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A.冯如B.詹天佑C.莱特兄弟D.陈纳德2.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B.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C.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3.1930年,有一个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A、看到张三穿着中山装B、看见一群男士拖着长辫子C、看到李四在西餐馆就餐D、看见两个青年正在握手问好4.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D.《南京条约》中最早开埠通商口岸5.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颁布了禁止缠足的禁令,主要是()A.对全社会妇女的尊重和保护B.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C.否定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追求与落实男女平等的理想7.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致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C.新旧风俗相互交织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涉及各个方面8.衣着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军装和干部服盛行的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9.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10.下列有关中国通讯事业表述正确的有()=1\*GB3①1875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2\*GB3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3\*GB3③到2000年末,中国的固定、移动电话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4\*GB3④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B.=1\*GB3①=2\*GB3②=4\*GB3④C.=1\*GB3①=3\*GB3③=4\*GB3④D.=2\*GB3②=3\*GB3③=4\*GB3④11.“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12.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13.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喜欢穿男装,如图所示,她穿着的服装是A.西装 B.中山装 C.旗袍 D.长袍马褂14.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①自行车②有轨电车③公共汽车④地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15.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拥军爱民运动》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农产品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保证人民的基本要求,措施之一就是发行各种票证(见上图)。1954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稳定物价除上述措施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作用?(3)材料二中票证终止的原因是什么?(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什么政策?试概括其历史意义。(5)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困难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7.武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口直接对外贸易额与位次(引自陈锋《汉口发展与张之洞督鄂》)年份进出口额(两)占全国1867522342186813981151869126625318702290335187136754091872407519618734421536187452588111875576123918767271451材料二张之洞极力主张兴修芦汉铁路,他指出:“语其便利,约有数事:内处腹地,不近海口,无引敌之虑,……干路袤远,厂盛站多,经路生理既繁,纬路枝流必旺,执鞭之徒,列肆之贾,生计甚宽,舍旧谋新,决无失所,……近畿有事,三楚旧部,两淮精兵,电檄一传,不崇朝而云集,都下或内地偶有土寇窃发,发兵征讨,旬日立可荡平,征兵之道,莫此为便,……海上用兵,首臣梗漕,东南漕米百余万石,由镇江轮船溯江而上,三日而抵汉口,又二日而达京城,由芦沟桥运赴京仓,道里与通州相等,……”——《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材料三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惟一之港。——孙口山《建国方略》材料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铁路交通领域建设取得很大成就。(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1906年,芦汉铁路通车。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述张之洞、孙中山认为在武汉地区兴修铁路的好处有哪些?(4分,不得照抄原文)依据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武汉最重要的铁路建设成就是建成通车。参考答案1.A【解析】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业的开始。【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文字描述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城市妇女的装扮,从中不难发现妇女所着旗袍已经大量融入西洋裙式服装的大量特征,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征,同时也可看出广大女性审美观念正在西化,所以AB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含义,但材料文字仅仅涉及服饰装扮特征并未体现妇女解放追求个性的特质,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含义,故答案选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服饰的变化【解析】略【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联系史实,A项所述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于上海,C项所述发昌机器厂同样设在上海,它们都是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深刻体现了近代化特点,即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D项所述体现了上海的对外开放性,也说明上海是最早接触西方近代化科技文化的地方,而B项所述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的地点是在中国台湾,所以答案为B。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近代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西服,B项是长袍马褂,此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中山装只符合中西合璧的特点;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旗袍,因此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临时政府颁布了禁止缠足的禁令是为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随着中国的大门打开,西方的先进事物也随之传到中国,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并存,这实际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因此C项是现象,B项是实质,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各个方面”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D项错误。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向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故选C项。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解析】公路交通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表现,在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国家未能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所以本题应选择B项。【解析】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到202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解析】试题分析:同治光绪至宣统时期,一方面由于外来的侵略,外来文化广泛传入,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中国近代化开展,即由于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导致了题干现象的发生。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逐渐接受近代对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它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材料可知上海市民对电灯的态度可知AD错。1882年虽处于洋务运动期间但洋务运动没有取得成功。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点评:本题立意新颖。既要结合所学又要看选项的准确表述【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判断,“长袍(长衫)马褂”是清代最为常见的男性便装,旗袍为女性服装,中山装为在辛亥革命后推广,西装也明显不符,因此选D。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点评:历史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国初年交通变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20世纪初最有可能的代步工具是①②。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影响16.【答案】(1)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措施:米棉之战,银元之战,统一财经。(3分)作用:结束了我国连续使多年的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2分)(3)原因: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供需矛盾得到缓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3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责任制;(1分)它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2分)(5)国情(实事求是的原则、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或人民的根本利益等均可)(2分)【解析】(1)该特殊意义的作答,可结合大生产运动的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2)该回答关键在于把握好基础主干知识,后一问从直接作用和主要作用两方面入手。(3)根本原因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入手: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4)根据材料和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5)不同历史阶段的方针政策由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7.(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汉口对外贸易额和占全国比例逐年增加。(2分)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民族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份12月装修合同新风系统调试标准与争议解决机制
- 常德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附答案)
- 万达信息管理
- 鲁迅为什么骂郭沫若是流氓
- DB15T 3920-2025阿拉善型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八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房地产销售部客户个人总结报告
- 学生会主席团工作总结
- 大学生社团工作总结
- 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演讲稿1500字2篇
- 图论与网络流
- 火针疗法课件
- 低代码培训课件
- 法院系统组成和职责解析
- 访谈记录表模板
- 油库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以及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课件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交流平台人教统编版课件
-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文件学生体质健康登记卡高中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