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力量_第1页
营造地表形态力量_第2页
营造地表形态力量_第3页
营造地表形态力量_第4页
营造地表形态力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基础——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课标要求第1页/共51页第一页,共51页。山地的形成以山地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河流地貌的发育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2页/共51页第二页,共51页。1.注重地理过程分析:读书、读图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能作简图表示其复杂的地理过程,同时也能将图示的地理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图文转化过程是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吸收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2.列表对比法:如列表对比内力作用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向斜与背斜、褶皱与断层、冲积平原与河漫滩平原、三角洲。3.实践观察法:褶皱、河漫滩等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内容,最好通过生活中的实际观察,分析出背斜与向斜的关系及河漫滩的形成。学习策略第3页/共51页第三页,共51页。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4页/共51页第四页,共51页。情景激趣诱思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乡东南3千米,有一处独特的雅丹地貌,定名为风城,人们习惯称它为“魔鬼城”。风城地处风口,四季多风。每当大风到来,黄沙遮天,大风在风城里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因此而得名,蒙古语称风城为“苏木哈克”,哈萨克语为“沙依坦克尔西”,其意皆为魔鬼。第5页/共51页第五页,共51页。【尝试探究】你知道雅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

第6页/共51页第六页,共51页。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

部,主要是

元素衰变产生的

能。2.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和

。3.地壳运动(1)分类及影响:①水平运动:形成

;②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

。自主预习学案内放射性热地壳运动变质作用断裂带褶皱山脉起伏变化海陆变迁第7页/共51页第七页,共51页。(2)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全球而言以

为主、

为辅。4.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

部,主要是

能。2.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

、搬运、

。3.影响:“削高填低”,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高低不平外太阳辐射侵蚀堆积平缓第8页/共51页第八页,共51页。思考1.“华北平原又名黄淮海平原,完全是由海河、黄河、淮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思考·提示】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在华北平原形成的过程中,除了泥沙淤积以外,还有地壳不断下沉,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9页/共51页第九页,共51页。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

上部或

地表,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后,经

作用而成。(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

和压力下经

作用形成。岩石圈喷出固结成岩变质温度第10页/共51页第十页,共51页。2.物质循环第11页/共51页第十一页,共51页。思考2.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岩属什么类型的岩浆岩?【思考·提示】喷出型岩浆岩。第12页/共51页第十二页,共51页。1.内力作用的分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核心要点突破要点一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垂直运动(升降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第13页/共51页第十三页,共51页。表现形式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分类作用速度迅速剧烈火山喷发、地震瞬间改变地表形态缓慢微弱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经过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页/共51页第十四页,共51页。分类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和侵入活动)、变质作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和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5页/共51页第十五页,共51页。2.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比较基本形式示意图岩层的运动方向岩层变化对地表影响例证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第16页/共51页第十六页,共51页。垂直运动垂直于地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基本形式示意图岩层的运动方向岩层变化对地表影响例证相互关系第17页/共51页第十七页,共51页。怎样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内力作用所致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为内力作用所致,应抓住两点:一必须是自然作用,二必须是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第18页/共51页第十八页,共51页。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这种认识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紧密相关的。从形式上看,喜马拉雅山的上升属于垂直运动,但从本质上看,喜马拉雅山的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形成的,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第19页/共51页第十九页,共51页。1.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升降运动常造成裂谷和海洋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解析:选D。水平运动可表现为相向的碰撞运动,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也可表现为相反方向的张裂运动而形成裂谷或海洋。升降运动往往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学以致用第20页/共51页第二十页,共51页。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其中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最为显著,如下表所示:要点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实例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花岗岩球状地貌第21页/共51页第二十一页,共51页。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型谷、峡谷、瀑布,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溶蚀形成溶洞、峰林、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实例第22页/共51页第二十二页,共51页。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挪威峡湾海岸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海蚀拱桥等青岛“石老人”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实例第23页/共51页第二十三页,共51页。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千湖之国”芬兰风力堆积形成沙漠(静止沙丘、移动沙丘)、黄土堆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黄土高原流水堆积形成三角洲(入海口)、冲积扇平原(出山口)、河漫滩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三角洲海流堆积形成海岸地貌海滩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实例第24页/共51页第二十四页,共51页。1.根据沉积岩的分布是否有侵蚀现象判断地壳升降沉积作用只发生在低洼地区,某一地区形成沉积岩的时期,说明该地区地势低洼,曾发生过下降运动;若该地区有侵蚀现象,因侵蚀作用发生在地势高的地方,可判断该处地层曾经抬升,地势变高,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2.图示法记忆外力作用各形式之间的关系第25页/共51页第二十五页,共51页。第26页/共51页第二十六页,共51页。3.外力作用的空间差异图示第27页/共51页第二十七页,共51页。1.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28页/共51页第二十八页,共51页。2.外力作用就是对地表形态的破坏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建设作用与破坏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塑造得丰富多彩,因此,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即有破坏作用,也有建设作用。第29页/共51页第二十九页,共51页。2.(2010广西贺州高一检测)读三种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学以致用第30页/共51页第三十页,共51页。(1)A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A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2)B图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3)C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岩石受到含有________的水的________作用而形成;C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第31页/共51页第三十一页,共51页。解析:(1)主要是仔细观察图中各地形的特征,尤其是它们一些局部细微的地貌。(2)回忆对此教材插图中一些细微地貌的名称、部位和成因。例如A图中的①是冰斗、②是角峰、③是“U”形谷,这些地形多分布在古冰川和现代冰川分布的地区。(3)B图是风蚀蘑菇,它是由于大风携带沙粒长期磨蚀,或软硬程度不同的上下岩层受外力作用所致。图C是溶洞,里面有从洞顶下垂的①钟乳石,洞底有与之对应、不断上长的②石笋,①和②上下连接形成③石柱。岩溶地貌亦称喀斯特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到含有CO2的水(弱碳酸)的溶蚀作用而成。答案:(1)冰蚀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2)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干旱沙漠地区(3)喀斯特可溶性二氧化碳溶解、冲刷钟乳石石笋石柱第32页/共51页第三十二页,共51页。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及用途不同岩石由于形成过程、物质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33页/共51页第三十三页,共51页。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用途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岩层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第34页/共51页第三十四页,共51页。沉积岩裸露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形成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地壳中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其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形成变质岩片里构造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用途第35页/共51页第三十五页,共51页。2.各种岩石间的转化关系第36页/共51页第三十六页,共51页。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④变质岩重熔再生作用岩浆第37页/共51页第三十七页,共51页。3.(2010年秦皇岛会考)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学以致用第38页/共51页第三十八页,共51页。(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A

,B

,C

。(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C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地面有时会发生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4)①和②两种地质作用,其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_______(填序号)。第39页/共51页第三十九页,共51页。解析:(1)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故A为变质岩,B为侵入岩,C为火山岩(喷出岩)。(2)沉积岩到变质岩应为变质作用,就是图中的②;各种岩石到沉积岩应为外力作用。(3)火山岩形成过程中地壳会有岩浆活动和地震。(4)①是外力作用,其能量第40页/共51页第四十页,共51页。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如太阳辐射。②是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三大岩石的循环正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答案:(1)变质岩侵入岩火山岩(喷出岩)(2)外力作用变质作用(3)岩浆地震(4)②第41页/共51页第四十一页,共51页。(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高考真题赏析例1第42页/共51页第四十二页,共51页。【解析】由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水流渐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逐渐沉积下来,而当海水涨潮时又将部分泥沙回顶,落潮时海水速度变慢再沉积,故而常形成“水下沙坝”。【答案】

B第43页/共51页第四十三页,共51页。(2009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例2第44页/共51页第四十四页,共51页。(1)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C.④D.⑤(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第45页/共51页第四十五页,共51页。【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