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北工业高校附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所谓"互文"就是在一篇文本中交叉借用了其他文本的表述。这种表述方式是这样形成的:"文学的写就伴随着对它自己现今和以往的回忆。它摸索并表达这些记忆,通过一系列的复述、追忆和重写将它们记载在文本中,这种工作造就了互文。"
文本解读确定要进入文本的内部,倾听文本语言特别微小的声响。但是,由于文本的意蕴隐蔽得很深,有时仅从"这一篇"中无法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意义,这时就需要我们放开视野,本着基于文本、超越文本而又不偏离文本的原则,尝试在"这一篇"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长与纵向拓展,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就是分析,而分析就是揭示问题和冲突。不少文本的问题和冲突需要查找相关文原来作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为人所忽视、也令人费解的细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为什么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则"感其诚"呢?也就是说,同样是神,在对待愚公的态度上为何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对此,东晋玄学家张湛在《山海经》中这样解释,操蛇之神就是山海之神,他们"惧其不已"就是怕愚公如此坚持下去会转变原有的山海形貌,无山,山神居何处?无海,海神司何海?因此,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如此一来,单就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看,只强调"愚公精神"的观点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文本隐含着的多重信息、意义的表达。而通过张湛的阐释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还可以读出这则寓言蕴含爱护自身居住环境生态的意义。
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得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本的"互文性意义",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互文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布满了复义。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白新的方向与思路。
(摘自张斗和《互文性文本解读和互文本类型》)
材料二: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而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摹拟更是经典形成以后的普遍风气,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始终是诗坛的时尚,在陆机、谢灵运、江淹等诗人的创作中,拟古更是一个不行忽视的特征。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创作中还明显留下拟古的痕迹。拟古的结果是形成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楚的互文关系,并渗透于诗歌文本的各个层次。甚至可以说,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梁代钟嵘《诗品》就用推源溯流之法论列历代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唐朝诗僧皎然《诗式》将文本的相像概括为语、意、势三个层次的"三同",而的有意摹仿便有所谓"三偷"。偷语之例,如傅咸《赠何劭王济诗》一诗有"日月光太清"句,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拟作"日月光天德";偷意之例,如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偷势之例,如嵇康《送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得意,游心太玄"句,王昌龄《独游》脱胎为"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皎然的"三偷"之说虽从语词、取景、立意的不同角度区分了诗歌文本中不同类型的摹仿,但由于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事实上,诗歌文本的摹仿原来就是多层次的,不止局限于语句,还包括主题和结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论"三偷",即将其内涵大为扩展,排列了主题和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例证。假如根据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而这些方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
文学史上的拟古或摹仿历来就是缺乏独创性的同义词,很少得到正面的评价。但严格地说,假如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别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摹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现。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汲取其他文原来实现意义的增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擅长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像就不能简洁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当从互文性的立场去端详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摘自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
1.依据所学内容,下列对"互文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把白居易《长恨歌》、李商隐《马嵬》结合起来进行跨文本阅读的时候,对"这一篇"就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延长拓展。
B.学习《鸿门宴》时,授课老师不仅带领同学阅读《项羽本纪》,还引导同学阅读《高祖本纪》这就是在进行互文性文本阅读。
C.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与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几乎相同的语码,启发我们应当从互文性的立场去端详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D.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有种种:经学家观察易,道学家观察淫,才子观察缠绵,革命家观察排满,流言家观察宫闱秘事。"这样的解读让文本布满了复义。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B.文章得意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唐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
C.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宋张舜民《百舌》
D.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玄学家张湛对《山海经》的解释说明,假如不能借助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解读,文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就不会得到合理的阐释。
B.梁代钟嵘在《诗品》中依据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揭示历代诗人之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互文性的体认。
C.沈佺期在偷意方面对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的刻意摹仿已不止局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
D.贺裳的《载酒园诗话》卷一在内涵上扩展了皎然的"三偷"之说,认为"三偷"就是对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
(二)有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91年,位于赤道四周的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在热带东风的作用下,火山灰从菲律宾始终飘到印度。火山爆发形成了烟柱,它传播非常快速,仅3周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宽广的烟柱带;火山爆发还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其中二氧化硫就超过1500万吨。受此次火山爆发的影响,中东及南半球南部地区的气温下降明显,1992年的夏天,两地的气温比往年平均值低2,这种影响始终持续到其次年夏天。
为什么会产生火山爆发这一现象呢?这要从地球的内部结构说起。位于地壳固体岩石下面的区域叫作地幔,这里的岩石密度比地壳岩石大,但在高温柔高压的作用下,这里的岩石就像一层厚厚的液态物。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幔比地壳厚得多,约为2900千米,地幔始终延长到地核。位于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的流淌的炙热岩石叫作岩浆。岩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地壳岩石消失裂缝,它就向上涌出,这就是火山爆发的缘由。
上升的岩浆积累在地面以下很深的地壳空洞里,这里叫作初级岩浆室。越来越多的岩浆进入初级岩浆室后,岩浆室里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最终岩浆冲破上面的岩石,沿着阻力最小的通道上升,填充了更接近地表的二级岩浆室。当二级岩浆室的压力渐渐上升时,其顶部向上膨胀,使得上面的岩石凸起。在地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凸起部分熔岩丘。它的消失说明岩浆室已满,火山即将爆发。
岩浆流淌的通道叫火山管。火山的每个岩浆室都拥有火山管。岩浆最终沿火山管冲破上面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从岩浆室上升的岩浆必需破坏上面的岩石,排解路障。这就会引发很多震级较小的地震。
火山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倾空了距地面最近的岩浆室。室内压力下降,岩浆室最终因无法担当上面岩石的重量而塌陷。地面上的塌陷处叫作火山口。
并不是全部的火山爆发都会影响气候。火山喷发时,必需向平流层喷出大量的微小颗粒,才能转变气候。在平流低层几乎不会消失空气垂直运动,但会消失水平运动。这意味着喷射到平流低层的物质会沿水平方向散落,但降落速度很慢,因此它将在大气上层中停留几个月,甚至几年。
假如火山位于赤道四周,那么它爆发后对气候的影响是最大的。由于它会使喷入平流层中的物质运动到另一个半球,一旦这样,它将影响到两个半球的气候。
反射也会影响气候。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线,表面反射光线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不同物体因性质、外形、大小等因素的不同,对光的反射率也有所不同。整个地球的平均反射率大约是30%,雪花的反射率约为80%,黑色路面的反射率约为7%。一般说来,由于平流层中的空气是透亮 的,所以反射率几乎为零。然而微小的颗粒却能反射射入的光线,所以增加了平流层的反射率。这些微小颗粒还形成了一层薄雾,这层雾太高太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它却能在肯定程度上遮挡 地表,从而起到冷却的作用。
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和尘粒是大气污染的主要自然污染源,它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我们看来,火山喷出的熔岩流能破坏土地和村庄,但它们还会带来更加不幸的后果:火山喷发释放到平流层中的气体和灰尘将会导致气候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饥荒,成千上万的人可能因此而丧命。
(摘编自迈克尔阿拉贝《空气中的烟、雾、酸明天的空气会怎么样》)
材料二:
超级火山是指比一般火山具有更大破坏力的火山。目前最大的超级火山就是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大约每隔60万年,就会进入周期性喷发,而现在它已进入喷发周期。
假如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美国3/4的国土将受到影响。最大的危急在方圆1000千米的地区内,这里90%的人口无法幸免于难,大部分人会由于吸进的火山灰在肺里固化而死亡。它也会威逼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安危。科学家讨论发觉,火山喷发之后,包括二氧化硫在内的大量气体和火山灰会随着大气循环到很远的地方,这会对气候造成极大影响。依据推算,假如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地球年平均气温将会下降10左右,由此导致的寒冷天气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
人类在面对这种不行抗的自然灾难时,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精确 地猜测灾难发生的时间,然后撤离躲避,由于人类根本无法与之进行对抗。
(摘编自《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公园超级火山》
4.依据材料,下列对"火山爆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球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幔厚度远远大于地壳厚度,地幔岩石密度也大于地壳岩石密度,地球的这种内部结构特点是火山形成的重要缘由。
B.位于地幔底层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开头流向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当地壳的岩石消失裂缝的时候,压力就会使岩浆涌向地表。
C.火山爆发前,岩浆进入初级岩浆室后,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二级岩浆室,当二级岩浆室压力上升后,岩浆将通过火山管,冲破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
D.火山爆发之后,距离地面最近的岩浆室的岩浆几乎会被倾尽,岩浆室内的压力下降,这会导致岩浆室由于无法担当岩石的重量而塌陷,从而形成火山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岩浆从初级岩浆室流向接近地表的二级岩浆室,始终伴随着高温高压作用下能量的聚集和释放,火山管是能量释放的主渠道。
B.材料一具体介绍了火山形成和喷发的缘由,并强调了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的结果比熔岩破坏土地和村庄更严峻。
C.物体表面对光具有反射作用,材料一列出地球的平均反射率、雪花与黑色路面的反射率,是为了说明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微小颗粒影响了气候。
D.假如美国的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将会导致全球各地区的气温下降10左右,这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带来严峻的影响。
6.为什么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会导致中东及南半球南部这两个地区的气温下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敦煌艳阳下
接近开学,突然观察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敦煌展出。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很多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伴侣提了一句,她立即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即买了机票。
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洁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长,无穷无尽。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剧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清澈的热闹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很多年前,观察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沉迷,持续了上千年。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讨论,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间续续消失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缄默了。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才智与财宝,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蚍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宏大的文明遗迹。
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果真,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当敛容珍惜。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根据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当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赞叹。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奇妙的恢弘画卷。经受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旧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自己的来处,何以明白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重灿烂向我们打开的应当就是这种神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
敦煌讨论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这位上世纪40年月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他的办公室和故居都是意想不到的清寒。床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始终到1982年他离开敦煌,都是这样。很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悄悄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60年月北大毕业后即来到敦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武汉长大。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合。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是敦煌成就了她。
吐蕃展就位于敦煌讨论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情境。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展不大,却集中了很多国内外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保藏。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殊的混合的气息。这也是这个展肯定要在敦煌的缘由。季羡林说过,中国、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的确,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
在展览的最终,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布满深情的回顾资料,他们回忆自己由于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剧烈爱好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讨论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访问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讨论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保藏的吐蕃珍宝借展。如此,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
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珍贵的东西。
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射很多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赐予了他们坚决的力气。在敦煌观察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联翩。这里既是陈寅恪所谓"吾国学术之难过史"之地,也是千年来宏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幻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我更觉得,来到敦煌,是为了与自己相遇。短短几天,敦煌的艳阳,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光影都如同神迹。夜晚在极致的宁静中入睡,早晨又在极致的宁静中醒来。这样的旅程,仿佛出世了一趟。
人类文明的珍贵遗迹,此生此世,或许只有这一次机遇相见。除了珍惜,还是珍惜。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所说的"文明的现场感",既指参观者身处文明现场,也指实地观看带来的直接、深切和独特的体验。
B.第段由光线打在菩萨脸上的细节,联想到千百年来造访者的感受,进而突出了庄重灿烂的文明的震撼力。
C.第段通过对展品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吐蕃文化的深邃迷人,而这也正是吐蕃展肯定要在敦煌举办的缘由。
D.开篇写诸事繁忙但仍来敦煌参观,结尾部分说特殊珍惜与文明遗迹相见的机会,文章首尾照应,圆融自然。
8.在第段说"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珍贵的东西"。从全文看,"激情"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9文章题目"敦煌艳阳下"含义丰富,综观全文,简要回答其含义和文章以此为题的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太子即位,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
张吉、王纯、丁玑、敖毓元、李文祥并以言事远谪,吏部主事储礶上言:"五人者,既以直言徇国,必不变节辱身。今皆弃之岭海之间,毒雾瘴气,与死为伍,情实可悯。乞取而寘之风纪论思之地,则言论风采必有可观。与其旋求敢诛之士,不若先用已试之人。"上命吏部皆起用之。
吏部尚书王恕恳疏求致仕,不许。恕时有建白,众议谓业已行矣。恕言:"天下事苟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害。若谓已行不及改,则古之纳谏如流,岂皆未行乎?"恕遇事敢言,有不合,即引疾求退,上每温诏留之。
刑部侍郎屠勋勘寿宁侯与河间民构田事,直田归民。勋上言:"食禄之家不言利,况母后诞毓之乡,而与小民争尺寸地,臣以为不行。"上嘉纳从之。高校士刘健上言:"自古愿治之君,必早朝晏罢,日省万几。迩者视朝太迟,散归或至昏暮。怠荒是戒,励精是图,庶可以回天意,慰人心。"上嘉纳之。
陕西巡抚都御史熊翀得玉玺来献礼部尚书傅瀚言以史传诸书考之形制篆刻皆不类其为赝作无疑即使非赝人主受命在德不在玺上乃属库藏之
上谕各司大小诸臣曰:"朕方图新理政,乐闻谠言。除祖宗成宪定规不行纷更,其余事关军民利病,切于治体,但有可行者,诸臣悉心开具以闻。"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陕西巡抚都御史熊翀得玉玺来献/礼部尚书傅瀚言/以史传诸书考之形制篆刻皆不类/其为赝作无疑/即使非赝/人主受命在德不在玺上/乃属库藏之
B.陕西巡抚都御史熊翀得玉玺来献/礼部尚书傅瀚言/以史传诸书考之/形制篆刻皆不类/其为赝作无疑/即使非赝/人主受命在德不在玺/上乃属库藏之
C.陕西巡抚都御史熊翀得玉玺来献/礼部尚书傅瀚言/以史传诸书考之/形制篆刻皆不类/其为赝作无疑/即使非赝/人主受命在德不在玺上/乃属库藏之
D.陕西巡抚都御史熊翀得玉玺来献/礼部尚书傅瀚言/以史传诸书考之形制篆刻皆不类/其为赝作无疑/即使非赝/人主受命在德不在玺/上乃属库藏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籍田,古代一种"吉礼",帝王亲自替老百姓耕种的小块农田,以示重视农业。
B.教坊,掌管俳优杂伎的官署,早在唐代就开头设立了。
C.致仕,交还官职,一般指正常退休,《尚书》言"大夫七十而致仕",有疾者可以提前。
D.温诏,指辞情恳切、语气温柔的诏书,能体现皇帝待人宽厚的一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是直言敢谏之人,受到皇帝特别恩遇后,更是感恩图报;他严峻批判指责教坊,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提示皇帝要恪守本心。
B.储礶指出,现在与其处处寻求敢谏之人,不如重新任用那些经过考验的忠良之士,最终劝说了皇帝,奇妙地让张吉等五人得脱厄境。
C.屠勋秉持食禄者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处理戚贵与百姓间的土地纠纷,当然是为了维护纲纪和皇家形象,但也在肯定程度上爱护了百姓的利益。
D.皇帝重用贤良,广为纳谏,曾表示:一切有益于军国民生和国政治理的措施,除先皇成法不行更改外,均可经汇报后施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即斥去。
(2)怠荒是戒,励精是图,庶可以回天意,慰人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4~15题。
闻子瞻重游南山
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呜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苏轼
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
【注】鸣鹿:《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逋:欠。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三番五次游南山,可见其对南山情有独钟,也从侧面写出南山风景独特。
B.苏辙诗的前三联写终南山春回大地,自己陪苏轼重游时弹琴饮酒、吟诗作赋。
C.苏辙向苏轼索取游南山时写的新作,苏轼欣然相赠,两人一唱一和,情意融洽。
D.苏轼诗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首联对比开篇,抒发自己重游南山时的迥异景象。
15.两诗颈联在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观沧海》中,描写碧波荡漾、岛屿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一句写出了明月初升后的情态,""一句通过写人的感受突出了箫声的悲凉与幽怨。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摹出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力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部史诗级战斗大片,大事的铺陈与宏观的视角()。电影《长津湖》虽聚焦于"长津湖战役"这一详细战役,却是将其置于整个朝鲜战斗的大背景下来呈现。气氛凝重肃然的中南海,深宵灯火不眠的毛主席,彭德怀司令员匆忙赶来晤面,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影片所带来的思索也是深刻而()的。当新兵伍万里在奔驰的车厢里接住年轻的女卫生员抛来的红围巾时,当连长伍千里阻挡弟弟把报仇的子弹射向本已奄奄一息的敌人时,当美国将军为"冰雕连"的精神所折服而情不自禁致以军礼时,人性的力气跳动出来,()了战斗的冷酷。这让影片在爱国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有了人类的高度,也让全部喜爱和平的人都有理由去向往一个铸剑为犁、再无战斗的新世界!
山河不会遗忘,历史不会遗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用热血制造的辉煌战绩。我们珍爱和平,但是,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依旧是猎枪和我们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
(宋扬《山河不会遗忘》,摘编自《大众日报》)
17.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辅相成多元淡化庄重承诺
B.相辅相成多样柔化庄重承诺
C.缺一不行多样淡化铮铮誓言
D.缺一不行多元柔化铮铮誓言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气氛凝重肃然的中南海,深宵灯火不眠的毛主席,匆忙赶来晤面的彭德怀司令员,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B.气氛凝重肃然的中南海,深宵灯火不眠的毛主席,匆忙赶来晤面的彭德怀司令员,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这一生死选择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C.中南海气氛凝重肃然,毛主席深宵灯火不眠,匆忙赶来晤面的彭德怀司令员,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这一生死选择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D.中南海气氛凝重肃然,毛主席深宵灯火不眠,彭德怀司令员匆忙赶来晤面,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经过几十年的讨论,科学界基本形成一个共识:。
但最近,一位名叫日置幸介的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理论:在地震发生前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地震发生地上空的电子密度就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好像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引起的。
日置没有马上发表自己的发觉。在日本东北大地震之后,(),这两次地震所在地都有具体的GPS数据。日置发觉,在这两场地震发生前至少30分钟,电子密度都消失了明显增加;地震越大,。在2021年智利的8.2级地震中,电子密度消失变化的时间是提前了25分钟,而在9.O级的日本东北大地震中,这一提前时间则是40分钟。所以说,电子信号,还会表明即将发生的地震的相对大小。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又观看了另外两次大地震B.他观看了另外两次大地震的状况
C.又另外发生了两次大地震D.另外两次大地震又引起了他的留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日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盼望考个好成果。"2021年在西柏坡援引毛泽东当年所说"进京赶考",强调今日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的决议》,认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其次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材料二: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宋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也是"赶考人"。"赶考"是历史给予我们党的考试,是人民对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赶考"永久在路上。"赶考"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这对当代新青年来说,也同样意义深远。作为一名正在冲刺高考的高三同学,请你以"赶考"为核心话题,结合上述材料的内涵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解析:鲁迅的话阐释了《红楼梦》一书主旨的多义性,不属于"互文性"的范畴。
2.A。解析:A项,"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强调不论今人、古人,还是清词、丽句,有特长就要学习借鉴,与材料二观点全都。
3.B。解析:A项,对象颠倒。不是借助《愚公移山》阐释张湛对《山海经》的解释说明,而是借助张湛对《山海经》的解释说明来阐释《愚公移山》语言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C项,"已不止局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偷意之例,如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D项,"认为"三偷"就是对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理解偏差,原文说"假如根据后人的习惯用法",并非贺裳认为,且"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相关"不能说成"就是"。
4.B。选项分析:B项,"位于地幔底层的岩浆地壳下层之间"错,依据材料一第2段"位于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的流淌的炙热岩石叫作岩浆"可知,岩浆本身就位于地幔顶层和地壳下层之间。A项,依据材料一第2段的内容可知,本项正确;C项,依据材料一第3段的内容和第4段"岩浆最终沿火山管冲破上面岩石的阻力,喷出地面"可知,本项正确;D项,依据材料一第5段的内容可知,本项正确。
5.D。D项,"全球各地区的气温下降10左右"错,材料二第2段中说的是"地球年平均气温将会下降10左右"。A项,依据材料一第4段"从岩浆室上升的岩浆这就会引发很多震级较小的地震"可知,本项正确。B项,材料一第2-4段介绍了火山形成和喷发的缘由,第1段和第7-9段介绍了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再依据材料一第9段"火山喷出的熔岩流丧命"可知,本项正确。C项,依据材料一第8段"不同物体因性质、外形、大小等因素的不同,对光的反射率也有所不同。整个地球约为7%"可知,本项正确。
6.火山爆发形成的烟柱传播快、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火山爆发时,大量微小颗粒进入平流层,形成薄雾,因反射遮光降温。火山位于赤道四周,其爆发后喷入平流层的物质会运动到另一个半球。
7.C。对展品的细致描写,跟吐蕃展肯定在敦煌举办没有因果关系。文中说"这也正是吐蕃展肯定要在敦煌举办的缘由"是指"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殊的混合的气息"。
8.制造者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制造出宏大的人类文明。守护者甘于清寒,悄悄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策展者出于剧烈的爱好而结缘、讨论,乐观筹划文化展览。"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感受灿烂文化的魅力。(每点2分)
9.含义:艳阳指的是敦煌通亮、清澈、热闹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在敦煌灿烂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决的力气。(2分)
效果:富有意韵美,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爱好;虚实结合(象征),凸显主题。(每点1分)
10.B。选项分析:"以史传诸书考之"中的"考"是动词,"之"是名词,作"考"的宾语,这句话的意思是依据各种史书考证它,"形制篆刻皆不类"是"考之"的结果,意思是玉玺的外形、篆刻纹路都与记载的不类似,两者主语不同,且意思均完整,故其间应断开,由此排解A、D两项。"上"是皇帝的意思,应作"属库藏之"的主语,"在德不在玺"结构完整,不应与"上"相连,故应在"在德不在玺"之后断开,由此排解C项。选B。
11.A。"籍田",指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并非"替百姓耕田"。
12.D。"均可经汇报后施行"错,依据原文"但有可行者,诸臣悉心开具以闻"可知,皇帝只是让大臣们把能想到的良策汇报上来,并没有说其经由汇报后就可施行。
13.(1)马文升神情严厉 地说:"刚即位的皇帝应当知道农事的劳苦,莫非应当用这些东西来扰乱皇帝的视听吗!"当即斥责他们并让他们离开。评分标准:(1)关键词"厉色"(神情严厉 )、"稼穑"(农事)、"渎乱"(扰乱)、"宸"(帝王)、"聪"(视听)各1分。
(2)警诫怠惰荒疏,力求振作精神(治理国家),或许能够挽回天意,抚慰百姓的心灵。(2)关键词"怠荒"(怠惰荒疏)、"励精"(振作精神)、"怠荒是戒(宾前)、励精是图"(宾前)、"庶"(或许)各1分。
参考译文: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太子即位,颁布诏书赦免天下,把其次年定为弘治元年。征召马文升担当左都御史,马文升谒见皇帝,皇帝赏赐他一套大红织金衣。这也许是皇帝做太子的时候,平素知道他的名声的原因。马文升感谢皇帝的特别恩遇,自己奋勉振作,只要是知道的就没有不说的。皇帝亲自耕田结束后,与众大臣宴饮,教坊司支配杂技表演来侍奉,有的人说出不庄重的语言。马文升神情严厉 地说:"刚即位的皇帝应当知道农事的劳苦,莫非应当用这些东西来扰乱皇帝的视听吗!"当即斥责他们并让他们离开。
张吉、王纯、丁矶、敖毓元、李文祥由于谈论朝廷政事一并被贬谪到远方,吏部主事储礶上奏说:"这五个人,既然是由于直言进谏而传示国人,肯定不会转变气节来玷辱自身。现在把他们都弃置在南方荒远之地,那里缭围着毒雾瘴气,他们与死亡为伴,从情理上来说的确值得怜悯。恳求选取并把他们支配在研讨风教纲纪的官署中,那么他们的言论和风姿文采肯定值得人们瞩目。与其临时寻求敢于进谏的人,不如先任用这些已经经过考验的人。"皇帝让吏部把这五个人全都重新任用了。
吏部尚书王恕恳切地上奏恳求退休,皇帝没有答应。王恕时常提出建议,众人谈论说那些事已经施行了。王恕说:"天下之事假如施行得不适当,即便改正十次也没什么妨害。假如说事情已经施行而来不及改正,那么古人像流水一般顺畅地接受劝谏,莫非所接受的都是未施行的事情吗?"王恕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与皇帝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室内装修合同
- 房产中介服务合同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咨询服务合同
- 商场商铺房屋租赁合同
- 全新供货水果合同
- 原材料运输供货合同
- 法律常识合同法考点解析
- 殡仪服务合同条款
- 饭店劳务合同年
-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复习
- 专题五 战争与文化交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提分训练(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湛江】2025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银行案件防控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数学试题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课件)-二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原卷版+解析)
-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部门及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