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温泉度假村_第1页
济源温泉度假村_第2页
济源温泉度假村_第3页
济源温泉度假村_第4页
济源温泉度假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温泉度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一、概述河南济源市五龙口沁园春温泉度假区位处五龙口景区境内南侧。五龙口风景区位于济源市东北部,呈块状分布,由西到东分别为盘谷景区、沁河景区、温泉景区、愁儿沟景区、白涧沟五大景区,自然地形成山——水——山——水——山这样一种高低起伏、刚柔并济的组合,呈现各景区的独特环境风貌和气氛。五龙口景区内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这里山俊水秀,景色迷人,交通便利,名胜古迹荟萃,是以太行猕猴、温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旅游观光区,集山水、古迹、稀有动物、温泉为一体。沁园春温泉度假区位于五龙口景区东南面,沁河自西向东贯穿五大片区,包括化城、小滩、下寺、牛王滩及采石场。区内拥有旅游资源包括地热温泉,沁河景观、牛王滩、棋盘山、箭过顶等自然山水资源,化城寺遗迹、曹魏古栈道、沁水公主园遗址、枋口秦渠故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等。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内的山、石、谷、溪、泉、田、滩、林各类景观资源,以及以沁园春文化为主导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对河南地区温泉旅游、生态度假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吸引力,而且从长远的发展眼光考虑,将极具会议接待及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价值。香泉温泉度假村项目总占地面积410亩,以唐风为主格调,总体景观以江南园林为基调,中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为主线,融合昭明太子文化,中华佛文化、禅学,利用享有“第一汤”美誉的千年温泉,精心打造出以露天温泉为核心,集餐饮、客房、购物、房产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村。沁园春温泉度假区拥有园林式的温泉池区面积约5万平方米,拥有70多个风格和功能各异的露天温泉浴池,有中草药浴池、水果花瓣浴池、高温浴池、石板浴、沐足池、SPA水疗区、至尊区等,打造出以露天温泉为核心,集餐饮、客房、会议、娱乐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村。沁园春温泉度假区的露天温泉区日接待量11175人/日,390间豪华标准客房,中餐厅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会议多功能中心可同时容纳500人开会。沁园春温泉度假区,“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旷远”。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原汁原味。山、水、谷、林、温泉、冷泉、湖光山色应有尽有。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其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结合周边总体自然风光和地区文化,充分利用周边交通、自然环境等优势,融入现代建筑文化,在满足其度假、养生、房产等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前提下,以功能为先导、以路网为纽带、以实用为基础,将沁园春温泉度假区建设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具有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度假圣地。规划设计原则以当地温泉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现代旅游度假模式为设计指导,以生态为前提,以人为本、发展可持续的旅游度假村。在要满足现代人在休闲、养生、居住和娱乐要求以外,融入现代田园风情;以温泉度假村为主导力量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开发。1、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通过对温泉的开发和地方风情、田园风光的融入,处理好旅游度假村和周边商业、房产的关系,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建造一个繁华舒适的郊区“新城”。2、以人为本规划设计对服务人群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了解人对环境和空间的需求以及环境和空间对人的吸引和映射,争取度假村和人之间最大程度的亲和力,引导其主观消费意识。规划设计应该符合现代人的休闲理念和审美情趣。3、倡导生态建设以保护当地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注重设计中的生态性。项目建设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自始自终相互融合,既达到对温泉度假村的建设提升,同时又促进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周边生态模式的建设。4、注重可持续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生态,引入生态技术。三、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8、《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318-2000)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4、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划15、甲方提供——资料及要求四、总体布局(一)、总体构思沁园春温泉度假区规划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在规划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规划中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处理好度假村与周边景观环境之间的映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带动。规划中结合旅游风景度假区的定位,充分利用现有温泉、山体、林地及水体等景观环境资源,以低密度开发、高标准建设为原则,建设高水准的富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自然生态温泉旅游度假村。本项目处于山谷之间,沁河环绕基地而过,依山傍水、四季如春。为体现温泉“以水养人”的特点,整体规划上加大了水体的流经面积,以水贯通整个度假村。使得整个度假村在交通与休闲娱乐上起到档次的飞跃。(二)、方案特点1、多元化的复合型温泉度假村摈弃以传统的文化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单一型度假旅游产品。创造多功能、多用途的复合型旅游度假村。更好的满足人们餐饮、度假、休闲、娱乐、会议、居住、养生等多方面的需求。2、整体化的景观系统以山体作为大的景观背景,结合现有水系、基地形态、和植被现状,将温泉浴场和其它休闲、娱乐设施有机结合,形成水系、山体、建筑、植被的自然统一。规划区以滨水、近山、生态为特点,娱乐游憩活动与景观开放空间有机结合,使得内外生态系统更加整体化。3、高效的道路系统和土地利用形态道路的走向及建筑的布局都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依山就势,使得温泉度假村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各个组团之间通过步行交通系统连接。道路为人车分流系统。度假村内部的车行交通靠电瓶车来实现。4、高新技术的引入沁园春温泉度假区规划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引入人工湿地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系统、太阳能节水系统以及建筑绿化等生态系统;同时将智能家居在度假别墅区作试点。(三)、规划结构度假村以外围的车行道路和中央的步行街轴线为骨架,连接接待、温泉、商务、休闲、娱乐、房产和养生等各个功能分区。(四)、功能布局根据用地环境和功能特点,沁园春温泉度假区分为七个功能分区:1、温泉主题酒店温泉主题酒店位于沁园春温泉组团的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25000㎡,楼高3-4层,总客房数达260间,规划设计双人房159间,单人房80间,无障碍客房2间,行政套房12套,豪华套房6套,总统套房1套。同时配备一流设施的多功能会议中心,更有精致特色的餐厅、康体中心。酒店建筑群形体像一只展翅的白鹭,背靠太行山脉,掩映于五龙口山水之中。2、温泉小镇温泉小镇是沁园春温泉组团里面最为重要的文化商业配套。小镇融合淡淡的秦风汉韵与现代生态风格,街巷临水而建,在现代与中式的建筑风格中建立一个能打通和连接温泉酒店与温泉馆的度假商贸街区。温泉小镇综合体三层布置五龙口客栈,结合传统豫北、山西民居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挖掘改造再创新,打造成为以统豫北、山西民居风情为特色的主题客栈。提供约40间客房。3、室内温泉馆室内温泉馆馆顶部由玻璃钢架构成,仿佛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既能享受充足的阳光,又能保持全年恒温,避免冬日泡浴的寒气袭击。室内温泉馆(含温泉接待中心)规划建筑面积约8000㎡,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为动感水疗区、雨林悠游区、雨林欢乐岛和巨树岛,还设有无边际恒温泳池、休息区、酒吧台等公共服务空间室内温泉馆还引入高科技的手段,强调动态元素,综合运用光电传感、红外传感、数字多媒体技术、三维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机互动的多媒体虚拟现实展示等,结合植物景观打造出水幕电影、步步生花、凌波微步、3D鱼林、天上水、音乐浪花等一个个神奇的影幻世界。室内温泉馆除了完善的温泉接待设施及水上项目,还有主打“健康度假”概念的国际健康疗养中心,把旅游、度假、疗养三合为一,目标锁定客源市场的高端客群。这部分客群忙于疲惫的都市生活和交际应酬,亚健康问题突出,所以沁园春温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中医养生疗法,引进优质、高质量的健康设施和国际专业健康咨询诊疗机构,先进的诊疗技术,零污染的自然环境、高温药用温泉、五星级酒店配套及个性化定制服务,关键还有提供对贵宾们来说至关重要的私密空间,必将成为河南地区乃至中原地区旅游度假发展的创新模式。4、露天温泉区露天温泉设计精美,布局合理,拥有多功能厅、情侣套房、十泉十美、至尊泉、怡心泉、沁园厅、瀑布温泉等大小各异的特色温泉池数十余个,为游客提供温泉洗浴保健、养生和休闲等服务。当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呆久了的人们身处湿地中,面对着那广袤无垠、生机盎然的湿地景观时,会从感官、心理、精神上都感受到轻松与愉悦。我们根据不同的景观要求,灵活应用植物、自然式草坡护岸等形式组合,在平面线条上打破原有的规则布局,通过曲线游道、空间开合等不同处理方式来柔化。另外,还通过木栈道、伸入水面的挑台、下沉式台阶来丰富水岸周边。蒹葭苍苍的芦苇丛和从芦苇丛中群飞而出的白鹭,营造出一种闲散、野逸和生动的自然景观;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给人带来自然而宁静的美的感受。5、度假别墅区度假别墅区主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居住生活的场所,以现代手法打造出中式高端别墅风格。该区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规划上引入生态节能和智能建筑的先进建筑设计理念,充分配合生态度假村的规划主题。6、企业会所企业会所是专为商务会议团体、企业、VIP客户提供的高端温泉会所。整体建筑风格延续温泉酒店和温泉度假别墅的生态休闲元素,增添更为私密、精致、温馨的设计,营造宁静优雅、私隐、高品质的温泉环境。(五)建筑单体温泉主题酒店位于沁园春温泉组团的核心位置,通过整体的抬高,使景观视线越过绿化,畅通无阻。酒店裙房以褐色为主色调,主楼则是以白色为主调,一明一暗的对比使裙房融入周边环境的同时,突出主楼的纯洁轻巧的体量,切合白鹭展翅的立意,展现出酒店的标志性和时代感。酒店背山面水而建,掩映于五龙口山水之中,游客轻易融身心于这蓝天白云高山流水之间,咫尺之隔饱览大自然的奇妙造化,让您亲身体会济源山水的生态气息。酒店立面材料大量使用当地石材,通过不同组合方式最大程度地展现石材的各异面貌。酒店设计中运用中原宅院小镇建筑元素在充分表明地域文化性的同时,利用现代生态理念与传统文化的碰撞,结合室内空间室外化、室外景观室内化的创新设计手法,充分体现酒店的现代不失传统,灵动不失稳重的风格定位。商业街位于酒店东侧,与酒店裙房结合在一起傍水而建、依水延伸。作为整个度假村的主要商业活动中心,在整体设计层面,把用地周边的建筑空间整合成以酒店为核心、能容纳各种休闲度假生活、具有高度公共性的区域。以复合、多元为目标,最大限度的把能承载各样旅游文化商业的功能单元混合在温泉小镇步行商业区内,并且在业态布置的需求下进行垂直功能划分,以立体化的步行路径联结。引入风巷、临水酒吧街等空间元素,并且以具有强烈河南地方建筑色彩的民居作为蓝本进行模式演变和组合,形成立场的整体空间格局。在整体的设计上不但对传统的建筑构件进行归纳还运用具有时代的建筑风格进行整合连接。运用大量的青砖墙体玻璃门窗和钢结构,使商业街鲜活而富有现代气息。顺着商业街往东便可直接到达室内温泉馆,在设计方面不但采用了建筑风格上的延续还运用一体式拼接使空间上更完整统一。除此外,对温泉馆所不可缺少的私密性设计也做了很好的研究。对于视觉的干扰上,建筑的北侧主要幕墙面临水而建,达到视觉保护作用的同时近可让室内外的水景相互渗透、远可远眺远山,极好的丰富了游客的视觉感受。对于听觉的干扰上,建筑布局采用围合但不封闭的设计,内外有别,动静分区,墙上也多采用镂空墙面使吸声隔音达到效果最佳。酒店西侧为度假别墅区。为了让度假村内的居住环境更加优越的同时延续上商业街的建筑基础风格,我们对别墅采用现代中式风格进行设计。别墅设计古朴典雅,融合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把传统结构形式通过重新的设计。组合成另一种民族特色标志符号。并在设计中考虑合理衔接家具、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流畅,使室内外的整体达到完美的整合。在家居风格上主要造型是以明、清的家具为主。如:窗花、条案、茶几、线条、字画等材质对比营造出氛围。材质主要色调为黑色、深红木色,设计过程中也是根据户型来量身设计的,因为现代中式风格别墅设计有一大部分是造后期家具配式来点亮整个空间,现代中揉合着古典,以一种东方人特有“留白”美学观念控制节奏,彰显大家风范。整体区域内的单体设计使建筑本质中“人性化”“归属感”得到突出。(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五、景观系统(一)、设计原则生态性:保留主体植被和可持续开发现状水系,以山体为背景构建一个大的生态景观空间,注重生态人文景观的建设和与自然生态景观的结合。地方性:注重规划与当地的文化色彩相结合,植物的物种选择以地方物种为主。整体性:度假村以山体为主体景观的大背景。度假村内的水景、山体景观、形式多样的大面积绿色空间和人文建筑景观共同构成了度假村的景观要素。因此在总体景观构成中应特别注意水景、山体、绿化、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温泉度假村建筑总体上应以低层、低密度为主,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以人为本:通过对现状景观基础条件和游人活动及其视线规律的深入分析,以人的活动场所及其身心感受为核心,运用现代城市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手法进行景观环境设计,为所有游客与住客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二)、景观规划根据用地环境与功能组织特点,将整个度假区分为文化景观区、娱乐景观区、田园风光景观区和休闲别墅景观区。自然景观、建筑和人文活动共同构成了度假村内的文化景观区、娱乐景观区和休闲别墅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