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孟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60d63e4085eb7853ac5d0293ef64e7/b760d63e4085eb7853ac5d0293ef64e71.gif)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孟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60d63e4085eb7853ac5d0293ef64e7/b760d63e4085eb7853ac5d0293ef64e72.gif)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孟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60d63e4085eb7853ac5d0293ef64e7/b760d63e4085eb7853ac5d0293ef64e7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强化朗读练习、品味《孟子》散文的语气特点。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4.了解并正确评价“舍生取义”的观点,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课文的主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导入同学们,很多时候你也有过取舍的经历吧,在这个时候,你是怎样取舍的呢?学了本节课,你将找到答案。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默读课文,扫除语音障碍。2.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三、对照注释,同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大体理解句子的意思四、翻译句子,了解课文1.字词积累。得兼:能够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苟得:苟且偷生。患:祸患,灾难。已:停止、放弃非独:不仅仅。乡:通“向”,从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一词多义。(1)为eq\b\lc\{(\a\vs4\al\co1(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做,动词)也。,乡为(宁愿)身死而不受。))(2)得eq\b\lc\{(\a\vs4\al\co1(故不为苟得(得到)也。,所识穷乏者得(感激)我与。))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1)之eq\b\lc\{(\a\vs4\al\co1(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为宫室之(助词,的)美。))(2)而eq\b\lc\{(\a\vs4\al\co1(呼尔而(表修饰,不译)与之。,由是则生而(表转折,却)有不用也。))4.翻译文中重点句子。五、探究主旨用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六、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体内容,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字词,课下要多读课文,争取能背诵。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教学小结┃【板书设计】鱼我所欲也词eq\b\lc\(\a\vs4\al\co1(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主旨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教学反思】本课的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学好文言文,重在积累。这节课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习其他文言文打下基础。┃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导入通过背诵课文导入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手法运用。二、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1.文章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明确:比喻、对比。比喻使论证更加形象生动。而对比更有利于突出自己的主张。2.学生齐背课文。三、分析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1.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分析文章说理方法。(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辩礼仪”就接受优厚俸禄,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3.读课文,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四、小结你选择高山的时候,你就不能选择大海,你选择阳光的时候,你就不能选择黑夜。你在选择拥有的同时,你也是选择了放弃。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了选择,也就学会了做人的准则。五、布置作业“选择”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课题,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请你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对选择的看法。┃教学小结┃【板书设计】鱼我所欲也舍鱼取熊掌↓eq\x(舍生取义)↓eq\x(举例论证、对比论证)↓eq\x(人应保有本心)【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又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在文字上有些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