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3第1讲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1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3第1讲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2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3第1讲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3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3第1讲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4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3第1讲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键入文字]课时作业9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11•福建质检)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不能形成合金的是()NaCuAlFe熔点/C97.810836601535沸点/C883256724672750A.Cu和AlB.Fe和CuC.Fe和NaD.Al和Na解析:要形成合金必须满足:形成合金的金属能同时处在液态。Cu和Al在1083°C〜2467°C之间都是液态,Fe和Cu在1535C〜2567C之间都是液态,Al和Na在660C〜883C之间都是液态,可以构成合金。而Fe到达熔点时Na已经变为气态,不能形成合金,故选Co答案:C(2011•郑州调研)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i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mi与m2的关系是()m一定大于mB.m可能等于m1212C.m一定等于mD.m可能大于m1212解析:由题意知剩余金属可能为Cu或Cu与Fe,但不论哪种情况,再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加入稀硝酸(因溶液中含有NOr,再加入硫酸引入H+后,则溶液中就相当于存在HN0?,都可以使金属再溶解,所以mi一定大于mo2答案:A(2011•马鞍山二模)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mL0.3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mL;再加入0.2mol・L-】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mL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A.0.005molB.0.01molC.0.025molD.0.03mol解析:镁铝合金溶于稀硫酸生成氢气560mL,即0.025molH,而硫酸为0.03mol,说明酸过量,余下0.0052molo合金反应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再变化,铝变为NaAlO2,镁变为Mg(0H)2。设n(Al)=xmol,n(Mg)=ymol,列式:1.5x+y=0.025,4x+2y=0.07—0.005X2,解得x=0.01°答案:B(2011•惠州高三调研)FeO、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23合物4.82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10.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A.14.82B.4.92C.6.42D.7.18解析:金属氧化物与CO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CO2,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变化,CO2为0.1mol,则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为0.1mol,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上氧原子的质量。答案:C5•某稀溶液中均含有1mol的ZnSO、Fe(SO)>HSO、CuSO,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物质4243244的量(纵坐标/mol)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为()解析:与铁反应的离子有2molFe3+、2molH+、1molCw+,又因为氧化性Fe3+〉Cw+〉H+,故加入铁粉时先后发生的反应为2Fe3++Fe===3Fe2+;Cu2++Fe===Cu+Fe2+;2H+2mol1mol3mol1mol1mol1mol2mol+Fe===Fe^++Hf,A正确。21mol1mol答案:A6.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反应:BeCl+NaBeO+2HO===2NaCl+2Be(OH)(能22222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BeCl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Cl22Be(OH)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2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解析:蒸干并灼烧Na2BeO2溶液后得到的残留物为Na’BeO,;BeCl,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pH〈7,蒸干并灼烧22222该溶液可得到BeO;Be(OH)2和Al(OH)3性质相似,BeCl?和AlC—均是共价化合物。答案:C7•由Na202、Na2C03、NaHC03、Na’O、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222332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小。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Na?。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解析:混合物中加盐酸产生气体,气体通入NaOH溶液后,体积减少,可知气体成分为CO2和O2,则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至少有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则混合22233物中一定有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物CO?和屯0,再与Na?。?反应的质量变化如下:△1molCONaO2molNaHCO――2—HmolO31molHO22固体质量减小,而题给信息是固体质量增加,故一定还有Na2O,而Na2CO3和NaCl无法确定。答案:B8•在pH为4一5的环境中,CU2+、Fe2+不生成沉淀,而Fe3+几乎完全沉淀,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汽加热到80C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正确的是()加入纯Cu将Fe2+还原向溶液中加入(NH4)2S使Fe2+沉淀直接加水加热使杂质离子水解除去在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uO粉末调节pH为4一580L80L解析:有关反应为CuO+2HCl====€uCl+HO,FeO+2HCl====^eCl+HO,先通入氯气氧化Fe2+:2FeCl+22222Cl2===2FeCl3;再加入CuO粉末,调节pH为4_5,使Fe3+转化为Fe(OH)沉淀。答案:D9.(2009・上海化学)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下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C.A.C.解析:由关系式:Mg〜H22Al〜3H2,可知产生等量H2时,消耗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项正确。二者质量之比为4:3,摩尔质量之比为解析:由关系式:Mg〜H答案:A42'42刼4242'42刼42鹫-;I(2010•安徽理综)上图是三种稀酸对j?-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0132030的是(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勺弱B.O)+3N0I+3HO332B.O)+3N0I+3HO3322C.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NHO/稀)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D.解析:根据图可知,Cr的含量不同,三种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不同,当w(Cr)较小时,稀硝酸对其腐蚀性最强,A不正确;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而不是NO2,B错;三种酸中由于溶液密度没有给出,硫酸中

氢离子浓度不一定最大,C错;根据图中稀HNO的曲线变化,可知D正确。3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0分)(15分)下图中,A到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金属单质,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回+可+卫—回+卫―R+RT回答下列问题:K的电子式为,所含的化学键有。⑵①若D的水溶液呈棕黄色,则D的水溶液与G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②若D的水溶液呈蓝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F通入一定量K的水溶液中,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满足的关系式为解析:(1)由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知J为H2;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I含Na元素;由金属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可知A为Cl2,B为Fe或Cu,则D为FeC»或CuC—且D+G+^O—H+I+J,结合I含Na元素知G为金属钠,且H2O+G—K+J(H2),所以K为NaOH,其电子式为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①若D的水溶液呈棕黄色,则D为FeCl3,其水溶液与Na的反应为:6Na+2FeCl3+6H2O===2Fe(OH)」+6NaCl+3H仁2②若D的水溶液呈蓝色,则D为CuCl2,由F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体可知F为SO2,则C为浓HSO,B与C的反应为:24Cu+2HSO(浓)=^=€uSO+SOf+2HO24422无论什么电解质溶液一定满足电荷守恒关系:c(Na+)+c(H+)===c(OH-)+c(HCO-)+2c(SO2-)。33答案:(1)Na+[:O:H]-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①6Na+2Fe3++6H0===2Fe(0H);+6Na++3Hf232②Cu+2HSO(浓)=^=€uS0+SOf+2HO24422c(Na+)+c(H+)=c(OH-)+c(HCO-)+2c(SO2-)33(17分)(2011•重庆,26)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TOC\o"1-5"\h\z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i原子的中子数为;SiO2的晶体类型为。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O、Al0、SiO),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g固体;滤液中加入23232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的质量分数为。解析:(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l解析:(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f;(2)3°Si原子的中子数为30—14=16,SiO?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⑶‘虫口+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贝强是F,第WA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HCl,而不是HF,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可由药皮的成分分析得出,大理石分解可生成CO2,CO2可以做保护气。⑸“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g固体”该固体为SiO2;“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21.4g固体”,该固体为Fe(OH),为=0.2mol,故FeO为0.1mol,质量为16g,则AlO的质量为(36.0g3107g/mol2323-11.0g-16g)-11.0g-16g)=9g,质量分数为為X100%=25%o283答案:(1)'/'2Al+2OH-+2HO===2AlO-+3Hf22216原子晶体(3)HClCO(5)25%2(18分)(2011•福州模拟)Fe2O3和C^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是FeO还是Cu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232[查阅资料]Cu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o24[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O和CuO的混合物232[设计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探究延伸]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矶(CuSO・5H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42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物质Cu(OH)2Fe(OH)2Fe(OH)3开始沉淀pH6.07.51.4沉淀完全pH13143.7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A.氯水B.H022C.NaOHD.Cu(OH)CO223实验小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