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辛弃疾_第1页
文言文-辛弃疾_第2页
文言文-辛弃疾_第3页
文言文-辛弃疾_第4页
文言文-辛弃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文: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寻知潭州

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之)为盗。译文:辛弃疾字幼安,是齐地历城人。乾道四年,(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不久任潭州知州

兼任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全部将他们讨伐平定。于是他上书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污的官吏迫使(他们)成为盗贼。原文: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弥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旧事、先例。【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译文: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探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告诫州县,以加恩抚养百姓为本,有违法贪图财利的人,让有关部门各自运用职权处理,不要只检查举发小官小吏来应付了事,为自己掩饰过错。”皇上下诏嘉奖他。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获得招致、招来造成、导致积累的词语讲求:修习研究;追求、重视

弥:(1)古同“弭”,平息,消灭。(2)更加申饬:(1)告诫;(2)斥责元元:人民、百姓冒:贪污徒tú〈动〉(1)本义:步行。〈名〉(2)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郯子之徒。——唐·韩愈《师说》〈副〉(3)独,仅仅。如:徒有其表(4)徒然,枉然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奖谕: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称官长对下属的嘉奖。原文:复奏疏乞创飞虎军。诏委以规画,乃度duó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zhà,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qiàn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mín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译文:(辛弃疾)又上书请求创建飞虎军。(皇上)下诏委任辛弃疾进行筹划,于是(他)测量马殷兵营的旧址,修建寨栅,招收步兵二千人,骑兵五百人,随从佐吏守在营外,战马铁甲都备齐。辛弃疾先用五万缗钱在广西买了五百匹马,诏令广西安抚司每年代买三十匹。当时枢密院有不赞同这件事的人,屡次阻挠,(但)辛弃疾行动更加尽力,最终不能改变。原文: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wò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bǐ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译文:经营调度耗费数以万计,(而且)辛弃疾善于调解周旋,事情都办理得很快。议论的人用搜刮民财的罪名奏告,(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让辛弃疾立即停止。辛弃疾接受后把金字牌藏了起来,出去责成监督办理的人,限期一个月将飞虎营栅栏建成,违期按军法处置。(飞虎营)如期建成,(辛弃疾)向朝廷陈述事情经过,画图进献,皇上终于消除了疑虑。飞虎军建成,有力地镇守一方土地,成为长江沿岸各军中最强的一支军队。傔qiàn人:随从佐吏;随身的差役。枢府: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宋代多指枢密院,明和清初多指内阁,清雍正以后多指军机处。沮:阻止聚敛:搜刮民财日下∶(1)目前;眼下(2)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坐:因…犯罪;定罪释然:疑虑、嫌隙等消释后心中平静的样子原文: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于)通衢qú曰:“闭籴dí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tiào,译文:(辛弃疾)被差遣任隆兴府知府兼仍江西安抚使。当时江右发生大饥荒,(皇上)下诏命令他负责救济饥荒的政务。他刚到灾区,就在大街上张榜宣布:“不让买粮的发配,强行买粮的斩首。”然后命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召集官吏、儒生、商人、百姓各自推举出正直诚实的人,酌量借给他们钱财物品,等到他们负责运输买粮时,不收利息,限期月末到城下发售粮食,原文: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译文:于是运粮船接连到来,粮价自动降低,百姓靠此得到接济。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请求拨米相助,幕僚和下属们不同意,辛弃疾说:“(我们)都是上天的子民,都是帝王的百姓。”他就把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皇上嘉奖他,(让他)进一级官阶。荒政:1、救济饥荒的政务。2、荒废政务。干实:犹言正直诚实。逮

dài〈动〉本义:赶上;及;到。樯:〈名〉本义:桅杆;/借指船只。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民。一秩:官阶的一级。/古以十年为一秩。原文: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zhào歌》。熹殁mò/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译文: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赏识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结交的多是海内知名人士。辛弃疾曾经和朱熹游武夷山,写下了《九曲櫂歌》。朱熹去世时,有关“伪学”的禁令正严厉,他的学生和旧时的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吊唁yàn他说:“所不朽者,垂(垂:流传)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凛凛:令人敬畏的样子)犹生!”辛弃疾平时擅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1.C【分析】“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的意思是他的学生和旧时的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其中“至”是副词,强调“无送葬者”,故“至”后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和A项。“孰谓公死”意思是谁说你已经死了,句意、结构均完整;“名”作“垂”的宾语,“垂万世名”即声名流传久远,语意完整。故应在“孰谓”前断开,排除D项。选C。2.D(右为西,左为东。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右”,长江之东称为“江左”。)3.C(“信州太守谢源明不顾幕属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错,应是辛弃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