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地区经济课件_第1页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地区经济课件_第2页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地区经济课件_第3页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地区经济课件_第4页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地区经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二)改革开放前,均衡化的区域发展政策(三)西部开发的重点、风险与挑战(四)西部开发的目的(五)西部开发的关键:转变观念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人均GDP绝对值差距:“九五”初3400元,1999年5100元,年均扩大差距400多元;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九五”初14.2%下降到1999年的13.7%;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34%,中部地区30.7%,西部地区23.%%;消费能力: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东部地区3790元,中部地区2000元,西部地区1480元。东、中、西部地区GDP的差距(%)对口支持,省市际合作关系北京——内蒙古天津——甘肃上海——云南广东——广西辽宁——青海福建——宁夏大连、青岛、深圳、宁波——贵州我国西部开发的区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为3.55亿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1.66万亿元,占全国的17.2%。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江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天然气储量占70%以上,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川渝盆地的天然气也很多。煤炭储量占60%左右。我国已发现的170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均有相当储量。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等地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优势

总数达到2.28亿人,从业人员有1.83亿人,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只有沿海地区的40%左右,发展资源加工和面向附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较好。西部地区3.55亿人口中,90%居住在接近中部和东部的地区,仅四川、广西、陕西、重庆四省区市就有2亿人口,发展经济和提高收入的空间十分广阔,潜在市场很大。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

与周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具有一定区位优势。

西部大开发进展顺利。2000年,新开工的十个重大项目都有实质性进展。2001年,国家新开工12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3000亿元。新开工建设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干线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等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

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西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四大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草原封育工程。这四大工程的总投入有5000多亿元,都是国家通过提供粮食、现金以及种苗补助等形式无偿发给农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林草兼种、林药兼种、林果兼种等生产模式,不但确保了生态环境建设,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52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88万公顷。

基础设施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有9条涉及西部,西部地区省际之间规划建设8条通道,目前都在积极推进.新建和改扩建机场开工31个,其中已经竣工17个.西电东送工程,在建项目装机容量2200万千瓦,500千伏输电线路6770公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开工,计划2007年全线通车。西气东输工程新疆轮南至上海输气线路于2002年7月开工,计划2004年全线送气。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云南把云药建成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内蒙古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在优势产业中培育知名品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甘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突出重点,即:以创新、开发、开放促发展,突出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的生产力布局。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十五”期间西部将建八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新疆:10个优质棉花基地县西南、西北:1000万亩果园云、甘、青、新:20个蔬菜基地云南:天然橡胶基地云贵:优质烟叶基地云、广、内、新:15个高产高糖示范区宁、甘、新、青:中药材良种繁殖基地内、云、新:鲜花和切花基地2003年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完成投资116.5亿元,到去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占总投资的49.7%。东段靖边至长江三角洲已建成通气。西段新疆塔里木至靖边主体工程基本完成。2003年中国西部地区的12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加快,与上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提高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8.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3.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提高13.2个百分点。水、土地、气候西部开发的瓶颈中国的“三北”地区,即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34.6%),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其间80%(即262.2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这片荒漠化的土地竟占了中国国土的27.2%,也就是说,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据原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的一次调查,“三北”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基本上是以治理1亩,荒漠化1.32亩的速度在扩张。近二十年来土地沙化速度为年均2460平方公里,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

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至少分布着60多条;而在新疆几大沙漠周围,则多达100多条。

罗布泊曾经是一个面积2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随着孔雀河等河流的乾涸断流,1972年这个巨大湖泊终于死亡。

位居内陆河世界第二的塔里木河也断流1/4,水量缩减到三十年前的1/10,从一条大江大河变成了一条水渠。

(六)振兴东老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有规模格局和制造能力,但更多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东北的发展比西部更有基础和空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东北的差距主要在于:体制和观念第三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二)讲究效益,速度才过得硬(三)按比例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一)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加快科技进步(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37.66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51.0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是此项指标进行测算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大气污染。2000年我国排放二氧化硫1995万吨,烟尘1165万吨,工业粉尘1092万吨。水环境污染。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垃圾处理。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排放量为3186万吨.全国城市垃圾产生量为1.4亿吨,处理率为63%。沙灾问题。目前全国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27.3%,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速度增长。

水土流失。每年全国流失土壤总量50多亿吨。

水灾旱灾。我国年均受旱灾农田:50年代1.2亿亩,90年代达到3.8亿亩。专家预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

生物多样性问题。

WTO与环境问题。环境与贸易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引起人们关注。

三峡环境问题。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泥沙冲刷等问题。

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全世界水资源地球有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咸水97.5%,淡水2.5%.淡水中,有87%人类难以利用,人类能利用的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我国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有18个省(区市)人均水量低于5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京沙尘暴黄河荒漠化严重宁夏盐池人进沙退各国人均科研经费欧共体美国日本大部分拉美国家尼日利亚300多美元600多美元约700美元不超过10美元0.12美元日本以色列欧共体发展中国家23.5人22人9.5人(平均)1人(平均)小资料每5000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矿物的储量与开采(1990)

小统计矿物品种已知储量可开采年限储量扩大5倍可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