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波银行研究报告 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_第1页
2023年宁波银行研究报告 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_第2页
2023年宁波银行研究报告 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_第3页
2023年宁波银行研究报告 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_第4页
2023年宁波银行研究报告 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宁波银行研究报告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_1出口对宁波银行影响几何?1.1“一体两翼”区域布局形成栉风沐雨25载,造就城商行标杆。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2006年5月引入战略投资者——新加坡华侨银行,之后14个月内公司完成“引战—跨区—上市”三步走,2007年成功上市,为国内首家在A股挂牌上市的城商行。截至22Q3,宁波银行总资产2.3万亿元,排名A股上市城商行4/16。“一体两翼”区域战略布局渐次形成。2007-2011年,上海、南京、北京等6家异地分行陆续设立,省外布局先发优势明显。2012年城商行省外分行设立政策收紧,宁波银行开始聚焦省内机构布局,平均每年设立一家省内分行,现已成功实现以长三角为主体,珠三角、环渤海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区域战略布局。截至22H1,不包含资金运营中心和子公司在内,共有467家分支机构,实现浙江省内各地级市一级机构全覆盖。区域融资需求保持旺盛。从区域分布上看,宁波银行贷款投放超4成集中在宁波当地,省内其他区域亦有接近1/4的占比,省外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江浙两省经济体量大,近年来信用集聚效应强,2019年以来两省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速开始持续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2民营经济强市,奠定民富基础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名片,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2021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67%(2012年为63.8%),并以43.1%的金融贷款占比贡献了73.4%的税收和75.8%的进出口。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再迎良好政策环境。2022年1月,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是十八大以来浙江规格最高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发达,也形成民富基础。2021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从22Q3以来的消费复苏节奏看,浙江省明显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宁波市更为突出。此外,浙江省居民杠杆率长期居于全国首位,反映了居民敢贷、愿贷,背后是消费能力强、个体经济发达以及楼市相对坚挺的共同作用。1.3坐拥第一大港口,外向型经济发达宁波市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口,奠定外向型经济发展基础。《2021年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显示,宁波舟山港以12.2亿吨货物吞吐量居全球前50大港口之首,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港口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截至22Q3,宁波海关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中的比重达到6.3%,较20Q1提升1.1pct,净出口对于宁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相对较大,在2020年曾高达61%。植根于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宁波,出口对于宁波银行有何影响?我们从三个维度去观察:1、业绩层面回溯2010年以来的宁波银行营收和当地出口情况,从读数来看,我们发现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速的拐点大约滞后于宁波海关出口金额同比增速1年左右,该现象在2015年以来较为明显。拆分来看,净利息收入增速与当地出口增速呈现类似关系,中收则难寻规律。初步结论:宁波当地出口与营收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营收层面的反映滞后出口数据约1年。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是宁波银行的客户结构所致。在上市前,宁波银行明确提出对公业务核心客户群是相对成熟或成长较快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制造型企业。从行业分布看,出口企业主要列入制造业或商业贸易类。早在2006年,宁波银行投向这两大行业的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高达72.8%,截至22H1,仍占据半壁江山。业绩层面反映有所滞后,可能是外需变化反映到企业生产行为、再反映到融资需求中间的时滞。2、资产质量出口对于资产质量的影响较为有限。2017年以来尽管出口数据宽幅波动,但宁波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保持优异水平,不良率、关注率及不良净生成率均在低位窄幅波动。因此我们判断出口对于宁波银行资产质量影响较小。3、股价层面出口与估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复盘2010年以来宁波银行PB估值,从读数上看,的确与当地出口同比增速基本呈正向相关关系,当出口增速短期内大幅波动时,估值走向可能与其暂时错位。此现象可能说明,出口影响着市场对于宁波银行经营情况的预期,而结合前两个维度的分析,我们认为实际影响在业绩层面表现相对滞后,且对资产质量影响较小。2估值溢价来自哪里?宁波银行估值水平处于行业首位。根据2022年12月29日收盘价计算,宁波银行PB(LF)为1.4倍,在A股上市银行中位居第1。尽管ROE不及招行、成都及宁波银行,但是PB溢价效应明显。2.1市场化治理机制成立初期恰逢区域国企改革。21世纪初,我国加入WTO之际,宁波市率先开展了一场强有力的国企改革,3年时间内,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各种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奠定了区域良好的市场化经济基础。股权结构均衡,地方财政干预少,共同促成宁波银行市场化治理机制。成立初始阶段,与其他城商行类似,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市联社合计持股比例超80%,后经多次增资扩股以及股权变更,上市前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占比降至23%,形成了相对均衡的股权治理结构。领先的市场化经济步伐及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背景下,地方财政对宁波银行经营决策干涉较少,且2000年陆华裕先生被选派为宁波银行行长后,即不再为市管干部,这也意味着宁波银行较早形成了职业经理人机制。股权结构相对稳定,且大股东多次增持。上市15年以来,宁波银行前十大股东结构、总持股份额稳定,前三大股东从未发生变化。前两大股东业宁波市政府、新加坡华侨银行完整参与了宁波银行上市以来的3次定增,彰显了对宁波银行的长期发展信心。高管持股市值高,利益深度绑定,进一步激发经营活力。根据22H1持股情况及2023年2月1日收盘价测算,宁波银行高管持股市值高达1.86亿元,大幅领先可比同业,个人利益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这也是公司治理保持高效、业绩增速多年优异的重要基础。2.2精准的客户定位2.2.1对公:深耕中小企业,负债优势显著较早切入中小企业市场,奠定对公客户基础。陆华裕先生上任后,提出要主动向中小企业靠拢,宁波银行也开始全面转型服务中小。截至2006年末,宁波银行中小型企业授信客户数、贷款余额占比均超90%,且中小企业贷款市占率(宁波市)近15%。近年来注重基础客户拓展。2018年宁波银行开始实施“211工程”,2019年在此基础上推出“123”客户覆盖率计划,核心目的均是夯实基础客群建设。两项战略成效显著,截至22H1,公司银行基础客户较2017年末累计增长超98%、零售公司部累计增长近126%,有效户、授信户占比亦实现有效提升。基础客户拓展基础上,发力核心客户建设,对存款规模增长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宁波银行成立一级部门机构业务部(针对对公客户),致力于服务客户个性化、数字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成立以来,落地国资监管、专项债、预售房资金监管等一批项目,并形成有效资金沉淀,2022年上半年机构存款净增292亿元,贡献对公存款增长的近20%。组织架构上,依托零售公司部专营小微,从“人海战术”走向效用提升。2007年,宁波银行对公业务重塑组织架构,分设大中企业和小企业业务两条管理条线,2008年小企业业务从公司业务中独立出来,成立零售公司部,专营小微业务发展,成为国内较早专营小微业务的银行之一。零售公司部小微团队人数从2017年的1000人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近3000人,2021年团队人数小幅下降不足6%,但人均贷款余额大幅攀升36%。线上、线下齐发力,小微业务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近年来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较大,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全年再降35BP至5.35%,叠加大行普惠领域竞争加剧,宁波银行小微业务量以及利润贡献的持续增长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宁波银行2022年上半年成立了零售公司部大数据经营部,成为小微业务线上经营的重要载体。线上线下经营策略有所不同。线下,主要针对定价低的客群,完全按照普惠金融标准展业,保持市场份额;线上,主要针对定价高的客群,利用大数据更好的进行风险识别,并通过线上化经营降低人力成本,推出诸如快审快贷、线上出口微贷和全线上、纯信用的容易贷等产品。经营策略成效已有所显现,仅2022年上半年零售公司部贷款新增180亿元,已达2021年全年新增的近60%。产品体系上,“五管二宝”有效提升客户粘性,助力结算存款归集。针对对公客户,宁波银行逐渐形成了以“五管二宝”为代表的产品生态,覆盖多层次客群,服务涉及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外汇结算等多个领域,这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对于提高客户粘性起到关键作用,进而反映在存款沉淀上。客户基础扎实+粘性高+注重结算存款归集,宁波银行对公活期负债优势显著。宁波银行紧抓账户流和资金流,对于低成本结算存款留存有重要作用。尽管2018年以来,宁波银行对公活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占比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平,截至22H1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四。较高的活期占比助推宁波银行对公存款付息率保持低位。2014-2016年,宁波银行依托电子银行、投资理财、集团财资管理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在对公现金管理业务上不断发力,带动大量低成本结算性资金留存,助推对公活期存款占比快速抬升,进而带动对公存款付息率的明显压降,此后保持相对平稳。2.2.2零售:聚焦中高端客户,消费贷突出重视零售业务,定位中高端客户。宁波银行较早明确将中高端个人客户和个体私营业主作为零售业务的目标客户。在上市之前,这两类客群在宁波银行个人客户中的占比约3.7%。以“白领通”为载体,较早切入消费贷市场。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拳头产品“白领通”于2006年推出,在同业中推出时间早、品牌影响力大、议价能力较强,目标客户主要为各行业中端个人客户,2017年升级为“线上白领通”,实现手机银行一站式申请审批,获客效率得以提升。以消费贷为主的个贷结构,带来领先的个贷收益率。较早切入消费贷市场,助力宁波银行收获优质客户以及较高市场份额,也形成了以消费贷为主的个贷结构。尽管2020年以来宁波银行按揭贷款投放有所提速,但截至22H1,消费贷在个贷中的比重仍将近2/3,显著高于可比同业,消费贷相对更高的利率水平也使得宁波银行个贷收益率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首位。国内消费信贷发展空间仍然广阔。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因素冲击以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强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国内狭义消费信贷(不含住房按揭贷款)增速明显回落。我们认为,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视角看,国内消费贷增长空间都较为广阔:1、短期视角:2022年11月管优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表达经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并将促进消费放在重要位置,同月,银保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这些都为2023年消费复苏创造良好环境,而且2022年居民储蓄显著多增,这可能意味着一旦需求得到有效刺激,或有较大弹性。2、长期视角:与海外对比,国内消费贷渗透率还在较低水平。我们将消费贷渗透率定义为狭义消费贷余额占比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经测算,2021年底美国消费贷渗透率近750%,而国内近年来虽快速上行,但仍不足40%,尽管两国居民消费习惯有一定差别,但仍足以说明国内消费贷长期增长空间依旧可观。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长期深耕消费贷,具备扎实客户基础、品牌影响力的宁波银行,有望充分受益于短期消费贷需求复苏以及长期增长空间。此外,消金牌照落地,为消费贷持续增长再添助力。2021年12月,宁波银行收购华融消金70%股权,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延伸零售业务触角。2022年7月,进一步增持华融消金6.7%股权(8月更名为“宁银消金”),彰显消费贷发展雄心壮志。2.3财富转型进入收获期四年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2014年,宁波银行正式提出“大零售”战略转型,在城商行中体现了前瞻性,经过客群积累、业务沉淀,2018年提出将财富管理作为零售转型重点。转型成效逐渐释放:1、零售AUM增速快、结构好。截至22H1,宁波银行零售AUM达到7300亿元,较2018年底实现翻番,2019-2021年复合增速高达23%,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处于领先水平。结构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私行AUM占比不断提高,截至22H1宁波银行私行AUM在零售AUM中的占比接近1/4,较2018年底足足提升11pct,表明此前零售业务的中高端客户定位和积累确实带来了AUM结构优势。二是非存款类占比高,特别是含金量较高的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保有量排名城商行第一,这是渠道侧能力的充分体现。2、中收增速整体保持较高水平。2019-2021年,宁波银行中收复合增速为12.6%,其中前两年处于财富转型投入期,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速都在30%以上。2022年前三季度,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理财净值化等因素影响,中收呈现负增长,但我们认为这种行业性的短期波动不会成为银行转型的真正阻碍,反而会使转型变得更为成熟。3、助力轻型银行战略转型。财富管理业务是银行轻资产经营的重要抓手,我们用“风险加权资产(RWA)/总资产”表示轻资本经营成效,可以看到2019年年以来宁波银行该指标持续下降,一定程度表明财富管理战略的确对于轻型银行转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财富转型成效显著的背后,是宁波银行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打法。2018年提出将财富管理作为零售转型重点后,2019年重点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2020年升级获客模式,并着力拓展产品供给,2021年产品线布局提升到更重要位置,同时推出财富开放平台(继招行、平安、交行、浦发后的第五家)。整体来看,呈现出“内部建设—渠道—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布局路径,目前已经进入全员财富管理营销阶段,企业的董监高、管理层、财务人员等等都是宁波银行财富管理营销的目标客群。对标先进同业,宁波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仍有广阔空间。一方面,理财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选取招行作为对标行,截至22H1招商银行理财规模与总资产的比值约为30%,而宁波银行还不足18%,且宁波银行主要经营机构位于信用积聚效应良好的浙江,资产获取能力具有天然优势,我们认为宁波银行理财规模仍有可观增长空间。另一方面,私行AUM占比仍可进一步提升。宁波银行私行AUM在零售AUM中的占比近年来持续提升,但是相比招行、南京银行仍有提升空间,假定30%是临界值(因我们观察到招行及南京银行基本稳定在30%左右),那么宁波银行还有约6pct提升空间。我们认为私行AUM占比的提升,对于推动银行财富管理投研能力、产品线布局能力等有积极意义。2.4穿越周期的资产质量资产质量长期优异,历经检验。回顾过去十年,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平稳向好,即使是2012年后浙江省出现较为严重的担保链、资金链风险后,宁波银行不良率指标波动显著弱于浙江省金融机构整体水平,期间不良前瞻性指标关注率、逾期率虽有所上行,但改善情况领先于全省。当前不良率为上市行最优。宁波银行呈现突出的“低不良,高拨备”特点,截至22Q3,不良贷款率仅0.77%,为上市银行最优水平,2018年以来,拨备覆盖率持续保持在500%以上。资产质量长期优异的背后是成熟的风险文化。首先,在董事长陆华裕的带领下,宁波银行坚持“控制风险就是减少成本”的风险理念;第二,宁波银行历任行长多有风险管理条线工作经验;第三,在风险管理体系上,宁波银行坚持在统一的授信政策、独立的授信审批基础上,持续完善行业研究、产业链研究,进而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展望未来,宁波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延续优异。一是经营单位均位于经济发达区域,在信用分化时期,资产质量仍有良好保障;二是2019年以来在自身前瞻性布局以及监管引导下,持续加大不良核销力度,2022年上半年核销规模已超2021年全年,与此同时不良净生成率却延续下降,这就意味着未来不良率有望继续下探;三是宁波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较低,受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相对较小。3高ROE仍可期ROE长期在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背后是优异业绩的支撑。回溯过往10年,宁波银行ROE在上市城商行中持续维持在前三位,且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截至22Q3,年化ROE水平达到14.6%。长期领先的ROE来自强业绩支撑,2013-2021年宁波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领先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5pct、7pct。我们认为,未来宁波银行业绩仍有望强势增长,高ROE有望延续,主要来自四维度支撑。3.1异地扩张潜力大两张牌照加持下,异地扩张潜力较大。考虑到信用分化愈加显著以及浙江经济发展韧性,我们认为宁波银行省内贷款仍有望延续高景气,同时省外信贷贡献度提升空间广阔。2020年以来,宁波银行浙江省外贷款占比持续小幅抬升,特别是江苏省。当前宁波银行异地分行市场占有率较低,以三家江苏省内分行为例(无锡、苏州、南京),我们测算其市占率仍不足2%。假定上述分行市占率占比提升至3%,其他区域无变化,以2021年末静态数据测算,宁波银行将增加约1143亿元信贷投放,相当于2021年末贷款总额的34.7%。永赢租赁和宁银消金有望成为异地扩张的重要抓手。永赢租赁成立于2015年,由宁波银行独资设立,是浙江省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客户定位与母行相似,重点拓展小微租赁、智能制造和公用事业三大领域,在经营区域上无限制,其业务发展速度领先可比同业,2021年租赁业务余额大幅增长超40%。宁银消金则主要是承接母行“白领通”拳头产品,将其拓展至母行无经营单位所在的区域,进而打开个人消费贷增长空间。2022年3月,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给予宁银消金80亿元同业授信、50亿元非授信额度,对于宁银消金业务增长是重要支撑。伴随宁银消金“回归”宁波,我们看好其发展前景。3.2净息差收窄压力相对小2022年上半年净息差下探明显,票据贴现显著增长或是重要的个性化原因。截至22H1,宁波银行净息差较2021年全年下降25BP,尽管受经济增速放缓、LPR多次下调等影响,行业净息差普遍收窄,但是相较可比同业,宁波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明显更高,我们认为票据贴现大幅增长是重要原因之一。票据贴现大幅增长,或是“战略性”储备。一般来说,票据贴现出现“异常性”多增,通常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信贷冲量的结果。但从2022年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速看,宁波表现亮眼,优于南京和杭州,在这样的背景下,22H1宁波银行票据贴现力度显著高于可比同业,可以理解成一种战略性的信贷额度储备,特别是在2023年经济复苏背景下,这些战略性储备有望转化为期限更长、收益更高的信贷品种,进而带来可观的净息差弹性。除票据外,按揭贷款占比较低,对净息差形成呵护。截至22H1,宁波银行按揭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仅4.5%,远低于可比同业,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宁波银行受按揭贷款重定价影响大概率弱于可比同业,净息差收窄压力也会更小。3.3中收或迎较好修复低基数效应下,2023年中收迎来较好修复的确定性强。拆分宁波银行中收结构看,与资本市场、财富业务相关度高的代理及托管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80%以上。受22Q1及22Q3权益资产价格跌幅较深的影响,宁波银行代理及托管费收入表现不佳,截至22Q3,中收同比增速已降为负,22Q4尽管权益市场有一定起色,但是固收市场又出现较大波动,带来了理财赎回等债市负反馈,因此我们预计宁波银行2022年全年中收增速相对疲软,对于2023年形成低基数。展望2023年,宁波银行中收有望表现亮眼。一是宁波银行财富开放平台目前代销的基金产品涉及近80家管理人,2023年在政策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