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_第1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2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3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4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明治维新合肥四中李安朝2008年7月10日明治天皇(1867~1912年在位)第3课明治维新的内容学习目标1.归纳分析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2.日本发展工业的方式与英国工业革命与何不同明治天皇(1852—1912)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天皇。在位45年。在位期间,推行维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绝对专制政权,并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大力加强对外侵略活动。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4~1905年,发动日俄战争,并在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推动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内容是:“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以上史实说明了明治维新的哪些问题?《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民主、团结、进取、改革、开放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一个条件:推翻幕府封建统治,确立的明治政府,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政治1.废藩置县2.四民平等二.经济1.改革币制2.土地私有3.改革地税4.殖产兴业三.文化生活文明开化1.出国留学2.改革教育3.生活西化四.军事1.颁布征兵令2.军队特点措施作用局限性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四民平等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二是政府用公债的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其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实质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封建等级制度转化为资产阶级等级制度P114~117列表归纳明治维新的内容及评价经济方面币制改革土地改革地税改革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殖产兴业(创办国营企业→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得到政府鼎立扶持的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等,后来发展为“财阀”的基础,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是日本的一个特征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英国工业革命是手工工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日本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水到渠成←→拔苗助长)⑴经济思想:日本政府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⑵进程:日本轻重工业齐头并进,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英国循序渐进。⑶开拓海外殖民地:日本利用政府力量;英国利用殖民公司。文化方面出国考察留学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为改革培养了人才改革教育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生活习俗西化全盘西化,崇洋媚外军事方面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成为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日本代表团乘坐军舰咸临丸横渡太平洋

1876年,日本自造的第一艘装甲快速炮舰清辉号在官立东京石川岛船厂下水,清辉号不过是排水量900吨的三桅蒸汽炮舰,但是它的下水却被看作是日本海军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之一"。日本自此开始具备为海军自造军舰的能力。与西方相比的局限性但是,在引进外国技术、船只和武器的时候,日本海军忽视了一个对其将来的发展很重要的问题。他们本想"博采众家之长",所以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荷兰、意大利,只要看着新奇,是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便拿回国内。因此海军所用的舰船、机器和锅炉的制造厂商有数十家,分布于七八国。而作为主要兵器的火炮,其种类和口径更是五花八门,口径上既有英国的英制,又有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公制;既有前装滑膛炮,又有后装来复线炮;既有古老的意造青铜榴弹炮,又有克虏伯公司最新式的钢制加农炮……犹如万国武器博览会,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被时人讥笑为如同魑魅魍魉一样千奇百怪的"百鬼夜行"。与中国相比的优越性同日本相比,同时期的江南制造总局可建造1800马力、搭载26门炮、排水量2800多吨的海安号兵轮,中国的造船技术并不比当时的日本落后。但是因为"名为自建,一铁一木皆取材于外洋"(当时日本的造舰用船材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导致造舰成本过高,所以后来清朝慢慢停止了自造舰船,而转为从英德等国购买现成军舰。一个是不惜工本和前才来扶植自己的造船产业,一个是因噎废食转向购舰,中国同日本在造船工业方面的差距,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拉大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清朝政府兴办海军的功利性目的:不过是以其为海防手段,借以暂时抵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冲击,维持整个苟延残喘的封建制度和农业社会,一点没有借此机会发展近代工业、壮大国力,建立完整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体系的概念。P116学思之窗:你对“和魂洋才”教育原则有何评价?“和魂”指培养学生忠君、爱国思想;“洋才”是指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P117鹿鸣馆外交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舞蹈、宴会来招待欧美的宾客和使节,使对外谈判的条约,像关税、制外法权等种种不平等条约得到改正,同时也向西洋各国显现日本文化的高水准,实现“脱亚入欧”,对社会的欧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45年,在大火中烧毁。“鹿鸣”来自中国《诗经·小雅·鹿鸣》的篇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2007年天津)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鹿鸣馆外交——日本欧化走了段弯路日本欧化走了段弯路日本东京帝国饭店南侧的大和生命保险大楼前,有一块“鹿鸣馆遗址纪念碑”。碑文写道:“这里原是萨摩藩豪宅遗址……明治16年在此修建了鹿鸣馆,成为鹿鸣馆时代的发祥地。”如今,帝国饭店成了公务员、职员经常聚会之地,但已很少有人知道鹿鸣馆,更不知道鹿鸣馆曾经是近代日本欧化主义的象征。鹿鸣馆成外交场所鹿鸣馆建成于1883年(明治16年),是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设计建造的一座砖式二层洋楼,整体建筑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兼有英国韵味。鹿鸣馆名称出自中国《诗经·小雅》中的“鹿鸣”篇,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樱州山人中井弘取“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命名,意即迎宾会客之所。工程占地约1.45万平方米,历时3年,耗资18万日元(约合现在40亿日元),在当时也算得上是笔巨额经费。

1883年11月28日,外务卿(1885年12月实行内阁制后改称外务大臣)井上馨与妻子主持了盛大的鹿鸣馆开业典礼,参加开馆仪式的各级官员、各国公使以及亲王等许多显贵和淑女共有大约1200多人。井上馨在典礼致辞中表示:“友谊无国境,为加深感情而设本场……吾辈借《诗经》之句名为鹿鸣馆,意即彰显各国人之调和交际,本馆若亦同样能成调和交际之事,乃吾辈所期所望。”此后,鹿鸣馆就成为日本上层人士进行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井上馨等外交官为了专门招待欧美高级官员,经常在鹿鸣馆举行有首相、大臣和他们的夫人小姐们参加的晚会、舞会。为了便于住在横滨的外国官员参加,日方还在舞会召开当日晚8点半,开通从横滨到东京的专列,客人到达终点站新桥后,再用人力车拉到鹿鸣馆。这里,时常能见到帽插羽毛、拖着长裙的欧美贵妇人出入;馆内鼓乐喧天,彻夜狂欢。1887年,首相伊藤博文专门在鹿鸣馆举办了有400人参加的大型化装舞会,还在自己的官邸举办化装舞会,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把这时的日本外交叫做“鹿鸣馆外交”。上层社会全面效仿欧美

鹿鸣馆落成后,井上馨还把以前成立的与外国人交际的机构挪到馆内,命名为“东京俱乐部”。该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一般人不许入会,只有日本皇族、高官及民间有势力的人才能加入,而且交谈只限于用英语,以彰显俱乐部的国际性。在建造西洋风格的交际场所的同时,井上馨还指示实业界的头面人物涩泽荣一耗资23万,于1890年建成了西洋式的帝国饭店,以表明日本人与欧美国民有着同样的生活方式。井上还认为,学问、艺术方面学习欧美自不待言,各种法规、制度以及社交礼仪也要模仿欧美。于是,1885年日本先后设立了罗马学会、英吉利法律学校和法国学会等,这些机构对日本的学术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1886年8月,井上馨与森有礼、涩泽荣一等人还撰写了戏剧改良会宗旨,并于翌年4月邀请天皇和皇后在鸟居坂的宅邸观看戏剧表演。明治政府领导人为使日本尽快实现近代化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日本上层社会吃西餐、穿西服、留分头、跳交谊舞、盖洋楼等欧化风潮风靡一时。更有甚者,日欧通婚也成了当时的一项倡议,理由是可以提高日本国地位和日本国民的素质。深意在于修改不平等条约在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方针的指引下,鹿鸣馆成了日本近代欧化主义的象征,不但开日本人穿西服、跳交谊舞的先河,还成了日本社交界的启蒙,洋楼本身也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一道风景。但在西洋人眼里,鹿鸣馆还是有些滑稽,他们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模仿,甚至讽刺它是“东施效颦”、“公开的大闹剧”。对于传统的日本人来说,这也是不可接受的。日本近代教育家岩本善治在《女学杂志》中指责这种模仿“制造了荒淫的空气”;《国民之友》杂志也批评鹿鸣馆外交为媚外外交;参议胜海舟更是备感忧国,列举20条时弊,向首相伊藤博文进言。其实,井上馨建造鹿鸣馆并非只是简单地要创造一个跳舞的交际场所,而是有着更深的用意,那就是修改不平等条约。1868年,明治天皇上台,开始维新改革,倡导文明开化,收回国家主权、修改幕府末期以来同欧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直是明治时期外交上的首要任务。改约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井上馨肩上。1879年9月,井上馨继任外务卿,他把修改条约的重点,从税权转移到治外法权上。井上馨认为,要实现修改条约,必须先使日本成为“欧化新帝国”,只有这样,日本才能与世界先进国家立于同等地位。这也是井上馨修建鹿鸣馆、大搞欧化的深意。欧化政策宣告失败然而,这种欧化政策并没有改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歧视和压迫。从1880年到1887年,日本政府在上述外交思想的指导下,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与欧美列强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谈判,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其间,1886年10月24日,发生了“诺曼顿”号事件。英国货轮“诺曼顿”号在纪州大岛海面沉没,船长和26名船员乘救生艇全部脱险,而25名日本乘客全部溺死。经过英国的领事裁判,仅判处船长禁锢3个月,对日本乘客分文未赔。而井上馨的修改条约草案仅在名义上废除治外法权,方案公布后,舆论哗然。在群众和部分官员的反对下,1887年7月末,政府宣布改约交涉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