.试剂c为盐酸,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粗盐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试剂的先后顺序,题目难度不大。20.【分析】A.BaCl2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溶液中不存在BaCl2;B.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溶液浓度不变;C.恰好反应时n(BaCl2)=n(Na2SO4);D.钠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与溶质浓度及其化学式组成有关。【解答】解: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Ba2+、Cl﹣、H2O,但BaCl2完全电离,不存在BaCl2,故A错误;B.若取该溶液50mL,溶液浓度不变,则c(Ba2+)=0.2mol•L﹣1,故B错误;C.10mL0.1mol•L﹣1Na2SO4溶液中n(Na2SO4)=0.1mol/L×0.01L=0.001mol,10mL0.1mol•L﹣1BaCl2溶液中n(BaCl2)=0.01mol/L×0.1L=0.001mol,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D.100mL0.1mol•L﹣1BaCl2溶液中的c(Cl﹣)=0.1mol/L×2=0.2mol/L,0.1mol•L﹣1NaCl溶液中的c(Na+)=0.1mol/L×1=0.1mol/L,两溶液中c(Na+)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溶液性质为解答关键,B、D为易错点,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21.【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利用大气压将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处形成喷泉,结合氨气的性质判断解答。【解答】解:图示实验现象:形成红色喷泉。氨气极易溶于水,短时间内能形成大的负压差,所以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且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酚酞与碱变红,所以体现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的性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氨气的物理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喷泉实验原理即可解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2.【分析】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B.电荷不守恒;C.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D.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解答】解: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故A错误;B.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故C正确;D.铜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23.【分析】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溶液中H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而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中氯气、HClO都强氧化性,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所以氯水呈浅黄绿色是由于含有氯气,故A正确;B.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故B正确;C.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C正确;D.向在阳光下久置后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红色不褪去是因为久置后的氯水为稀盐酸,因为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氯水的成分,注意积累,难度不大。24.【分析】由图可知,①中发生H2S+Cu2+=CuS↓+2H+,②中发生CuS+2Fe3+=S+2Fe2++Cu2+,③中发生4Fe2++O2+4H+=4Fe3++2H2O,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①中发生反应为H2S+Cu2+=CuS↓+2H+,故A正确;B.②中发生CuS+2Fe3+=S+2Fe2++Cu2+,CuS中的S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故B正确;C.③中发生4Fe2++O2+4H+=4Fe3++2H2O,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2+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故C错误;D.由①H2S+Cu2+=CuS↓+2H+、②CuS+2Fe3+=S+2Fe2++Cu2+、③4Fe2++O2+4H+=4Fe3++2H2O可知,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中转化反应,题目难度不大。25.【分析】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FeCl3溶液中依次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D.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解答】解: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A错误;B.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C.FeCl3溶液中依次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则Fe3+有氧化性,故C正确;D.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实验及现象可知,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分析】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解答】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常用作膨松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红色涂料;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常用作供氧剂,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考查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27.【分析】(1)加热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用液体与固体而且有加热的反应装置进行制备;(2)可用蒸发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3)SO2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1)加热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用液体与固体而且有加热的反应装置进行制备,所以选择装置①,故答案为:①;(2)可用蒸发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所以从食盐水中获得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④,故答案为:④;(3)SO2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要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答案为:⑤。【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分离原理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8.【分析】(1)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O化合价由﹣2升高为0;(2)结合化合价和化学计量数计算。【解答】解:(1)2N2+6H2O4NH3+3O2中N2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3价,作氧化剂,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0价,故答案为:N2;升高;(2)反应中每生成4molNH3,参加反应的N2的物质的量是2mol,2molN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2mol,故答案为:2;12。【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9.【分析】(1)①NO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根据原子守恒即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②HNO3可以与CaO、Ca(OH)2、CaCO3反应生成Ca(NO3)2;(2)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3)在一定条件下,NH4+被O2氧化成NO3﹣,反应中N元素由﹣3价升高到了+5价,化合价升高了8价,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了﹣2价,共降低了4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参加反应的NH4+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4)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解答】解:(1)①写出NO→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②HNO3可以与CaO、Ca(OH)2、CaCO3反应生成Ca(NO3)2,化合物M可以为CaO、Ca(OH)2、CaCO3,故答案为:CaO、Ca(OH)2(或CaCO3);(2)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故答案为:N2+3H22NH3;(3)在一定条件下,NH4+被O2氧化成NO3﹣,反应中N元素由﹣3价升高到了+5价,化合价升高了8价,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了﹣2价,共降低了4价,所以参加反应的NH4+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4)有同学猜测,在NO3﹣被细菌分解生成N2的过程中,同时有O2生成,因为NO3﹣转化为N2,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O2,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故答案为:NO3﹣转化为N2,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O2,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方程式的书写等,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难度不大。30.【分析】(1)配制一定体积的0.01mol•L﹣1NaOH溶液,实验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2)根据题干信息知,步骤Ⅰ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解离被有机化合物结合的SO2;(3)SO2具有还原性,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4)根据关系式:SO2~H2SO4~2NaOH,n(H2SO4)=n(NaOH);(5)10mL葡萄酒中含有SO2的物质的量为3×10﹣5mol,即浓度为=3×10﹣3mol/L,3×10﹣3mol/L×64000mg/mol=192mg•L﹣1;(6)由于盐酸易挥发,用空气泵将产生的SO2全部鼓出时带出,消耗氢氧化钠偏多。【解答】解:(1)配制一定体积的0.01mol•L﹣1NaOH溶液,实验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容量瓶,故答案为:容量瓶;(2)根据题干信息知,步骤Ⅰ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解离被有机化合物结合的SO2;SO2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静置后的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SO32﹣,故答案为:解离被有机化合物结合的SO2;A;(3)SO2具有还原性,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H2O2=H2SO4,故答案为:SO2+H2O2=H2SO4;(4)根据关系式:SO2~H2SO4~2NaOH,n(H2SO4)=n(NaOH)=×0.01mol/L×6.00mL×10﹣3L/mL=3×10﹣5mol,故答案为:3×10﹣5;(5)10mL葡萄酒中含有SO2的物质的量为3×10﹣5mol,即浓度为=3×10﹣3mol/L,3×10﹣3mol/L×64000mg/mol=192mg•L﹣1<250mg•L﹣1,故答案为:符合;(6)由于盐酸易挥发,用空气泵将产生的SO2全部鼓出时带出,消耗氢氧化钠偏多,则该测定结果比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