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70题)1、对于化学知识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属于化学事实知识B.有机合成与推断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反应限度与平衡属于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C2、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答案】A3、某化学教师在讲述石墨的性质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石墨内部层状的原子结构分A.宏观表征B.微观表征C.符号表征D.数字表征【答案】B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D5、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C6、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谈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答案】B7、提问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的是()。A.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置问题B.设置开放性问题C.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D.针对优秀学生设置问题【答案】D8、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分为社会导入、实验导入、旧知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等导入形式,其中最带有化学学科知识特点的导入方法是()。A.社会导入B.实验导入C.旧知导入D.问题导入【答案】B9、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D10、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己烷【答案】A11、学生在对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钠、镁、铝等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这种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演绎C.归纳D.分类【答案】C1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答案】C1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答案】A14、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A.就是教学的重点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答案】B15、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答案】B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D17、某问题为“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该问题属于()。A.记忆水平的问题B.评价水平的问题C.应用水平的问题D.理解水平的问题【答案】A18、下列关于探究学习与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论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答案】B19、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B20、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答案】A21、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D22、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23、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D24、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B25、()是化学学习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强劲动力。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D26、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A27、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C28、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A.实验能力评价B.教学方法评价C.教学手段评价D.学业评价【答案】D29、下列关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最核心内容的表现B.教学重点对于所有学习相同章节课程内容的学生而言是一致的C.教学难点是相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而言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学难点也不同D.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难点【答案】D30、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物质是()。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B.一水合氨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C.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答案】D31、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A.知识点记忆B.知识点重现C.实验操作技能D.解决问题能力【答案】D32、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D33、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C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答案】A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B.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C.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答案】D36、下列不属于中学化学习题基本功能的是()。A.诊断功能B.调节功能C.教学功能D.选拔功能【答案】D37、关于试讲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目的不同B.对象相同C.教学内容安排不同D.组织教学不同【答案】B3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B39、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C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答案】A41、下列关于高中课程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B.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5个模块C.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D.有机化学基础属于选修模块【答案】B42、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答案】D4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⑥⑦【答案】B44、学习化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相等”有关的规律,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在稀释时溶质不发生化学变化)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C.微粒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一定相等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相等【答案】A45、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A46、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Cooperation)。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水的净化B.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C.海水晒盐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答案】C47、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答案】A48、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答案】A49、()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A.他人听评课B.教学反思C.校本教研活动D.批改学生作业【答案】B50、教育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实验科学D.哲学【答案】B51、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B52、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C53、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C54、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可以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A.水比硫化氢气体气体稳定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C.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D.0℃,水的密度比冰大【答案】B55、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B.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C.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D.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答案】C56、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B57、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的是()。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C58、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的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答案】A59、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遵循的分组原则是()。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B.组间异质、组内异质C.组间同质、组内同质D.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答案】A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B.农业上用石灰水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答案】D61、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A.认知性目标B.策略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答案】D62、下列选项中,能成为教材具体呈现方式的是()。A.纸质学习材料B.视听学习材料C.电子学习材料D.以上三者都是【答案】D63、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答案】B6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B65、《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指南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C.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D.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答案】B66、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答案】A67、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B6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⑥【答案】B69、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D70、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讲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C大题(共10题)一、案例:下面是张老师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实录。【导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金属制品,如:飞机、船舶、汽车、铝合金门窗、家用炊具、硬币等等。为什么在现代科技、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金属和合金?【发放学案】(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老师】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钠——首先观察金属钠的存放,然后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学生】观察并闻气味。【问题提出】金属钠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这与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投影】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实验】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实验记录】略?【概括】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科学探究】?【答案】(1)所用研究物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类法和比较法。所谓的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2)案例中张老师主要采用的是替代式教学策。这种教学策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优点:①比产生式教学策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②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不足:①因为学生智力投人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好;②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教学思路为:观察物理性质一预测化学性质一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一分析现象并解释一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物质性质的实验,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印象.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原教材中有浓硫酸和蔗糖制成“黑面包”的经典实验:取20g蔗糖,放入烧杯,加2mL水.再加l5mL浓硫酸,搅拌,混合物迅速变黑,上涨越过烧杯口.同时放出大量气体。现教材提供的做法:取2g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1)“黑面包”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2)对比原教材,现教材提供的做法有哪些优点(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案】(1)脱水性、强氧化性。(2)原教材通过往蔗糖中加水、加浓硫酸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因为原教材中的实验也可能是稀释浓硫酸放出的大量热使蔗糖炭化,而且对于放出的大量气体也没有分析其组成,学生仅仅是被动的从教师口中获得知识。而新教材做法的优点:①充分体现出浓硫酸的脱水性;②对气体产物进行一定的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其反应实质及原理,更好地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①做好充分地演示准备,如本实验中浓硫酸取用较为危险,教师自己应事先试做一遍;②操作规范,注重示范,在教学中明确演示目的、要求和过程;③应当选择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实验,如本实验需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蔗糖反应前后的变化、品红溶液的颜色变化等;④演示实验应当注意保护环境,注意安全、简易、快速,如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硫,新教材增加的品红溶液实验,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逸散,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有必要,应当增加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三、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Z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四、案例:下面是两位中学化学教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实录。张老师的教学实录【提出问题】复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引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实验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质量。实验2蜡烛燃烧.测量反应前后质量。.进行实验: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汇报实验结果:蜡烛燃烧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对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对上述现象产生如下的想法: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造成的。”【答案】(1)张老师在化学课堂上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李老师在引导启发下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张老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三位一体地融合在具体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李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教学,主要采用了启发法和讲授法。在启发的基础上,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2)化学实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第二,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第三,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3)化学概念、化学定律是一类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一般按照感知、加工理解、初步形成概念、联系整合、应用的步骤进行教学。五、下面是针对同一化学学习任务设计的三种不同教学活动。【学习任务】认识氯气与水反应及次氯酸的漂白性。【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讲授告诉学生,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的酸.能使部分有色物质褪色。【教学活动2】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把氯气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布条是否褪色:教师告诉学生,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使布条褪色。【教学活动3】①教师演示氯气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实验。⑦教师引导学生推测氯气与水反应可能生成的物质。③学生猜测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根据上述案例.回答问题:(1)对比三个教学活动,评价各自的优缺点。(6分)(2)根据案例.概括出化学学习任务与化学教学活动的关系(3分),并说明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5分)。(3)在教学活动3中,你认为学生猜测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如何检验这些猜想的真伪?(6分)【答案】(1)【教学活动1】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均用相同方式对待,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单一,形式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2】主要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化学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优点: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缺点:演示实验后直接呈现结论的做法,把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教学活动3】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优点: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设计、操作、猜想、解释,运用信息资料、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增加了与人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不同:课堂难以预测的情况较多,教学进度难以控制.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2)学习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学习任务而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师生活动.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教学活动应当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应当结合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教师自身的能力、教学时间和效率等因素综合考量,制订合理的教学活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猜测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可能是氯气.也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①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进装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布条有没有褪色。②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若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HClO。六、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21774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3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①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3分)(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为什么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分)(3)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3分)(4)有人赞赏道尔顿“似乎是用他的手开始实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答案】(1)从素材中可以看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主要有: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拉瓦锡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的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这些理论和实验都为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基础。(2)古希腊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科学地验证。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因而也更真实、更可靠、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①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②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③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4)“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说出了实验与理论思维之间的关系.真理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同时理论思维通过实验现象看到现象的本质.由本质推断实验结果。七、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正在从观念到思想、从方法到行动上都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发展.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环境转轨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环境转轨.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显得非常必要。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一个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案例。(2)请简要概括一下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功能。【答案】(1)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在中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课型.它研究的是我们眼睛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中的微粒变化,采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制作中.可以采用Flash编辑中的按钮交互设置超级链接,进入相关的教学活动环节。(2)化学教学中整合现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其功能主要有:①运用微观模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②使用实验录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③综合信息网络,创新教学模式;④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①1772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②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他称自己发现的气体为“脱燃素空气”。③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燃烧试验。在实验中发现.密闭容器内锡和铅经加热后表面有一层“金属灰”,锡和铅的质量增加了.空气的质量减少了.但是加热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没变。他意识到这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的结果。此后,经过大量实验分析,他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据此,拉瓦锡于1777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近一个世纪的“燃素说”。问题:(1)材料①和②中两位科学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解释燃烧的本质,而材料③中拉瓦锡能够获得重大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中体现了一条重要的化学定律是什么(3)从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教育价值【答案】(1)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并没有正确地解释燃烧的本质,主要是由于他们受当时“燃素说”理论的左右,没能大胆质疑,没能做到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和创新;而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他具有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拉瓦锡利用金属的燃烧实验推翻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燃素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了在燃烧过程中金属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最后提出了“氧化学说”。(2)拉瓦锡的实验研究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3)①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②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通过化学史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从而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③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史,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经济理论研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工学院《微纳米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二次离婚起诉状范本:婚姻纠纷解决的专业化路径3篇
- 2024年标准版无财产分割离婚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三方补充协议模板:企业并购整合计划2篇
- 2024年中国铝制品冲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企业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协议3篇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Unit 1 I'm Ms Smart教学实录 外研版(三起)
- 2024至2030年中国晶点试验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版成品油终端用户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合同3篇
- 【MOOC】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储能运维安全注意事项
- 2024蜀绣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电力法律法规培训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课件】校园安全系列之警惕“死亡游戏”主题班会课件
- 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检查表格
- 2024年工程劳务分包联合协议
- 蜜雪冰城员工合同模板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