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研讨会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试题_第1页
中考化学备考研讨会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试题_第2页
中考化学备考研讨会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试题_第3页
中考化学备考研讨会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试题_第4页
中考化学备考研讨会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英岳建兵近几年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的设置,表达了贯彻“HY中也进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经历,下面就近几年来本人对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的一些看法和探究与各位专家和同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新课程HY课程的个性开展价值。〞本人认为,这里所说的民主是指考试也要面对学生中的群体,即,要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他努力学习的成果被和老师所认可,而不是像以往的考试那样,出一些“偏题、怪题〞来为难学生,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感觉到在考场上“英雄无用武之地〞,即:所考往往非所学,所学往往又没考,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在一次又一次“分数〞面前失败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正是我们化学老师造成化学“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所在。选择的余地〞,因此,开放性试题是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的一个新的题型。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才能和素质方面的考察,要求考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和才能。此类试题往往具有条件开放性〔给定多余的条件或者者没有限制条件〕、思维发散性〔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自己的知识程度和才能,采用适宜自己思维进展实验〕、结论多样性〔可以得到多个并列之答案〕等特征,真正表达新课程HY对化学评价的要求,使笔试评价到达“突出以学生为主,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开展、个性特征开展、终身可持续开展〞的要求。开放性试题一般具有以下八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迎合了新课程HY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要求,对参与并享受学习化学过程的要求,对面向群体、开展个性的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是开放性试题的本质特征。〔2〕结论的不确定性AB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题目情境模拟现实、科学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利于联络生活、科技、消费、下面从各地中考题中按知识的分类角度选取几题加以分析。1.化学与消费、生活实际相结合例1:例2:例3:例4:学习化学就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类,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这是化学的魅力所在,这题更是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发挥空间,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再例如:酸碱中和反响在工农业消费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请你联络生活、消费实际列举至少2个酸碱中和反响在生活、消费中的应用实例。答案:用氢氧化铝〔或者氢氧化镁〕中和胃酸;用熟石灰中和工业废水中的酸性物质。这也是一道开放题,但跟上题比,范围相对小一些,但还是会给学生较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例10.(05年中考题〕用好化学用语和溶解性表,对日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请按要求写出以下一种酸和一种碱一种酸和一种盐一种碱和一种盐一种盐和另一种盐酸、碱、盐的知识学习在的要求下变得让我们有些无所适从,但这题既考到了学生对这些日常生活中重要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响,同时,也防止了让学生死记硬背溶解性表的烦恼。例11.由失去标签的两种化肥,分别是硝酸铵和硫酸铵〔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别它们:〔2〕对于化肥的消费和使用有两种观点:观点1:化肥的使用会破坏土壤、污染环境,弊大于利,应停顿消费和使用化肥。观点2:化肥为促进农作物增产,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奉献,利大于弊,应继续消费和使用化肥。请就上述两种观点,结合我国实际,以“化肥利弊谈〞为主题发表你的看法。施用化肥,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所以,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开发研制优质化肥是我们生应该为国家或者人类要做的事。强调要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考,这道开放题不正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是否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吗?当然这些题的实验操作也不是唯一的,学生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发挥。例12.物质的用处主要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有咸味、无毒,常用作食品调味剂。仿照上述例如,请你再举出两例。-—溶微溶不43+溶溶微不溶溶+溶溶溶溶溶溶溶溶不不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决定用处,用处反映性质,这是学习化学所必须具备的根本理论知识,这题却也还很宽容地让学生能在较为广泛的物质的性质和用处中选择自己认为熟悉之答案。〔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求再写出三种相似的性质。物理性质:①例如:都能导电导热;NHHCO晶体蒸馏水43所述,开放性试题从知识考察的角度来说,可以无处不在,三、考题举例分析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花瓣出现红点点。他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各种假设,经过屡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你有哪些假设?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上在下表中。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色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分析]试题以波义尔发现指示剂为素材,要求学生根据科学家探究过程,提出设想并开展实验研究。素材中仅涉及盐酸和紫罗兰花瓣,结合化学实际,学生应该能敏锐地感知,试题旨在考察酸的性质〔指示剂遇酸变微粒出发,探究变色是由H、Cl、还是HO引起的。对应的实验就可以根据假设来进展设计和展开。+—2[答案]其它酸能使紫罗兰花瓣变色吗?将稀硫酸、稀硝酸等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盐酸能使其它种类的将溶液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是溶液中的Cl使花瓣变红吗?将NaCl、KCl溶液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22.结论开放结论开放是指条件给定的情况下,结论不唯一。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得出不同之答案,有利于考察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例15.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响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络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分析:镁带燃烧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试题常以“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而镁带燃烧在下的材里这个实验,课本是没有作出结论的,事实上,学生有可能做出“相等、大于、小于〞三种结果来的。该题归定了一定的范围,但结论却不唯一。解答:镁条燃烧时有一缕白烟〔是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去了,造成了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一层粉末,该粉末是氧化镁,也造成了氧化镁的损失……策略开放的题是指思维策略和解题方法不唯一,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设条件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方案,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16.以下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A.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B.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如今的锅。薪:指柴火。你选择的成语是。其中的化学原理:。))解答:A.久锤打烧红的生铁时,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使含碳量降低,转变为钢。B.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燃烧。例17.初中化学中有许多“化学之最〞例如:(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HY石;等等。你能模拟写出几条吗?〔至少二条〕解析: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初中化学中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4K;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综合开放是指条件、结论和策略中有两项可三项是开放的题。这类题表现为条件、方法和结论开放的假设干组合,要求学生在情景中自行设计相应的条件、方法和得出结论。正所谓“开放的化学,创新的思维〞例18.现有五种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请你从中选两种溶液,用五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展鉴别。要求:所根据的化学性质不能雷同;所用试剂在上述五种溶液之外。①你选择的两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鉴别它们的第一种方法是:〔包括步骤、现象、结论〕③鉴别它们的另外四种方法是:〔只要求写出所用试剂〕④写出③中一个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一道好的题应该不是所有考生都难以“下咽〞的“苦果〞,恰好相反,应该是所有考生“品味〞时感觉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一道“佳肴〞。这题给考生选择的自由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低起点、小坡度、却要求学生10123456789H24442H222242232333只要动笔,第①问应该是举手之劳。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越大,鉴别的方法也就越多,发挥潜力的空间也550门、别出心裁的鉴别方法,正折射出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例19.现有两只规格一样未贴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一样体积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224100分〕这是2021年的一道中考题,这样的题放在中考题里可以防止试卷区分度不够,同时,也可以尽量防止因化学科单科分太低而造成使师生为难的场面。四、备考策略开放性已经成为近年中考化学试卷实验试题的一个新特点。2021年的中考又即将降临,我们如何满足新课程HY设计开放性试题,各种层面的考生都能动手解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可以使得优秀的学生会觉多层次去考虑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思维,灵敏创新。“搜索式〞习题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展归类整理此类题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泛,答复时要从化学知识的整体范围内立体搜索,主要考察学生搜索整理知识、类比联想、举一反三的才能。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平时学习时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积累,以及掌握获取化学知识过程中辩证思维的方法。例20.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造不同,详细填写上(1)一(6)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并以此为例,再写出另外两组实例。(1)HY石和石墨:碳原子_不同。(2)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__不同。(3)CO和CO:分子的__不同。2(4)酸溶液和碱溶液:所含的__不同。(5)浓硫酸和稀硫酸:_不同。(6)生铁和钢:__不同。(7)。(8)。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组成、构造是造成物质性质不同〞辩证思想的理解及相关化学知识的整理情闭式填空,(7)一(8)为搜索式填空。此类题只要有条理地考虑,往往有许多答案,关键是从化学知识的整体范(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HY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2)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决定了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3)组成元素一样但原子个数不同,分子构造不同,化学性质就不同。如CO与CO.HO与HO等。2222(4)溶液组成中所含离子不同,酸溶液、碱溶液各自具有的性质不同。(5)在合金中,掺入的合金元素含量不同,物理的、化学的和机械加工方面的性能不同。(6)由于浓硫酸和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导致粒子存在状态不同。浓硫酸中HSO主要以分子形式42HSO电离成H和S0十24者阳离子)不同,除具有通性外,还各有特性。答案:(只要符合题意的合理答案都可以。)(1)排列(或者空间构造);(2)最外层电子数;(3)构造;(4)离子;(5)含硫酸质量分数;(6)含碳量;(7)氯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g)盐酸和稀硫酸:所含酸根离子不同。“讨论式〞习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综合运用才能,具有一定的研讨性、灵敏性、思维发散性等鲜明特征,是培养良好的解题才能、全面灵敏运用知识才能的最好方法之一。解题时,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全面分析,一一列出它们的可能性,再根据条件和所学化学知识进展检验,确定正确的结果。例21.假设从硫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钠、硝酸钠、硝酸铜、硝酸八种溶液取出其中的两种,进展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表1中。表1实验记录用试根据各步实验现象答复以下问题:(1)所取出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_。(2)写出步骤(3)可能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此题主要考察酸、碱、盐的重要性质,即常见酸、碱、盐溶液中离子的特性。解题时,应根据每步实验现象做出判断,最后综合各步判断得出结论。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因此答案有多种可能性。CuCuSO和NaCO24233和NaCOSO和Ba(OH)SO和Ba(OH)22324242由步骤(2)可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酸(H):〔HSO,HNO〕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结合步骤(1)推知,混合溶+243液肯定不含CO。3由步骤(3)可知: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因为:44Ba(NO)+HSO=BaSO↓+2HNOBa(N0)+NaSO=BaSO232244332443混合溶液中含HSO和NaSO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结合步骤(1)推知,混合溶液肯定不含Ba。由步骤(4)2424可知,滤液中一定不含Cl,因为AgNO与Cl反响会生成AgCl沉淀,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l。---3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和SO,肯定不含Cu,Ba。可能含有Na据此讨论混-十2十3+-34合溶液的可能组合:答案:(1)可能组合:〔1〕HSO和NaSOSO和NaNOSO和HNO和NaSO。3242424324324(2)Ba(NO)+HSO=BaSO;Ba(N0)+NaSO=BaSO↓+2NaNO。232244332443“发现式〞习题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此类题的特点是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和科学地去探究、去发现题给信息、方法和数据的规律,再用所总结、统摄出的规律去指导解题。发现式开放性试题主要考察学生观察分析才能、发现才能和概括规律的才能。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和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囿于课本上的结论。例22.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者中子)质量的1/1836。表2是初三教材中的一张表格。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2)。(3)。(4)。表2几种原子的有关数据氢碳氧钠铁161888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不同原子构造中各种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解题时,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照表中所给的一组信息,分析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此题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互相关系;各元素的质子数或者中子数或者电子数或者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规律),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解题思路:1.由每一纵行以及纵行间比照、分析数据,整理后发现规律:第一纵行的不同原子,其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第二纵行,氢原子没有中子,其他原子中子数也不一定一样,或者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由纵行比照看: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或者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或者一般说来:相对原子质量随质子数或者中子数增加而增大。2.由每一横行以及横行间比照、分析数据,整理后发现规律: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要注意的是开放答案不等于没有原那么,以下答案值得商讨:为“不是所有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2)对某一规律性的结论进展变式处理,变成另一规律性结论,尽管正确,但算重复结论。如“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等同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或者“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化中不可再分。(4)违犯科学事实,臆造结论。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4)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