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AB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AB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AB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AB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AB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第页码9页/总NUMPAGES总页数56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A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图是处于某分裂时期的动物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B.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2.下列有关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梨的果皮光滑和桃的果皮有毛是相对性状B.番茄的红色果实和圆形果实是相对性状C.家兔的黑色毛、白色毛和棕色毛是相对性状D.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是相对性状3.下列关于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纯合子自交一定是纯合子B.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F1所产生雌配子总数与雄配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一般不会影响3∶1的出现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4.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5.在探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多数子代噬菌体会含有32PB.艾弗里实验和赫尔希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物质的提取与分离技术C.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D.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6.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⑤的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B.连接图中C和G的结构是核糖一磷酸一核糖C.④的种类由①决定,共有4种D.DNA中②和③交替连接决定了DNA的特异性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的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8.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RNA中不可能存在氢键9.关于生物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一定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C.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D.肠道病毒EV71是一种RNA病毒,其易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10.关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B.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D.环境可通过对基因修饰调控表达进而影响性状11.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过程都能在精原细胞中发生 B.b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C.a、d过程需要的原料都相同 D.e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1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且生下来就有的疾病B.在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需要在患病家族中进行随机统计C.人们常常采取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禁止近亲结婚等措施达到优生目的D.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46条DNA中碱基对的序列13.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其的补充、完善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B.种群基因库是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14.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遗传B.DNA甲基化会导致表观遗传的发生C.可能引起疾病D.DNA序列发生了改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15.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5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800个。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则(

)A.该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400个B.若某双链DNA片段中,A占23%,则该双链DNA片段中G占27%C.具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放射性D.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与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量之比为3:116.某二倍体生物(2n=4)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如图是其细胞中DNA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IJ段的细胞可发生着丝粒的分裂B.图中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图中CD段与IJ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可能相同D.经过图中所示过程,理论上最终产生8个子细胞17.如图是某种单基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正确的说法是(

)A.父母正常,6号是男患者,他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父母双方B.不论3号是否携带致病基因,1号一定携带致病基因C.如果3号携带致病基因,那么4号与1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D.如果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2号也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18.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一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D.亲代的DNA应为⑤19.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20.下图1—3是某种生物的细胞分裂部分示意图,图4是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3所示各细胞中细胞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具有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图2所示细胞性别为_______。(2)图1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2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3所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3)图1-3所示各细胞中,发生基因自由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导致图3中A与a的原因是_______。与图4中曲线DE段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___(填序号)。(4)图4中CD段对应的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21.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II-6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遗传,甲病在遗传的过程中遵循了基因的_______定律,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2)个体5和个体7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3)若个体3和个体4再生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4)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图中的_______。(5)若个体8和个体9结婚,则生下一个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为确保子代正常,怀孕后还应进行_______。(6)若Ⅲ-10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___。(7)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下图甲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内合成某种酶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基因1和基因2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存在于同一细胞中,M1和M2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3)决定甘氨酸(Gly)的密码子是_______,若Gly是该多肽的最后一个氨基酸,则该多肽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4)图甲中过程a和过程b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和_____,过程a和过程b都遵循___________。(5)图甲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说明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从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3.下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下列回答∶DNADNARNA氨基酸(1)A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2)B过程所示的育种最常用的作法是在①处使用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小黑麦与原普通小麦相比是否属于一个新物种?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小黑麦与原普通小麦存在_______。(3)C过程若要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品种,需要从F2开始进行选择,原因是_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4)D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与C过程相比,D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4.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1)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侵染_______。(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4)上述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5)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被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侵染细菌时,理论上应将_______全部注入细菌体内,离心后沉淀。(6)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请※※没有※※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请※※没有※※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试卷第=page3636页,共=sectionpages2727页第页码37页/总NUMPAGES总页数56页答案:1.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由题图可以看出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A正确;B、该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具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由题图可以看出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C。2.C【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A、梨和桃为两种生物,A项错误;B、番茄的红色果实和圆形果实,为一种生物(番茄)的两种性状(果实的颜色,果实的形状),B项错误;C、家兔的黑色毛、白色毛和棕色毛,均为一种生物(家兔)同一性状(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项正确;D、如果不是同一种生物,即使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属于相对性状,D项错误。故选C。3.C【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详解】A、杂合子自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出现AA、Aa、aa,但纯合子自交一定是纯合子,A错误;B、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是由于性状分离导致,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子一代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C、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F1所产生雌配子总数与雄配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一般不会影响3∶1的出现,C正确;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C。4.D【分析】果蝇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在Y染色体上无该基因的同源区段,即该性状为伴X遗传。对于杂交组合白眼雌果蝇(XaXa)×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因此该杂交组合可以通过性状鉴定性别。【详解】A、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红眼果蝇的性别,A错误;B、白眼雌果蝇(XaXa)×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白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白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B错误;C、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白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Xa(白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无法通过眼色判断性别,C错误;D、白眼雌果蝇(XaXa)×红眼雄果蝇(XAY),得到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雌果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白眼,能通过眼色判断性别,D正确。故选D。5.C【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用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内,指导子代D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一部分(少数)子代噬菌体会含有32P,A错误;B、艾弗里实验未用同位素标记技术,B错误;C、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S型菌的DNA被DNA酶催化水解,不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会有子代病毒,D错误。故选C。6.C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其中①为含氮碱基(胸腺嘧啶),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磷酸,①②③共同构成的④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⑤是碱基对。【详解】A、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⑤的含量越高,DNA分子越不稳定,A错误;B、连接图中C和G的结构是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B错误;C、④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由①碱基决定,共有4种(A、T、C、G),C正确;D、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由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D错误。故选C。7.B【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4、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详解】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A错误;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B正确;C、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D、一个染色体含有1或2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B。8.B【分析】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详解】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mRNA是由DNA转录形成,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B正确;C、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D、tRNA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D错误。故选B。9.D【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详解】A、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但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如AA→Aa,B错误;C、染色体变异一般不会导致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D、肠道病毒EV71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呈单链RNA,无染色体,易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10.A【分析】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也就是合成的蛋白质可以直接使用,比如血红蛋白,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一系列性状。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性状。在这里,酶只是一种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不能直接构成人体,是用来控制代谢的过程,比如合成的唾液淀粉酶可以用来控制唾液消化淀粉的过程,进而控制性状。【详解】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A错误;B、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环境也能影响性状的表达,B正确;C、一个基因可以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影响多个性状,C正确;D、环境可通过对基因修饰调控表达进而影响性状,如甲基化使性状改变,D正确。故选A。11.B【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e表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详解】A、a表示DNA分子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正常情况下,a、b、c过程都能在精原细胞中发生,A正确;B、b是转录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错误;C、a是DNA分子复制,d是逆转录过程,两者的产物都是DNA,原料相同,都是脱氧核苷酸,C正确;D、e是RNA复制过程,产物是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B。12.C【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A、人类遗传病不一定是生下来就有的疾病,也有后天才发生的,A错误;B、在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需要在人群中进行随机统计,B错误;C、人们常常采取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禁止近亲结婚等措施达到优生目的,C正确;D、人类基因组计划检测对象:一个基因组中,24条DNA分子的全部碱基对序列,D错误。故选C。13.D【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A正确;B、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C、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C正确;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D错误。故选D。14.D【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详解】A、表观遗传是可遗传的,可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遗传,A正确;B、组蛋白乙酰化、DNA甲基化等都会导致表观遗传的发生,B正确;C、表观遗传学涉及染色质重编程和整体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弓|起疾病,C正确;D、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因此表观遗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15.BD【分析】1、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500个碱基对,共30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8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胞嘧啶也是800个,所以腺嘌呤等于胸腺嘧啶等于(3000-2×800)/2=700个;2、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详解】A、该过程DNA复制了两次,得到四个DNA,每个DNA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800个,所以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1)×800=2400个,A错误;B、若某双链DNA片段中,A占23%,则T占23%,C与G共占5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所以G占27%,B正确;C、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具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15N(放射性),C错误;D、亲代DNA有两条链均被标记,又因为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所以亲代的两条被标记的链分别去到了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所以复制完成后,得到四个DNA共8条链,其中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6条,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2条,数量之比为3:1,D正确。故选BD。16.ACD【分析】图中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核DNA数的变化,其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详解】A、图中IJ段的细胞DNA含量第一次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开,A正确;B、图中CD段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n,而GH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始终为2n,所以二者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等,B错误;C、图中CD段中前期和中期有2个染色体组,而IJ段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也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二者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可能相同,C正确;D、图中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而经过减数分裂,每个子细胞可以形成4个子细胞,所以经过图中所示过程,理论上最终产生8个子细胞,D正确。故选ACD。17.BCD【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某种单基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1号和2号均正常,他们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孩子6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据图分析,其中1号和2号均正常,他们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孩子6号,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父母双方;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A错误;B、若该病在常染色体上,则1号和2号都是杂合子(携带者),3号可能为杂合子(携带者)或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若该病在X染色体上,则1号是杂合子(携带者),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B正确;C、如果3号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是杂合子,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因此4号与1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正确;D、如果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隐性遗传病,若为后者则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D正确。故选BCD。18.BCD【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识图可知,①含有相同数量的15N14N和14N14N,为子二代DNA,②只含有15N14N,为子一代DNA,③含有15N14N和14N14N,并14N14N数量较多,为子三代或以后的DNA,④只含有14N14N不可能存在的,⑤只含有15N15N,为亲代DNA。【详解】A、细菌的DNA被15N标记后,放在14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1次形成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即图中的②,A错误;B、复制两次后形成了4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另外两个DNA分子都只含有14N,离心形成轻带,即图中①,B正确;C、随着复制次数增加(三次及三次以上),离心后都含有中带和轻带两个条带,轻带相对含量增加,即图中③,C正确;D、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5N,离心形成重带,即图中的⑤,D正确。故选BCD。19.ACD【分析】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2、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3、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详解】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体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通常不同,C错误;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D错误。故选ACD。20.(1)

图2和图3

图1

雄性(2)

4

2

卵细胞和极体(3)

图2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图1和图3(4)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或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分析】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2: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3: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分析图4:该图为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进行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粒)分裂,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1)图1-3所示各细胞依次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周期要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即图1才有细胞周期,图2所示的细胞其细胞质均等分裂,性别为雄性。(2)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加倍,为4个染色体组;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图3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3)图1-3所示各细胞中,图2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图3中A与a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图4中曲线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与之对应的是图1有丝分裂后期,图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21.(1)

常染色体显性

分离

X(2)

AaXBXb

aaXBXB或aaXBXb(3)1/4(4)3(5)

2/3

1/4

产前诊断(6)Ⅱ-5含Xb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或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形成了一个含XbXb的卵细胞,与Y精子受精后形成了基因型为XbXbY的Ⅱ-6(7)D【分析】II3与II4都有甲病,生出无甲病的女儿III7,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I3与II4都没有乙病,生出有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且乙病为血友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遗传的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2)个体5有甲病,且个体5遗传得到个体1的X染色体,所以个体5的基因型为AaXBXb,个体7没有甲病和乙病,但个体8有甲病和乙病,个体8的母本个体3的基因型为AaXBXb基因,所以个体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3)个体3的基因型为AaXBXb,个体4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4×1=1/4。(4)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个体8(XbY)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3号。(5)个体8的基因型为1/3AAXbY或2/3AaXbY,个体9的基因型为1/2aaXBXB或1/2aaXBXb,他们生下患甲病小孩的概率为1-2/3×1/2=2/3,他们生下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3×3/4=1/4。为确保子代正常,怀孕后还应进行产前诊断。(6)若Ⅲ-10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Ⅱ-5含Xb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或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形成了一个含XbXb的卵细胞,与Y精子受精后形成了基因型为XbXbY的Ⅱ-6。(7)研究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而调查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故选D。22.(1)

可以

RNA(或mRNA)(2)

核糖体

转运RNA(或tRNA)

信使RNA(或mRNA)(3)

GGA

UAG(4)

转录

翻译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

蛋白质的结构

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分析】1、分析图解: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图乙表示翻译过程中,图中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tRNA,③表示mRNA。2、基因控制性状有两种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1)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含有的基因与受精卵一般相同,因此图甲中基因1和基因2可以存在于同一细胞中。M1和M2分别由基因1和基因2转录产生,再以M1和M2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故M1和M2的本质是RNA。(2)图乙表示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以mRNA为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在核糖体处进行脱水缩合,故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tRNA,呈“三叶草”型,③表示mRNA。(3)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由图乙可知,甘氨酸(Gly)对应mRNA上的密码子是GGA。若Gly是该多肽的最后一个氨基酸,则其后边的一个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故该多肽的终止密码子是UAG。(4)图甲中基因通过转录过程合成出RNA,RNA再通过翻译过程合成出蛋白质,故过程a和过程b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转录和翻译。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转录中T与A配对、A与U配对、G(C)与C(G)配对,翻译中A(U)与U(A)配对、G(C)与C(G)配对。(5)图甲中基因1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红细胞的形态,即生物体的性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2通过合成酪氨酸酶,来催化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若基因2不能表达会导致患白化病,说明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本题以转录、翻译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表达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析图解,判断图中各标号表示的生理过程;掌握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属于考纲中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3.(1)

诱变育种

天门冬氨酸

缬氨酸(2)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生殖隔离(3)

F2开始出现重组性状

1/3(4)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诱变育种,B为多倍体育种,C为杂交育种,D为单倍体育种。2、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1)A过程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物种P发生基因突变CTG→CAG,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密码子由GAC变为GUC,因此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天门冬氨酸改变成了缬氨酸。(2)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由图可知,小黑麦(四倍体)与原普通小麦(二倍体)杂交的后代为三倍体,且不育,故小黑麦与原普通小麦存在生殖隔离,但小黑麦个体(四倍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因此小黑麦属于一个新物种。(3)F1的基因型为DdTt,其自交F2中会出现ddTT和ddTt的个体,且比例为1:2,即F2开始出现重组性状,故C过程若要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品种(ddTT),需要从F2开始进行选择。F2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纯合子占1/3。(4)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幼苗)。与C杂交育种过程相比,D单倍体育种的突出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4.(1)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其作用(2)

大肠杆菌

含35S的大肠杆菌(3)C(4)

不能

N元素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5)噬菌体的DNA(6)

部分含32P的噬菌体被细菌裂解释放

含32P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含32P的噬菌体会到上清液中【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即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其目的是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其作用。(2)由于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的噬菌体,应先将大肠杆菌在含35S的培养基上培养,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大肠杆菌。(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原料(氨基酸)和酶来自细菌,模板(DNA)来自噬菌体,故选C。(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理由是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不能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5)根据题意,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理论上,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因此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6)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因此这将是误差的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册生物期末专项突破模拟题(B卷)第I卷(选一选)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B.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C.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D.豌豆性状没有易区分2.纯合子与杂合子中,下列没有属于纯合子的是(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3.实现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套上纸袋

②将花粉涂抹在除去雄蕊的雌蕊柱头上③采集另一植株的成熟花粉④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A.④①③②① B.①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①4.下列杂交实验中没有能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A.:红果×黄果→子代全为红果B.小麦:毛颖×毛颖→子代有的是毛颖,有的是光颖C.高粱:非甜秆×甜秆→子代有的是甜秆,有的是非甜秆D.豌豆:高茎×高茎→子代有的是高茎,有的是矮茎5.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6.下面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没有正确的是A.D和D是等位基因 B.D和d是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D.等位基因相对性状7.下列人类遗传病中,没有是由致病基因引发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 B.抗维生素D佝偻病 C.艾滋病 D.红绿色盲8.南瓜果实是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两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那么表型相同的一组是()A.WwDd和wwDd B.WWdd和WwDdC.WwDd和WWDD D.WWdd和WWDd9.科学家们长期的实验以探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摩尔根通过实验验证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和X染色体的关系D.摩尔根等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0.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11.已知某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周围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在没有发生突变的情况下,这株玉米的子代没有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1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特点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作用会导致非等位基因的组合13.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14.对如图所示的描述,没有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正在进行有丝 B.图中细胞正在进行减数C.图中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图中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15.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动物杂交,正常情况下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的种类是(

)A.1种 B.3种 C.6种 D.5种16.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的种类是(

)A.1种 B.2种 C.3种 D.4种17.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 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DNA18.在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历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实验可以说明(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RNA没有是生物的遗传物质C.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D.可以用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19.下列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间结构B.DNA分子复制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C.DNA分子复制的特点之一是边解旋边复制D.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进行解旋20.下列关于基因的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B.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C.密码子位于mRNA上D.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体现了密码子的通用性21.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B.每种性状都只由一种基因决定的C.基因都是通过酶的合成来性状的D.基因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也一定相同22.下列关于表观遗传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B.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DNA的甲基化可导致表观遗传现象D.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没有能遗传给下一代23.二倍体水稻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那么,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A.1 B.2 C.3 D.424.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B.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C.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25.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部分染色体转移造成的生物变异分别属于A.图a和图b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a和图b均为基因重组C.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图a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b为基因重组26.如图为一个四分体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②和③互为姐妹染色单体C.①和④可交换相应片段 D.③④在减数Ⅱ后期分开27.如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

)A. B. C. D.28.低温可以诱导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后,可以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B.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与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原理相同C.该实验可以选择洋葱根尖作为材料,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出现加倍D.用显微镜观察,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29.狮与虎属于两个没有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没有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狮虎兽也是没有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诱变育种 D.无性繁殖30.雷鸟体色在冬天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 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 D.夏天阳光较强烈31.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改变了基因频率B.产生了地理隔离C.形成了生殖隔离D.产生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32.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蝙蝠因长期没有用眼睛而失去视觉B.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协同进化C.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D.食蚁兽的长舌是因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而形成的33.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A.化石证据 B.胚胎学证据 C.比较解剖学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34.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为(

)A.57%、43% B.36%、64% C.18%82% D.92%、8%35.生物多样性没有包括()A.基因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第II卷(非选一选)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36.如图是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表示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其中①为_______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②是_____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该过程所需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是_________过程,从③过程看出,镰状细胞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具体来说,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3)④上的三个碱基是___________。(4)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遗传病________(填“一定”或“没有一定”)会遗传给后代。37.图甲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图乙是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在动物的_________中形成的。图甲中①所示的一个细胞能够形成________个⑦所示的细胞。(2)图甲中的②表示__________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染色体组。(3)⑤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同源染色体_____对。(4)发生了图乙中DE段变化的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填序号)细胞。在AC段,细胞核内完成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实践中,发现某家族的遗传病患病情况如下图所示(多指和色盲有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_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为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可用羊水检查、__________、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专门的检测手段进行产前诊断。(3)该家族中多指属于_____________遗传病,Ⅰ1与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只考虑多指一种病,没有考虑红绿色盲)(4)红绿色盲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7和Ⅱ8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只考虑红绿色盲一种病,没有考虑多指)(5)Ⅲ11和Ⅲ12结婚,生一个患红绿色盲孩子的概率________,如果你是一位遗传咨询师,请为该家庭提供生育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page1818页,共=sectionpages1818页答案第=page1717页,共=sectionpages1818页答案:1.D【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详解】AC、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AC正确;B、豌豆的花为两性花,因此,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B正确;D、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D错误。故选D。2.A【分析】纯合子是指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杂合子是指基因组成没有同的个体。【详解】A、AABbdd中两对基因纯合一对杂合,所以仍是杂合子,A正确;B、AABBdd中一对基因显性两对基因是隐性纯合,所以是纯合子,B错误;C、AABBDD中三对基因都是显性纯合,所以是纯合子,C错误;D、aabbdd中三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所以是纯合子,D错误。故选A。3.A【分析】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上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详解】实现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④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①套上纸袋→③采集花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②授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①再套上纸袋。故选A。【】孟德尔遗传实验去雄是指母本花未成熟时去掉雄蕊,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干扰。授粉是指待父本花药成熟后,可用毛笔蘸取花药涂抹到母本去雄的花的柱头上的过程。4.C【分析】显隐性判断的方法:亲本为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后代全部为一种表现型,则子一代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或者亲本为一种表现型,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A、:红果×黄果→子代全为红果,可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A没有符合题意;B、小麦:毛颖×毛颖→子代有的是毛颖,有的是光颖,即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毛颖为显性性状,B没有符合题意;C、高粱:非甜秆×甜秆→子代有的是甜秆,有的是非甜秆,没有能判断显隐性,C符合题意;D、豌豆:高茎×高茎→子代有的是高茎,有的是矮茎,即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D没有符合题意。故选C。5.D【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的机会相等;F2没有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显性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详解】根据“杂合黑豚鼠”可知黑色相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这对杂合子的黑豚鼠交配,即Aa×Aa→AA(黑):Aa(黑):aa(白)=1:2: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色:白色=3:1。但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偶然性,4只鼠仔可能全部是黑色或全部是白色,可能是二黑二白,可能是三黑一白或三白一黑。ABC错误,D正确。故选D。6.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种性状的两个基因。在减数次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详解】A、D和D是相同基因,A错误;B、D和d是等位基因,B正确;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种性状的两个基因,C正确;D、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的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A。7.C【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ABD、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它们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ABD错误;C、艾滋病是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没有是由致病基因引发的,C正确。故选C。8.C【分析】用分离定律解决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详解】A、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wwDd表现型为黄色盘状,两者表现型没有一样,A错误;B、Wwdd表现为白色球状,而WwDd表现为白色盘状,两者表现型没有一样,B错误;C、WwDd和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C正确;D、Wwdd表现为白色球状,WwDD表现型为白色盘状,D错误。故选C。9.A【分析】1、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没有证明,A错误;B、通过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和组合定律以及减数的观察,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正确;C、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和X染色体的关系,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C正确;D、摩尔根等人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A。10.B【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没有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详解】A、C、D、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都是两种性状,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是两种物种,因此都没有属于相对性状,ACD错误;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一性状的没有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B正确。故选B。11.C【分析】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然条件下可自交,也可杂交。若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没有管自交还是杂交,在没有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均只产生AB一种配子。【详解】A、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然条件下可自交,也可杂交。若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没有管自交还是杂交,在没有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均只产生AB一种配子,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A正确;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B正确;C、由于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A和B的基因,后代没有会有aaBb的个体,C错误;D、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故选C。12.B【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的膜,以阻止其他再进入。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没有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A、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A错误;B、受精卵是由各具有本物种一半染色体数目的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因此,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正确;C、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错误;D、受精作用会没有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发生在减数过程中,D错误。故选B。13.A【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产生新基因,A正确;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没有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C、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没有会产生新基因,C错误;D、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发生改变,但没有会产生新基因,D错误。故选A。14.A【分析】题图分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次中期。【详解】A、图中细胞正在进行减数,A错误;B、图中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处于减数次中期,B正确;C、图中细胞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两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D、图中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A。15.C【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且遗传,遵循基因组合规律。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再相乘。【详解】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动物杂交,正常情况下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23=6种。故选C。16.B【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没有同的配子,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详解】基因型为AABb,在减数次的后期,等位基因在减数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没有同的配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所以可以形成的配子类型有AB和Ab两种,B正确。故选B。17.D【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符合题意。故选D。18.C【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是:使DNA与蛋白质等其它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各自的作用。【详解】被35S标记的一组大多数35S出现在宿主菌细胞的外面,说明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在宿主菌细胞后,并未进入宿主菌细胞内部而是留在细胞外面。被32P标记的一组32P主要集中在宿主菌细胞内,说明噬菌体宿主菌细胞时进入细胞内的是DNA。并且32P标记的一组子代噬菌体也出现了放射性。因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故选C。19.B【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间结构,RNA一般是单链结构,A正确;B、DNA分子复制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B错误;C、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正确;D、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先将DNA的两条链解开螺旋,D正确。故选B。20.B【分析】RNA有三种:mRNA、tRNA、rRNA。mRNA上有密码子,是翻译的模板;tRNA上有反密码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运输相应的氨基酸;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在翻译中参与催化肽键的形成。【详解】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例如,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只有UGG一种,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有UCU、UCC、UCA、UCG四种,A正确;B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B错误、C正确;D、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体现了密码子的通用性,D正确。故选B。21.A【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方式:(1)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来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间接生物的性状。(2)基因通过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性状。【详解】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另外还受环境影响,A正确;B、基因与性状之间没有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有些基因也可能会影响多种形状,B错误;C、基因对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酶的合成来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间接生物的性状;还可以通过蛋白质的结构直接生物的性状,C错误;D、基因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没有一定相同,另外受环境影响,D错误。故选A。22.D【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没有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详解】A、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那么他们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A正确;B、由表观遗传的概念中“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可知表观遗传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B正确;C、DNA的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表观遗传现象,C正确;D、表观遗传产生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D错误。故选D。23.A【分析】1、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没有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没有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2、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没有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用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到的植株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A【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A、癌变的实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A正确;B、癌变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B错误;C、癌细胞代谢旺盛,C错误;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都会使细胞癌变,D错误。故选A。25.C【分析】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学生对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详解】图a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引发的基因重组;图b中③所示的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②所示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而引起变异,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易错点辨析,即“易位”与“交叉互换”比较: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图解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到26.B【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