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083)
护理楼西侧五层515
电话:010-----82801615
E-mail:songwenzhi515@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者的社会角色1、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者;2、国家卫生政策的忠实执行者;3、公共卫生措施的认真实施者;4、社会公共卫生的优秀组织者;5、健康教育与动员群众的社会工作者。一、引子: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如何预防控制—分清性质2002年辽宁海城豆奶中毒事件---技术问题,非人为故意;2003年安徽阜阳“大豆娃娃奶粉”/“空壳奶粉
”事件---全人为故意;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人为故意今年的79禽流感----自然事故。结论百姓:没有敢吃的东西了!个人(我):1、我们缺乏敏感性和预见性;2、“科学的犯罪”随时随地可见。近日有网传说为中科院发明的,但辟谣了。3、对掌握“科学”的犯罪行为必须以严历的法治手段来治理。4、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复杂的社会需要各种法律来规范之。第一节我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一.解放前我国公共卫生状况
1840年雅片战争之后的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剝削,另外三座大山的折磨-----贫穷、落后、疾病。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衣不裹体、食不裹腹、营养不良。教育落后、科学技术落后、医疗卫生落后,1.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肆虐,普通疾病也无医无药。鼠疫-------20世纪上半页鼠疫至少上百万人死亡,1931—1949年有就记载的四次流行,40余之万人患病,死亡17万余人;霍乱---沿海地区年年流行,无法统计。伤寒、付伤寒-----年发病约百万人、死亡50万人;结核病------年死亡近百万人;天花-----年年发生,据湖南、云南局部地区统计,解放前出生人口中13.6%和50%患过天花;黑热病------在淮河以北各省都有发病,患者50万人以上,且病死率达4%以上;营养不良、佝偻病-----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和城市贫民儿童之中;孕产妇死亡率-----达15%,每年死亡约27—30万人;婴儿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二百,每年死亡约360万人;全人口死亡率------因此高达达千分之三十,因此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饮水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食品安全卫生----2、旧中国政府的作为: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为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也采取了一些卫生措施,如:
1910年在山海关、哈尔滨、牛庄、安东设防疫医院、检疫所,在哈尔滨设立东北防疫处,1912年还设立了广东卫生处。
1919年北洋政府在内务部设立中央防疫局,1926年在上海成立了真正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卫生科。
1928年国民政将中央防疫局迁往南京,1934年又在兰州设西北防疫处。1932年国民政府开始建立中央卫生实验中心,内设防疫检验、化学药物、寄生虫、环境卫生、妇婴卫生、卫生教育等九个学系。至1937年为预防传染病传播流行又在汉口、宜昌、重庆设检疫所,次年还组成临时医疗防疫队,并在云、贵、川交通要道设检疫所。如此同时,在北京、青岛等大城市还建有私立的结核病医院。在解放前的半个多世纪尽管也有一批公共卫生有识之士为之奋斗,但因清朝腐败、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国民党內战,致使我国的卫生事业,包括公共卫生事业落后西方国家一个多世纪。2、加强公共卫生的行政领导1949年成立卫生部就设有公共卫生局,1953年改称卫生防疫局,直至1994年改称疾病控制司,并与地方病司(办)及1988年建立的卫生监督司共同主管全国的公共卫生工作。为预防控制地方病,早在1956年卫生部还设立了血吸虫办公室。
6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还在沈阳设立“北方地病办”,在上海设立“南方地病办”。为适应工业的发展,80年代卫生部还设立了工业卫生局,省、地(市)卫生局都设有卫生防疫处,县(区)卫生局则设卫生科。传染病防治特别政府组织—--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反细菌战而设立,其前身是在1952年3月14日由政务院成立的“中央卫生防疫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委员,各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为委员,其办公室设在卫生部。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都成立爱委会。其职责主要为动员社会、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公共卫生活动。3.建立卫生防疫专业组织体系(1)针对重点传染病,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鼠防所:1947年东北解放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并组成19个主要防控鼠疫的防疫工作队。1950年开始在张家口、长春市设鼠防所,之后又在内蒙古、云南、福建设鼠防所;黑热病防治所:1950年先在河南、山东,之后陕、甘、冀等地设立专门的防治所。山东的防治所在以后还改为华东地区的防治所;防疟所:1949年最早是在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设防疟队,在疫情严重的市、县则设立专门的防治所;(2)建立综合性的公共卫生专业组织体系----卫生防疫站1949年原中长铁路就开始设立卫生防疫站,1952年东北地区己有147个1953年政务院决定在全国省、地、县都设立卫生防疫站,同时铁路、交通、大中型企业也相继设立,至2000年计有3741个,卫生防疫巳人员22万余人。60年代开始注重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地段医院防保组(科)的建立,至80年代未,己有乡镇卫生院防保组44832个、乡镇防保站2251个;城市医院防保组5810多个;同时7.34万个村(屯)中有6.41万个设有卫生室,各大中型企业所设有基层卫生所(室)则承担着工矿企业基层卫生保健工作。(3)适应工业发展形势,建立专门的职业病防治院(所)五十年代后期,天津、北京、上海、沈阳等工业城市相继成立省级职业病防治院(所);之后工业部门、大型企业及工矿企业较多的省或地市也相继成立,如铁道部、冶金部、煤炭部、化工部、五机部、石油部、鞍钢、包钢、武钢、上海化工局、北京化工局等。至90年代中期计有各级各类职业病防治院(所)110个。加上其他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各种专门防治院(所)计有1839个(4)建立专门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1950年卫生部在北京设立中央卫生实验研究院,内设营养、卫生工程、微生物等学系,1954年又增设劳动卫生研究所。1953年卫生部在北京组建流行病研究所(即小汤山流研所),同时在南京设立虫媒病华东研究分院,该院1957年与海南疟疾研究所合并迁至上海。1960年卫生部在京又设立病毒所、寄生虫病所、工业卫生实验研究所,至1982年上述各所从医学科学院分离,组成中国预防医学研究中心,1986年又改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研究院。2002年经重组改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CDC”)。鼠疫,霍乱无大流行;黑热病从1951年至1958年共治疗63万人,现己基本消灭;回归热在1950年四川、贵州都有大量发病(分别有6万、2万),随灭虱而得以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在1950--1986年共71万人发病,死亡3万余人,1990--1995年仍有24.5万人发病,死亡4.400余,之后因采取疫苗接种现己得到有效控制;麻风病在解放前患者约50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多数县市患病率己降至0.001%以下;疟疾在解放前每年约3000万人发病,至90年代初每年仍约有7万人发病,目前仅限于云南、广西、海南局部地区零星发病。其他常见的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乙脑、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等传染病通过计划免手段也得到有效控制。1960年全国范围内消灭了天花,而在1995年又向WHO宣布消灭了小儿麻痹症。地方病:克山病波及15省市331县区8300多万人口,至80年代中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急性突然死亡病例发生;大骨节病分布于14省市302县,受害人口3500万,70年代现症病人尚有180万余人,90年代中期后也基本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除上海外,病区有1550个县,80年代初约3500万患者,现无典型病人;地方性氟中毒波及991个县、2.6亿人口,80年代中期查出氟斑牙4000万人、氟骨症170万人,后经改水、改灶也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性砷中毒也波及10省区270万人口,当时查出患者8700余人,经改水、改灶后也得以有效控制。2、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成就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4年5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业卫生工作会议,1956年5月25日周总理还亲自签发“工厂安全卫生规程”。中央有关部委、总工会与卫生部配合密切,自五十年代共同颁发了许多指导性文件,3、食品卫生:解放前我国食品卫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1953年卫生部首先颁发了《洁净饮料食物管理暂行办法》,1957年国务院还转发卫生部《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1959年和1960年卫生部又颁布了《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和《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196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1967年卫生部、化工部、商业部又联合发出《关于试行八种食品用化工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1974年卫生部组织召开会议,针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品及农药污染等,对粮、油、肉、蛋、菜等食品卫生问题先后制定了14项54个卫生标准及12个管理办法。1974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防止食品污染问题报告》,并批准组成由卫生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所。1978年国务院批准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召开“全国食品卫生工作会议”,转发会议报告和防止食品污染规划要点,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和国家工商局还颁布了《农村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试行办法》。1980年卫生、粮食、外贸等六部门联合颁发《进口食品卫生管理试行办法》,此时食品卫生标准己有18项75个,管理办法22个。六十年代中期,鄂、苏、川及重庆、南京卫生防疫站还对长江上、中、下游水质污染进行调查与监测,积累大量数据资料。
1971年卫生部发出“关于开展工业三废对水源、大气污染调查的通知”。同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3年在周总理倡导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卫生部根据会议精神将对单个企业的污染调查改为对整个城市大气污染及对江河湖海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至八十年代初调查城市达100余个,同时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渤海、黄海水质污染也进行了调查与监测,也都取得大量数据资料。1992年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大环境监测职责移交国家环保局,卫生部门只作健康影响调查研究。环境卫生与饮水卫生直接相关。1956年首先颁发了《饮水卫生标准》,至五十年代未,多数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己达80%以上,京、津、沪接近100%。至1984年底全国自来水厂735个,日供水3.5万吨,供水管道6.3万公里;单位自供水达6.6万吨。在农村,自五十年代一直由卫生部门指导饮水消毒、改大口井、手压泵井、井口加盖等改水措施。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全国爱委会关于饮水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报告,并用世行贷款项目逐步改善农村饮水,至八十年代中期己有3亿农村人口受益。至2000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农村人口55.2%。饮水卫生合格率的不断提高,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奠定了基础。第二节公共卫生的起源、定义与内涵:“非典”、“空壳”奶粉、“豆奶中毒”等引起对公共卫生的关注。但什么是公共卫生、什么是公共卫生体系。1.公共卫生的起源与演变
(1)第一次卫生革命背景:十八世纪未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工业革命时代-------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聚集、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劳动环境条件恶劣,各种传染病与职业病到处传播流行或发生。对此医学家、社会事业家对工厂和城市环境进行调查,逐步形成卫生学或公共卫生的概念。并呼吁和促使政府对有关问题予以重视,最终在英国于1833年制定了“工厂法”、美国马萨诸塞州也于1877年制定了“工厂检查法”、日本则也在1897年制定了“工厂法”。----“啊!野麦岭”电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其他各种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的法案在不同国家也都相继颁布实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各种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尤其免疫学的发展和疫苗的使用,使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在医学历史上将这一漫长的一个多世纪,被西方学者作为“第一次卫生革命”,其经验是“卫生立法与改造环境”。(2)第二次卫生革命背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因此将慢性病防治列入公共卫生领域,并提出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目标的社会卫生策略,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树立健康信念、改变不健康的个人生活行为,从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危害。此医学界称为“第二次卫生革命”,仍在进行之中。(3)我国目前公共卫生特点我国“第一次卫生革命”是建国后真正开始,仅半个世纪基本完成了西方国家一个半世纪的任务。八十年代之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也发生变化,又使我国快速进入“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历史时期。然而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是“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双重负担。2、公共卫生的定义多种提法,含义大致相同。上世纪20年代Winslow的定义是:公共卫生是一项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活动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该定义在1952年被WHO所采纳。1988年西方国家更认同Acheson的定义:公共卫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是通过社会有组织的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1995年JohnLast定义:公共卫生是科学、技术与理念的综合,是通过集体或社会活动来保护健康、促进健康和恢复健康,并随技术和社会价值的变化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但最终目的是减少疾病、早死和残疾。该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不同历史阶段公共卫生的内容(问题)与活动形式(措施)在不断变化,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与“第二次卫生革命”在形式、内容、目标有所区别,即使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也可能有区别,但其目的和目标都相同,即预防疾病、保护与促进健康。3、我国的公共卫生定义或含义:我国医学界对公共卫生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一般仅指卫生防疫,即:五大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含饮水卫生、后又加有化妆品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及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即疫病预防)。八十年代后期将妇幼保健(妇幼卫生)纳入公共卫生范畴。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紧张与个人行为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上升,疾病谱发生重大改变。为此在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国外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的理念,并将慢病防治也列入公共卫生范畴。近两年也有人将交通事故,甚至将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也纳入公共卫生范畴,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容易干扰公共卫生的大方向。4、公共卫生的内涵“公共卫生”有两层含义:“公共卫生问题”与“公共卫生工作”---一直作为应用型研究生面试考题。所谓“公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且与社会公众人人相关,即人们在生活、劳动工作、学习、休闲娱乐过程中,随时随地都能遇到、接触到或暴露;所谓“卫生”是指保护健康、减少疾病,传统医学有“养生”之意。(1)“公共卫生问题”:指在人类社会活动和生活、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能影响人类健康或能引起疾病的各种因素---生物性的、化学性的和物理性的。seey其来源有:自然存在或产生的(如地方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病因),更多的因素是由于人的行为或活动造成的,在这类因素中当然包括人们的不良生活行为或习惯。(2)“公共卫生工作”: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引下,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影响健康的因素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并同时通过动员社会、社区、单位、家庭及个人对影响健康其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其核心内容是以卫生部门为主导,组织相关的卫生资源对影响健康或引发疾病的因素所进行的识别、监测、评价与干预活动。A、“识别”----指对“未知事物”和“未来事物”的认知,也包括对己知因素的再认识,如对SARS病毒的研究、分析等。未知---指己客观存在,只是不知道;未来---指现在不存在,将来可能出现。主要指生物界和宇宙因素。B、“监测”----指对己知因素的有无、变化动态所进行的测定、检验与分析,即主要对各种环境因素的监测与分析;同时也包括对健康与疾病发生变化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与分析,即疾病监测。C、“评价或评估”----指对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存的有无、多少、危险程度及对人们是否产生危害、危害范围及危害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判断,并做出预测和预报,进而为制定有关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如当前对艾滋病危害形势的评估。D、“干预”----指针对客观存在的危害因素,由政府、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为主、并动员全社会采取各种具体预防控制措的活动。包括:卫生立法与执法、医学卫生学措施、健康教育与改变生活行为等。认识公共卫生手段或措施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协调、管理公共卫生的指导思想;2、建立科学公共卫生体系的理论基础;3、全面理解与应用疾病预防控手段的内容与方法;4、正确指导公共卫生改革的科学思路。卫生立法与执法的主要目标是规范企业或用人单位的组织行为,对五大卫生具有干预效果;医学卫生学措施,即环境监测与疾病监测、疾病救治(尤其传染离病的监测与救治)、重点人群保护(如免疫注射与计划免疫)等医学技术性措施,主要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可发挥更大效能;对慢性病,医学措施有一定作用,主要依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措施,改变个人行为。.
三个方面相辅相称的、互相有联系和互相配合的。卫生法制与监督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行为形成医学、卫生学措施健康促进AE卫生行政协调B预防控制慢性病改变人们生活习惯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提高各种卫生水平规范相对企业行为以医学手段发现、分析、评价自然致病因素预防、诊治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主要目标卫生立法卫生司法卫生执法健康知识传授健康信念树立环境监测疾病监测疾病预防与救治图一疾病控制的三大支柱及其相互关系重新要识认的问题----医院在传统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地位----指法律地位;作用----指专业技术上的作用“非典”、“手足口病”等是谁先发现和报告的?人---人传播的传染病有多少?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什么?(2)影响健康因素分类与学科发展先天因素---遗传因素:遗传流行病学
---胚胎环境因毒:母婴保健学、妇女劳动卫生、营养学后天因素
---自然环境:原生态环境---
—地理地质:地方病学
---气候天气
---生物因素:微生物学、寄生虫病学、传染病学
----宇宙因素---紫外线、太阳黑子爆炸???----次生态环境:生态环保破坏、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
《以上除流行病学及方法,尚产生卫生检验学》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职业、婚姻、家庭、习惯、行为、性格、心理、宗教、信仰:职业卫生、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
---医疗卫生保健环境—政策、条件、保障、: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卫生法。《以上除社会医学,还派生社会学调查与评价方法学》第三节目前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
1.工业化、环境污染与公共卫生工业化引起的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是当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工业“三废”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直接或通过食物链间接影响人类健康,2.作业环境污染与职业病:我国工业生产中高新技术产品含量低,多为原材料生产或粗加工,因此对大环境和作业环境污染都很严重。3、城市化、人口迁移与共公共卫生工业化帶来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燃煤燃气。汽车尾气,。受影响最多的是进城农民工-----恶劣环境,缺乏公共卫生设施,从事着最脏、最苦、最累、有毒有害的工作或劳动,然而他们却得不到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的医疗保障。同时也把不卫生习惯带到城市,使城市环保卫生更加恶劣和难以管理。4、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与公共卫生人口老化、生活水平提高、营养不平衡、缺少运动、不良生活习惯等是慢性病的重要因素。2006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人口7.7%;65岁以上患病率为51.8%,人均患2--3种疾病,为全人群4.04倍,且内有49%者失能,残疾率25.2%。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上世纪50年代为5.11%,70年代上升为7.73%,90年代达13.6%,目前18岁以上者患病率达18.8%,计约1.6亿人,且冠心病、糖尿病也伴随上升。肿瘤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每年恶性、良性肿瘤各有110万人,因肿瘤死亡154万人。据统计,人一生80%医疗费几乎都是在60岁以上时消费的;高额的医疗费用已成为家庭、社会的重要经济负担。5、传染病仍然是公共卫生的重点卫生“十一、五”规划也提出结核病:现患者500(450)万人,内具有传染性150(200)万。每年新发150万,内传染性65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人,且患者75%以上为15至54岁的劳动力人口,多发生在贫穷农村和进城务工农民。同时结核又是尘肺病、艾滋病的并发症,其防治难度更大;病毒性肝炎:全人口乙肝澳抗阳性率10.34%,患者1200万,每年死亡30万;丙肝感染率3.2%,现有4000万感染者,两类肝炎患者计约2000万。肝炎患者的预后是部分人发生肝硬化,其中又有部分人发生肝癌。肝炎为终身疾病,据有人测算每年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而用于治疗、保健等费用达1000亿。鼠疫、霍乱、乙脑、脑脊膜炎、登革热、出血热、布病、炭疽病、疟疾仍有发生,其发病率仍计约10/10万;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36.92/10万)、伤寒与副伤寒(3.66/10)在农村饮水卫生条件不能有更大改善的情况下,其发病率难以下降;梅毒(6.87/10万)、淋病(16.72/10万)等在五十年代消灭或基本消灭的传染病,自八十年代死灰复燃,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控制。“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目前13.5万感染者,估计80万(现纠正为60多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20年将会达到千万,目标是控制在150万。其他:幽门螺旋杆菌、各种其他出血热、猴痘、金普拉迪病毒病等,也时刻威胁着人类健康。近20年新发传染病:病毒性14种,细菌性5种、寄生虫4种、其他5种;空气传播传染病:病毒性14种,细菌性9种、寄生虫2种、其他1种;6、地方病---需投资更大的疾病地氟病::涉及1108县(市)、5.45亿人口,现氟斑牙近2200万人、氟骨症136万人;克山病:涉及326县(市)、近1.3亿人,现病人4.03万人;大骨节病:涉及354县(市)、1.02亿人口,现患人79.52万人;碘缺乏病:涉及2812县(市)、1.24亿人口,现患病人61.08万人。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在内蒙古地区及南方省砷矿开采地区;血吸虫病:南方12省(市)434县(区)流行,涉及人口6532万人,现患病84.3万人。地方病更需配合才能有效控制。7、食品卫生食品卫生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经营者行为、群众认识水平、思想观念、生活风俗习惯相关。食物中毒仍时常发-----2004年报告食物中毒2305起,中毒42876人,死亡255人。多发生在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及家庭。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更多的问题不是引起急性中毒,而是影响健康或引起慢性生理、生化改变,甚至引起癌症,如过量摄入各种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都能增加其危险性。8、营养卫生与慢性病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社会紧张、不良生活行为与习惯及遗传因素是慢性病的主要原因。城市及发达地区营养过剩,肥胖己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的基础,落后地区的农村又同时存在营养不良者,尤其孕妇与儿童。9、其他公共卫生,如高氟、高砷、高碱地区和有乡镇企业污染地区的农村饮水卫生、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及涉饮用水产品卫生等都存在许多问题;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场所卫生、住宅装卫及化妆品卫生也越来显得重要。10、妇幼保健与卫生第四节政府的公共卫生责任
(一)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定位---管制、服务、扶持、维护。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是在我国宪法第21条规定的: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的主体,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具体职能按照公共管理的要求应包括1、管制功能-按照各种法律法规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及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并对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违法者予以行政处处罚。大环境卫生,则由环保部门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及可能对居民健康造危害的污染事故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予以行政处罚。同时卫生行政部门还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2、维护功能:通过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分配给社会公众,以达到维护社会公众身心健康。尤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和影响、及时救治患者生命,保护公众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
3.服务功能:提供公共卫生设施,如建和完善垃圾处理、自来水、传染病防治机构、职病防治机构、环境监测机构、计划免疫机构等事业单位,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给社会需要的群体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产品”以保护公众身心健康。4、扶助功能:政府举办的公共卫生机构的财政全额拔款,同时对其有偿服务的收入还免除税收;政府对某些传染病,如目结核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的免费的诊治(无医保者)。儿童计划免疫的免费与部分免费,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二)公共卫生立法对政府的要求各种卫生立法,都规定了政府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责任。1《传染病防治法》中对政府职责规定的最多、最详细。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都应组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研究,应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应有现场调查、医疗救护、监督监测、卫生防护、设备、设施、药品、器械储备和资金保证,应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事件发生时应组成指挥部统一指挥。3、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组织实施。还特别强调乡镇政府应认真执行本法,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4、《食品安全法》规定各级政府应鼓励支持改进食品加工工艺,促进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强调政府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5.《母婴保健法》规定各级人民政领导母婴保健工作,并将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6.《献血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辖区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作好献血工作。(三)政府公共卫生职责的具体措施---必要的投资公共卫生的财政预算在国家卫生事业费中只约占10%左右,
至1965年卫生事业费占文教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1.0--1.5%;---------12--15%,
1965年至1985年每年约占--------2.0--3.0%----------18--20%。但1986--1990年分别占--------2.53----------14.51%;1991---1995年分别占--------2.37%-----------11.91%;1996--2000年分别占--------1.98%-----------10.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规模定制产品开发合同
- 二零二四年食品加工生产外包合同
- 调经药市场洞察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破碎石加工生产线运营管理合同
- 蒸脸器具蒸汽浴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金融科技研发合同
- 汽车发动机飞轮市场洞察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交易合同:数字音乐批量购买
- 二零二四年度林权收益权抵押合同
- 侧旋翼飞机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金属制品的回收与再利用
- 专题05-因式分解(历年真题)-2019-2020学年上海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学生版)
- 窝沟封闭与龋病预防宣传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普货运输
- 招投标管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集团公司)2025年
- (正式版)SHT 3533-2024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个体工商户转让协议(5篇)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及3试题答案
- JJF 1183-2007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 (完整版)英语四线三格线A4纸打印(最新整理)
- 污水处理厂应急演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