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2023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2023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2023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2023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909/9/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3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周人的世界,从此便是一个‘天下’,而不是一个‘大邑’。中国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延续和发展的长篇史诗。"该学者意在说明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的遗存B.西周时期已呈现出政治文化认同C.天命神权对周代政治的影响D.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2.先秦诸子思想各有“奇谋”,如道家“谋道”,儒家“谋(圣)心”,墨家“谋利”,法家“谋势”“谋霸”,兵家“谋胜"。先秦诸子的"奇谋"旨在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B.推动社会政治变革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3.司马迁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以范蠡为例,说其“三致千金”,把财富分给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和远房的叔伯弟兄,"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司马迁这一言论意在A.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B.说明仁义是财富的派生物C.强调对各业一视同仁D.指明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4.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5.胡适以8世纪中期为界把唐诗划为两段,前一段包括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后一段则是成人时期。前一段的文学是歌舞升平的文学,内容是浪漫的,意境是做作的;后一段的文学是呼号愁苦的文学,是痛定思痛的文学,内容是写实的,意境是真实的。对这一认识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政策利于诗歌繁荣B.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C.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D.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6.朱熹曾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制定了行为规范。他专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儒家伦理纲常,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徽州地区宗族的“族训”“族规”和“家典”的制定,基本上都是“推本《家礼》","元旦谒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的规定。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这说明理学A.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B.强调建立封建纲常伦理道德C.已经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D.倡导传统典籍中的复古思想7.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一人实难任天下之事,渐次形成的内阁、司礼监成为皇帝的左右手,然而皇帝往往更依赖后者,所谓“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司礼之批红”,宦官势力突破了内廷,向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系统渗透。由此可知,明朝的宦官专权A.使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是中枢机构异变的结果D.促使中央权力体制平衡C.导致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8.据统计,清朝乾隆年间,整个长江水系粮食运输量年平均至少在1850万石以上,而安徽仅为100万石,只占总量的5%。其中,铜陵县“壤地偏小,无物产之饶,其民自农亩外,无商于四方者,故岁常不舒,即名巨家亦无厚蓄”;怀宁县“民但知服田力穑,不为商贾淫巧末作以取奇赢”。据此可知,当时安徽地区A.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社会逐利风气盛行导致道德沦丧C.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D.商品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9.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清王朝如“外强中干之人,躯干庞然,一朝瘘木”,还指出“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魏源的这些认识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B.从西方视角否定了封建制度C.有利于启迪国人认识世界D.表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0.下表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要求B.英国拥有条约体系中的绝对霸权C.民众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1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廷成立了以恭亲王奕诉为首的督办军务处,意在使各路“统兵大员,均归节制”;但同时又任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时人认为"有督办处而又设钦差大臣,犹诸屋上架屋……未免政出多门"。这从侧面反映出A.战争中清廷作战策略失当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清政府腐朽统治是战败主因D.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12.某美国学者曾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挑战与18世纪的欧洲先哲们的际遇不同。后者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前者则是以抛弃(至少是揭露)‘科举心态’‘盲从’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钳制’的国民性为己任”。该学者意在说明A.辛亥革命推动国民民族意识觉醒B.中国知识分子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C.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相连D.新文化运动以批判传统的礼教为目标13.为纪念近代中国某重大战役,有诗描述道:“短兵相接山林怒,烽火连天汉水嗥。拖住敌人征南北,江城失守也分桃。”结合下图判断,该战役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B.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4.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因为必须如此,教科书的内容才能符合国家政策。”“教科书对国计民生影响特别巨大,所以非国营不可。”这说明,当时我国A.强调国家办学模式B.注重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C.突出人民教育方针D.教育适应社会主义改造需要15.下表是1990~1996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支出统计数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企业注重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B.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初步奠定C.工业发展存在后劲不足的缺陷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发展16.下面为1999~2018年中国澳门失业率走势图。据此可知A.澳门的产业结构日益趋向合理B."一国两制"是澳门发展的保障C.内地加大对澳门经济支持力度D.祖国统一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17.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建立了城邦"公共服务体系",让富裕的贵族承担部分公共事业的开支,分担社会义务,如参与养护"三层桨战船"、训练桨手、资助城邦宗教和文化活动等。这一做法A.说明雅典注重社会福利建设B.体现了理性和自由平等思想C.利于平衡公民贫富悬殊问题D.有效稳固了城邦民主的基础18.有学者说:“倘若去研究近代俄国,不必在议会制上多花精力;如果研究近代美国,无须考虑君主制问题;如果研究近代德国,不会有两党制问题。但一部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史,就是议会逐步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离开议会制谈不上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该学者意在强调近代英国A.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步增强B.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C.体制完全践行了三权分立原则D.专制王权与议会间矛盾不可调和19.伏尔泰认为,“历史学的使命应该是认识历史自身的活动,对历史进行自身的审查,从概念出发建立认知事物发展的逻辑”。他还提出希腊罗马史学家给人留下的大抵只是“战争史”“远征记”之类的作品,而历史学真正的方向是"我们应当尊敬那些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靠暴力奴役的人".这表明伏尔泰A.倡导理性精神B.宣扬思想自由C.追求人民主权D.反对专制制度20.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A.牛顿的时空观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B.伽利略是横跨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大家C.生物界与人类社会的运行原理基本一致D.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学说的实质相似21.1925年,英国提出保卫资本主义世界免遭苏联威胁论;1927年,英国向苏联递交断绝外交关系照会;1927年6月,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后,西方六国外长会议主张对苏进行“十字军讨伐”。对此,斯大林明确指示,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启动工业化,应对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国际形势。这说明当时苏联A.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已不合时宜B.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具有必然性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的阻碍22.右图是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代表作《两个舞蹈者》。该作品A.渲染了人内心的彷徨与迷茫B.是社会黑暗的真实再现C.注重运用色彩表达主观情感D.体现画面的严整与和谐23.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主张“西方要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地、慎重地、和平地促进关系,培养自由的种子"。他成立和平队,第一年就拨款3000万美元,向第三世界国家派出500人。肯尼迪这一做法A.缘于美苏争霸美国优势明显B.导致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C.反映出美国仍固守冷战思维D.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主要手段24.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下,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自由流通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然而,“资本自由流动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且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B.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C.使各国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提升D.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在郡内设置“监”这一官职。汉初,各地方不定期派遣御史去监察。经过汉初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武帝时则"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縻间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颁布“推恩令”,还三次大规模地出击匈奴,使匈奴远遁漠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这样,充分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监察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基本摆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纯监察制度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六条察州制,故清顾炎武称"刺史六条为百代不易之良法"。——摘编自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述论》材料二东汉建立之初,为迅速消灭割据,加强地方军政协调统一,以应战时需要,光武帝往往拜心腹重将为州牧(刺史),或委任原割据势力头目为州牧,以笼其心,祚其力。因战时经济政治的需要,光武帝还扩大了州牧对地方政务的参与权,并且自光武帝时,州牧在政务上也领导了郡守。不过,刘秀令州牧统兵、领郡县乃为迅速平定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之需要,其后,"遂罢州牧,复置刺史",然光武及继承者在剥夺州牧军权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其行政权力,乃至后来又不得不在一部分乱州重新委任刺史领兵作战。这一时期,刺史、州牧虽有反复,但无论是州牧,还是刺史,其主要职能乃是地方官之治州抚民。东汉末年的州牧、刺史“内亲民政,外领兵马”,势大权重,跨州连郡,割据混战。——摘编自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9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万两千年之前,人类在广袤的地球上的网络联系非常松散。农业发明之后,形成一些比较紧密的区域性网络。大约6000年前,演变出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网络。距今2000年的时候,出现了最大的一个网络——旧大陆网络(包括欧亚大陆和北非),这里是文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500多年前,海路大通,大大小小的各种网络结成一体,形成整体性的世界网络。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命运开始被编织在一起。最近160年,世界性网络的联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交往迅速电子化。——摘编自麦克尼尔《人类之网》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引进了将近两千项铜铁工业技术,其资金94%是国内筹集的,在此期间,日本钢产量从700多万吨增长到1亿多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因资金紧张,日本制定计划分批、分步骤引进技术。先把重点放在电子、钢铁、机械等重工业部门,虽然这些技术在当时并不都很先进,但对日本来说比较实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引进技术工作从重工业、化学工业等基础技术扩大到电子、合成纤维等一系列新兴工业技术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技术引进延伸到原子能、飞机、宇宙开发等领域。日本善于把外国成功的经验学过来,变成自己的。他们严格地依据自己的“支付能力”和“消化能力”,从实际出发,一切强调经济的合理性。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43个主要技术领域,日本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摘编自马琳《再谈日本的技术引进》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和科学技术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并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定。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防科委,统一领导核武器、导弹武器和常规武器装备的科研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初具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管理体制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逐步建设了兵器工业、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军事电子工业以及包括导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国防尖端工业;先后组建了导弹、核武器、飞机、舰艇、军用无线电、兵器等研究院,初步建立了比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摘编自姬文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日本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征及其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日技术引进给我们带来的启示。(3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考查西周分封制及其影响。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已经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华夏共同体的文化思想,西周以天命观来阐明周代商是承袭天命,周代商实质上反映出其同属于同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促进了政治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始民主遗存,故排除A项;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族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大认同局面方基本形成,故排除D项。2.C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各家思想都受现实影响,又为现实服务,战乱纷争使各家均谋求结束纷争,实现天下大治,故C项正确。主张克己复礼的是儒家,故排除A项;主张社会变革的是法家,故排除B项;儒家强调修身,努力完善个人品质,故排除D项。3.B考查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并且还引用范蠡“三致千金”的典故,说明司马迁认为拥有财富是仁义的前提,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待各业的态度,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商人在致富后具有仁义之心,而不是强调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故排除D项。4.C考查魏晋时期的政治。据材料可知,北魏拓跋政权身为外来者,面对复杂的继统问题,使用“传国玉玺”作为工具来进行政治操作,以“天命王权”“君权神授”的思想来进一步强化北魏政权的政治合法性,而迁都洛阳,在洛阳城重建中借鉴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意在强调其政权的正统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北魏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统治的正统性,而非强调国家治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故排除A项;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5.D考查唐代诗歌。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适以安史之乱为界把唐诗分为两段,前一段和后一段的唐诗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这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唐代的文化政策对诗歌繁荣的影响,故排除A项;唐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不能表述为“再现社会真实”,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故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唐诗创作风格的影响,体现不出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故排除C项。6.A考查程朱理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朱熹和后世理学家长期的努力下,儒家伦理在徽州社会的普及化、世俗化程度高。这固然是出于对朱熹的尊崇,却也体现了理学世俗化的一面。因为倘若它纯粹是一种思辨化的学问,那是难以成为世俗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的。这就说明理学是有利于规范世俗生活,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统治,具有一定的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建立封建纲常伦理道德主要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理学有助于规范世俗生活,体现其具有一定的经世致用的价值,是否成为官方哲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7.B考查明代政治。据材料可知,宦官专权的局面是由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专制皇权导致的,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皇帝利用内阁和宦官为自己服务,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排除A项:内阁原本就没有决策权,所以不存在宦官专权导致内阁失去决策权力的问题,故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在内阁与司礼监之间,皇帝更依赖后者,无法体现中央权力体制平衡,故排除D项。8.D考查清朝经济。根据材料可知,皖江流域商品粮的外销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安徽局部地区商品经济观念落后。此外,巨大的人口压力也成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沉重包袱,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是“耕”与“织”的分离,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上逐利风气和商帮的形成,故排除B、C两项。9.C考查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魏源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批判清政府的统治,主张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这些都对传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利于启迪国人认识世界,故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是洋务运动,故排除A项;魏源代表地主阶级,其“师夷”表面上是为了“制夷”,而根本目的则是维护封建统治,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人对西方无知的危害,并未涉及列强侵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影响,故排除D项。10.A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一向把关税政策当作自由贸易或保护本国产业的主要手段,但鸦片战争后它们强迫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以便于中国市场对他们开放。可见,条约通商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符合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时代的发展需求,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尽管协定关税最早是在《南京条约》中英之间达成的协定,但因有片面最惠国待遇和一体均沾的条款,其他国家也拥有同英国一样的减免税的特权,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会加重对中国人民的剥削,不利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故排除C项;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1.C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清朝政体中,办理军务是创立军务处的初衷,也是军务处的核心职能。但慈禧的这番操作不是让奕诉通过军务处来督办军务,而是在军务处之外另设钦差大臣来督办军务,这种“屋上架屋",军令"政出多门"导致原本复杂的政务程序更加复杂,一定程度上哈误了战机,结合督办军务处也是清统治阶层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的史实可知,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从战争领导、协调机构方面分析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没有涉及具体的作战策略,故排除A项;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排除D项。12.D考查新文化运动特点。据材料“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以抛弃(至少是揭露)‘科举心态’‘盲从’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钳制’的国民性为己任”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批判儒家礼教为己任,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没有反映辛亥革命推动国民民族意识觉醒,也不是强调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启蒙思想影响,故排除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故排除C项。13.D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信息“汉水”“江城”并结合地图信息可知,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庐山等山脉构筑坚固阵地,重兵设防,重歼来犯之敌,故可判定这场战役是武汉会战,而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D项正确。A项为淞沪会战的影响,故排除;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是指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故排除B项;中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是在1947年秋,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14.B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统一教材编订,这样才能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国家政策,这体现了教育功能的政治性,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我国教育的政治性,不是办学模式,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我国教材的编订,不是教育方针,故排除C项;1953~1956年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故排除D项15.C考查改革开放。据材料信息可知,1990年至1996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虽然在增长,但是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却在下降,这说明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使工业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故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开发经费的支出,不是强调工业化的发展,而且新中国成立初期完成“一五”计划即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只涉及1990年以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支出及所占比重,无法体现具体科技发展的状况,故排除D项。16.B考查“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根据材料可知,澳门的失业率从1999年的6.4%下降至2018年的1.8%,基本实现全民就业,这是因为1999年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为澳门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澳门回归后的失业率,无法体现澳门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故排除A项;单从澳门就业人口数量情况统计图中得不出“内地加大对澳门经济支持力度”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一国两制”是澳门发展的保障,不涉及祖国统一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故排除D项。17.C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富裕贵族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有利于平衡雅典公民之间贫富悬殊问题,故C项正确。社会福利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故排除A项;在当时雅典,公民是指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及儿童都没有公民权,故没有所谓的平等,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做法”的效果,仅凭材料不能得出“有效稳固了城邦民主的基础"的结论,故排除D项。18.B考查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英国不管是议会制还是内阁制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体现其渐进性的一面,同时,英国政治制度“多元性”发展特点相当突出,故B项正确。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完全践行三权分立原则的是美国,且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近代英国君主并非是专制君主,且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9.A考查伏尔泰的理性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认为历史是真实的,他充分肯定人有能力认知历史,从他所说的历史研究的真正方向看,他依然肯定的是英雄人物的理性,故A项正确,排除B项。人民主权指的是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启蒙思想家反对专制制度,但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20.D考查达尔文学说及其影响。材料中马克思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有机联系,特别是强调“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结合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可知,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学说来说,他们实质有相似之处,都认为人以及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向前演进的,只不过一个在生物科学领域,一个在社会科学领域,故D项正确。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规律,不是人类社会的规律,故排除A项;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生物界运行的基本原理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但人在社会中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还改造环境,人类社会与生物界的运行原理不同,故排除C项。21.C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大环境下,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为了巩固政权,就只有全力实行高速现代化、工业化,而落后的苏联由于所处的孤立困境,启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渠道单一,只有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化所必备的工业设备,故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在当时建立具有必然性,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新经济政策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项;经过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故排除B项;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D项。22.A考查现代主义绘画。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享利·马蒂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绘画流派的代表,故A项正确。真实再现社会黑暗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故排除B项;注重运用色彩表达主观情感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故排除C项;体现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故排除D项。23.C考查美苏冷战。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西方要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地、慎重地、和平地促进关系,培养自由的种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队是肯尼迪对第三世界国家“新边疆”外交的重要标志,它是肯尼迪冷战思维的产物,同时也是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冷战的重要工具,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文化冷战只是其中一种手段,此外还有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冷战,故排除D项。24.D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据材料可知,经济学家认为,"资本自由流动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即资本的自由流动给发达国家带来了较大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容易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分化加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多极化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所述发达国家的高收益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利用和对社会福利削减基础之上的,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不符合更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