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小升初语文讲义_第1页
【小升初衔接】小升初语文讲义_第2页
【小升初衔接】小升初语文讲义_第3页
【小升初衔接】小升初语文讲义_第4页
【小升初衔接】小升初语文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小升初语文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初一辅导课目:语文年级:七年级学科教师:周老师

授课日期及时段

课题《咏雪》

教学内容

第一讲《咏雪》①

刘义庆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这里选的就是其中著名的两则。从谢家的聚会中,你能

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气氛?从七岁儿童元方身上,你能体会到他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吗?不妨把你

的感想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咏雪

谢太傅②寒雪日内集③,与儿女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口:“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⑦

日:“撒盐空中差可拟⑧。”兄女日:“未若⑨柳絮因风⑩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⑪,左将军王凝之⑫

妻也。

注: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

夫的言谈、逸事。②【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jiG)(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

尚书、中护军等官。死后追赠为太傅。③【内集】家庭聚会。④【文义】文章的义理。⑤【俄而】不久,一会儿。⑥【骤】急。⑦【胡

儿】即谢朗,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⑧【差(cho)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致,大体。拟,相比。⑨【未若】不如,不及。⑩【因

风】乘风,因,趁、乘。⑪【无奕女】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跟,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⑫【王凝之】字叔

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第二讲陈太丘①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④,去后乃至⑤。

元方⑥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⑦?”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⑧。”元方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⑨之,元方入门不顾⑩。

注:①即陈蹇(shi),字仲弓,东汉颍(ying)川许县(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②【期行】相约同行。期,

约定。③【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④【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⑤【乃至】才到。⑥【元方】即陈

纪,字元方,陈蹇的长子。⑦【尊君在不(f6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⑧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丢下,舍弃。⑨【引】拉,牵拉。⑩【顾】回头看。

明愉目缭更I

一、《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二、《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

的比喻吗?

第三讲《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

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

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

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

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

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

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较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

时候也成天在喷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

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

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

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礴陶缭国

一、本文写春天,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感情线索,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然后背诵全

文。

二、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第四讲古代诗歌四首(上)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形象,

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古代诗歌应该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抑扬的声调,并想象作品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

情。

观沧海①

曹操

东临②碣石③,以观沧海。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⑥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⑦,歌以咏志。

注:①选自《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

(qido)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②

【临】到达,登上。③【碣(ji6)石】山名,在现在河北昌黎西北。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④【澹澹(danddn)]

水波荡漾的样子。⑤【竦峙(s6ngzhi)]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⑥【星汉】银河。⑦【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

庆幸。至,达到极点。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闻王昌龄左迁③龙标遥有此寄①

李白

杨花④落尽子规⑤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⑦西。

注:①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选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②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

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③【左迁】:降职。④【杨花】:柳絮。⑤【子规】:布谷鸟,又称“杜

鹃"。@【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⑦【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

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第五讲古代诗歌四首(下)

次北固山下①

王湾

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③,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④,江春入旧年⑤。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⑥。

注:①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次,停留。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王湾(生卒年不详),洛

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②【客路】行客前进的路。③【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④【海

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夜将尽未尽。⑤【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⑥

【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天净沙•秋思①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③人在天涯④。

注:①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天净沙,曲牌名。思,思绪。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字说千里,

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②【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③【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④【天涯】天边,指远

离家乡的地方。

研讨与练习

一、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

4.《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

样的感受?

第六讲《论语》十二章(上)①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至今

仍然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本课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语言

简练,含意深远,应熟读、深思、牢记。

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乎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

(《学而⑦》)

注:①选自《论(lUn)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

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②【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随(zo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③【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④【不亦说(yua)乎】不也是很愉快

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⑤【愠(ytin)]生气,发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曾子①日:“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⑥乎?传⑦不习乎?”(《学而》)

注:①【曾(zeng)子】即曾参(shen)(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典,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

平邑)人。孔子的学生。②【吾(wu)]人称代词,我。③【日】每天。④【三省(xi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

我检查、反省。⑤【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⑥【信】诚信。⑦【传(chud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日:“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注: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

迷惑,疑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命,命令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

【逾(y0)]越过,超过。⑦【矩】法度。

子日:“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注: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注:①【罔(wS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ddi)】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

也》)

注:①【箪(dd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堪】能忍受。

第七讲《论语》十二章(下)

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注: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②【者】代词,……的人。③【好(hao)]喜欢,爱好。④【乐】以……为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

注: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古代汉语中,文言文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②【肱

ng)1胳膊。③【于】介词,对,对于。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注: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子在川①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注:①【川上】河边。川,河流。②【逝者如斯夫(fU),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

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

注:①【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②【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子夏日:“博学而笃①志,切问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张》)

注:①【笃(da)志】志向坚定。笃,坚定。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③【仁】仁德。

明慢询缭冽

一、背诵全文。用文中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选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第八讲记叙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知识整理】

六要素:、、、、、

表达方式:、、、、

{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记叙顺用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人物描写又细分为: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记叙文解题步骤】

1.细读文章

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句子,如中心句、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等。了解每段的大致内容,明确文章

的主要内容、主题、作者的情感倾向等。

2.仔细审题

仔细研读题目,就是要确定阅读的范围、角度、要求、特殊规定等,要注意题目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因为

试卷上的每一点信息都是有用的。明确答题要求,特别是问题的指向,关注题目中的重要信息,然后确定阅读的大致

范围。审题要仔细、准确。

3.筛选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阅读相关的段落或句子,筛选重要的信息(关键句、关键词)。筛选时,我们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

伪,分清信息的主次,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注意在题目的要求下,联系上下文,整体把

握,避免信息点的疏漏。

4.整合加工

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整合,合并同类项。

5.合理表述

对自己的答案,要慎重地考虑,尽可能地做到各个要点的完备,表述语言的简括。

注意: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在“字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

章中。

【记叙文重要考点解析】

L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基本答题模式: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或效果。

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用得好,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词)好不好?为什么?

基本答题模式: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

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性格特征)。

例1: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

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

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练习1:

那人胸前戴着枚校徽,显然是大学生。

中年男人于是走过去,在他身后站住。柜台上躺着一本厚厚的书,大学生翻着,思量着是买还是不买。

书店营业员走到大学生面前:“这是最后一套啦,买吗?”大学生犹豫着。

“一套《鲁迅全集》比整个书店还值钱……”营业员把手中的售书单扬了扬。“开票吧?”大学生往喉咙里咽了

一口唾沫,“可是……”

营业员同情地瞥了大学生一眼,拿起柜台上的那本第一卷:“我给你留下来,行吗?”

大学生尴尬地点点头。

“我买!”中年男人忍不住大叫一声,把大学生吓了一跳,营业员也惊疑地抬起头来。

“不就是几百块钱吗?”中年男人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沓百元的票子,摔在柜台上。(节选自《大学生》)

问:第9段中的“摔”换成“放”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基本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例2: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

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

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

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练习2: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

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

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问:“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

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布局谋篇类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基本答题模式:

(1)开头: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总领全文,点明题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也有的是开启或引起下

文,为故事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2)中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文章中间的句段连接着上下文,所以有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

什么内容的叙写)或承接上文或引起下文的作用,并为故事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内容上要联系中心回答。

(3)结尾:末段一般是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或兼而有之;另外末段如果用问句

结尾,不仅含蓄地点明全文主旨,升华作者的感情,还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练习3: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

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见解感悟类

提问方式:谈谈你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通常出现在最后两问,分值较大)

基本答题模式: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

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如何。

【小试牛刀】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

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

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成,仿佛要吐出

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

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

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

“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

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

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她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

“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

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选文有改动)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分)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

从文中找出来。

5.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

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4分)

第九讲《诫子书》

一、走近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

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

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

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

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

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

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

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诫子书》

诫子书①

诸葛亮

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课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

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这种情感。

夫②君子之行,静③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⑤无以明志⑥,非宁静无以致远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⑧,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⑨则不能励精⑩,险躁⑪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⑫,意与日去⑬,遂成枯落

⑭,多不接世⑮,悲守穷庐⑯,将复何及⑰!

①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为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警告,劝人警惕。②【夫(ft!)】:段首或句

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③【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④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⑤【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⑥【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⑦【致

远】:实现远大目标。致,达到⑧【广才】:增长才干。⑨【淫(yi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⑩【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⑪【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⑫【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

去。与:跟随。驰:疾行,指迅速逝去。⑬【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日:时间。去:消逝,逝去。⑭【枯落】:凋落,衰

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⑮【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

“用世”的意思。⑯【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⑰【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瓯陶周演冽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时期著名的家、.

家。我们学过他的《》。

二、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三、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第十讲名著导读

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一

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

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

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散文,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

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不是为少

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

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

在。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

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

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

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

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

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同时也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散文集。

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

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荷马、但丁、歌德、

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代表作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

《热风》、《二心集》、《而己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在他写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

是却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1.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出生在浙江。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渐渐衰败。鲁迅的父亲是个秀

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志,一直没有考上举人。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并在

鲁迅15岁那年病逝。这段时间里为家中的长子,鲁迅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世态的炎凉。17岁,

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读书,后转入路矿学堂学习。1902年,鲁迅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东渡日本深

造。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

要,于是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回国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

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1917年前后,新文

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

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2.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

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

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1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

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

《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

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

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

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

往北京。

3.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

《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

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部短

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彷徨》。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

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20年代中

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

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

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

《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

译外国文学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全集》和《鲁迅辑录古

籍丛编》。

1936年鲁迅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

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

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

篇目简介

1.《小引》------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

回忆都没有...

2.《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

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

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鲁迅救的一只小鼠,并把它当做自

己的墨猴)。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

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

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那可怜的悲惨处境。作品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

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阿长与〈山海经〉》一阿长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

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

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

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5.《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

决定放儿子“盎寡航后”瘫,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

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

慰。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而“公

正的裁决在阴间”,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6.《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

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

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

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

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8.《父亲的病》——父亲的病被江湖庸医耽误,离世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

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

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9.《琐记》——《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

路。《琐记》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潜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