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春秋时期军事制度及思想的论述,军事理论论文_第1页
苏轼对春秋时期军事制度及思想的论述,军事理论论文_第2页
苏轼对春秋时期军事制度及思想的论述,军事理论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对春秋时期军事制度及思想的论述,军事理论论文摘要:苏轼有不少论文论或言论论及春秋时代的军制和军事思想。基于对现实的反思,苏轼对延续至春秋时代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三代之制颇为推崇,但没有能认识到这种兵役制度和军事编制制度的缺乏。苏轼对作丘甲等军赋制度变革持批评态度,主要是以为这些变革干扰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对于管仲兵法,苏轼充分肯定其实战效果,以为若能与三代之制结合起来,各取其长,更有价值。至于宋襄公标榜的那套战争伦理,苏轼结合其为人行事予以批评。苏轼还通过对士燮的评论,提出了自个对战争胜负的辩证看法。本文关键词语:苏轼;春秋时代;军事制度;军事思想;Abstract:SuShiwrotelotsofpapersandviewsaboutmilitarysystemandmilitaryconcept,whichhighlypraisedThreeDynastiesSystemofrecruitingsoldiersfromfarmerandmergingsoldiersandfarmertogetherthathadlastedthreedynastiesofXia,ShangandWesternZhou.ButSuShiwasnotawareofproblemsofthismilitaryservicesystemandmilitaryorganizationsystem.SuShicriticizedmilitarysystemreforms,say,Zuoqiujia,becausehedeemedthesesystemsdisturbedproductionandlifeoffarmer,andincreasedtheirburden.SuShifullyaffirmedpracticaleffectofGuanZhongsmilitarystrategyandtactics,andheldthatitwouldbebettertomixwithThreeDynastiesSystem.SuShicriticizedthewarethicsofDukeXiangoftheSongkingdomaccordingtohisbehavior.ThroughcommentingonShiXie,SuShiputforwardhisdialecticalviewsonvictoryordefeatofwar.Keyword:SuShi;TheSpringandAutumnPeriod;MilitarySystem;MilitaryConcept;苏轼是宋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字画艺术大师。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苏轼有很多政论和史论散文牵涉到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阐发。这些诠释和阐发,牵涉到儒家思想领域的众多方面,华而不实有些文章就论及春秋时代的军制与军事思想。本文阐述的军制是指军事制度,包括兵役制度、的指挥系统、军事编制、军兵种及后勤保障制度等;军事思想是指战役战术思想、国防观念、军事伦理、建设、作战与训练等一系列有关和战争的观念意识。军事制度与军事思想密切相关,军事思想对军事制度的制定与施行具有指导作用,而军事制度又对军事思想的构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浸透。苏轼在详细的阐述中并没有将二者严格区分,我们在研读他的文章时发现,有的地方侧重于谈制度,有的地方侧重于谈思想。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分别阐述。一、关于军事制度我们通常所讲的三代之制,实际上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各种制度,华而不实就包括军事制度。三代的军事制度各有其时代特色,但又有着很强的连续性,十分是在兵役制度和军兵种制度、军事编制上。在兵役制上,三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国家把民众按军事方式组织起来,平常生产、战时就上阵作战。[1]49春秋时代基本上还是这样,据(国语齐语〕载,管仲为齐桓公进行政治改革,作出了这样的制度设计: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2]224这是把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重叠起来,参军事编组上具体表现出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兵役特点。当然,这并不是讲当时就没有常备军,至迟从商朝开场,就有少量的常备军了,当时王与诸侯的侍卫亲军即是。到了西周,周天子的禁卫军号称是虎贲三千人,但这数量有限的宫廷卫队显然不能构成国防主力。苏轼在(策别训兵旅二〕中对三代这种寓兵于农兵农结合的兵役制和军事编制颇为推崇:三代之兵,不待择而精,其故何也?兵出于农,有常数而无常人,国有事,要以一家而备一正卒,如此罢了矣。是故老者得以养,疾病者得以为间民,而役于官者,莫不皆其壮子弟。故其无事而田猪,则未尝发老弱之民,师行而馈粮,则未尝食无用之卒。使之足轻险阻,而手易器械。聪明足以察旗鼓之节,强锐足以犯死伤之地,千乘之众,人人足以自扞。故杀人少而成功多,费用省而兵卒强。[3]276苏轼此论主要是针对当时宋朝数量庞大和服役时间过长导致中老弱比例过大、战斗力下降而军费开支宏大等弊病而发的。正如苏文所言,三代之制确实有其优势。但无庸讳言,这种寓兵于农的军事制度,亦有其致命的弱点:一是训练缺乏,军事技术不过硬,战斗力不强;二是假如战事发生在农忙时节,大量青壮年上阵作战,影响农业生产,并进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宁。值得讲明的是,苏轼此文已不是单纯的对古今军事制度的讨论,其更深层次的旨意在提出自个的建军思想和国防理念,以为人君决策时参考。据(周礼夏官司马〕,西周时代的军事编制为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有一万二千五百人,军下面的编制单位及兵员定额为:师二千五百人,旅五百人,卒百人,两二十五人,伍五人[4]830,这是(周官〕所载,是规范的编制标准,但实际情况不太一样,十分是周初的时候,有殷八师和西六师之称,殷八师由商朝降卒整编而成,西六师由灭商主力整编而成。[1]53在(天子六军之制〕一文中,苏轼谈到了西周这一军事制度,并以为到了春秋时代,这一标准已被部分突破:鲁之车千乘,僭也。(春秋〕大蒐、大阅,皆以讥书。言其军之多,徒之众,非鲁之所宜有,故曰大也。[3]222固然苏轼在文章未尾又怀疑公车、千乘之见于(诗〕,乃诗人张而大之也[3]222,但春秋时代各国出于争霸的需要,私自突破标准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苏轼对春秋时期诸侯列国突破规制扩军备战的批评,具体表现出了其对规范和原则的坚守。对苏轼的(问鲁作丘甲(成元年)〕,笔者曾从经济制度层面进行过讨论,也意识到鲁作丘甲实际上已牵涉到军赋制度的变革。[5]该事件发生在鲁成公元年(公元前590年)三月,(左传〕解释其原由于为齐难故[6]783。鲁宣公上台之初,事齐甚恭,到了十七年,晋国提出在断道(晋地)会盟,齐本是重要受邀对象,然而在使节往来中出了问题(责任在齐,对诸侯使节无礼),此盟本意在图楚及其附从国,最后搞成了晋、鲁、卫、曹等国联合起来对付齐国。到了十八年,鲁宣公更是派人到楚乞师欲伐齐。楚国由于国丧,没有出兵。是年冬,鲁宣公薨。鲁成公即位不久就作丘甲,其眼前的考虑是应对齐国的现实威胁,长远打算是扩军图强。关于作丘甲的详细含义,古来异讲纷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元年传注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解释,并作出了自个的判定。[6]783-784通过辨析,杨伯峻比拟认同范文澜(中国通史〕中的看法:所谓丘甲,就是一丘出一定数量的军赋、丘中人各按所耕田数分摊,不同于公田制农夫出同等的军赋。视作丘甲为军赋改革,当前已成学界共鸣,但详细的数量范围,尚无确论。苏轼在文末提出了自个的观点:且夫变古易常者,(春秋〕之所讥也。故书作三军、舍中军、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者,皆所以讥政令之所由变也。而(谷梁〕、杜氏之讲如此之相戾,安得不辨其失而归之正哉!故愚曰(谷梁〕之讲是。[3]188(谷梁传〕的讲法是:作,为也。丘为甲也。丘甲,国之事也。作丘甲,非正也。丘作甲之为非正,何也?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作丘甲,非正也。[4]2417这里显然以甲为铠甲类军事器具,四民各有职司,不是人人都干得了的,让人人都去打造兵器显然是行不通的。杜预成元年经注云: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十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鲁使丘出之。讥重敛,故书。[4]1892苏轼对杜预的批评,主要是觉得他夸张了征缴的数据:夫四丘而后为甸,鲁虽重敛,安至四倍而取之哉![3]188我们姑且不管杜预的数据能否准确,但他的讲解评说事实上已经将作丘甲视为军赋制度的变革。苏轼采信(谷梁传〕的讲法,仅视为铠甲之类物资的征收,若也视为军赋改革,那征缴的内容也太单一。相较而言,杜讲更接近军赋制度变革这一本质。苏轼罗列作三军舍中军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等制度变革,且斥之为变古易常春秋之所讥,固然看到了作三军舍中军有三家卑公室以自厚的嫌疑,以及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客观上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但忽视了后三者顺应历史潮流的积极意义。苏轼爱惜民力,同情民生疾苦,希望人民少受折腾,少受压榨,这无疑是对孟子仁政思想的发扬,但没有能认识到某些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不能不讲是其认识上的局限。二、关于军事思想在建军思想、国防理念和行军方式方法上,苏轼在(管仲论〕[3]87-88中以为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罢了,但西周这一颇具王者风范的军事理念到了春秋时代已为争霸者所弃。苏文指出: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管仲在军事上的改革,一反圣王繁而曲之法,而为简而直之阵,加上其他政治经济改革,终于成就了齐桓公的一番霸业。晋文公的霸业也是在突陈旧制后逐步实现的。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襄王弟叔作乱,引狄人入都,赶走襄王,晋文公在赵衰建议下,单独出兵勤王,获得大胜,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勤王成功之后,晋文公即作三军,积极扩大军备,步上了军事争霸的快车道。而对于春秋时代的战略战术思想,苏轼此文中亦有论及:昔者尝读(左氏春秋〕,以为丘明最好兵法。盖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以区区之郑,而鱼丽鹅鹳之阵,见于其书。古时军事装备简陋,技术含量低,打仗求胜全靠将领的战术和兵士的勇力,所以阵法非常重要。这里的鱼丽鹅鹳之阵,就是当时的经典阵法。鲁桓公五年,郑伯不朝(原因是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周桓王率部伐郑,郑人为鱼丽之阵大破王师,下面犯上,大逆不道,虽胜犹败,故苏轼讥之曰区区之郑。鱼丽之阵是一种战车与步兵的组合阵法,详细怎样组合,古来异讲纷呈,莫衷一是,暂付阙如1。鹅阵及鹳阵俱见(左传昭二十一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6]1429,此二阵乃仿两种飞禽之生活习性演绎而成。值得讲明的是,此处的郑翩为华氏羽,春秋时宋国华氏之乱的主要介入者。无论是郑伯犯周,还是华氏犯宋,均属下面犯上,都配得上苏轼的区区之讥。这实际已牵涉到下文将要阐述的战争伦理问题。在苏轼看来,阵法再高明,都无法掩盖该战争的非正义本质。当然,苏轼论中对管仲兵法的实战效果还是充分肯定的。关于春秋时代的战争伦理思想,苏轼在(宋襄公论〕[3]77-78中有深切进入的讨论。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宋公及楚人战于泓,楚人渡河未竟,司马请求发起攻击,宋公没有答应。楚人既济而未成列,司马又要求出击,宋公还是没有答应。楚人摆好阵势后宋公才下令出击,宋师因寡不敌众而大败,宋公的大腿还被射伤了。国人2都怨宋公,宋公却振振有辞: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6]397-398至少从理论上讲,春秋时代仍保持着不杀伤员,不擒获年长者,不凭险拒敌,不攻击未摆好阵势之敌人等一系列战争伦理观念,而且这一观念至少在泓之战中为宋襄公所宣扬。但从国人的反响及子鱼的辩对来看,这一伦理在当时已经不被普遍遵行了。由于战争就是创敌求胜,用暴力对抗的方式解决和平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克敌就无法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因而,那一系列所谓人道、公平的战争伦理,实际上严重影响着作战目的的实现。假如讲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还颇具人道主义精神,那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则绝对是迂腐可笑了。宋襄公是役中的表现,在(论持久战〕中斥其为实行蠢猪似的仁义道德[7],苏轼批评他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为揭穿宋襄公假仁假义的本来面目,苏轼首先从正面树立了一个仁的典范:战国时候的齐宣王。齐宣王以不忍之心而舍一牛,孟子誉之以王,谓其具有王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条件。[8]80-82在苏轼看来,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乃三代政治的共性特征。君子杀一牛犹有不忍,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戕一国君若犬豕然(见(左传僖公十九年〕),这样的事都干得出来,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事是他不忍为的呢?因而,苏轼以为:宋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非常不合情理,至于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讲辞,完全是自欺欺人,贻笑天下。襄公有一子鱼而不能用,苏轼归之于自古失道之君,可见苏轼非常认同子鱼对于战争的阐述子鱼指出襄公未知战也,并毫不留情地批驳了襄公那套迂腐可笑的战争伦理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从(左传〕中的叙述看,所谓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都只是宋襄公在战败后遭到国人责备时的辨别解释,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在整个战斗经过中,大司马两次请战,宋襄公都只是讲不可和未可。宋襄公当时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对战争伦理的坚守,还是出于对敌我双方实力及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的误判,实难论断。僖公二十二年夏,宋襄公伐郑,子鱼就讲过:所谓祸在这里矣。[6]393由于此时郑国依附于楚国,向楚朝贡,受楚保卫,此时伐郑,无异于与楚作对。果然没太多久,楚人就大举伐宋以救郑。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竭力谏阻,宋襄公没有遵从,最后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宋襄公不听劝阻,执意伐郑战楚,可见其图霸心切。依笔者看来,宋襄公此役中的表现出于误判的可能性居多,他大概既想获得仁义之师的美名,又想收获击败强大楚国的实惠。苏轼的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的批评,实际也隐含有这样的意思。字里行间,苏轼对宋襄公的德行与能力都不看好。三、余论在(士燮论〕[3]89-90中,苏轼还提出了自个对战争胜负的看法:故兵之胜负,缺乏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盖有战胜而亡,有败而兴者矣。联络上下文能够看出,苏轼此论意在讲明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远比军事上的一时得志重要。文章开始即揭明大义:料敌势强弱,而知师之胜负,此将帅之能也。不求一时之功,爱君以德,而全其宗嗣,此社稷之臣也。发生在鲁成公十六年夏的晋楚鄢陵之役,士燮独不欲战,但诸将固请,晋君贪功,战争最终没有能避免。此役晋国侥幸获胜,然而胜利之后,厉公益骄,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也愈加剧烈,最终招致君弑臣诛的政治大动乱3。外表看来,此役晋胜楚败,实则两败俱伤。这是两国间三次主力大决战的最后一次,鄢陵之后,楚对中原的争夺逐步走向颓势,晋虽籍此重整霸业(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步减弱。苏轼此(论〕充分肯定了士燮的远见卓识,并通过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析,提出了自个对战争胜负的看法。鄢陵之后晋国的内乱,正是兵之胜负,缺乏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的有力证明。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苏轼对战争的态度是相当慎重的,政治上缺乏深谋远虑,过分迷信武力,穷兵黩武,轻启战端,固然可能一时得逞,终究不能长久。苏轼的这一观念,正暗合其(管仲论〕中对三代圣王军事理念的追慕: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罢了。(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有一段潘与楚庄王的对话:潘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6]744楚子这样的解释或不合于造字本旨,却也正反映了春秋时人的一种进步的战争哲学观:以战止战,用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宁。然而理虽如此,现实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列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频相攻伐。据陈筱芳教师统计,春秋时代列国间大小战争多达531次[9]。频繁的征战既毁坏了既有的秩序,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故孟子有春秋无义战[8]954之讲。汉刘向甚至统计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10]这样触目惊心的数据。综上所述,从苏轼对春秋军制与军事思想的阐述能够看出:这些讨论所折射出的苏轼自个的军事思想或国防理念,总体原则上倾向于王者之兵的正义性、必要性和抑制性。即所谓出于不得已。详细到战略战术层面,苏轼对管仲兵法简单速胜的实战效果又是充分肯定的。在苏轼看来,若能将两者的优长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效果就更理想了:由此观之,不简而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