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课件_第1页
行为治疗课件_第2页
行为治疗课件_第3页
行为治疗课件_第4页
行为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一类应用行为科学原理,消除病态行为的治疗技术的总称。理论基础: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观察学习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学习、标记奖励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理论基础(一)反射的种类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恐惧的形成

华生找来一个刚刚出生十一个月名叫阿尔伯特(Albert)的婴儿作被试。他的第一个实验是想使阿尔伯特对大白鼠产生恐惧反应。实验一开始他发现孩子听到大的声音和失去支持时,便产生恐惧反应,还发现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距离他在十二英寸之内,他就想法得到它,得到之后便摆弄它。这个孩子对巨大声响的反应同其它孩子的反应是一样的。华生找来一根直径一英寸,长三英尺的钢棍,当用锤子敲击这根钢棍时,孩子便产生明显的恐惧反应,在做完上述预备实验之后,华生便开始正式做实验,他先让阿尔伯特玩弄一只大白鼠,孩子玩得很高兴,几周之内毫无惧怕的迹象。有一天正当阿尔伯特伸手去触摸那只大白鼠时,华生用锤子猛敲那只钢棍,发出很强的噪声,使阿尔伯特产生了很不愉快的感觉。华生是这样描述当时孩子的表现的:他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然后跌倒,一头扎进床上的褥子里,可是孩子并没有哭叫。"以后华生便重复地这样做,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华生便敲击钢棍,孩子便猛然跳起然后跌倒,继而哭泣。这种作法显然给阿尔伯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操作性条件反射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进迷笼里,迷笼外放着一盘美味的食物。笼内设有一种打开门闩的装置:一根绳子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安有一块踏板。猫只要踩上踏板,门就会开启。关在迷笼里的饿猫乱咬乱抓,乱冲乱撞,几番尝试冲出的动作之后,一个偶然的动作触动了踏板,迷笼的门打开了,猫逃出笼外,吃到了食物。桑代克记下猫逃出笼所需时间后,再次把猫放回迷笼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试验,桑代克发现猫从被关进笼内到打开门逃出笼外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直至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笼就用脚去踩踏板,打开笼门飞跑出迷笼,获得食物。桑代克把猫在笼内试图冲出笼外的动作过程称为“尝试错误”。据此,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律,是指当一个偶然的行为出现后,如果得到好的效果或结果(如:受到表扬、得到食物等奖赏性反应),这个行为日后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多次反复就形成习惯或行为模式,如“守株待兔”。反之,如果一个偶然出现的行为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如:受到批评、挨打等惩罚性反应),日后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将减少,甚至不再出现。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30年代后期,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精心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仪器,即一个阴暗的隔音箱,箱子里有一个开关(如用白鼠为被试,即是一小根杠杆或一块木板;如以鸽子为被试,就是一个键盘)。开关连接着箱外的一个记录系统,用线条方式准确地记录动物按或啄开关的次数与时间。这个实验装置被称为“斯金纳箱”(Skinnerbox)。白鼠则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箱内有一根突出的杠杆。杠杆的上方有电灯,下方有一食盘。箱外有一电动鼓转动计时并纪录杠杆被压动的次数。当箱内的动物压动(如啄、碰等)杠杆时,就会得到一粒食丸的强化。以此来研究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能力。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不良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暴露疗法1.系统脱敏疗法原理:一个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由于在处于全身松弛状态下的患者面前重复暴露,最终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交互抑制和消退原理)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以下是一位蜘蛛恐怖症患者不同的焦虑情景:

打印“蜘蛛”字样的卡片;看一幅静止的蜘蛛图画;看移动的蜘蛛画面;观看园子里5米远的静态蜘蛛;观看2米远蜘蛛的运动;近看蜘蛛结网;让小蜘蛛在戴手套的手上爬行;让蜘蛛在裸手上爬行;让大蜘蛛在裸手上爬行;拿起大蜘蛛并让它向手臂上爬行。没有考试考试前一个月考试前一个星期考试前一天考试前一个小时走进考场案例患者,女,23岁。平素性格内向敏感,勤学好胜。自幼家境不好,儿时便颇知几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19岁考入某专科学校,某日发现新来的青年男教师讲课时总是注视自己,课后联想甚多。最终觉得可能是自作多情,因而羞愧不已。后来凡遇见该老师就面红耳赤、心慌气促。以后觉得同学好像都看出了她的隐私,因而与同学们在一起也是手足无措、言行尴尬。好容易熬到毕业,分配在某单位工作。但情况并未好转,仍不敢与同事面对面交谈,更害怕与别人眼光对视。自知如此会招致非议,但苦于不能自拔。后经人介绍一男友,才貌均在意中,却因害怕会面,多次托词,回避约会。虽同在一市居住却多是鸿雁往来。一次遇上男方父亲寿辰,无从推托,只得“铤而走险”。临行前便忐忑不安,有大祸临头之感。一到男方家便头昏目眩、全身发抖、语无伦次、大汗淋漓,遂被送往医院。此后几乎羞见一切人,有时连与自己家人同桌共餐也感到不自然。这位患者患的是社交恐怖症,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之后,决定使用系统脱敏疗法。首先告诉她社交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在行为治疗家看来这是一种社会适应不良行为。这种适应不良行为是习得的结果。最后她终于明白了,她这种适应不良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也都是能够弃掉的。放松训练患者是很聪明的,很快就能比较准确地衡量自己在不同情况下的焦虑程度。接着就进入松弛训练阶段。首先,我们用肌电仪测查她额、臂、颈、胸、背等部位的肌电位,电视荧光屏上显示的肌电约在10微伏到18微伏之间。我们告诉她,这是比较高的肌电位,反映了她此时的情绪状态是比较紧张和焦虑的。然后让她深吸气,再缓缓呼出,逐步放松全身肌肉。第一次训练花了半个小时,患者掌握了放松的程序,最好的成绩是将肌电下降到8微伏。在10微伏的水平,她可持续3~5分钟的时间。首次训练十分顺利,我们对她进行了鼓励,并要求她回去继续练习。第二次训练是在次日进行的,这次训练成绩平平,最好的成绩是肌电下降到9.5微伏,而且持续不到1分钟便有波动。第三次的情况更糟,肌电竟居高不下,一直徘徊在12微伏左右。来访者十分着急。我们发现,她有些急于求成,在练习时“使劲”放松,结果适得其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停止荧光屏上的肌电位数字显示,让她不要给自己定指标,更不要刻意追求达到指标,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后,反馈仪表上的指示表明,肌电已逐渐下降到6.5微伏左右。后来的几次训练,肌电在稳步地下降。

最后,她能在听到放松指令后2~3分钟内全身放松,并使肌电长时间地维持在3微伏左右的水平。设计焦虑等级刚起初,患者说除了医生(指治疗者)以外,见到什么人都紧张。让她仔细回忆比较之后,她便能区别出见到哪些人不太紧张,而见到哪些人又会更紧张些。例如在街上见到毫不相干的行人时并不十分紧张,而碰见熟人时则会紧张一些。我们要求她根据紧张或恐怖的程度试着给自己恐惧的对象记分。记分标准是相处自然、毫不紧张的为0分,极度恐惧以致回避的记5分(最高分)。其他不同程度的紧张对象从轻到重依次可记1、2、3、4分。来访者逐个比较考虑之后,对她所接触的人一一予以评分。每一个记分等级上都罗列有若干对象。我们让她从每一个等级中挑选出1~2个最典型、最常见的对象作代表。于是,便形成了下面这个恐怖等级表:对象恐怖程度等级母亲不恐怖,自然0

父亲有点紧张l

同学、同事紧张、不自然2

顶头上司害怕并回避3

男友恐怖并回避4男友父母极端恐怖5系统脱敏治疗者:你在家里还在做全身放松的练习吗?患者:每天按要求做3次,每次20分钟。治疗者:放松效果如何?患者:还可以,不过没有肌电反馈仪,效果还是差一点。治疗者:好,请你现在逐步全身放松,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场面,可以是你经历过的,也可以是你任意想象出的。要想得清晰一些、生动一些。患者:想好了。治疗者:能把你想象的场面描述给我听吗?患者:(继续闭上眼睛慢慢地描述)我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漫步,脚下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道旁是参差不齐的灌木丛。远处,远处有一口池塘,塘中有几只鸭子在嬉戏……

治疗者:能看清楚是几只吗?患者:能,3只。治疗者:请你告诉我,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紧张吗?患者:不。治疗者:如果按焦虑等级评分,该评多少?还记得焦虑等级吗?患者:记得,应评0分。治疗者:好。以下的问题,你不要再口头回答,以手示意就行。比如紧张焦虑评0分,你就用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环状;评1分你就伸出一个指头;评2分就伸出两个指头,依此类推。如果想象的图像清晰则点点头;不清晰,则摇摇头。记住了吗?患者:记住了。治疗者:现在请你闭上眼,想象你正在同你父亲对话。(l5秒钟之后)患者:(点头示意)治疗者:焦虑程度是多少?患者:(伸一个指头)治疗者:抹掉脑中的想象,全身放松。(1分钟之后)治疗者:现在焦虑程度是多少?患者:(示意为0)治疗者:请继续想象你同父亲对话的场景。(10秒钟之后)患者:(点头示意)治疗者:焦虑程度是多少?患者:(仍伸一个指头)治疗者:抹掉脑中的想象,全身放松……

经过十几次想象—放松的反复交替之后,患者示意,想象在与父亲对话的情景中不再紧张,第一次脱敏治疗成功结束。告诉患者,现在见到父亲时,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紧张了,万一还有点不自然,就运用这种接触—放松反复交替的办法。并嘱其一定要寻找机会与父亲接触,反复实践,巩固成果。三天之后,患者告诉我们,她已能比较轻松自如地与父亲相处。我们让她长时间地想象与父亲对话的情景,不仅她自己示意焦虑程度为0分,从肌电监测的结果来看也显示心情较为平静。于是我们确认她已完成第一级脱敏,治疗可推向第二级。患者第二级恐怖对象是她的同事和中专时期的老同学。仍然采用想象—放松反复交替的方法,在30分钟的治疗中顺利完成。然后回家实践,效果令人满意。经这两次脱敏治疗之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已大为改观,已不再畏畏缩缩,并主动与其他病友交谈。按照原定计划,脱敏继续升级。最后几级的恐怖对象分别是:顶头上司——一个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男朋友和男朋友的双亲。这几级的脱敏难度比较大,每一级都经过3次以上的脱敏治疗才算过关。2.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满灌疗法也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快速脱敏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的区别在于,它是将最高级别的敏感对象充分暴露在患者面前,给他一个强烈的冲击,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中快速脱敏。

行为治疗治疗步骤确定治疗的目标,准确把握求治者的敏感对象;向求治者讲明治疗方法和意义,使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求求治者在敏感事物暴露在面前时不能有回避的意向和行为;开始治疗时要陪同训练,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应布置治疗作业,要坚持训练。适应症:

恐怖症强迫症行为治疗3.厌恶疗法方法:厌恶疗法就是应用一种惩罚性的厌恶性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来消除或减少一种不合意行为的方法。其一般原理为: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等,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条件反射,用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最终消除这种不良行为。有电击、药物、想像等形式。适应症:

恐怖症,强迫症,各种瘾癖性心理障碍厌恶疗法

理论基础

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

电击或恶心药—›皮肉痛苦或呕吐反应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CR)

酒(包括酒的色、香、味)—›贪饮条件刺激(CS)+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电击或恶心药+酒(包括酒的色、香、味)—›皮肉痛苦或呕吐反应条件刺激(CS)—›新的条件反应(CR`)

酒—›皮肉痛苦或呕吐反应厌恶法主要技术药物厌恶法电击厌恶法想象厌恶法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的一种,主要就是利用拉弹预先套在病人手腕上的一根橡圈,以作为非条件性的厌恶刺激。用以抑制病人己发生的各种病态现象,如强迫性思虑或行为及性变态行为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操作必须正确,否则常影响效果甚至无效。操作时要求:①拉弹必须稍用力,以引起腕部有疼痛感:②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算拉弹次数,直到病态现象消失为止;③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病态现象仍不消失,必须考虑拉弹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方法正确无误,可能此法对这一病人无效;④每日必须作治疗日志记录。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是借助仪器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体内某些生理活动信息,通过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疗法可用于治疗头疼、偏头疼、哮喘、癫痫、高血压、皮肤科疾病以及焦虑症、恐怖症、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禁忌症:严重智力缺陷者、5岁以下儿童、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以及病因不明且尚未确诊者。认知疗法认知转变疗法贝克(A.T.Beck)每周一次,总疗程15-25次合理情绪疗法埃利斯(A.Ellis)人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非理性的。认知转变疗法人类的不合理认知※任意推断(arbitraryinferences)选择概括(selectiveabstraction)过渡引申(overgeneralization)夸大和缩小(magnificationorminimization)全或无思维(all-or-nonethinking)矫正不良认知的方法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错误认知真实性检验监视苦恼和焦虑水平认知自控法合理情绪疗法※ABCDE模式A(activating):诱发性事件B(beliefsystem):相应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的结果D(disputing):辩论过程E(effect):结局ABCDE模式合理的自我分析A:母亲不常笑。每天看到母亲严肃的面孔。B:⒈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气。⒉母亲没有笑颜常驻,一定是我惹母亲生气C:每日紧张焦虑,唯恐做错什么事,很难受。D:⒈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气,这对吗?⒉即使母亲不笑是在生气,就一定是针对我吗?⒊即使母亲不笑是因为生我的气,就一定糟糕透了吗?E:通过自己与自己的辩论,基本消除了紧张情绪。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是借助仪器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体内某些生理活动信息,通过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疗法可用于治疗头疼、偏头疼、哮喘、癫痫、高血压、皮肤科疾病以及焦虑症、恐怖症、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禁忌症:严重智力缺陷者、5岁以下儿童、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以及病因不明且尚未确诊者。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询者中心疗法

又称“非指导性治疗”,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态度:真诚----尊重----理解----表达步骤(1)建立一种平等的医患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适宜的会谈气氛;(2)倾听求助者无所顾忌、不加防卫的叙述;(3)帮助求助者宣泄其内心的感情,加深自我认识;(4)帮助求助者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兹引用一例以橡圈厌恶疗法治愈的强迫症病例如下:某女,13岁,中学生,2年来一见男性(不论年龄)即产生可能要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虽明知不可能,但脑内反复思考不已,无法控制,以致影响生活与学习。另外到商店去或在门口经过,便产生害怕被售货员说少付了钱的想法,明知不会,但亦不可控制,以致怕去商店。病前个性好静,喜欢看书。体格检查除长得较高大外无异常。诊断为强迫症(强迫性思虑)。应用橡圈厌恶疗法。在左手腕上套一橡圈,要求当见到男性或经商店出现上述强迫观念时,即拉弹橡圈至有痛觉;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每日并需作记录,结果第1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观念3~6次,每次拉弹橡圈前3天是30~50次才消失,后3天拉弹3~5次即可消失。第2周每天出现强迫观念平均2次,拉弹橡圈2~5次即消失;第3~6周,平均每天约有1次强迫观念出现,拉弹橡圈5~10次即消失。从第9周起强迫观念不再出现,橡圈亦脱掉(病人称橡圈是“救命圈”),偶有轻微关于性的想法,能很快自己控制而消失。以后追踪观察3个月,强迫现象无复发。

4.标记奖励法标记奖励法又称代币券法,此疗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

适应症:

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神经性厌食孤独症各种行为障碍行为治疗“标记”可为一种内部流通的、印有一定价值的“货币”、代用券或筹码,也可为用红旗或红星式样的印章符号。例如在一所收容各种智残儿童的医院里,根据智残程度分为若干班级,每一班的儿童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有一定的规章要求。如对一中等智残儿童的班级,在老师或教养员的带引指导下,要求每个儿童早晨按时起床,起床后要叠被,要自己穿好衣服、裤子、袜子和鞋子,自己刷牙、洗脸,将洗漱用具放在规定的地方,在院内做早操,早餐时要坐在指定的位置上,所发的食物必须吃完,不能将食物遗留在桌上……等等,将儿童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入睡一日生活中所进行的每项活动包括在课堂学习和游戏在内,根据难度的不同,规定每完成一项活动就给予0.1元至1元的奖励(或给予若干“红星”)。每一病室都设有小卖部,陈设各种糖果、点心等食品,小人书、图画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洋娃娃、小熊猫等玩具以及其它日用品,每一种物品都标明价钱(或需要若干“红星”)。智残儿童就用他自己每日得到或积存的“货币”购买他所喜受的物品。除了这些物质的奖励外,还有精神的奖励,需要积存多少“货币”或“红星”可以傍晚看电视或电影,假日去公园游玩。在每周探视日时,需要积存多少“货币”或“红星”就可以让父母或亲人带出院外去游玩或团聚半日。对这些精神上的奖励也是多数儿童所渴望的,为此大多数儿童在每日各项活动中都能作到规范要求,以期获得所需要的“货币”。通过标记奖励也使儿童学会了计数和计算。

对于那些出现毁物、伤害他人和自己身体等有严重行为障碍的儿童,对他们日常生活的要求则另有规范,使病人明确他受奖的目标行为。例如不撕毁自己衣服或吃饭时不用手去抓食则给予较多的“货币”或“红星”,而这些“货币”使他们能立即获得他所期望的东西。

在精神病院里,对那些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病人,也可用此疗法训练他们塑造新的行为,例如起床后能完成洗脸刷牙动作,早餐时则可获得购买一个熟鸡蛋的权力等等。

5.生物反馈原理:

训练患者对平时无法或很难控制的机体功能进行控制,如血压、心率。这种技术一般用于控制自主性功能。适应症:

神经症头痛失眠心身疾病Fig.4行为治疗6.认知行为治疗原理:患者一些非理性的信念可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纠正这些信念就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A(激发事件)B(信念)C(后果)行为治疗非理性信念的特点:

对事件的消极解释过分的概括化非建设性的假设适应症:

情绪问题方法:分析患者的激发事件,反应和体验,非理性信念通过提问和讨论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作业和训练行为治疗Fig.4生物反馈不可觉察的生物信息探察到的生物信号调节(放松)1.理论假设人是根据意识、现实和知觉而行动的自我观念受到威胁或自我观念与外界价值观发生冲突时,阻碍了自我实现,使个体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全和不完善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