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钱库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黄宗羲曾设想以“托古改制”的方式效法古代“封邦建国”制度,退而求其次,则应效仿唐初设置“方镇”以屏藩中央的制度。这一设想A.主张明辨君臣关系限制君主权力
B.主张扩大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央权威C.违背历史潮流并不具有进步意义
D.主张加强地方权力以制衡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2.下图中划线的城市在新时期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推动它们开放的有利因素是
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D.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根据邓小平的创议在设立深圳、厦门、汕头、珠海经济特区后,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诞生,故A项正确。B项,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排除。C项,1985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排除。D项,1990年4月,中央决定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排除。3.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参考答案:A4.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中国卷人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材料中的“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是因为茶叶出口受到西方欢迎,出口农产品获利较多,从而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只针对种茶面积的扩大,排除。5.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项目1894年1914年1920年1936年(包括东北)资本总额(亿元)1.22887999.91中国资本所占比重55.53%42.84%48.44%42.77%其中官僚资本为39.14%76%96%27%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如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A.产业结构不合理B.民族工业发展缓慢C.重工业发展迅速D.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资本总额在上升,而官僚资本额在1920年以后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但是中国资本额却并未大幅下降,说明当时民营经济发展较快,选项D正确;根据材料“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因此无法判断产业结构情况,排除A、C;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较快,选项B排除。6.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系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参考答案:B7.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D.在特别公民大会上,与会公民在陶片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通过投票决定流放国外的人员参考答案:A8.“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D9.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业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参考答案:考点:EG: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出现的原因.解答:由表格中的“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等可知这些国家都是资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国,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是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为.故选B.A项的主题是发达国家,材料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故A项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国际组织出现,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故CD两项排除.故选B.10.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参考答案:B11.美国学者亨廷顿说:“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以上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世界政治已经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B.西方基督教的国家依旧处于霸主地位C.文明的差异不利于推动世界的多极化D.世界权力中心己经转移到非西方文明参考答案: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可知是指当今政治格局从西方转向其他地区,这体现出的是政治文明的多极化,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与题意相反;C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12.余梓东在《康熙皇帝:不修长城修“关系”》中指出:“这种用人而不是用砖石固边御敌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念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清朝……实现了‘固国不以山川之险’。”下面能够体现该观点的是A.设立主管边疆事务的地方机构——理藩院 B.实行“区别对待,因俗而制”的政策C.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 D.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民族政策。理藩院是中央机构,A不正确。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是在元朝时期,C不正确。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时期,D不正确。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故选B。13.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C.思想文化一度繁荣
D.北京政府更替频繁参考答案:B14.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步由内地转移到近海,由中国中部的关中、河洛地区转移到中国北部的北京地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或条件不包括(
)A.中国古代中西部的气候等环境逐步恶化B.政治中心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C.中国民族问题焦点地区的转移
D.大运河等水上运输工程的发展和完善参考答案:B15.右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受到洋务派关注的书籍是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参考答案:C16.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A.抨击雅典民主政治B.追求人的精神修养C.推崇“知识即美德”D.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说明苏格拉底奉劝民众不要“轻视自己灵魂”,实质上注重人的精神修养的追求。B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不是抨击雅典的民主政治,A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精神的追求,不是强调美德的作用,C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但不是强调人的决定作用,D错误。17.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②美国经济危机爆发③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形成.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参考答案: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了解危机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解答:从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危机首先从美国的金融部门开始,后席卷到其它部门,从美国开始后席卷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因此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成为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继而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连锁反应,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故A项正确.故选A.18.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参考答案:C
19.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参考答案:B20.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
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
D.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参考答案:D古代农耕文明的变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踹匠会馆”是农耕文明的另类,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是农耕文明的附属物。建立“会馆“是个关键字眼说明罢工绝对不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所以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是不能选的。B.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古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矛盾的,所以不能选。材料反映的是私人手工业,所以C.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当然不能选。
2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参考答案:B22.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C.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参考答案:C2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
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D.北洋军阀与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D24.《十二铜表法》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之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崖上拋下。”由此可见,这部法律A.存在野蛮、原始的特点
B.没有形成完备体系C.注重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参考答案:25.下面是法德英美四国1870——1913年间的一组统计数字,由此判断是哪一组数字统计(
)国家法国德国英国美国1870年1.21.46.01.71890年2.04.78.09.41913年5.216.810.431.5A.人口总数
B.出口总额
C.移入人口总数
D.钢铁生产总数参考答案:D26.右图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维多利亚女王,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今天,世界上许多地名建筑物等都以她的名字命名,如加拿大维多利亚市,香港的维多利亚湾等,如果你要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应重点搜集英国哪方面的信息(
)A.殖民帝国的繁荣
B.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
C.王室享有崇高的威望
D.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参考答案:A27.《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参考答案:A28.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参考答案:B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是因为当时战乱,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阶级矛盾尖锐。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是因为当时需要强化君主的权力,巩固国家的统一。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因为当时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29.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C.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 D.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参考答案: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战后美国的强悍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黄金储备,使得各国货币与美元能够保持固定的汇率;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黄金储备下降,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A、B、D三项仅是次要原因,答案为C。
30.如下列两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业工人增加B.海外贸易发展使农产品出口增加C.工业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D.纺织业发展使棉花种植技术改进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农业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图片信息、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图片揭示的英国农业耕地方式的进步,从畜力农具到机械动力农具的变化。再根据题干“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时间信息,可知,这与英国18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关联,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农业工人增加”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与“耕地方式”变化关联性不大,排除;D项与“耕地方式”变化无直接关联性,排除。故选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农业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材料一:自由的要领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材料二:(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材料二所示美国政府结构组成部分的主要职能和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参考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职能: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原则:三权分立。【详解】(1)依据材料“自由的要领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所示美国政府结构组成部分的主要职能是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法律依据是1787年宪法。原则是三权分立。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緒,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赡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逗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舆。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村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粱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所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可知,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根据“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可知,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根据“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包括: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可知,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根据“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可知,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可知,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第二小问,历史意义从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国家统一等角度概括。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年。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1947年美国出口額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年下降到23.5%,1960年下降到18.2%,1970年再降到15.5%。美国从1971年首次出现了13.03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973、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摘编自肖艳《浅析滞胀的原因及其表现》材料二
尼克松在1973年针对波斯湾地区制定了“双柱”政策,其具体做法是:美国将给其在本地区的伙伴,主要是伊朗和沙特,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数量的武器,并希望它们提供地区安全保障。伊朗将成为军事支柱,起警察作用;沙特主要成为经济支柱,通过运用其庞大的经济诱导力量,起到稳定器作用。美国政府对两个海湾君主制国家上层统治者在政治上予以坚定支持,在军事上予以大力扶助,其投入之大、渗入之广泛和取得成效之显著,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美国政府过于低估了海湾地区蕴藏着的有着深厚基础的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的发展,前者以正在崛起并终于对美国发起挑战的阿拉伯复兴党统治下的伊拉克为代表,后者则是如火山般即将爆发的霍梅尼领导下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摘编自张新利、翟晓敏《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波斯湾的“双柱”政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二战后初期相比,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推行“双柱政策”的原因并评价此政策。(7分)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职助理合同范本
- 2025年长沙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
- 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 代办注销合同范本
- 内部包协议合同范本
- 动迁协议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团购合同范例
- 农业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修路回收物资合同范本
- 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设备基础预埋件施工方案
- 2024年10月自考01685动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24-2030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发展模式规划分析报告
- 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课件
- 五年级书法上册第一课课件
- 《赢利》精读图解
-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
- 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第六版)教案 第二单元 学习职业礼仪
- 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输液连接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内镜下ESD护理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