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培训课件_第1页
机械制图培训课件_第2页
机械制图培训课件_第3页
机械制图培训课件_第4页
机械制图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1182-2008

(IDTISO1101:2004)2009-03-3012009-03-302标准演变情况GB/T1182-2008GB/T1182-1996GB1182-1980GB1182-197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形位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形位公差代号及注法(正式标准)形位公差代号及注法(试行)2009-03-303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1182是在跟踪和研究ISO1101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制修订反映了30几年来国际和国内几何公差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GB/T1182-2008等同采用ISO1101:2004,全面反映了新一代GPS产品几何描述和表达的基本要求和规定。标准名称的变化新标准的名称是按GPS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命名的,第一层为“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第二层为“几何公差”,第三层则明确了具体的标准化对象—“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2009-03-3042009-03-305从广义上讲,在新一代GPS标准中“几何公差”包含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结构三部分内容。但本标准已通过副标题将“几何公差”限定在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的范围内,即过去我们称之为“形位公差”的范围内。因此在本标准正文中出现的术语“几何公差”均指“形位公差”。在概念上,新旧标准的名称没有实质性差别,只是公差的分类稍有差别,由两类变为四类。

标准的整体结构本标准包括前言、引言,正文部分及三个资料性附录。前言和引言说明本标准与ISO1101:2004的关系和主要差异,以及一些重要术语的协调和统一,如用“导出要素”代替“中心要素”、用“提取要素”代替“测得要素”、“组成要素”代替“轮廓要素”等;正文部分规定了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标注的基本规定及示例;2009-03-3062009-03-307附录部分:附录A列出了不再采用的标注方法;附录B为几何误差的评定,旧标准中这部分内容为正文,但在新GPS标准体系中,几何误差评定属另外的标准链环,已有GB/T1958“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故这部分内容不在正文中出现;附录C则给出了新标准在新GPS标准矩阵中的位置。GB/T1182-2008在GPS标准矩阵中的位置8

GPS基础标准GPS综合标准GPS通用标准链环号123456尺寸距离半径角度与基准无关的线形状√√与基准相关的线形状√√与基准无关的面形状√√与基准相关的面形状√√方向√√位置√√圆跳动√√全跳动√√基准√粗糙度轮廓波纹度轮廓原始轮廓表面缺陷棱边2009-03-30几何公差标注的基本概念几何公差应按工件的功能要求给定,同时考虑制造和检测要求;对要素规定的几何公差实际上规定了公差带,该要素应限定在公差带之内;被测要素在公差带内可以具有任何形状、方向或位置,除非有进一步的限制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标注的公差适用于整个被测要素;相对基准给定的几何公差并不限定基准本身。基准要素的几何公差可另行规定;2009-03-3092009-03-3010如果功能需要,可以规定一种或多种几何公差以限定要素的几何误差。限定要素某种类型的几何误差的几何公差,亦能同时限制该要素其他类型的几何误差:要素的位置公差可同时控制该要素的位置误差、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要素的方向公差可同时控制该要素的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要素的形状公差只能控制该要素的形状误差。2009-03-3011对于公差标注的上述基本概念和原则,新旧标准之间没有本质区别。但应注意,本标准中公差标注(英文Tolerancing)有“公差给定”和“公差设计”的含义,不仅仅指的是公差标注。几何公差标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几何公差的种类、几何特征和符号(标准)表1

几何特征符号2009-03-3012公差类型特征项目符号有无基准要求形状公差直线度无平面度无圆度无圆柱度无线轮廓度无面轮廓度无方向公差平行度有垂直度有倾斜度有线轮廓度有面轮廓度有2009-03-3013(标准)表1几何特征符号(续)公差类型特征项目符号有无基准要求位置公差位置度有或无同心度(对中心点)有同轴度(对轴线)有对称度有线轮廓度有面轮廓度有跳动公差圆跳动有全跳动有(标准)表2几何公差附加符号2009-03-3014说明符号说明符号被测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基准要素最小实体要求基准目标自由状态条件(非刚性零件)理论正确尺寸全周(轮廓)延伸公差带包容要求(标准)表2几何公差附加符号(续)2009-03-3015说明符号说明符号公共公差带CZ线素LE小径LD不凸起NC大径MD任意横截面ACS中径、节径PD可逆要求2009-03-3016新标准将几何公差分为4类,即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19个几何特征。与旧标准不同,新标准将方向公差、跳动公差从位置公差中分离出来,各自单独列为一类。依据被测要素与基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关系,将轮廓度公差分别划归形状公差、方向公差和位置公差。需要注意,带有方向要求的线或面轮廓度应用极少。2009-03-3017几何特征符号,新旧标准的规定完全相同。但附加符号有较大变化:—基准要素的符号改为采用ISO符号,以便于与国际接轨。建议在新产品设计中采用新符号,老产品的图样无需改动。—增加了若干新符号:公共公差带CZ(CommonZone);小径LD(MinorDiameter);大径

MD(MajorDiameter);中径、节径PD(PitchDiameter);线素

LD(LineElement);不凸起

NC(NoConvex);2009-03-3018如需标注可逆要求,可采用符号,见GB/T16671公差框格标注框格自左向右标注的基本内容:(见图1~5)(采用标准中的图号,下同。)—几何特征符号;—公差值,有时加φ或Sφ;—基准,用字母表示基准、基准体系或公共基准。图1图2图3图4图52009-03-3019当某项公差应用于几个相同要素时,应在公差框格的上方被测要素尺寸之前注明要素的个数,两者之间加符号“X”

(见图6和图7)。如果被测要素在公差带的形状有限制要求,则在框格的下方注明

(见图8)。图6图7图82009-03-3020图8表示,该平面度公差要求实际表面不得突起,只允许平的或凹下。旧标准规定了四种进一步限定要求,“只许中间凹下”、“只许中间突起”、“只许从左向右减小”和“只许从右向左减小”。新标准只规定了“不(向材料外)凸起”一种。老的符号不再采用。如需采用,要另有文件规定。2009-03-3021如需要对某个要素给出几个几何特征公差,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的下面

(见图9)。

两个框格的上下位置次序无严格规定。但一般短的框格放在上面,布局美观一些。图9被测要素的标注被测要素用指引线与公差框格相连表示,指引线可从框格的任意一侧引出,终端带一箭头。当被测要素为轮廓线或轮廓面(组成要素)时,箭头应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见图10和图11)。2009-03-3022图10图112009-03-3023若受视图方向限制,箭头也可指向由被测表面引出的引出线的水平线(见图12)。图122009-03-3024当被测要素为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导出要素)时,箭头应位于相应尺寸线的延长线上(见图13~15)。图13图14图152009-03-3025当被测要素为工件组成要素的素线时,应在公差框格的下方注明“LE”,见图89,其解释见图88。图89图882009-03-3026注意,被测要素为线素时,需要规定线素的方向。通常该要素为被测面与公差框格所在投影面的交线。在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基准体系确定素线的方向(参见图89)。箭头的方向不作严格规定,因为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不是通过箭头的指向确定的,而是由公差带自身来定义的。因此,下图的两种注法,含义是相同的。2009-03-3027这一点,新标准与GB1182-1980之间有差异。新标准为标注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但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随意性。4.公差带标注4.1公差带的宽度方向除非另有规定,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为被测要素的法向,指引线箭头方向不影响对公差的定义,见图16、图17。2009-03-3028图16图172009-03-3029当明确注出箭头的指向时,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为箭头所指的方向,见图18、图19。图18图19注出角度,即给定了公差带宽度方向。给定方向的角度必需注出,即使为90°,也不能省略。2009-03-3030圆度公差带的宽度应在垂直于公称轴线的平面内确定,不一定是被测要素的法向。AA任一横截面2009-03-3031当对中心要素(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在一个方向上给定公差时:—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宽度方向为理论正确尺寸(TED)图框的方向,并按指引箭头所指互成

0°或

90°(见图20)。图202009-03-3032—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宽度方向是由基准确定的,即指引箭头与基准成0°或

90°(见图21、图22)。—当同一基准体系中规定两个方向的公差时,它们的公差带互相垂直。(见图21、图22)。图212009-03-3033图22图21的图样解释4.2公差带的形状及标注根据公差的几何特征及标注形式,公差带的主要形式如下:—一个圆内的区域;—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两等距线或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一个圆柱面内的区域;—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两等距面或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一个球面内的区域。2009-03-30342009-03-3035对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带,公差值前加注φ(见图23和图24);对圆球形公差带,则加注Sφ。图23图244.3分离要素公差带的标注具有相同几何特征和公差值的若干分离要素可共用一个公差框格标注,表示各自要求(见图25)。2009-03-3036图252009-03-3037具有相同几何特征和公差值的若干分离要素可给出单一公差带,表示公共要求,在公差值后面要加注公共公差带符号CZ(见图26)。实际上,此时可将分离要素视为不连续的单一要素。图26基准标注有关基准和基准体系见GB/T17851-200X(等同ISO5459:1981)。基准标注规定如下:基准用大写字母表示,填写在基准方格内,与涂黑或空白的三角形相连,以表示基准(见图27、28);表示基准的字母还应在公差框格中依次填写。2009-03-3038图27图282009-03-3039基准三角形的标注位置—基准为轮廓线或轮廓面时,基准三角形放置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明显分开,见图29。如受视图方向的限制,基准三角形亦可放置在由基准要素引出的水平线上,见图30。图29图302009-03-3040当基准为由尺寸要素确定的轴线、中心平面或中心点时,基准三角形应放置在该尺寸线的延长线上,见图31、32和33。允许基准三角形代替一个尺寸箭头,如图32和图33所示。图33图32图312009-03-3041要素的某一局部作为基准,用粗点画线示出,并加注尺寸(见图34)。图342009-03-3042基准在框格内的标注—单一基准大写字母填在第三格(见图35);—由两个要素建立的公共基准(见图36);—两个或三个基准构成的基准体系,在框格中自左向右依次填写(见图37)。图37图36图35附加标记全周符号当轮廓度特征应用于横截面的整周轮廓或该轮廓所示的整周表面时,应采用“全周”符号,见图38和图39。“全周”符号并不包括整个工件的所有表面,只包括轮廓度公差标注所示的各个表面。2009-03-3043图382009-03-3044图38的标注,线轮廓度公差只适用于图示工件在任一横截面的全周轮廓线;图39的标注,面轮廓度公差只适用于由长、短划线示出的整周表面,而不包括工件前后两个平面a和b。图392009-03-3045螺纹轴线的标记以螺纹轴线作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默认的系指螺纹中径圆柱面的轴线;—否则另作说明,用“MD”表示大径,“LD”表示小径(见图40和41)。图41图40A2009-03-3046齿轮、花键轴线作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均需用附加符号说明,如用“PD”表示节径,“MD”表示大径,“LD”表示小径。如果齿轮、花键的大径、节径和小径已在图样上绘出,可将指引箭头或基准三角形直接注在图样上,而不需另加符号说明。为了明确起见,加注符号亦可。理论正确尺寸理论正确尺寸(TheoreticallExactDimensions。缩写为TED)没有公差,标注在方框中,既可为线性尺寸,也可为角度尺寸(见图42和图43),其作用是:用于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方向或轮廓;用于确定基准体系中各基准之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2009-03-30472009-03-3048图43图422009-03-3049应特别注意,按惯例

、0°和90°等理论正确尺寸通常省略标注。限制性规定给出的公差于适用被测要素上任意限定范围,则在公差值后加注限定范围的线性尺寸,并用斜线将两者隔开,见图44a)和b);0图442009-03-3050给出的公差仅适用于要素的某一指定部位,应用粗点划线示出该局部的范围,并加注尺寸,见图45和图46。局部要素作基准,见图34。对被测要素在公差带内的形状限制,参见图8。图46图452009-03-3051其他附加要求延伸公差带用附加符号表示,见图47。在框格中公差值后加注符号,并相应注出延伸的范围如60;PPP图472009-03-3052最大实体要求用附加符号表示,见图48、图49和图50。最小实体要求用附加符号表示,见图51、图52和图53。图53图52图51图50图49图48ML2009-03-3053自由状态下的要求非刚性零件自由状态下的公差要求用附加符号表示,见图54和图55。符号、、和可与符号CZ(公共公差带)同时用于一个公差框格中,见图56。F图55图54PMLF图56几何公差带的定义和解释(GB/T1182-2008第18章)(为便于与标准对照,本章采用标准的章节号)2009-03-3054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和解释公差带的定义18.1直线度公差公差带为在给定平面内和给定方向上,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标注及解释在任一平行于图示投影面的平面内,上平面的提取(实际)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2009-03-3055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的棱边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56由于公差值前加注了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外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08的圆柱面内。2009-03-305718.2平面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表面边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5818.3圆度公差公差带为在给定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在圆柱面和圆锥面的任意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周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03的两共面同心圆之间。2009-03-3059(图同前页)在圆锥面的任意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周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的两同心圆之间。注:提取圆周的定义尚未标准化2009-03-306018.4圆柱度公差公差带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圆柱面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2009-03-306118.5无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见GB/T17852)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在任一平行于图示投影面的截面内,提取(实际)轮廓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4、圆心位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之间。(图71)2009-03-306218.6相对于基准体系的线轮廓度公差(见GB/T17852)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圆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和基准平面B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在任一平行于图示投影平面的截面内,提取(实际)轮廓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4、圆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和基准平面B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等距包络线之间。2009-03-306318.7无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见GB/T17852)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球心位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包络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轮廓面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2、球心位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面之间。2009-03-306418.8

相对于基准体系的面轮廓度公差(见GB/T17852)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球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包络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轮廓面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1、球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面之间。2009-03-306518.9平行度公差18.9.1线对基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两基准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平行于基准轴线A和基准平面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66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位t、平行于基准轴线A且垂直于基准平面B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平行于基准轴线A且垂直于基准平面B。2009-03-3067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轴线和平行或垂直于基准平面、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且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平行于基准轴线A和平行或垂直于基准平面B、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0.1和0.2,且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6818.9.2线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若公差值前加注了符号Φ,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轴线、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平行于基准轴线A、直径等于Φ0.03的圆柱面内。2009-03-306918.9.3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平面、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平行于基准平面B、间距等于0.01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7018.9.4线对基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直线平行于基准平面A且处于平行于基准平面B的平面内。提取(实际)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2的两平行直线之间。该两平行直线平行于基准平面A、且处于平行于基准平面B的平面内。2009-03-307118.9.5面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平行于基准轴线C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7218.9.6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1、平行于基准平面D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7318.10垂直度公差18.10.1线对基准线的垂直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6、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7418.10.2线对基准体系的垂直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2009-03-3075公差带为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且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组平行平面都于垂直于基准平面A。其中一组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平面B,另一组平行平面平行于基准平面B。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分别等于0.1和0.2,且相互垂直的两组两平行平面内。该两组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平面A,且垂直或平行于基准平面B。2009-03-307618.10.3线对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若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轴线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01、垂直于基准平面A的圆柱面内。2009-03-307718.10.4面对基准线的垂直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轴线A。2009-03-307818.10.4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垂直于基准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7918.11倾斜度公差18.11.1线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被测线与基准线在同一平面上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轴线。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

60°倾斜于公共基准轴线A-B。2009-03-3080被测线与基准线在不同平面上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轴线。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

60°倾斜于公共基准轴线A-B。2009-03-308118.11.2线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平面。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

60°倾斜于公共基准平面A。2009-03-3082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公差带的轴线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1

的圆柱面内。该圆柱面的中心线按理论正确角度

60°倾斜于基准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2009-03-308318.11.3面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轴线。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

75°倾斜于基准轴线A。2009-03-308418.11.4面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轴线。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

40°倾斜于基准平面A。2009-03-308518.12位置度公差(GB/T13319)18.12.1点的位置度公差公差值前加注符号S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SΦt的圆球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球面中心的理论正确位置由基准A、B、C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提取(实际)球心应限定在直径等于SΦ0.3的圆球面内。该圆球面的中心由基准平面A、基准平面B、基准中心平面C和理论正确尺寸30、25确定。注:提取(实际)球心的定义尚未标准化2009-03-308618.12.2线的位置度公差给定一个方向的公差时,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对称于线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线的理论正确位置由基准平面A、B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公差只在一个方向上给定。各条刻线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对称于基准平面A、B和理论正确尺寸25、10确定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87给定两个方向的公差时,公差带为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对称于线的理论正确(理想)位置的两对相互垂直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线的理论正确位置由基准平面C、A和B及理论正确尺寸确定。该公差在基准体系的两个方向上给定。各孔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在给定方向上应各自限定在间距等于0.05和0.2、且相互垂直的两对平行平面内。每对平行平面对称于由基准平面C、A、B和理论正确尺寸20、15、30确定的各孔轴线的理论正确位置。2009-03-3088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的位置由基准平面C、A、B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08

的圆柱面内。该圆柱面的轴线的位置应处于由基准平面C、A、B和理论正确尺寸100、68确定的理论正确位置上。2009-03-3089(图同前页)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各自限定在直径等于Φ0.1

的圆柱面内。该圆柱面的轴线应处于由基准平面C、A、B和理论正确尺寸20、15、30确定的各孔轴线的理论正确位置上。2009-03-309018.12.3轮廓平面或者中心平面的位置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且对称于被测面理论正确位置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面的理论正确位置由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5、且对称于被测面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对称于由基准平面A、基准轴线B和理论正确尺寸15、

105°确定的被测面的理论正确位置。2009-03-3091(图同前页)提取(实际)中心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5、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对称于由基准轴线A和理论正确角度45°确定的各被测面的理论正确位置。注:有关8个缺口之间理论正确角度的默认规定见GB/T133192009-03-309218.13同心度和同轴度公差18.13.1点的同心度公差公差值前标注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周所限定的区域。该圆周的圆心与基准点重合。在任意横截面内,内圆的提取(实际)中心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1,以基准点A为圆心的圆周内。2009-03-309318.13.2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公差值前标注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重合。大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08、以公共基准轴线A-B为轴线的圆柱面内。2009-03-3094(图同前页)大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1、以基准轴线A为轴线的圆柱面内。2009-03-3095(图同前页)大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1、以垂直于基准平面A的基准轴线B为轴线的圆柱面内。2009-03-309618.14对称度公差18.14.1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提取(实际)中心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97(图同前页)提取(实际)中心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对称于公共基准中心平面A-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2009-03-309818.15圆跳动公差18.15.1径向圆跳动公差公差带为在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的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在任一垂直于基准A的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圆心在基准轴线A上的两同心圆之间。2009-03-3099(图同前页)在任一平行于基准平面B、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截面上,提取(实际)圆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圆心在基准轴线A上的两同心圆之间。2009-03-30100(图同前页)在任一垂直于公共基准轴线A-B的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圆心在基准轴线A-B上的两同心圆之间。2009-03-30101(图同前页)在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弧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2、圆心在基准轴线A上的两同心圆弧之间。2009-03-30102(图同前页)圆跳动通常适用于整个要素,但亦可规定只适用于局部要素的某一指定部分(见右图)。在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弧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2、圆心在基准轴线A上的两同心圆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