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课件_第1页
功能高分子课件_第2页
功能高分子课件_第3页
功能高分子课件_第4页
功能高分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功能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具有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高分子,如吸附性能、反应性能、光性能、电性能、磁性能等。10.1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

吸附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的某些分子通过各种亲和作用结合于固体材料上。

应用:利用吸附的选择性,可实现复杂物质体系的分离与各种成分的富集与纯化;通过专一型吸附可实现对复杂体系中某种物质的检测。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对某些特定离子或分子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的高分子。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分类:

按其吸附机理可分为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和亲和吸附高分子三大类;按其形态可分为无定形、珠状、纤维状;按其孔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微孔型(凝胶型)、中孔型、大孔型、特大孔型等。

10.1.1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骨架结构的合成为了保证吸附树脂在使用时不被溶解,其骨架结构通常需有一定程度的交联,常常是由单乙烯基单体和多乙烯基交联单体共聚而成的交联结构,可以有无定形、珠状和纤维状三种基本形态,其中珠状材料应用最为广泛。

致孔技术:惰性稀释剂致孔线形高分子致孔

10.1.2

化学吸附功能高分子

(1)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键与各种阳离子或阴离子产生吸附作用,对相应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最具代表性的是聚苯乙烯磺酸树脂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最具代表性的是聚(甲基)丙烯酸型的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常用的是对聚苯乙烯交联小球先后经氯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后得到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离子交换功能团为伯胺基、仲胺基或叔胺基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用于清除离子:如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清除水溶液中的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清除水溶液中的阴离子,将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装柱串联使用或混合装柱,可消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用于制备去离子水、废水处理等。

用于离子交换:利用其离子交换的可逆性,用于离子交换反应,最成功的应用是离子交换色谱,可以用来分离由多种离子组成的混合物。

用于酸、碱催化反应:如质子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作为非常有效的高分子酸催化剂,氢氧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分子碱性催化剂。

冠醚类螯合树脂中的冠醚结构可以在主链上,也可在侧基上,其中以侧链形式较多,如:

10.1.3物理吸附功能高分子物理吸附功能高分子主要是一些非离子吸附树脂,根据其极性大小可分为非极性、中极性和强极性三类。

非极性吸附树脂主要是交联聚苯乙烯大孔树脂,可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具有一定疏水性的物质,可用于水溶液或空气中有机成分的吸附和富集。

中极性吸附树脂主要是交联聚丙烯酸酯类及其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其吸附作用除范德华力外,氢键也起一定的作用,与被吸附物质中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能从水溶液中吸附疏水性物质,也能从有机溶液中吸附亲水性物质。聚丙烯酸酯类吸附树脂通过化学改性引入强极性基团成为强极性吸附树脂,如利用水解反应释放出强极性的羧基,其吸附作用主要通过氢键和偶极作用进行。强极性吸附树脂主要用于在非极性溶液中吸附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对被吸附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正好与非极性吸附树脂相反,即被吸附化合物的极性越弱,吸附能力越弱。

10.2高分子试剂与高分子催化剂10.2.1概述将具有反应活性或催化活性的功能基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入高分子骨架就可得到高分子试剂或高分子催化剂。

活性功能基的引入可有三种基本方法:含功能基单体的聚合对聚合物载体进行功能化改性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即通过含功能基单体的聚合引入某种功能基,再通过化学改性将之转化为另一种功能基。10.2.2高分子试剂与高分子催化剂的优越性(5)可使用过量试剂使反应完全,同时不会使后处理变复杂;(6)可应用于组合化学合成,实现化学反应的自动化,特别是在多肽、多核苷酸、多糖等的自动化合成工艺上具有重要意义。10.2.3高分子试剂

高分子氧化还原试剂

高分子氧化剂

高分子还原剂

高分子卤化试剂

高分子亲核取代试剂

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

10.3高分子分离功能膜当膜处在某两相之间时,由于膜两侧存在的压力差、浓度差以及电位差等,驱使液态或气态的分子或离子等可从膜的一侧渗透到另一侧。在渗透过程中,由于分子或离子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所荷电荷等不同,其渗透速率也不同,即膜对渗透物具有选择性,因此可利用膜的这种渗透选择性来分离不同的化合物,具有这种分离功能的高分子膜称高分子分离功能膜。渗透物在膜中的渗透速率称为膜的渗透性,不同渗透物在膜中的渗透速率不同称为膜的渗透选择性,是分离膜分离功能的基础。

10.3.1高分子分离功能膜分类

按被分离物质的不同:可分为气体分离膜、液体分离膜、固体分离膜、离子分离膜和微生物分离膜等。

按膜的孔径或被分离物的体积大小:

5000nm以上,微粒过滤膜

100~5000nm,微滤膜,可用于分离血细胞、乳胶等2~100nm,超滤膜,可用于分离白蛋白、胃蛋白酶等~10Å,纳滤膜,可用于分离二价盐、游离酸和糖等~Å,反渗透膜(超细滤膜),可在分子水平上分离NaCl等。

按膜的结构主要分为:

致密膜:一种刚性、紧密无孔的膜,可以由聚合物熔融挤出成膜或由聚合物溶液浇铸成膜。

多孔膜:

多孔膜是一种刚性膜,其中含有无规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多孔结构。可由烧结法、拉伸法、径迹蚀刻等方法获得。10.3.2高分子分离膜的分离机理高分子分离膜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分离机理:

(1)筛分效应分离机理多孔膜的分离机理是筛分机理,即在膜渗透过程中,只有体积小于膜孔的分子能够由膜孔通过,并且体积较小的渗透物比体积较大的渗透物渗透速率更快。10.3.3膜分离技术

(1)透析透析是最早建立的膜分离技术之一,其原理是溶质在浓度差的驱动下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分离膜渗透到浓度低的另一侧,通过下游侧的溶液流动完成分离过程。

(2)电渗析电渗析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通过离子选择性分离膜分别向与之对应的电极迁移,使不同离子相互分离的过程。

(3)全蒸发

全蒸发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放于膜的一侧,其中高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以蒸汽的形式渗透分离膜,在膜的另一侧收集。其驱动力是渗透物蒸发所引起的蒸汽压差。

(4)微滤、超滤、纳滤和超细滤

微滤、超滤、纳滤和超细滤是以压力差为驱动力,促使被分离物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利用筛分原理除去溶液中悬浮的微粒或溶解的溶质为目的的连续膜分离过程。微滤可用于清除溶液中的微生物以及其他悬浮微粒(0.1-10um)。

重要应用:除菌(饮用水处理等)、果汁澄清、溶液澄清、气体净化等。超滤常用于清除液体中的胶体级微粒以及大分子溶质(2-100nm,分子量1000–1000,000)。

主要应用:合成和生物来源的大分子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分子量分布较宽的大分子溶液进行分级处理、胶体溶液的纯化、从食品工业废弃的乳清中回收蛋白质等。纳滤主要用来处理一些中等分子量溶质(0.5–5nm,分子量100~1000)。

主要用于:生活和生产用水的纯化和软化处理、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回收、药物的纯化与浓缩、活性多肽的回收与浓度、溶剂回收等。

超细滤(反渗透)是在高压下使被分离物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渗透。

主要应用:于海水或苦咸水的脱盐、高硬水的软化、高纯水的制备等。

10.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10.4.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范畴及其基本要求

适当的生物降解性可从两方面来看,对于一些长期植入人体内的医用高分子材料要求具有很好的耐生物降解性,不致因发生生物降解而需定期更换;而有些高分子材料植入人体内后,只需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在完成其功能后必须从体内去除,如外科手术的缝合线、医用胶粘剂和接骨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在组成、性能和形状(固体形式、纤维形式、织物、膜和凝胶)上具有多变性,易于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和结构,并且易于与其他材料复合以克服单一材料的许多不足,因此聚合物材料在近年来的发展迅猛,几乎遍布了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

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的高分子有许多种,如聚乙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硅橡胶、聚砜、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等。

10.4.2修复性医用高分子人体组织通常可分为软组织(如皮肤、血管、软骨、韧带等)和硬组织(如骨、牙等)两大类,相应地高分子医用材料在组织修复上的应用也可分为软组织修复材料和硬组织修复材料。

(1)软组织修复材料

可应用于软组织修复的高分子材料是一些生物惰性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常用的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氨酯和硅橡胶、异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填充材料

用来弥补一些容貌缺陷、萎缩或者发育不完全,使之符合审美要求的医用材料。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硅橡胶、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人工骨人工骨以置换病人体内无法愈合的伤骨,特别是关节。人工骨将长久地留在人体内代替骨的功能,对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很高,用于制备人工骨的主要是一些高分子复合材料,如陶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骨水泥人工骨等人造修补件与骨之间的连接常用骨水泥来固定。丙烯酸骨水泥使用最广泛,它是一种自聚合双组分粘结剂,其中的固体粉末组分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类聚合物、引发剂(如BPO),液体组分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少量的引发促进剂(如N,N-二甲基甲苯胺,与BPO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等组成。使用时将两组分混合均匀后,注入修补部位原位聚合固化,形成功能。牙科修复材料高分子材料可用于牙冠填充和制备假牙。丙烯酸酯树脂是较早使用的牙冠填充高分子材料,但其机械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现在多已被一些牙科复合树脂所取代。牙科复合树脂主要组分包括基体树脂、填料、降粘单体、引发剂和稳定剂。基体树脂主要有双酚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反应产物或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树脂;填料包括石英、钡玻璃和硅胶,常用的降粘单体是三甘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其作用是降低复合树脂粘度,以使树脂能够完全填满牙洞;引发剂如BPO或如安息香烷基醚。(3)组织工程材料组织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支撑材料,在其上移植器官或组织的生长细胞,使之形成自然组织,用来修复、维持或提高组织功能的一种外科替代疗法。

组织工程支撑材料以多孔固体支撑材料应用最广泛。用于组织工程多孔固体支撑材料的高分子主要是一些线形脂肪族聚酯,包括有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PLA)、羟基乙酸和乳酸的共聚物。10.4.3高分子药物高分子材料在药物中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A高分子载体药物控制释放体系B小分子药物高分子化C高分子药物其中以高分子载体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应用最为广泛。(1)高分子载体缓释药物

血液中药物浓度时间中毒浓度有效浓度

高分子载体缓释药物的药物释放机理有三种基本方式:(ⅰ)通过可溶性高分子载体的缓慢溶解释放药物所用的可溶性高分子载体通常是一些水溶性的高分子。由于高子化合物的溶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将药物与高分子载体混合均匀后制成片剂或微粒,利用高分子载体溶解慢的特性,使药物缓慢释放。(ⅱ)通过高分子载体的生物降解释放药物其药物的释放速度取决于载体的生物降解速度,与均聚物相比,共聚物或共混聚合物由于可通过改变体系的组成来调节降解速度,进而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因而更有优势。(ⅲ)在压力、温度、pH及酶的作用下通过高分子微胶囊的半透性膜缓慢释放。

(2)

高分子靶向药物简单的高分子靶向药物是将药物用高分子载体包裹,利用高分子载体在不同环境下溶解性的不同,使之选择性地在目标部位溶解释放药物。例如胃液是酸性的(pH1-2),肠液是微碱性的(pH7~8),若选用一些含羧基的水凝胶作载体,在胃酸环境下,由于羧基之间的氢键作用,水凝胶的结构紧密,溶胀度小,其包裹的药物难释放;而在肠的微碱性环境下,羧基被离子化,水凝胶溶胀大,药物被释放,从而实现对肠的定向给药。为改善载体药物的释放性能,可在其高分子载体中引入一些特定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如用含淀粉的交联聚丙烯酸水凝胶作的载体,既具有酸性水凝胶的pH响应特性,其中的淀粉组分又可在肠道生成的α-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降解,从而促进药物的释放。10.5导电高分子广义上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绝缘高分子与导电材料(如金属粉、炭黑等)共混而成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该类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由其中的导电填料所决定,其中的高分子主要提供可加工性能。另一类是高分子本身的结构拥有可流动的载流子,即高分子本身具有导电性,其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