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_第1页
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_第2页
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_第3页
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_第4页
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H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XXX-20XX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Eddycurrenttestingregulationforin-serviceman-madecrystalkettle(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    次TOC\h\z\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前言 I1范围 在役人造水晶釜涡流检测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役钢制人造水晶釜(以下简称水晶釜)釜体内壁涡流检测方法及结果评价原则。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适用于采用放置式、双向聚焦探头对公称内径≮250mm、筒体直段无焊接接头的水晶釜内壁表面母材进行自动机械旋转扫查涡流检测。按照本标准实施涡流检测发现的超标缺陷应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复验。本标准不适用于水晶釜端部及底部结构尺寸、提离、边缘、台阶等产生的涡流检测盲区。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604.6-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GB/T14480.3-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NB/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6-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YB/T145-2013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DB61/497-2010在役人造水晶釜检验规程DB61/450-2008在役人造水晶釜超声波检测规程GB/T34019-2017超高压容器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术语和定义GB/T12604.6、NB/T47013.1、NB/T47013.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双向聚焦探头采用高磁导率铁淦氧细小磁芯,将两组线圈相互垂直组合,再聚焦屏蔽的平衡电桥探头。通过一次扫查应能同时检测出走向相互垂直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用于水晶釜内壁涡流检测的探头应为发射接收一体式、放置式探头。(涡流信号)旋转耦合器采用非接触电感耦合方式传输涡流信号的装置。应能无磨损、无噪声、无衰减,高可靠性的将涡流探头检测信号同步传输至涡流检测仪。随动编码器能够自动同步采集、记录并实时传输探头周向旋转扫查位置编码和轴向爬行位置编码的装置。端部盲区因边缘效应和几何结构原因导致的水晶釜端部无法实施有效涡流检测的区域。底部盲区因几何结构及未能彻底清理的残余水晶(膜)等原因导致的水晶釜底部无法实施有效涡流检测的区域。扫查方向根据探头与水晶釜内壁相对位移方向不同,将扫查方向分为周向扫查和轴向扫查,将产生提离效应的相对位移定义为径向偏移,见图1。实际检测的扫查方向同时包含周向、周向和径向三个分量,应选择合适的周向和轴向分量,避免和减少径向分量。缺陷取向根据缺陷在水晶釜内壁实际走向,或缺陷阻抗相位与人工缺陷标定阻抗相位夹角,将缺陷分为纵向缺陷和环向缺陷,见图1。图1扫查方向及缺陷取向示意图一般要求检测人员从事水晶釜涡流检测的人员应满足NB/T47013.1的有关规定,且具备一定的电磁及水晶釜检验相关的专业知识。检测系统水晶釜内壁涡流检测系统一般包括双向聚焦涡流探头、周向旋转扫查器、轴向爬行器、涡流信号旋转耦合器、涡流检测仪、对比试管及导向管、电缆等辅助装置。涡流检测仪应具备激励、放大、信号处理、信号显示、声光报警、信号记录、储存、回放和输出功能。检波单元应具备相敏检波功能;显示单元应能实时显示探头周向相对位置(角度)。检测仪的检测通道数应能满足检测效率和扫查稳定性,一般应至少具备2个放置式探头扫查通道。双向聚焦探头应能同时检测和区分纵向及环向两个取向的缺陷,且缺陷之间信号相互无干扰。在水晶釜内壁水晶膜厚度变化≯1mm时,应能通过阻抗相位差异有效地分离或排除提离效应产生的干扰信号。单个探头直径一般应不大于¢15mm;否则应进行信噪比测试。旋转扫查器应能保证探头在旋转扫查过程中与扫查面保持稳定贴合,应能防止提离效应对检测产生干扰。探头扫查过程中径向偏移应≯2mm;旋转扫查器与耦合器整体在旋转扫查方向的周向定位误差均应≯3°且≯5mm(内壁)。旋转扫查速度应连续可调。轴向爬行器爬行速度应连续可调且能够平稳跨越≯1.5mm的障碍物(如水晶膜)并回复原扫查距离。爬行器和随动编码器整体在推入方向的轴向定位误差应≯1mm/500mm。对比试管及导向管对比试管用于检测系统每次使用前的性能校准及检测结果评定。对比试管的规格、材质应与水晶釜相同或相近。对比试管应在轴向不同位置周向间隔120°分别加工一组纵向和环向人工缺陷,缺陷宽度均为0.5mm,长度均为10mm,深度分别为1mm、2mm、3mm。对比试管上的人工缺陷尺寸应定期核查,核查测量方式可参照YB/T145复型法进行。导向管外表面加工出锥型端面,端面内壁尺寸与水晶釜入口尺寸相吻合,安装后与水晶釜内壁加工端面平整对接,作为检测系统进入水晶釜内部的引导装置,用于提高扫查器运行的稳定性及减少端部检测盲区。为保证检测系统调试、校准与检测过程和缺陷定位的一致性,建议采用一体加工的方式制作对比试管与导向管。附录A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内径250mm水晶釜涡流检测的对比试管兼做导向管的结构加工示意图。其他规格的对比试管及导向管可根据检测需要参照制作。检测设备性能应符合NB/T47013.6-2015第10.3.1条相关要求。检测设备的定期检查可参考GB/T14480.3的相关要求执行。检测系统对试管上纵向及环向最小尺寸(深度1mm)人工缺陷的响应信号幅值信噪比均应≮10:1;对不同尺寸人工缺陷的响应幅值应能明显区分,并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检测系统对试管上不同取向的人工缺陷响应信号阻抗相位差应≮90°。检测准备检测表面检测开始前应对水晶釜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后应确保内壁残余水晶膜厚度≯1mm,必要时可用复型法或参考GB/T4956对残余水晶膜厚度进行测量。对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部位,应采取在探头或对比试管上粘贴相应厚度的模拟涂层等方式进行灵敏度校准,校准结果应能满足4.2.7条的要求。对水晶膜自身厚度变化较大的检测表面,应将提离信号视为噪声信号,应保证整个检测过程中提离信号引起的信噪比下降不超出4.2.7条的要求。工件固定检测过程中,水晶釜应水平稳定放置,检测环境应能保证整个扫查过程中水晶釜不发生轴向位移和周向转动。必要时,应设置辅助固定装置或拆除水晶釜端部卡箍等影响检测的部件。仪器性能核查每次检测开始前、结束后及每连续工作8h应用对比试管上的人工缺陷对仪器性能进行核查,其灵敏度、人工缺陷深度响应线性和人工缺陷取向相位分辨力应符合第4章要求。检测发现可记录缺陷,检测结束时应对进行一次人工缺陷周向、轴向定位复核。如超出第4章允许范围,应重新调试仪器,并对缺陷重新定位。周向定位核查方式:将扫查器置于对比试管纵向人工缺陷截面,轴向速度调零,周向扫查速度从零逐渐增加至本次扫查最大速度的1.5倍,使单个探头对每个人工缺陷至少扫查3次,每次信号显示周向定位误差(距离或角度)及各缺陷之间差值应符合第4章相关要求。轴向定位核查方式:将扫查器置于对比试管环向人工缺陷截面前侧≮500mm,在试管内壁标记轴向位置,周向扫查速度设置为本次扫查最大速度,轴向推进速度调整至单个探头恰好两次检出同一周向人工缺陷时的最大值【探头直径/(缺陷长度/周向扫查线速度)】,将同一人工缺陷两次信号显示的轴向中心标记为所检测缺陷轴向定位,定位误差应符合第4章相关要求。检测程序扫查参数的确定一次完整检测的扫查参数至少包括检测频率、有效检测面积(或探头尺寸)、轴向扫查速度、周向扫查速度、扫查螺距、端部盲区范围、底部盲区范围。将导向管与水晶釜端部连接固定,进行试扫查,调试扫查器和爬行器能无阻碍的移动并连续改变推/拉方向、旋转扫查速度和轴向爬行速度。调整周向旋转扫查速度、爬行器轴向推进速度及扫查螺距。为保证完整覆盖检测区域,规定单通道扫查螺距应≯0.8倍有效检测直径,双通道扫查螺距应≯1.6倍有效检测直径。任何情况下,探头的轴向及周向最大扫查线速度都应使对比试管上1mm人工缺陷信号幅度不低于标定信号幅值的90%。确定检测频率:将探头以不同周向速度扫查对比试管深度1mm纵向人工缺陷,记录阻抗信号幅值最大时的相位角,再扫查相邻无缺陷位置的噪声信号,调整检测频率,将两者相位差最大值时的频率作为检测频率。并将此时阻抗信号幅值记录为该缺陷的标定幅值。如果实际检测中发现被检工件噪声信号相位与对比试管噪声信号相位差较大,应对检测频率进行适当修正。不宜在一次扫查过程中改变扫查参数。任一方向的扫查线速度变化超过原规定值10%,应重新进行一次完整检测。附录B给出了IDX-300型爬行式涡流耦合水晶釜扫查器的推荐扫查参数。端部盲区的确定对资料完整,结构尺寸已知的水晶釜,优先选择测量方法标定涡流检测端部盲区,盲区范围为釜口外缘至釜体内壁前端加工凸缘距离与导向管锥段长度之和。对资料不全或结构尺寸难以测量的水晶釜,记录扫查至水晶釜端部与试管连接位置的边缘效应产生极大幅值信号时探头扫查截面对应的轴向位置,将此位置标定为轴向扫查零点;如导向试管端面不能与水晶釜端部紧密配合,则应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如外壁UT扫查)标定轴向扫查零点,并在釜体内壁零点及外壁相应位置作出标记,釜口端面与该位置之间的部分为涡流检测的端部盲区。底部盲区的确定扫查器固有盲区为探头中心至旋转扫查器前端缓冲器的轴向最大距离。具备条件时,优先选用外壁UT扫查方式确定釜底端部内壁加工凸缘截面位置,底部盲区范围为釜底外缘至该截面距离与扫查器固有盲区长度之和。如釜底凸缘位置难以确定,也可采用爬行器推进至釜底不再前进时,信号电缆上标记移植的方式确定底部盲区范围,但此时应注意电缆在推进过程中的平整性和系统轴向定位误差的确定。周向旋转扫查优先以釜体前端面底部为扫查零(0°/360°)点。如因釜体端部卡箍未拆除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直接在釜体上标记,也可以导向管的轴向人工缺陷位置平移标定釜体周向扫查零点,此时应保证检测过程中导向管与釜体无周向或径向相对位移。根据检测目的设置仪器实时显示、自动记录和存储整个检测过程各通道阻抗信号、时基信号、缺陷定位信号和报警信号。缺陷评定及检测结果处理缺陷取向的判定最大幅值响应信号与纵向人工缺陷信号阻抗相位夹角±30°范围内的缺陷判定为纵向缺陷,超出此范围的缺陷初步判定为非纵向缺陷。对初步判定为非纵向缺陷的,如有怀疑,可在已确定缺陷位置的情况下,将周向扫查速度调零,使探头以相应速度从轴向方向推进至缺陷位置进行复检,比较所得阻抗信号与周向扫查信号相位差,并将其与对比试管人工不同取向的缺陷信号相位差进行对比,进行最终判定。缺陷等级评定对所有阻抗信号大于1mm相应取向人工缺陷标定幅值10%的缺陷,应逐个记录、判定缺陷取向并按表1评级。表1缺陷等级评定缺陷等级纵向缺陷信号与对比试管上1mm纵向人工缺陷信号幅值对比非纵向缺陷信号与对比试管上1mm周向人工缺陷幅值对比Ⅰ<50%<100%Ⅱ≥50%≥100%Ⅰ级缺陷可根据涡流检测目的决定是否有必要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对缺陷定性、定量或尺寸测量。Ⅱ级缺陷应按照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DB61/497《在役人造水晶釜检验规程》并参考GB/T34019-2017《超高压容器》的相关要求进行评定。盲区补充检测涡流检测端部盲区及底部盲区应按照DB61/450《在役人造水晶釜超声波检测规程》等进行超声波补充检测。

附录A内径250mm对比试管及人工缺陷示意图(资料性附录)图中涡流探伤对比试管内径250mm,长800mm在距入口45mm和90mm截面各刻了两组人工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