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教师进修学校课件_第1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教师进修学校课件_第2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教师进修学校课件_第3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教师进修学校课件_第4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教师进修学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的教育科研教师教育科研的内涵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通过学习、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将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已出现的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有意识的反思,设计出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要求教师需要发现的眼睛教师需要自觉的行动教师需要经常反思教师需要一个实践共同体好的研究的是什么?1、一定是在一个共同的话语平台上,站在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2、好的研究一定是有具体的设计做正确的事——方向正确的做事——路径3、好的研究一定是坚持不懈的探索——持久性把听懂的做出来把做好的讲出来把讲出的写出来科研成果为何难以推广?1、认识上的问题:成果推广不是研究,没有新意,缺乏创新的成分。2、技术上的问题:成果没有做到让人家拿去后稍作改进即可操作,即没有做到——讲得出道理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3、制度上的问题:需要行政介入二个转变:

由不愿做教育科研到自觉进行教育科研,消除对教育科研无用和抵触情绪。由不会做教育科研到学会做教育科研;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会写教育科研论文。

一、教师选择课题的策略一、自上而下1、响应号召课题(1):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提高边缘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的研究课题(2):中学教师职业荣辱观建设的研究3、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课题(1)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成性教育资源捕捉与运用的研究课题(2)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应用研究课题(3)农村初中创设多元智能环境的实践研究

二、平行迁移课题(1):崇明县鸟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受“茶文化”、“陶艺文化”的启发课题(2):学习建议在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的研究受“学习活动卡在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启发三、自下而上1、从现实问题中聚焦问题课题:农村初中“情景再现”德育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实践研究小学生消极心理的深度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培养的研究新时期深化学科育人实效的研究现代家庭教育分层指导案例研究师爱情感有效传递方式的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瓶颈问题与对策研究;二期课改中德育活动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研究;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特殊家庭与弱势群体子女的道德教育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动漫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小学学科教学的“空白”艺术研究二、研究方案的内容1、课题题目2、立论依据(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参考文献)3、研究方案(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1、课题题目要体现规范性

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要简明具体,准确反映研究范围、内容和实质,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课题的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研究的问题。课题名称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三要素。比如:《崇明县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这个课题中,研究对象是“崇明县小学生”,研究内容“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因素的现状调查研究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初中课堂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的案例研究农村初级中学实施尝试学习的实践研究立论依据(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参考文献)1。现实中存在的问题2。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有哪些?3。解决此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4。国、内外研究动态5。参考文献

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他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保证学生有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这样,学生大脑完全投入到处理教材和学习任务之中,他们就会一直学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黛安.蒙哥马利(DianeMontgomery)详尽分析了学生、教师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认为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注意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以便消除消极的影响,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控制课堂秩序。国内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课程与教学理论引入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开始关注与研究有效教学,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很多有效教学的译著,如鲍里奇(GaryBorich)博士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新技巧》、《课堂信度评估》等,对课堂教室安排、教师清晰讲解、教学方法多样性、教学任务定位、学生主动参与,以及较高级的教学目标等作了清晰、翔实的讲解。

理论价值。本课题要建立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学的有效模式。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有效教学研究的视点只放在教师教的行为上而忽视学生学的行为表现,这对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来说,无疑是不科学的做法。在现代教学中只有发挥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理论。因此说,在高中教学中研究有效教学是对教学论的细化和补充;是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阐述;是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充实。

实践意义。本课题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真正能解决目前高中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高考,教师披星戴月,辛勤奉献;学生起早摸黑,废寝忘食。高考耗尽了师生的心智和体力,苦教苦学,师生的付出和收获却不成正比例。通过课题研究,拉动高中校本教研,推动新课程实施,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方式转变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式。因此说,本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研究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研究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对关键性概念下操作性定义通过下操作性定义,使概念的内涵变得清晰、具体,便于研究者的实施,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悬念”原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在本课题中是指学生对学习中某一问题解决的关切、期待的心情。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生们对于下续内容的学习能自然地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教师不需要离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讲解,采取另外的手段维持纪律;问题解决时,学生会产生一种满意的表情。3。研究目标的清晰性一般表述方式:通过什么课题的研究,获得关于什么样的新认识或创造了什么样的新经验或研制出什么样的新工具(教材、课程、评估方案)课题:崇明县本土文化背景下引进教师发展的研究

探索引进教师发展的心理需求以及影响他们发展的因素,构建促进引进教师发展的组织形式、管理、评价体系,从而获得促进引进教师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体系,提高崇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促进崇明教育的发展。

课题:初中《生态崇明》乡情教育课程综合开发研究

明确崇明人“生态素养”的内涵,制定出初中学生的相关培养目标;构建《生态崇明》区域乡情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生态崇明》课程实施系统;获得关于开发本地区教育资源创造性实施好新课程的经验和初中学校教育主动为本地区社会转型性发展服务的规律性认识。

课题:农村小学牛津英语教学中开展“小小组活动”的实践研究研究目标开展本课题研究,探索“小小组活动”的目标要求、内容、途径、组织形式,探索具体的操作措施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一种灵活、开放、积极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获得牛津英语教学的一般规律。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指导的实践研究探索一套让学生主动探究阅读的教学方法;总结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探究学习能力的措施与途径;形成可行性强的过程性、欣赏性、反思性评价方式。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概括出研究目标一般表述方式探索#####的要素、内涵,遵循的原则,实施的方法、途径、模式、评价等,从而构建#####实践操作体系,为同类学校开展类似研究提供范例。4。研究内容的结构性和假设性研究内容就是把研究目标具体化,形成一定的框架结构以“小学育美工程建设”课题为例

理论学习。教师学习理论资料,如《美学原理新编》

讨论、交流。学习理论,要有明确的目标,瞄准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整理、归纳。对教师发表的意见进行的整理、归纳。

“小学育美工程建设”课题研究价值归结为四点:(1)开展育美工程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开展育美工程建设,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3)开展育美工程建设,符合人发展的需求;(4)开展育美工程建设,能够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第二个问题:准备研究什么?即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科研室主任在指导中一般采用“分类法”设计课题研究内容。所谓“分类法”就是把课题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部分进行设计。指导教师设计课题研究内容,重点是第二部分“实践探索”,科研人员应与基层教师一起构建操作模式。

“小学育美工程建设”理论研究的内容归结为四个问题:(1)小学育美工程建设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小学育美工程建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3)小学育美工程建设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4)小学育美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构建“小学育美工程建设”模式的研究1、小学育美工程建设的策略整体推进策略动态优化策略循序渐进策略2、小学育美工程建设的具体内容校园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建设3、小学育美工程建设的评估

教师围绕学生素质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设计1、制定了各年级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点一年级,重点培养识美能力;二年级,重点培养寻美能力;三年级,重点培养品美能力;四年级,重点培养仿美能力;五年级,重点培养创美能力。2、制订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六步操作法”发现审美点——分析审美点——确定审美点——引出审美点——延伸审美点——检测审美点。课题:崇明县本土文化背景下引进教师发展的研究

1.引进教师现状调查研究引进教师心理需求的调查引进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引进教师单位领导和同伴评价的调查2.影响引进教师发展的因素分析学校接纳异地文化的态度教研组组织文化的营造学校在生活、学习、工作上提供的帮助专业成长平台的搭建

(三)引进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选取学校在引进教师培养上具有成功经验的个案,侧重从外部条件上研究促进引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选取在专业发展上较快的引进教师进行剖析,侧重从内部因素上研究促进引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四)引进教师培养指导的组织形式研究师徒结对形式:通过听课、上课、说课等途径,使引进教师走过认同→模仿→内化→创造。外出学习形式:创造机会让引进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包括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等。实践反思形式:举办教学论坛,日常化的教学研讨等。搭建平台形式:根据引进教师专业优势和特长,学校创造条件让其成分发展,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五)教研组在引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有效发挥的研究组室文化的营造。包括营造交流合作的环境,尊重组室所有成员等。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包括所获得的资料、制作的课件、上课的得失等。日常化的教学研讨。确立“三主”的研讨形式,即研讨活动中有主题、有主线、有主讲人,为引进教师提供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更新的机会。特色项目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六)提高对引进教师个别指导与群体指导有效性的研究通过对引进教师个别指导与群体指导的比较研究,获得促进引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的认识。

(七)引进教师的适应性评价的研究制定适应性评价标准:围绕思想观念的适应;教育方法、技术手段的适应;语言沟通上的适应;生活习惯上的适应等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引进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学校领导评价。(八)引进教师管理的研究1.建立“引进链”:对引进教师来说进入异地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不仅仅是生活习惯,更主要的是文化习惯。建立有效的链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崇明的生活、学习、工作,甚至是与学生、教师的交流与沟通。2.建立校本培训的制度:可采取请专家讲座;与研训部人员或本校教师签订协议,落实课堂教学的带教措施;承担课题研究等措施。3.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包括收集教学心得、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的评价等

《中学“对话教学”的行动研究》研究内容: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对话能力与教学水平的相关性的调查研究;中学开展对话教学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研究;中学教师对话能力的要素及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学教师对话能力与其教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学教师对话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中学对话教学模式的要素构成及实践策略研究。5、研究方法的匹配性(1)调查法:要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形式等(2)实验法:要确定实验时间、实验对象、实验内容、无关因子的控制等(3)行动研究法:指研究者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交替使用多种方法的一种研究主体与专家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反思A.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点a.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提高某项工作的实效性。行动研究对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究。这种科研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为教学增加额外的负担;是为了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开展,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不是探求与教学无关的某种理论。这种现实性决定了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须采用的行动研究法。b.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科研人员和教师密切合作。c.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边研究边修改方案,使研究更符合实际。

行动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通过对实践不断反思,提出研究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同步运作,教师又可以自行操作。

行动研究的例子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于1980年初做过一次这样的实验:在两个条件大体相同的班级中,同样的时间、不同的教法教同一篇课文: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甲班采用讲授法,教师凭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在课上做课后练习题。由于教师做出详细的指导,因此,学生在做练习是很少出错。乙班采用导读法,学生自读、思考、讨论,教师只做重点指导。其教学步骤为:学生根据课后提示要求自读课文──质疑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在课上教师没有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只是布置学生按照发言提纲和讨论后自己对文章中的‘我“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一学期后,教师搞了一次“突然袭击”,用同一份试卷对甲乙两班进行对比测验。试卷的题目以《一件小事》课文后的练习题为主,并补充了一些小题目。测试的结果发人深思:没有做过课后练习题的乙班学生的成绩超过了曾经做过这些练习题的甲班学生的成绩。乙班的优秀答卷(85分以上)占全班答卷总数的70%,而甲班仅占38%,尤其在对课文内容记忆准确程度以及理解的深度上,乙班远远超过甲班。钱梦龙是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他以自己教学实践证明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一命题是正确的。他把自己的探索过程写成了教学论文,并以此为起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创立了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然、教读、复读”为基础模式的“导读教学法”,这个方法在国内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钱梦龙教师综合运用了“问题探索式”和“行动研究法”两种范式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功。B、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a.发现问题。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存在的问题。b.分析问题。从发现的问题中选定研究课题,了解问题实质,确定研究范围,初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c.查阅文献。广泛搜集有关研究问题的资料,从前人的实践中了解课题背景,寻找研究线索,借鉴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理论。

D.初拟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假设、对象、范围、方法步骤和研究成果等。e.试行修正。随着研究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及时反馈研究信息,不断改进研究计划,完善研究工作,直到问题得到解决。F.总结评价。研究工作结束后,对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并为新一轮的更深入的研究做好准备。6、研究过程的可操作性:体现计划性,强调时间节点7、研究条件的可行性8、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块及开发的模式。创新之处: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教育问题。

经费预算的项目

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

科研论文的写作教师怎样撰论文和研究报告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从我们的实践提炼我们的经验用我们的语言叙述我们的实践让我们的经验体现我们的特色一、教师写科研论文的意义

1.总结教改的成功经验,使经验得到共享

2.内在地要求学习教育理论

,提升专业素养3.提高教师的知名度,为冲击名师作准备二、何谓科研论文的撰写是研究者在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和恰当的文章组织结构,采用科学而确切的语言来完整表达自己研究过程及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三、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写作的思路一般包含下列四个部分:1。我想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2。我为什么要研究(解决)这个问题;3。我认为应当怎样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4。这个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

四、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方法3.研究结果分析

4.有关问题的讨论5.结论

6.参考资料

问题的提出,要介绍课题的背景即研究的现实意义,要介绍本研究课题的主要思考方向,要提出研究的假说;研究方法的交代要具体,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表述清楚;在介绍分析研究结果时必须强调选用最有代表性的数据,要充分运用数据来显示所收集的信息。定性和定量分析要统一;在问题的讨论环节既要对研究结果作出讨论,又要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利弊得失进行讨论,对所用研究方法及发现的问题也可如实地提出来讨论;报告的末尾列出的参考资料要写清楚篇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注明页数,以便他人查阅。

五、论文撰写的要求论点要鲜明

论据要充足3论证要严密五、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顺序拟订提纲、撰写初稿、反复修改

评价者的实际操作:1、研究结论是什么?直觉的科学性、价值2、这个结论产生的过程考察,这个过程能产生这个结论吗?3、这个成果有怎样的价值?——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潜在的理论价值——研究者本人的发展价值评价者的隐性标准1、能看得到实践:来自于实践,对实践有用。

2、能看得是你的真切实践:是你做出来的,而不只是写出来的,更不是抄袭来的。

3、能看得到你的真切的研究实践:是有计划研究的。4、能看得到你的真切的有质量的研究实践:

三、科研论文写作的注意点(一)成果要有冲击力——感动读者:(1)新的观点,新的经验做法,被成果的价值感动(刘京海、“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契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建设小学)(3)被你的优美语言(溢出的情感)感动三、常见问题(一)成果的冲击力问题——感动读者:(1)新的观点,新的经验做法,被成果的价值感动(刘京海、“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契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建设小学)(3)被你的优美语言(溢出的情感)感动(二)选题问题1、不在教育教学范围2、过于集中:“研究性学习”、“自主性……”等3、与课改精神远离,或相悖4、主题涉及过于笼统、过宽5、题目表述不规范(三)内在逻辑问题1、研究报告的逻辑起点:问题——来自何方(背景)?问题的表现与本质是什么?必须表述的清晰。问题决定着研究价值。2、问题答案(得到解决)的产生过程——研究过程简介(时间、对象、方法)——或认识基础、实证过程(四)体例问题:横向体例(论文)+纵向体例(研究报告)——标题式口号+例子——大而空(以小见大)——分段不清(小标题):文章形式给人的紧凑与清晰。(五)用语问题——缺乏个性、独特性——缺乏语言的鲜亮生动,句子冗长,不好读——乱用“名句”——编造生词(谁也不懂,或引起岐义)——极端化,缺乏辩证、客观(六)内容选择问题例子隐含的典型性、先进性、关联性数据的客观可信数据处理的规范、表达的规范(图、表)不违反科学(智商)(七)理论的应用问题——机械应用(缺乏生动性)——为用而用(缺乏必要性)——用错(一知半解)理论应用的三种形态——开展改革实践的认识基础(前部)——成果与效果关系的理论解释(后部)——具体实践行为的理论依据(中部)(八)形式规范问题——摘要(核心观点、成果、价值)——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篇名,杂志名,期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第几页(九)研究工作的厚实感问题——研究时间——工作过程——参与人数——实验数据、资料——相关实践活动(十)成果的可信性问题

(十一)容量问题——容量因文而异,该长则长——正文:5000——6000字教育案例的应用与撰写一、教育案例的定义:是一个有关教育情景的故事。优秀的案例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精彩的点评。二、教育案例的特征1。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2。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成为案例3。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并不是所有事件的描述都可成为案例三、为什么写教育案例1。学习运用理论2。总结教改经验3。促进交流和研讨四、怎样写好案例(一)案例的结构要素1。背景2。主题3。细节4。结果5。评析(二)写好案例的关键(美丽.doc)1。选择复杂的情境(案例.doc)2。揭示人物的心理3。独到的思考(原因.doc)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中等生”也需要注视的目光王萍是新转来的学生。温柔文静,学习成绩中等,头总也抬不髓上课,静静地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从不惹事,是那种不引人注目的学生。这就是她留给大家的印象,而且,她很快就不再引起大家的注意了。但我总觉得她有些异样。课堂上,我精心设计的情景深深地吸引同学们,他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课堂上经常高潮迭起,我和同学们一起享受学习,一起体验快乐。但我发现,王萍依然安静,依然低着头,我看不到她眼里的光。我试图通过提问来调动她的积极性。她倒也认真回答,但还是不主动。两个月过去了,王萍依然默默无闻。罢了吧,她既不是学习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后进生,也不是学有余力,需要特别“加餐”的优等生。很快,我也不再留意她了。和许多老师一样,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需要帮助的后进生和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以保证合格率和优秀率。期中考试后,王萍的妈妈第一次来到学校,她说,她躲在窗外听了我好几次课了。是吗?我心里一惊。她说,女儿经常眉飞色舞地向她描述,说老师的课上得好,她特别喜欢听。几乎每天晚上,王萍写完作业后,总要在自己房子里,给布娃娃们上课。她发现女儿的神态、语气都极像老师。毫不起眼的王萍居然能那样眉飞色舞,被我忽视的王萍居然把我当偶像一样模仿。末了,王萍妈妈说出了孩子小小的心愿:请老师多看看她。

我讶异、我感激,进而我深感内疚:我的漠视正在慢慢地熄灭她的热情,我居然轻易地忽视了这样用心的学生。曾几何时,老师们在“考试”这根大棒的指挥下,目光一再地偏移,使尽一切办法提升学生考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所谓的“抓两头,丢中间”就因此而产生了。是啊!不是要看合格率吗?老师就花时间辅导后进生;不是要看优秀率吗?老师就花力气给优等生更多的机会。至于中等生,没必要也没时间、没精力去照顾了。其实,中等生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基础并不差,潜力很大。更关键的是,他们容易转化,受积极因素推动就会变成优等生,受消极因素影响就变成差生。他们同样需要老师的目光注视,需要平等的机会,他们的热情还可以更充分地燃烧。我感谢王萍妈妈给我上的这一课。带着内疚,我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尽力给每一个学生应有的关怀。我相信,当我的目光不再偏移时,“王萍”们的眼里一定会发光,笑脸一定会更灿烂。

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下,许多学生已经丧失了自我,佼佼者常常非常自信,对老师的特别照顾也显得非常坦然,他们是班里的“王子和公主”;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往往也有自知之明,常常自惭形秽,他们在班里往往是“被遗弃的一族”;中间那部分学生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没有太明显的缺点,倒也很安分,但往往是未能得到很好开发和培养的群体。过去班主任“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或许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抓两头,带中间”能提高班级总体的考试成绩;二是“抓两头,带中间”有助于班级工作的稳定,保证班级平安无事。但如果长期如此,就会形成班级的“灰色地带”,有一部分人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新课改将过去的“面向全体学生”理念改为了“适合每一个学生”,这每一个学生当然包括中等生,我们应还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机会;另外,新课改非常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求太平的班级工作目标是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新教育的,何况有的中等生也会故意做出惊人之举,以求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因此会迅速向偏差生转变。

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有记者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道: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贝尔奖获得者,而是让所有进入哈佛的“金子”都在毕业之后发出耀眼的光芒。每一个学生都是“金子”,关注每一颗,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就是哈佛的魅力。难道我们的基础教育,不应该焕发出这种魅力吗?

小刀事件

某小学李老师班上发生了一件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