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女性宿命观(论文)》_第1页
《论红楼梦女性宿命观(论文)》_第2页
《论红楼梦女性宿命观(论文)》_第3页
《论红楼梦女性宿命观(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在明清小说中,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可以说是涉及到宿命论思想最深的一位,这与他的境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宿命观思想具有代表性,这也就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意义。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由此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对于《红楼梦》中各位女性角色的命运书写过程产生了重大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一、中国古代的宿命观“宿”在字面意义上代表旧有的过去的,指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被注定,比如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如何皆是已经被安排好的,人类无法随意更改,唯有顺从天应。“宿命观”就是指我国古代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人在天(命)这一绝对统治力面前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顺从的观点。在中国民间,天命一直深深植根在人们的心中,这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传统信仰,不管是帝王还是农民,都深深信仰者天命。宿命论正是从天命观中而来,在中国民间是一种具有统摄力的神秘力量。关于宿命论等神秘控制力量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信仰,长此以往,这种宿命论的观点也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书中人物命运的刻画。我国民间老百姓总是对人之外的自然力量有一种恐惧和崇拜之感,无论任何阶级,皆信仰天、信仰命。人们相信,人的命运最终由天来决定,“天”时铁面无私的,无论谁,做了善事就能得到善报,做了恶事也必将遭到惩罚,出于这样一种认知,人们相信,人之外的“神”赏罚人的善恶,预言人的未来,由此在百姓心中产生了一种信命、认命的观念。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天命难知、宿命难逃”。天命和宿命常常被放在一起说,在理解宿命论的观点之前,我们需要对天命的观点也进行一定的梳理了解。古人有云,“知天命、了宿命”,“止宿命、长天命”。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天命一词更多的偏向了积极意义,而宿命却偏向于削弱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在提到宿命时,总是苦多甜少。二、《红楼梦》中宿命观与女性命运书写(一)《红楼梦》中宿命观对于《红楼梦》来说,曹雪芹先生就将宿命论的观点融入了他的作品当中。在《红楼梦》中的第五回中,作者就从“木石前盟”和“玉带林中挂”两处暗示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结局,暗示了宝黛爱情形成与毁灭的“天机”。这种“天机”就像是一种难以诉说的潜在的东西牵引着作者,环绕全书章节。除了对宝黛爱情故事的暗示是从宿命论的观点出发,《红楼梦》中对于书中的十二位女性的命运也早早的做了暗示。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比如,在第五回中,曹雪芹通过从侧面营造出的一个“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蓬飞尘罕到。”的仙境。在这个仙境中,有一位妙龄的女神仙,名曰警幻仙子。这位仙子,唇红齿白,容貌非凡人所能及。根据书中的介绍,这位冒昧的仙子,“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也就是掌管人间姻缘情事及命运的仙子,书中所描绘的仙境并不在人世间,也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但是这个仙境却通过一僧一道人与凡间建立起了联系。书中警幻仙子本是本是想提醒贾宝玉来着,为此带他参观了整个太虚幻境,并指引他看到了关于书中十二位女性的命运,也就是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附册,甚至还在太虚幻境表演“十二钗”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从整体上看,《红楼梦》的一个整体架构,也是围绕这女娲补天遗落的一个石头的经历进行描写,作品中蕴涵了两层意象。“其中一层就是形而上的宿命哲学观,它起到一种统领全篇的作用,预示着故事的整体走向以及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另外一层就是形而下的具化,描写了一个大家族内外发生的故事,它在形而上的宿命下,自然而然的走向了悲剧。”杨兴让.红楼梦研究[M].三秦出版社,2002.(二)《红楼梦》宿命观下的女性命运学者章培恒先生曾在其论文中写道,在红楼梦的一切之上,有一个隐约的神话世界,它不断暗示着《红楼梦》中各位的命运,但是章培恒先生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再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在《红楼梦》中形而上的宿命论,实际上有两种力量在发挥作用。首先,一种是文中的灵石作为全文的起点和归宿,对文章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第二层便是神秘的谶语,它就像是一个魔咒一样,带着语言的力量,时不时的闯入到现实世界中,暗示着全文的框架,它不仅决定着宝黛的爱情故事和贾府两大家庭的没落,也决定着贾府中的年轻女子们的悲惨命运。虽然在文章中,这些暗示性的言论并没有直接很多,但是在全文的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感受到这种存在,左右着全书的走向。在《红楼梦》一书中,除了警幻仙子在太虚幻境中对宝黛爱情及十二位女子的命运做了预测之后,曹雪芹先生还通过癞头和尚跛足僧人“好了歌”暗示了四大家族最后的结局。冯其庸.石头记脂本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在书中,作者对于红楼梦中的十二位女性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和秦可卿。多次采用谶语暗示它们的命运几何,在书中第五回中的判词和曲子都照应了最后结局。书中美丽的姑娘无论小姐还是丫鬟,大多有着悲惨的命运,体现着宿命论的观点。如元春的判词为“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这里就暗示元春年少便要嫁给大自己几十岁的帝王,被禁锢在深宫之中,但在寅卯年之交要一命呜呼!年级轻轻便丧命,也预示了荣华富贵并非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三)《红楼梦》女性宿命的代表人物1.女性命运书写之林黛玉作为书中的女主人公的林黛玉,作者对于她的人物形象架构采用宿命论是最多的,而且使用了回环重叠的伏笔—照应的关系。“比如在书中第一回,一僧一道就谈论到绛珠仙草因受到神瑛侍者的浇灌恩赐而成仙,心中怀有感恩,便下凡以泪报恩,隐约注定了黛玉的爱情就将是充满泪水的悲剧。”兪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果不其然,在黛玉初入贾府时,因为宝玉摔玉,自己心中感到难过便开始流泪。在第五回中的判词中,也暗示了黛玉、宝玉、宝钗三人的的爱情,即“兪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除了这些,黛玉主要的诗歌创作活动中都体现着这种宿命论中谶语,暗示了其最最终的命运。比如在《葬花词》中,她写到“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里看似好像是在说落花的质洁,但是其实也在暗示自己的未来也是未可知的,而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表达出的更多的是对凶险前途捉摸不定的迷茫。以及后面她又写道“莫怨东风当自嗟。”在当时,众人还没有深入思考到这句话有着什么样的含义,但是这句“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象征意义却是极为深远的,比如“东风”当指宿命中将宝玉与宝钗联结在一起的力量。在宝钗所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所言之风即位宝钗牢结金玉良缘,无法抗拒。那么木石前盟中的绛珠也只能默默认命了。到中秋时节,她与湘云对诗,提到“冷月葬诗魂”,其实也是对自己命运的预兆。“黛玉所作的诗就像是谶语一样,一遍一遍的不断加强深化,读者们也能从其诗句中听到命运。”贾三强.析《红楼梦》的宿命结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91-96.林黛玉的悲剧从一开始的情景设定就已经成了定局,她必然要以眼泪陪伴度过一生。周绍良.红楼梦研究论集[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顽石历劫和绛珠草还泪的生活传说,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有一些神话色彩,周绍良.红楼梦研究论集[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2.女性命运书写之香菱除了对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女性的命运进行暗示之外,作者的宿命论的观点也影响着除主人公之外的下层女性。在第五回,贾宝玉不仅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还看到了《附册》中几位丫鬟的命运。在贾宝玉的梦境中,他进入太虚环境,听着“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曲,看到了香菱的命运。香菱原名甄英莲即“真应怜”,香菱虽然是一个丫鬟,但是她确实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她本来是甄士隐的独生女儿,但是在四岁的时候,随同家人在元宵时节看烟火,但是由于甄家家奴霍启只顾观赏花灯看护不当,导致她人贩子拐走。长大之后,便被金陵公子冯渊买走,戏剧的是,中途又被薛蟠看上,薛蟠为了抢走甄英莲甚至把冯渊打死。最开始甄英莲是给薛姨妈当丫鬟,薛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很快,被薛蟠纳为妾,随后进入大观园。在薛蟠出狱后,香菱扶正,难产生下一子后死去,甄士隐亲自接她归入太虚幻境。当初癞头僧在第一次看到香菱时,便说道,香菱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并谶语到“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香菱的命运也是被早早注定了的,同时这句诗其实以“真”家的败落影射“假”家的败落。美好的菱花本来是应该在夏天开放的,但是当面对漫天的白雪时,这花还能开出她原本该有的样子吗?这不但暗示的香菱的一生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原本应是甄家的掌上明珠,享受美好的一生,然后大夏天遭遇白雪,千金小姐变成了丫鬟,聪明秀丽的姑娘最后嫁给了没什么作为的薛蟠,饱受折磨,这是前世注定,真是可悲。三、总结“《红楼梦》中这个若隐若现的庞大的宿命结构,就像是一张巨网一样,按照既定的方针,掌控着作品情节和人物走向毁灭。”易名.论《红楼梦》的哲理意蕴[J].红楼梦学刊,2001:5.“作者的宿命观念较较深,他相信命运,出于对现世的悲观,他又夸大了命运在人生道路上的决定作用这种宿命论的叙事方式一方面可以起到一种统领全篇的作用,也会导致文章主题出现多重意义,从而对所要表达的观点不能直接标明。”王蒙.红楼启示录.[M].三联书店,1996.易名.论《红楼梦》的哲理意蕴[J].红楼梦学刊,2001:5.王蒙.红楼启示录.[M].三联书店,1996.参考文献[1]陈晨.论《红楼梦》中的女性身体书写[J].红楼梦学刊,2019(06):300-316.[2]张兆菲.浅析《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性[J].戏剧之家,2019(27):242.[3]何瑞华.浅析《红楼梦》中元春的宿命[J].文学教育(上),2019(04):42-43.[4]夏薇.为“失声”的女人——《红楼梦》,女性记忆与历史[J].红楼梦学刊,2018(02):129-151.[5]刘均.浅议宿命观对我国古代小说结构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3(18):71-72+99.[6]贾三强.析《红楼梦》的宿命结构[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