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1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2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3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4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文化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一中2023届高三历史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含解析)1.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A.彩陶画与汉赋B.话本与小说C.唐诗与风俗画D.楚辞与文人画3.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4.“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B.绘画C.戏剧D.杂技5.“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赞扬祖国的壮丽河山,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最高峰”。请问这一位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6.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同学小吴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诗经》由孔子编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C.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D.《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7.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时期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1\*GB3①毛笔、纸张=2\*GB3②雕版印刷的书籍=3\*GB3③陶瓷花瓶=4\*GB3④临摹的《女史箴图》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B.=1\*GB3①=2\*GB3②=4\*GB3④C.=1\*GB3①=3\*GB3③D.=1\*GB3①8.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A、王羲之——《兰亭序》B、怀素——《自叙贴》C、颜真卿——《祭侄文稿》D、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9.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很多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右图就是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请问画中唐太宗接见的使者来自于()A.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10.安徽历史文化荟萃,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下列图片与唐宋八大家有关的是()①当涂青莲祠②和县陋室③滁州醉翁亭④铜陵王荆公书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诗仙”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而“诗圣”杜甫的诗风则凝重、沉郁,这是因为()A.两人性情不同,李白个性张扬、杜甫性格忧郁B.李白出身于家境殷实的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李白得到唐玄宗的欣赏,意气风发;而杜甫不受重视,落落寡欢12.该图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饰“……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关于其制作的可能时代说法,较为正确的是()A.饰有隶书作品,秦朝隶书盛行,这应当是秦朝作品B.饰有行书作品,晋代行书盛行,这应当是晋代作品C.所饰作品为诗歌,诗文饰于瓷器始于唐朝,这应当是唐朝作品D.所饰作品为小令,元代开始盛行,这应当是元代作品13.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4.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行书15.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在怛逻斯战役败于阿拉伯军,唐军的一些工匠被俘,他们将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传人阿拉伯。这项发明应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16.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1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18.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A、傩戏的形成B、南戏的出现C、元杂剧的出现D、京剧的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材料三】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请回答:19.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20.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21.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1)材料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材料二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物挤压下的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作为创作方法和艺术精神,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做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举出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举出两位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材料三

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高尔基(3)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以上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回答:(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4.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一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丁建宏《德国通史》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25.中西两大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泛,广绰庞繁,其中有亲和、有碰撞、更有交汇与融合。两大文化体系也在这亦抑亦蓄、共拒共融中伴随着东西方两大文化共同走向鼎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以“东学西传”为主。起始于西汉,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从16世纪开始,在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都大大的超过了前一个时期。——材料综合自李翠玉《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考察》材料二19世纪至20世纪西方人眼中中国的人与事,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上来说,那些陋习、弊端、问题与症结首先吸引住了西方中心主义者或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目光,引发了其浓厚的兴趣,并为其贬抑、丑化中国及中国人,为其"奴化中国"论调寻找所谓的客观依据。他们沿续了十八世纪时那些关于中国认识上的否定式,把中国看成静止停滞、僵化保守和日益腐朽堕落的国家。——李朝全《西方妖魔化中国的历史》材料三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学西渐”的途径、主要特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西学东渐”出现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3)材料三中体现了怎样的史观?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4)和平与暴力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有人认为“文化交流中和平比暴力好”,也有人认为“暴力比和平来得快”。请依据所学做出评价。26.材料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为己任”。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21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对科技发展的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参考答案【答案】A2.C3.C4.C5.A6.C7.C8.B9.B10.D11.C12.D13.B14.B15.A16.B17.A18.C19.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2分)由繁到简。(1分)20.不认同。(1分)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学生答具体内容,同样赋分)2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尊孔复古逆流。(2分,任意2点2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2分)抛弃民族虚无主义(抛弃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珍爱传统文化等也可)。(2分)22.(1)京剧;(1分)原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2分)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2分,写出一点即可)(2)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分)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的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2分)(3)电影放映。(1分)原因:①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为电影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②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为其诞生提供精神动力;③商业利益的驱动为其诞生提供了物质动力;④19世纪末摄影技术、曝光技术等的发明,则提供了技术基础。(2分,写出任意一点即可)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2分,写出两点即可)23.(1)战国。(1分)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2分)(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分)(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1分)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2分)(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24.(1)变化: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步衰落)。(2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2分)(2)措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2分)背景:德国完成统一;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3分)(3)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科技革命。(4分)25.(1)途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