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一)【现代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威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檎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有这番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空,早已了无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文章有删改)1.“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2.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意。(5分)答:3.文章第⑤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4.纵4.纵观全文,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和评价。(6分)答:【现代文训练一一参考答案】(一)1.辛弃疾归宋后,由于赵宋王朝主和苟安,他不被重用。反而被剥夺了抗金的权力。(2分)因而只能借填词作赋来表达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2分)2.“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包蕴性的动作。(1分)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心,(2分)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3.对比或衬托。(2分)此段对比、衬托有三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杜甫、王昌龄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象和描述,而辛弃疾是亲自参战经历的记述;三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3分)4.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青年时举义兵抗金,后随宋廷南迁,不被重用,壮志难酬,以词抒怀,爱国之情昭然,其词作铿锵有力,铮然有声,与苏轼同创“豪放派”词风(6分可视情况酌情给分)【现代文训练参考答案】(二)1.(4分)一是:面对生命繁荣时的喜悦二是:面对生命凋零的喟叹(意思对即可)2.①生命都局促在一个孤寂的世界里(2分)②前者强调蜘蛛的孤寂;后者则是突出“我”的孤寂(2分)(意思对即可)3.我得到的“启示”是:在缤纷的物质世界里,一个人应该拥有一个自由的精神境界“充实我”的意思是:我从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识,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美化我”的意思是:在平淡的现实生活中,我感到了醇厚的情趣(每问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CE(4分)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二)现代文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21题。生命的一抹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18.第3自然段中说:“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这种粗浅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两点:(4分)_-曰一是:郭枫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地拙稚呢?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二是:19.第4自然段中,作者把自己比做蜘蛛①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是(2分)□□□□□□□□□□□□□□□(不超过15个字)②文中说,“说我像那只蜘蛛,不如说那只蜘蛛像我。”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2分)□□□□□□□□□□□□□□□□□□□□□□□□□□□□□□(不超过30字)20.第6自然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从全文来看:(6分)我得到的“启示”是□□□□□□□□□□□□□□□□□□□□□□□□□□□□□□(不超过30字)“充实我”的意思是□□□□□□□□□□□□□□□□□□□□□□□□□□□□□□□□□□□(不超过35字)“美化我”的意思是□□□□□□□□□□□□□□□□□□□□(不超过20字)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篇文章呈现给读者是两个世界:现实的物欲蠢动的世界和非现实的精神清明的世界。E.作者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历尽沧桑,可仍固守着心灵的纯真。作者的生活态度是笑对七彩的人生,任人叹息,任人沉默,任人讥讽。我就是我,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与大自然亲近是他的心愿。美是什么,作者年轻时说不出来。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美就是真理,美就是永恒。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三)【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长信秋词五首①(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注:①《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好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共五首。(1)诗题为《秋词》,那么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3分)答:(2)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1.(1)诗中所写到的景象有:井边梧桐、秋深叶黄、夜深霜重。(1分)作用:一是点明题意,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首宫怨诗。二是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2分)(2)借景抒情,以景显情。(1分)这首宫怨诗,描写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寂寞孤单的少女形象。(2分)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四)【诗歌鉴赏训练】2.阅读下列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浣溪沙①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①这首小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游薪水清泉寺时所作。(1)上阕三句,写游清泉寺时所见风光和环境,词人抓取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之。(3分)答:(2)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下阕三句是否表达了词人这种“悲吟”呢?请简析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泳笔试题目及答案
- 深厚基础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放射科消毒试题及答案
- 婚庆花艺合作合同协议
- 明确方向卫生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三物理电阻试题及答案
- 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的复习心得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掘进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个案结业
- 医院护理清单式管理流程
- 中班美术课件《好心的长颈鹿》
- 8.3.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
- 体外诊断试剂-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临床评价报告-血清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 使用危险化学品擦拭岗位安全操作手册
- 备品备件保障方案
- 中国邮政社招笔试题库
- DL∕T 802.7-2023 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塑料电缆导管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刘卫国第2版)(含视频教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汇 习题1-13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串讲p
- MOOC 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