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第3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第3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第3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微讲之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专题主线线索1:商路的开始是贸易交流的重要前提,在贸易的过程中,商路的开辟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的东西方之间一直存在着间接、少量的贸易交往。直到汉武帝时期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交流的大门。随后开辟了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调之路等途径。

线索2:人类通过不同类型的海陆交通商路开展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贯通了亚、非、欧商业往来,进而阐释了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历程中的差异与借鉴、认同与交融,

线索3: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后推动下,全球贸易逐步形成。

线索4: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交流,世界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体,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也进行了深度和高层次的交流。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加强跨文化的交流。二、模拟练习1.公元前3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帝国,曾多次与罗马帝国发生战争,并击败罗马。经济上,帕提亚从事居间贸易;文化上,帕提亚文化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东汉的班超派遣使臣甘英出使罗马帝国时,曾到达帕提亚。据此可知()A.汉朝通过帕提亚与罗马建立了官方的联系B.在帕提亚的军事打击下罗马帝国走向衰亡C.帕提亚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D.亚历山大曾率领马其顿征服过帕提亚帝国2.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政府的习惯是各人信仰各自的宗教,也不会以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其邻帮居民的信仰;外来宗教的传播者,在大多数历史阶段(魏晋至五代个别君主统治期除外)中都能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宽容”。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可能是,古代中国()A.统治阶级热衷于引入外来宗教 B.以和而不同作为外交指导思想C.具有祭祖不祭神明的传统习俗 D.宗教势力不足以挑战世俗皇权3.下图是宁夏固原北周贵族李贤墓葬中出土的鎏金银壶。银壶造型别致,具有典型的罗已风格,属中亚地区波斯萨珊王朝(226年—650年)手工艺品,其主题图案描绘了古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故事。该文物的发现证明()A.北周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盛况 B.域外手工生产技术传入中原C.中国与欧洲开始了直接联系 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互通4.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考古成果历史解释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A.A B.B C.C D.D5.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 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 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这两者不是互不关联的,或者说,不是相互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印度佛教传布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这表明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 B.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C.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7.15世纪以来,中国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银价。与此同时,日本、美洲的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1465年到1550年的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约有14000吨之多,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这一现象()A.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B.导致银贵钱贱影响经济运行C.推动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D.体现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松驰8.17世纪中期,英国商人加威在销售中国茶叶的海报中,将这种新式饮料的功能归纳如下:茶叶可使人身体轻快,提神醒脑,消除脾脏障碍,名目清眼,增加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少噩梦,增强记忆力;尤其对经常吃肉和肥胖的人作用明显。这说明()A.广告成为企业营销的最新手段 B.大众传媒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C.茶叶被当做保健药在英国销售 D.品茶成为英国市民的最新风尚9.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10.18世纪北美马萨诸塞州的农场主未使用硬通货交易,而是采取记账赊账交易,称为“簿籍交易”,农产品价格与伦敦和巴黎等地价格波动相符合。此种情况也出现在法属加拿大地区,这说明()A.北美地区农产品价格低于欧洲 B.大西洋世界经济联系密切C.欧洲控制了北美地区农业生产 D.全球性世界市场完全形成11.《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是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观察作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A.当时饮茶之风停留在法国上流社会B.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C.茶是中国人的发现,饮茶历史悠久D.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交流12.中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俄商所需的茶叶长期由山西商人加工转贩。19世纪70年代,俄商在汉口、福州等地收购茶叶,建立机器茶厂制作砖茶销往俄国等地。到1898年,输往俄国的茶叶占中国外销茶的61.1%,“俄国人彻底地改变了茶叶贸易的结构”。这一变化揭示出的本质是()A.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 B.中国失去茶叶市场的主导权C.中国茶叶市场占有率扩大 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13.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中日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增进中日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摘自《后汉书·东夷列传》材料二唐朝时期,自贞观四年至乾宁元年,日本前后派遣了二十次“遣唐使”,唐朝政府也派遣使节回访日本……日本“遣唐使”在唐朝期间开展多种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为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两国间的贸易渠道……唐中叶后,遣唐使贸易逐渐衰落,新开辟的东海航线使得中日商船活跃起来,中日海上贸易逐渐繁荣兴盛。据笔者统计,自唐开成四年至天佑四年间,史料记录的中日间来往的商船有37次……宋(朝)日通商的繁荣时期,每年两国来往的商船达百艘之多。——摘编自韩洪文、董银苹、唐振《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材料三历史经验说明,当中日两国关系处于冲突时期,双方经贸往来就不能继续,就不能实现中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在中日两千多年的贸易往来历史中,双边文化交流维护了中日关系稳定,并促进了中日经贸的发展……在中日交往的两千多年中,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出现过多次波折和危机,但最终两国经贸关系依旧保持良性发展,其原因在于中日经贸关系对两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摘编自韩洪文、董银苹、唐振《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日交往的概况。指出后汉书的史料类别。结合所学,请你用“二重证据法”印证《后汉书》这一“概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日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从丝绸之路视角简述“宋(朝)日通商的繁荣”的原因。(3)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日双方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写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深化同日本关系的理念和方针。综合上述材料,综述中日关系“波折和危机”、“良性发展”对我们的启示。14.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经历了四次转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经过了意大利(约1210-1530)英国(约1550—1650)法国(约1750—1810)德国(约1810—1890)美国(约1910至今)五个中心。——王常青《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材料二我们看到文化的震荡.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增长,新学科群的崛起,科学家的集体流动,都是导致高等教育中心发生转移的因素,高等教育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据此,全文建构的吸引力公式如下(简化)其中A代表某一地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当前吸引力值,*是乘号(表示相乘),H代表该地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史吸引力值,E代表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因子P代表该地区科教相关人才因子,G代表政府的科教政策因子,体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R代表高等教育改革因子,L代表学习交流因子,S代表科教相关人员社会地位因子。——摘编自冯傅祎、孙名谣《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吸引力规律》(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提出一个观点,结合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帕提亚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发生战争,并击败罗马……从事居间贸易……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东汉的班超派遣使臣甘英出使罗马帝国时,曾到达帕提亚”可知,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希腊等国家,在军事、经济贸易及文化上有相关联系,同时东汉班超使臣甘英出使罗马帝国时,曾到达帕提亚,说明帕提亚是东西方之间的帝国,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C项正确;汉朝通过帕提亚与罗马建立了官方的联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在帕提亚的军事打击下罗马帝国走向衰亡,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B项;亚历山大曾率领马其顿征服过帕提亚帝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古代中国政府的习惯是各人信仰各自的宗教,也不会以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其邻邦居民的信仰;外来宗教的传播者,在大多数历史阶段(魏晋至五代个别君主统治期除外)中都能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宽容’”并结合可知,宗教势力不足以挑战世俗皇权,D正确;A错在“热衷”,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和而不同,排除B;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3.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银壶造型别致,具有典型的罗马风格,属中亚地区波斯萨珊王朝(226—650年)手工艺品,其主题图案描绘了古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可知,图片描绘古希腊神话故事的鎏金银壶是出自波斯的手工艺品,通过丝路贸易传到中国,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中外关系该文物无法反映在中国生产,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该文物是中国境内使用外来技术生产,排除B项;该文物无法反映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可知,中原钱币的形制、命名方式传到了西域,影响当地政权的货币铸造,说明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D项正确;从材料“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中不能看出商品交换的发展程度,排除A项;“免老”是战国、秦汉徭役制度的一种规定,即免除老年人的徭役,不能认定“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排除B项;C项结论中的“开始”无法从考古成果中得出,排除C项。故选:D。5.答案:A6.答案:C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一方面,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形成对外国输入白银的依赖,这会加大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故选A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导致白银贬值,排除B项。传统自然经济瓦解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8.答案:B解析:英国商人在销售中国茶叶的海报中归纳了这种新式饮料的功能,这是通过大众传媒(海报)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广告在17世纪以前已经企业营销的手段,排除A项;根据“新式饮料”可知,海报并非将茶叶当做保健药在英国销售,排除C项;从一则海报的宣传,无法体现品茶成为英国市民的最新风尚,排除D项。故选:B。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非货币需求,故A项错误。图中数据无法体现茶叶贸易的情况,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中外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朝中叶中国的金银比价急剧上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此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白银大量流入国内,故D项正确。10.答案:B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盛行现实主义美术,从图中人们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喝茶可以看出,该画作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它表明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B项正确;图片画的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上流社会的人们,排除A项;CD项无法从图中得到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12.答案:B解析:清朝前期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由晋商转贩到恰克图(中俄边境重镇),再由俄商运至俄国销售。随着俄商在华收购茶厂制茶、转运俄国售卖,中俄茶叶贸易转为由俄国商人(资本)主导,中国失去茶叶市场的主导权,B项正确;材料与先进生产方式传入中国及中国茶叶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说法无关,排除AC项;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属于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D项。故选:B。13.答案:(1)概况:汉朝时中国和日本已有交往(朝贡贸易)或者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或源远流长)。类别:文献史料(或答: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印证:东汉时期,倭国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出土于日本)。(2)特点:①使节、使团互访;②交往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元化(唐前期遣唐使贸易兴盛);③互访批次多、规模大;④唐中叶以后,东海新航线推动中日海上贸易繁荣兴盛。原因:①海路渐趋发达;②开辟了由明州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航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进步等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趋于发达。(3)努力:1972年,推动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理念:“亲、诚、惠、容”理念(或答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启示:①中日两国关系,和平则两利,冲突则两伤;②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势力,是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的障碍;③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取决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正确认识;④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日两国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⑤重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解析:(1)概况:根据材料一“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得出汉朝时中国和日本已有交往(朝贡贸易)或者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或源远流长)。类别:结合所学可知,《后汉书》属于文献史料(或答: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根据材料一“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得出东汉时期,倭国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出土于日本)。(2)特点:根据材料二“唐朝时期,自贞观四年至乾宁元年,日本前后派遣了二十次‘遣唐使’,唐朝政府也派遣使节回访日本”得出使节、使团互访;根据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在唐朝期间开展多种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为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两国间的贸易渠道”得出交往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元化(唐前期遣唐使贸易兴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