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习题_第1页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习题_第2页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习题_第3页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习题_第4页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知识习题精选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

1.原子序数为47的银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它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近似相等。己知银元素

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这两种同位素中的中子数分别为(.........)

A.110和106B.57和63C.60和62D.53和73

2.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微粒。4,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结构与P4相同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2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

3.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A.Be?+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B.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C>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钢)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胆帆玻璃B.汽油液氯C.石油盐酸D.干冰铝热剂

5.物质名称中的“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溶液;③表示处于

液态。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A.重水B.滨水C.水银D.水晶

6.经分析某物质中仅含有一种元素,此物质是(........................)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

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由于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水的净化处理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

某些含A|3+、Fe3+的化学式为[Fe2(OH)m(SO4)3-m/2]n,式中m不可能为(…)

A.6B.4C.3D.2

9.(1)一定量的NaOH和NaHCO3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C02

气体ViL(#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又生成V2LCO2气体,气

体体积均在标准状态下测定。

①Y的化学式是。

A.Na2co3、NaOHB.Na2co3、NaHCO3C.Na2cO3D.NaOH

②X中NaOH、NaHCC>3物质的量之比为。

(2)①常温下A与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A的式量大于B的式量),经分析混合气体

中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碳和氢的质量比总小于

12:4,由此可确定A为;B为;其理由是。

②若上述混合气体中碳和氢质量比为6:5,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10.2007年3月8日媒体报道了某食品店在煎炸油中添加滤油粉的情况,经卫生部门检测

滤油粉实质为食品级三硅酸镁。三硅酸镁为白色无味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易与无机

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三硅酸镁的化学式(可用MgxSi3O.­mH2O表示)。实验

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16.6g三硅酸镁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分解为止,冷却、称量,得固体13.0g。

步骤二:另取16.6g三硅酸镁,边搅拌边加足量4moi/L盐酸100Ml,充分反应后,过滤,

洗涤,烘干得固体9.0g。该固体为空间网状结构且熔沸点很高。有关部门规定三硅酸镁样

品中含水量低于12.2%为优良级。

则:(1)计算确定MgxSi3O..­mH2O的化学式。

(2)该小组测定的三硅酸镁样品是否为优良级?

(3)写出该三硅酸镁样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物质的变化

1.下列变化中,一定伴随化学反应的是()

A.加热碘,收集到紫黑色固体B,加热液氯,收集到黄绿色气体

C.用吸铁石在沙子中吸附黑色固体小颗粒

D.加热氯化铉固体并收集气体产物,收集到白色物质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

A.①④B.©©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②B.只有③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

4.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

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CaC>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B.NaCI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IO

C.PCI3的水解产物是P%和HCIOD.Mg3N2水解生成NH3和Mg(OH)2

5.单质X都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丫,由此可知()

A.当X、丫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丫活泼

B.当X、丫都是非金属时,丫一定比X活泼

C.当X是金属时,丫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6.自然界中存在­•种尖晶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AI2O4,可作为宝石。已知

尖晶石中混有Fe2O3,)取一定量样品54g,恰好完全溶解在一定浓度100mL盐酸溶液

中,则盐酸的浓度可能为()

A.2.2mol-L1B.2.8mol-L1C.4.3mol-L1D.4.9mol-L1

7.NazOz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常备的•种物质,关于在盛有Na2(D2的试管中通入CO2和H2O

的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某同学写下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①2Na2O2+2H2O=4NaOH+C>2t②2Na2C)2+2CO2=2Na2co3+O2t

@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⑤2NaOH(过量)+CO2=Na2CO3+H2O

(1)反应①的还原剂是,当反应①中转移1mol电子时可生成。2g

(2)当将CO2和H2O的混合气体通入Na?。?时,发生反应的顺序是(填序号);

当反应后固体中有Na2O2NaOH共存时一定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当反应

后固体中有Na2c。3时,(填“一■定”或“可能”,下同)有NaOH;当反应后固

体有NaOH时、有Na2O2,有Na2co3。

(3)当CO和O2以1:1的体积比和足量NazS放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

完全反应后气体压强是反应前的一倍。

8.把10mL密度为1.68g/cn?的液态S2CI2溶于石油酸(一种溶剂)中配制成100mL溶

液,把该溶液慢慢加入50mL3.2mol/L的S02水溶液中,振荡使之充分反应,当加入的

S2cb溶液为64.3mL时,好反应完全。生成物用含0.32molKOH的KOH溶液中和后,

恰好完全转化为KCI和•种二元含氧酸的钾盐晶体。试通过计算确定S2cI2与SO2在溶

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分散系

1.先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成纳米级(1nm〜100nm,1nm=W9m)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再制成纳米材料是制造纳米材料的一种工艺。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比

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还要小的是()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

B.t七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C.分别将4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所得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提纯甲

3.t℃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

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至t"C,已

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的质量为10g、20g、30g,

析出晶体质量依次为ag、bg、eg,则a、b、c

三者的关系为()

A.c=a+bB.c=2b-aC.c=a+2bD.c=2a-b

4.将50%的硫酸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前后溶液的密度均大于

Ig/cn?,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B.小于50%C.等于50%D.无法判断

5.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

得溶液体积为V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

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ama2Qmama

A.mol/LB.mol!LC.mol!LD.mol/L

2VM100VM2VM50VM

6.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I(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err?,则该盐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aab

A.mol!LB.mol/L

22A22400

abWOOab

C.mol/LD.mol/L

22400+36.522400+36.5〃

四、物质的量

1.'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1mol14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8NA

14

②14gC原子形成的石墨中所含C—C键的个数为1.5NA

14

③17g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8NA

④常温常压下,22.4L;4c。2的分子数为NA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③④

2.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BCD

标准状况下溶液中溶质

E物Mt\加F3T中HJ刖广力

甲的气体摩尔固体的体积的物质的量

粒子数

体积浓度

阿伏加德标准状况下

固体的密度溶液体积

罗常数的气体体积

3.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mo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

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的1/4,则混合气体可能是()

A.H2和。2B.HCI和NH3C.H2Cl2D.CO和。2

4.下表为4种常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HCINaOHCH3COOHHNO3

溶质的质量分数/%36.5406063

物质的量浓度/morL"11.814.310.613.8

这4种溶液中密度最小的是()

A.HCIB.NaOHC.CH3COOHD.HNO3

5.计算以下两小题,除必须应用所有给出的数据外,还有各缺少一个数据,指出该数据的

名称(分别以a和b表示),并列出计算式。

(1)在温度为t℃和压强为pPa的情况下,19.5gA与1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C

和3.00L的D气体,计算生成的C的质量m。

缺少的数据是:;计算式为m=。

(2)0.48g金属镁与10mL盐酸反应,计算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出)。

缺少的数据是:计算式为V(")=。

6.化合物AKFeGOQy^^0]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试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A

的化学式,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探究:

a、取样品溶于水,向其中滴加KSCN试液,溶液呈血红色;

b、准确称取A样品0.491g,在110℃恒温箱中干燥脱水至恒重,残留物质量为0.437g;

c、另取0.491gA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3moi/L的H2sO4溶液和适量蒸锚水,微热且

加入0.050mol/L的KMnCU溶液24.0mL,恰好反应完全;

d、将b所得固体溶于水,加入还要性铁粉至0.028g时,恰好反应完全。

已知:①A中铁元素只呈一种价态;

②2KMnO4+5H2c2O4+3H2so4=2MnSC>4+K2so4+IOCO2f+8H2Oo

试填写下列空白:

(1)0.491gA中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

(2)A的组成中n(Fe):n(C2O4)=(注:离子的电荷未标出)。

(3)A的化学式为。

五、化学反应与热能

1.已知25℃101kPa时:H2(g)+1/2O2(g)=H2O(g);△H=-241.8kJmol〕则下列说法或

表达正确的是(.......................................................)

1

A.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r

1

B.H2(g)+1/2O2(g)=H2O(l);AH<-241.8kJ-mol

1

C.2H2(g)+O2(g)=2H2O(g);△H>-241.8kJmoF

D.1mol也与1/2mol。2的总能量小于1molH2O(g)的总能量

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M分子结

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三N键放出942kJ热量。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一

B.M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C.M沸点比P4(白磷)高

D.1molN4气体转变为用吸收882kJ热量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N4分子结构示意图

1

A.已知2H2(g)+O2(g)=2H2O(g);AH=-483.6kJmoF,则氢

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NaOH(aq)+HCI(aq)=NaCI(aq)+H2。⑴;=-57.4kJ-mol\则含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2CO2(g);△Hi2C(s)+O2(g)=2CO(g);AH2则△也>/\也

1

4.已知:(1)H2O(g)=H2O(l):AH^-QikJ-mol

(2)C2H50H(g)=C2H50H(I);△廿。kOmoL

1

(3)C2H50H(g)+3O2(g)=2CO2(g)+3H2O(g);AH3=-Q3kJ-mol

其中Qi、Q2、Q3均大于0。若使46g液态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

量为()

A.Qi+Q2+Q3B.2Qi+Q2+Q3C.3Qi+Q2+Q3D.3Qi-Q2+Q3

5.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

将2moiSO2.1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此时测得SO2

的转化率为50%o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so2(g)+O2(g)^^2so3(g);AH=-196.6kJmoF1

Sr1

B.2SO2(g)+O2(g)^2SO3(g);AH=-98.3kJ-mol

-1

C.SO2(g)+1/2O2(g)^^SO3(g);AH=+98.3kJ-mol

±1

D.SO2(g)+1/2O2(g)^SO3(g);AH=+196.6kJ-mol

6.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

热。一些烷烧的燃烧热如下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燃烧热燃烧热

烷妙烷煌

/(kJ-mol-1)/(kJ-mor1)

甲烷890.1正丁烷2878.0

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

丙烷2221.52-甲基丁烷3531.3

A.正戊烷的燃烧热约为3540kJmoLB.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H=-1560.8kJ/mol

D.相同质量的烷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7.已知C(石墨)、山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285.5kJmol1k282.8kJ/moL

现有力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56.0L(标准状况),经充分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710.0

kJ,并生成液态水。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描述正确的是()

-1

A.2CO(g)+O2(g)=2CO2(g);AH=+282.8kJ-mol

1

B.2H2(g)+O2(g)=2H2O(g);AH=-571.6kJmol

1

C.C(石墨,s)+1/2O2(g)=CO(g);AH=-110.7kJmoF

D.燃烧前混合气体中山的体积分数为40%

8.某种优质燃油由甲、乙两种有机物混合而成,甲、乙两种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

中的两种或三种。已知甲、乙及CO、山的燃烧热如下:

物质甲乙CO

H2

燃烧热/kJmor113665518283286

取甲、乙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油23g,在足量的O2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与混合物中乙

的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乙的相对分子质量Mr(乙尸。

(2)160g由甲、乙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

347.2L。2中恰好完全燃烧,得492.8L气体,冷却到

室温时,还剩余224L(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

定)。由此可求得混合物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

。甲、乙的分子式为:甲:乙O

(3)1mol由甲、乙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油在

一定量的。2中燃烧,放出热量2876kJmor1,则反

应中生成COmol。

六、氧化还原反应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2KNO3+3C=K2S+N2t+3CO2t。设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mol,被2molKNO3

氧化而成的氧化产物为bmol,则a、b的值分别为(................)

A.122.5B.242.5C.123.0D.243.0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D、。3、CIO2、KMnO4

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

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KzFeCU)。

2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OH)3+3CIO+4OH=2FeO4-+3CI+5H2O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SO4+4Na2O2=2Na2FeO4+2Na2SO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中铁显+3价

B.湿法中每生成1molNazFeO4转移3mol电子

C.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C)4转移4moi电子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3.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碳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l。它与Zn、N%都能发生

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l2+ZnAt2Atl+2NH3(l)=NH4l+NH2At

下列关于Atl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Zn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l与液氨反应,At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Atl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4.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

如下反应:CU2S+2CU2O=^=6CU+SO2t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该反应中氧化剂只有CU2。

D.每生成19.2gCu,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

2+2

5.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S2O3+O2+xOH=Fe3O4+

2

S4O6'+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B.Fe2\S2O32-都是还原剂

C.x=2D.每生成1molFe3O4,转移3mol电子

6.已知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时生成了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测得产物中NO2与

。2的体积比为6:1(同温同压下测得),该硝酸盐分解时金属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

7.羟胺(NWOH)是一种还原剂,现用25.00mL0.049mol/L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

Fe2(SC>4)3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mL0.020mol/L的酸

性KMnCU溶液完全反应生成Fe2(SC>4)3、MnSCU等物质,则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

产物是()

A.N2B.N2OC.NOD.NO2

8.用0.2mol/LNa2sO4溶液32mL还原含2x10,molXztV-的溶液,过量的Na2SO4ffl

0.1mol/L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CU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CU溶液

1.6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9.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

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溟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和B「2的氧化性谁的更强?

3+

(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

溶液呈黄色是含(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3+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__________所致。

(3)设计实验变验证:

内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

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酶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试剂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方案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氧化性:B「2>Fe3+。故在足量的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浸水,溶液

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o

(5)实验后的思考: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澳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

子(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mLFeB「2溶液中通入2.24LCL(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被氧化成单质,

则原FeBr2溶液中FeB「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某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以后,对铜的化合物的性质运用对比的

思想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协助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研究。

【提出问题】

①Cu的金属活泼性小于Al,AI(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的Fe的稳定性小于+3价的Fe,+1价的Cu的稳定性也小于+2

价的Cu吗?

③CuO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还原吗?

【实验方案】

⑴解决问题①需要用到的药品有CuSC>4溶液、(填试剂名称),同时进行相关实

验。

(2)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

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

的质量为72go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

体存在。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NH3

碱石灰

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实验结论】

(1)Cu(OH)2具有两性。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是。

(2)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1价Cu和+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

(3)CuO能被NH3还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N%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与CuO反

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N七与CuO反应

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否含有A。

11.六价倍的化合物有剧毒,所以要对Cr(VI)(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下同)废水进

行化学处理。最常见的是铁氧磁体法,即把FeSO4-7H2O加入含Cr(VI)的废水中,在

pH<4时,Fe?+还原Cr(IQ,调节溶液PH达8〜10,使溶液中的Fe(II)、Fe(III)、

Cr(III)析出组成相当于Fe"[Fe『•磁性材料铁氧体的组成)沉淀。试回答:

2

(1)若废水中六价铭以CrzC^一存在。试写出在酸性条件下硫酸亚铁还原Cr2O7的离子方

程式并配平o

(2)由(1)的结果可确定铁氧磁体中x=。

(3)据(2)的结果,若废水中Cr(VI)按CrC>3计,则加入的FeSCUIHzO与CrO3的质量比为

才能除去废水中的Cr(VI)。

12.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i•LTHNC>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

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NO气体(标准状况)。

(1)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mol,

(3)如混合物中含有0.01molCu,则其中CU2。、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

(4)如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则其中CU2。、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为

七、电化学

2+

1.常用的锌镒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可表示为:Zn(s)+2MnO2(s)+2NH4'=Zn+Mn2O3

+2NH3+H2O放电时负极区发生的物质或微粒是()

A.MnO2B.MnC>2和NHjC.ZnD.Zd+和册3

2.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银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

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0。有关该电池的态度正

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C.每消耗1molC2H6,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i

D.放电过程中,电池中KOH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

3.不久前,某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台250kW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

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C〜700℃,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3。已

2

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O,负极反应为H2+CO3"-2e=H2O+CO2,则下列

推断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4OH=O2+2H2O+4e

B.放电时CO32-向负极移动

C.电池供应1mol水蒸气,转移电子4moi

D.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

4.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

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剩余燃料气

燃料气一

接触面f

空气或氧气~

电极b排放气

A.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4葭=2。2

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

C.若也作为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4e=2H+H2O

D.若C2H4作为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

5.MnO2和Zn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钵矿和闪锌矿联合生产MnO?和Zn

的基本步骤为:(1)软镒矿、闪锌矿与硫酸共热:MnO2+ZnS+2H2SO4=MnSO4+ZnSO4

+S+2H2。

(2)除去反应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电解

+

⑶电解混合液:MnSO4+ZnSO4+2H2O^MnO2+Zn+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步骤⑴中MnO2和H2s。4都是氧化剂

B.步骤(2)中每析出12..8gS沉淀共转移0.8mol电子

C.电解时MnC>2在阳极处产生

D.硫酸在生产中可循环使用

6.用质量均为100g的Cu作电极电解AgNC>3溶液,电解•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

此时两电极质量分别是()

A.阳极93.6g,阴极121.6gB.阳极100g,阴极128g

C.阳极91.0g,阴极119.0gD.阳极86.0g,阴极114g

7.500mLCu(NC>3)2和KNO3的混合溶液中c(NC>3-)=6mo卜Li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一段时

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2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转移4moi电子

C.电解得到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2mol-LT

8.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猷溶液的NaCI饱和

溶液。C(I)、C(II)为多孔石墨电极。断开S2接通Si后,

C(l)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段时间后(两

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i,接通S2,电流表的指

针偏转,说明此时该装置形成了原电池。关于该原电池的叙

述正确的是()

A.C(I)的电极名称是负极...........................

B.的电极名称是阳极

C.C(I)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t

D.C(II)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I

9.下列方案中,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t发生

的是()

A.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

电解质溶液NaCl饱和溶液

B.铜锌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C.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

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

+4KO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B.放电时每转移3moi电子,正极有Imol&FeS被氧化

2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OH3-3e^+5OH=FeO4"+4H2O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1.有关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①将X和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

中,Y不易腐蚀:②将片状的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

剧烈:③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丫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

出单质Z。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形成的下列判断或推测正确的是()。

A.还原性:Y>W

B.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且X作负极

C.Z的阳离子氧化性更强

D.Z放在CuSC>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电源

12.在如图所示装置中,X和丫均为石墨电极。-----------------

I、若电解液为滴有酚酰的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七~口厂―物(填“阴”或“阳”谓

II、若电解液为500mL,含溶质的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二身彦二

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丫电极有无色

气体生成;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电

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

(1)电解后溶液的pH为(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

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

(2)请你推测原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可能是。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写出

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13.氯碱工业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SC^一等杂质,

实验过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所用玻璃仪器除玻璃

棒和烧杯以外还有。

(2)在步骤II中,加入的试剂甲为(填化学

式)溶液。

3)液体D中的溶质除NaCI外,还有o

一阳离子(厂

(4)氯碱工业常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饱和NaCI交换膜比0(含少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溶液量NaOH)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电解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从液体出口(填“A”或"B”)

导出。

14.水银法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制得碱液纯度高、质量好

著称,其生产原

理如图所示。

(1)分别写出电解

室、解汞室中

发生的离子方

程式。

(2)当阳极产生3.36m3(标准状况)Cb时.,解汞室生成NaOH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电解室中NaCI溶液的流入、流出速率均为VL・min-,若生产上要求流出碱液的物

质的量为cmol-L1,计算解汞室中碱液的流出速率Q(单位:L•min'。(4)20世纪

60年代,氯碱生产采用离子膜法,水银法之间被淘汰,你认为被淘汰的主要理由是什

么?

八原子结构与性质

1.新华社2007年3月21日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1日公布:111号元素(符

号为Rg)的中文的名称为“铅(语音为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1号元素的质量数为111B.111号元素为过渡元素

C.111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D.111号元素是第六周期IA元素

2.1mg锢I葭Cf)每秒钟约能放出2.34x109个中子,在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

子源。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2葭Cf原子中,中子数为154B.2蔑Cf原子中,质子数为98

C.2蓝Cf原子中,电子数为98D.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

3.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

关;;Ti和2Ti的说法正确的是()

A.;:Ti和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Ti和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四纵行

C.分别由矍Ti和於Ti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D.Ti和;;Ti为同一核素

4.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H、D、T具有相同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B.OH—和组成元素相同,所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

C.结构示意图为包),8和⑷的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和非金属的依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