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1内力作用_第1页
地壳运动1内力作用_第2页
地壳运动1内力作用_第3页
地壳运动1内力作用_第4页
地壳运动1内力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穆朗玛峰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质作用

(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______和______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2)按能量来源分类:①内力作用:由地球______引起的。②外力作用:由地球以外的______能和重力能等引起的。

(3)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内能太阳辐射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1.岩浆活动(1)概念

(2)活动方式

(3)岩浆岩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侵入:花岗岩喷出:玄武岩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1、岩浆活动:岩浆内压力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2、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其类型复杂多样。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故也称升降运动。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与红海的变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自然界二者常相伴存在。构造运动造成岩石的永久变形,这种变形保留在岩石中成为构造运动的证据,叫做地质构造。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1).地质构造------褶皱岩层因受力而发生

,形成褶曲,一系列褶曲称为褶皱。褶皱往往形成

等地貌,是构成地貌形态的基础。世界上绝大部分山脉都是褶皱山脉。弯曲高山谷地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读图思考·拓认知]

教材P54图2-3-3本图主要表示褶皱的形成过程与对地貌的影响,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地壳岩层形成时有何特点?

提示:岩层形成时一般是水平连续的,并且由表面向深处岩层逐渐变老。(2)褶皱的形成受力方向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怎样的?提示:褶皱的形成是受水平力的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的岩层一般成山,向下凹陷的岩层一般成谷。(1).褶皱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如下面的图表所示:褶曲岩层的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表形态早期后期背斜向斜向上拱起向下弯曲中心老两翼新中心新两翼老

成山成谷可能成谷可能成山

(2).地质构造--------断层如果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就会破裂断开,称为断裂构造。其中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做断层。断层的组合类型:地垒、地堑。组合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地表形态例证图解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常形成块状山地华山、庐山、泰山等组合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地表形态例证图解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地质构造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褶皱的应用:①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②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汇集,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见下图)。

③背斜构造适宜地下隧道的建设:地下隧道在背斜构造中修建,拱形结构比较安全,不易发生崩塌事故,并且地下水不易积存。(2)断层的应用: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活学巧用·大冲关]2.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平原、背斜 B.盆地、向斜C.山地、向斜 D.谷地、断层(2)该地质构造形成此种地形的原因是(

)A.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B.槽部岩性松软易被侵蚀,流水侵蚀成为盆地C.槽部受到张裂,岩石易被侵蚀成平原D.槽部岩性破裂疏松,流水侵蚀成为谷地解析:判断背斜与向斜应抓住本质:根据岩石的年龄判断。判断地形应根据等高线判断。答案:(1)C

(2)A[例1]

(2010·天津高考)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海陆变迁与地壳运动。该地区目前为陆地,出现古海蚀地貌,只能说明陆地相对上升,或海洋相对下降。[答案]

A[例2]

(2011·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答案]

B(4)、地震:(定义见课本54页)(1)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原因——构造地震(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举例?)(2)火山引起地震——火山地震。(3)其它原因:如山崩、滑坡、地面塌陷、陨石坠落、大型水库、人类活动等。(4)区别震级和烈度。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a.震源b.震中a-b震源深浅b-c震中距一次地震一个震级,若干烈度.

3.变质作用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

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