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分析技术详解_第1页
体外分析技术详解_第2页
体外分析技术详解_第3页
体外分析技术详解_第4页
体外分析技术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外分析技术详解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六十二页。(优选)体外分析技术第二页,共六十二页。现代医学的发展

疾病诊断的革新可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病人体内发生1.基因表达异常;2.受体分布异常或受体功能改变;3.器官代谢异常;4.激素水平异常酶、神经递质……等异常,可早期发现。体外分析和影像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例如癌症的早期诊断第三页,共六十二页。Berson&Yalow1960年美国的Berson和Yalow将核技术与免疫学技术结合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首先用于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由于该法对医学的巨大贡献,1977年Yalow获得了NobelPrize。YalowBersonHistoryreviewRadioimmunoassay第四页,共六十二页。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创立

集中了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发应的高特异性开创了医学生物学超微量分析方法使人体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测量成为可能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第五页,共六十二页。R: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高灵敏(10-9~-15g/ml)探测待测物上的标记信号(标记物的放大效应)I:免疫学反应高特异以抗体为结合剂B: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竞争与同种抗体结合第六页,共六十二页。定义体外分析技术是以放射核素标记(或其他非放射性标记)的配体为示踪剂,以配体和结合体的结合反应为基础,在试管内进行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技术。第七页,共六十二页。体外分析技术是结合了放射性核素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结合反应的高特异性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应用面广、方法简便等优点。第八页,共六十二页。体外分析技术定量手段放射性测量技术酶定量技术化学发光定量技术第九页,共六十二页。生物学基础特异性结合反应:抗原-抗体的免疫结合反应;配基-受体的结合反应;底物-催化酶之间的酶促反应;结合体:抗原--抗体激素--激素结合球蛋白受体--配体第十页,共六十二页。体外分析技术体外放射分析体外非放射分析放射性竞争结合分析放射性非竞争结合分析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IRMA)(EIA)(CLIA)(FIA)第十一页,共六十二页。

早期的放射免疫技术是基于竞争性结合反应原理的放射免疫分析(RIA),稍后又发展了非竞争性结合的免疫放射分析(IRMA)。该类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样品及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且易于标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领域中各种微量蛋白质、激素、小分子药物和肿瘤标志物的定量分析,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第十二页,共六十二页。放射免疫分析法

在体外条件下,利用Ag与定量的*Ag对限量的特异性Ab的竞争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的量来计算出Ag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第十三页,共六十二页。基本原理Ag-Ab+Ag*AgAbAg++*Ag-Ab+

*Ag(B)(F)*Ag与Ag免疫活性相同*Ag+Ag>

AbAg=*Ag,AgAb=*AgAbAg>*Ag,AgAb>*AgAb

Ag<*Ag,AgAb<*AgAb

第十四页,共六十二页。Ag*AgAb*AgAbAgAb*Ag++++++++++++++++++++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Ag2550100200400800定量*Ag定量AbB%=B/(B+F)B1%B2%B3%B4%B5%B6%123456浓度+第十六页,共六十二页。B%标准曲线第十七页,共六十二页。常用的有B%(B/B+F),B/F,F/B,B0/B等这些反应变量都可以用作纵坐标来对应标准抗原的浓度作标准曲线,选用的反应变量不同,标准曲线的形状也不同。但是这些标准曲线都是反映的反应变量对应标准抗原浓度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第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第十九页,共六十二页。操作基本步骤加样:加样总体积要保持一致,所处的介质环境也要一致。孵育: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孵育的温度和时间不同,一般是37℃。分离:选择好的分离方法分离游离抗原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测量:测量游离或结合物部分的放射性。数据处理:绘制标准曲线和待测物浓度的计算。第二十页,共六十二页。基本方法基本试剂1.抗体2.标记抗原3.非标记标准抗原(标准品)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二页。2.标记抗原1)比活度和放化纯度足够高比活度——每微克抗原上标记放射性核素的千贝可数(KBq/μg)放化纯度——具有免疫活性的标记抗原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数。>90%2)半衰期足够长3)保持原有抗原的特性大分子:125I小分子:3Hor125I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二页。放射免疫技术-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25I

3H射线γβ理化性活泼差核素丰度>90%-半衰期60.2d12.3y标记方法简单复杂标记设备低廉昂贵测量条件简单复杂常用标记核素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二页。125碘-标记物的制备-标记125I-化学或酶促反应,将放射性负电碘离子氧化成碘原子或正电碘离子,通过取代反应置换被标记物分子上的氢原子。125I或125I+125I-标记物(混合物)Ch-T、LPO氧化取代反应放射免疫技术-标记物制备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二页。125碘-标记物的制备-纯化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合、损伤物标记蛋白游离125I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二页。3.非标记抗原(标准品)化学结构、免疫活性与被测抗原相同高纯度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二页。B和F的分离1.第一类2.第二类双抗体沉淀法固相第二抗体法(洗涤)+AgAb(1)Ab(2)Ab(2)Ab(1)Ag可溶性复合物可沉淀复合物试管试管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二页。分离方法的要求分离完全、快速。不影响免疫反应的平衡,即是要求在分离过程中不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或形成新的复合物。受环境因素(温度、pH值等)的影响小。操作简便,分离剂来源丰富、价廉。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二页。测量、数据处理晶体闪烁计数器包括了NaI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以及计数器测量的放射性信号是仪器输出的电脉冲数:每分钟计数(cpm)

计算参数cpmB/T(%)F/T(%)B/F(%)B/B0(%)拟合注:T即是B与F的总和第三十页,共六十二页。RIA小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确的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二页。免疫放射分析法*Ab+Ag-*Ab

+

*Ab(IRMA)B%Ag(B)(F)在体外,利用Ag与过量的*Ab的非竞争性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的量来计算出Ag量。标记抗体,抗体是过量的。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二页。IRMA与RIA工作原理的主要区别RIAIRMA竞争性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非竞争性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采用标记抗原采用标记抗体三种主要反应试剂二种主要反应试剂所用抗体是限量的所用抗体是过量的*AgAb的量与待测Ag的量呈负相关Ag*Ab的量与待测Ag的量呈正相关反应到达平衡慢反应到达平衡快非特异结合主要影响高剂量区非特异结合主要影响低剂量区低剂量区有不确定因素低剂量区无不确定因素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二页。单位点IRMA先用过量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用固相抗原结合未结合标记抗体并将其分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量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二页。双位点IRMA先用固相抗体与抗原结合,再用过量的标记抗体与抗原的另一决定簇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洗弃剩余标记抗体,测固相上放射性。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二页。B%B%拟合的标准曲线拟合的NSB拟合的标准曲线拟合的NSBIRMA的标准曲线及非特异结合曲线RIA的标准曲线及非特异结合曲线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二页。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常用于各种激素、微量蛋白质、肿瘤标志物和药物等微量物质的测定。但由于放射污染和危害,常用核素半衰期短,试剂盒稳定期不长等诸多不足,RIA将逐渐被取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二页。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二页。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用酶分子代替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竞争性或非竞争性免疫分析的技术。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是结合了抗原抗体高特异性和酶促反应的高敏感性的检测技术。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二页。ELISA方法是用酶分子标记抗体,进行与IRMA相似的夹心法免疫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结合部分和游离部分,利用结合部分上的酶分子的催化活性将底物转化为特定的颜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颜色的深浅和酶量成正比,而酶量又和复合物的量成正比。

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是四甲基联苯胺(TMB),反应后显黄色。第四十页,共六十二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以化学发光物质代替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物的超微量分析技术。化学发光物质在氧化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形成激发态产物,并在退激时将能量转化为光子的物质。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二页。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物质作为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反应以后,利用碱性条件下化学发光物质在氧化物作用下可以发生单光子放射。检测光子的数量就可以反映复合物的量。常用的化学发光物质是异鲁米那和吖啶酯。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二页。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ELISA相似,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经夹心法免疫反应后,带有酶的复合物作用于特殊的底物--金刚烷,使底物发射出光子。此法光子发射持续时间较长,可靠性比较好。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二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time-resolvedfluoroimmunoassay)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采用稀土元素标记抗体,利用时间分辨荧光仪特定的延迟时间测量,获得稀土元素的特异荧光信号,同时消除非特异性荧光物质的干扰。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二页。标记物为具有独特荧光特性的

稀土金属—镧系元素镧系元素共有15种,应用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种有四种钐(Sm),铕(Eu),镝(Dy),鋱(Te)镧系元素荧光重要特点:1.极长的荧光衰退时间铕:730000ns,钐:50000ns,一般荧光物质:10ns2.200nm的Stokes位移铕:激发光340nm,发射光613nm荧光素的Stokes位移为273nm3.狭窄的发射峰4.解离-增强技术可使其荧光性提高100万倍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二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time-resolvedfluoroimmunoassay)基本原理镧系元素(15):铕(Eu),钐(Sm),镝(Dy),鋱(Te)Eu+EuEu+增强液+Eu“解离增强镧系荧光免疫分析”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二页。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示意图荧光衰退时间铕:730000ns钐:50000ns一般荧光物质:10ns铕的荧光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二页。TrFIA的特点1.最大限度提高测量方法的灵敏度2.有与RIA相似的特异性和精密度3.可同时测定两种以上的抗原4.无辐射污染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二页。质量控制就是使用合适的方法以检查、表示和消除来自试剂药盒和测量体系的误差,并使这种误差降低到某一允许水平。具体作用有:1.检查误差的程度,决定测定结果的取舍。2.识别误差的来源并消除其原因。3.改进测定方法的设计以提高质量。

体外标记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二页。1.精密度(precision)同一测定方法在同样下对检测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变异系数(CV)一般要求变异系数15%~20%2.准确度(accuracy)准确度=(测定值-真实值)/真实值×100%第五十页,共六十二页。3.灵敏度(sensitivity)方法的最小可测量,即在待测样品中能够检出靶物质的最小浓度6.稳定性(stability)使用期内测定结果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性质稳定4.特异性(specificity)

反映分析方法中所用抗体对被测物质的专一性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二页。总结

体外分析的发展方法设计的改变:竞争结合分析非竞争结合分析,代表方法是免疫放射分析标记物的改变:放射性核素荧光、酶、化学发光、稀土元素结合体的改变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二页。

微生物——RMA酶——REA

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