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同步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观察图,图中现象带来的影响是()A.“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B.“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C.“苏湖熟,天下足”D.“机工出力,机户出资”2.下图中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利于()A.宋代交通运输的进步B.宋代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C.宋代农业生产的发展D.南宋抗金斗争的胜利3.一个北宋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是()A.河北和河南C.福建和广东B.江浙和广东D.江浙和四川4.景德镇作为享誉中外的千年瓷都,是中国瓷器生产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烧制瓷器的窑火从未熄灭,见证着这座千年瓷都的兴衰荣辱。景德镇兴起于()A.唐朝C.南宋B.北宋D.元朝5.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建在当时的()A.泉州附近B.广州附近C.东京郊外D.温州附近6.一位学者在讲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的时候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洛神赋图》C.《耕获图》B.《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7.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责是()A.管理造船业B.提供住宿C.印刷纸币D.管理海外贸易8.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朝廷还允许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修建清真寺。这些措施主要表明()A.宋朝提高外商待遇并鼓励通商B.宋朝尊重外国人的生活习俗C.宋朝要求外商必须在华定居D.宋朝实行了平等的民族政策9.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论文。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①《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发掘与研究》②《宋代瓷器五大名窑艺术审美研究》③《略论宋代茶叶的生产与流通》④《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A.精巧的手工技艺B.繁荣的宋代经济C.繁盛的商品贸易D.发达的农业生产10.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制作的图表。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地区时期宋初北方南方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A.人口大量南迁B.宋朝社会生活C.经济重心南移D.苏杭人民生活富足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方北方占全国户口的比例占全国户口的比例998578551485296624296人口(户)人口(户)西汉唐朝北宋247068539204151122476019.8%43.2%62.9%80.2%56.8%37.1%材料二(宋朝)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1)阅读材料一表格,概括自西汉到北宋,我国南、北方的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2)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3)阅读材料三,举例说明宋代制瓷业的发展有什么表现。(4)设想一下,宋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商船会从哪里启航?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是因为宋朝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四有百万人口的北宋东京所需物资主要依靠水运,“汴京四渠”是其重要运输线;南宋时,江南运河以及长江成为新的运输通道。两宋时,海外贸易引起政府关注,为发展远航,港口都有规模很大的造船厂。宋代造船技术高超,打捞出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长41.8米,载重近425吨。——摘编自国家博物馆《文物宋元史》(5)依据材料四,分析宋代造船业兴盛的原因。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图片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其最重要的影响是经济重心的南移。选项中,A描述的是江南开发之前的情况;B介绍的是关中地区的富有,而不是江南;D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只有C叙述的是北人南迁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故选C。2.C3.D4.B5.C6.D7.D8.A解析:据材料“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9.B10.C11.(1)自西汉到北宋,我国南方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说明南方尤其是苏州、湖州农业发达,对宋朝国家的粮食供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粮仓,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或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4)广州或泉州。措施:宋朝政府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