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四章存货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准确理解存货的核算范围和确认标准;2、了解研究存货会计的重要意义;3、掌握确认存货数量的方法以及优缺点;4、掌握发出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及其优缺点;5、了解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应考虑的因素;6、掌握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7、掌握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8、了解存货在财务报告中的列示问题。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3
一、制定背景
1994年7月4日,财政部以(94)财会字第32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征求意见稿)
2001年11月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57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2002年1月1日起在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先行执行。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以财会[2006]3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于200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5二、主要内容(一)存货的确认(二)存货的初始计量(三)存货的后续计量(四)存货的披露6主要内容(一)存货的确认及意义(二)存货计量(取得和发出)(三)存货核算(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零售价法、特殊存货)(四)期末存货计价(期末盘存制度、清查、期末计价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7第四章存货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二节:存货发出的计价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8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BACK9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概念1.定义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出售直接出售加工后出售区别于长期资产的特征为使用而持有102.内容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品、备件[例汽车制造厂的汽车]11(二)确认条件
前提——符合存货定义1.确认条件同时具备以下2条件:(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资产的有用性(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满足货币计量假设基本标准专业标准实质:企业是否拥有存货的法定所有权122.具体运用(1)在途物资——购方已取得购货单据(2)委托代销商品——所有权属于委托方(3)受托代销商品——所有权属于委托方——为加强管理,纳入受托方账内核算(4)关于购货约定——购货方尚未取得物资的所有权(5)工程物资——不属于生产经营过程(6)特准储备物资
盘存日,法定产权属于企业的存货,不论其存放地点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即使存放于企业,也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加以确认。BACK13(三)存货的分类(一)按存放地点分1.库存存货2.在途存货3.加工存货(二)按来源分1.外购存货2.自制存货3.委外加工存货4.投资者投入5.接受捐赠6.抵债换入存货7.非货币性交换换入存货8.盘盈本企业加工委外加工BACK14二、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误差及其影响:第—,存货计价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表现在:(1)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2)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3)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4)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第二,存货计价对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第三,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缴纳所得税的数额有一定的影响。BACK15二、存货的初始计量成本构成(入账价值)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但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取得存货的核算BACK16
(一)外购存货(二)自制存货(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四)接受捐赠的存货(五)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六)盘盈的存货(七)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BACK17
(一)外购存货——其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
1、购买价格
2、购货费用
3、有关税金BACK181、采购价格
采购价格---发票金额
商业折扣---按扣除后的价格入账。
现金折扣---不从购货价格中扣除,实际取得时冲减财务费用。BACK19
2.采购费用(采购过程中)(1)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包装费
说明:仓储费:入库前的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入库后的仓储费计入损益生产工艺过程中必须的仓储费计入成本(2)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p24)——定额内损耗(3)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人工费和必要的损耗–下脚废料
BACK20根据存货准则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企业(如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213、计入成本的税金
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
不得抵扣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货向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
价内税是其价格的组成部分,应当构成存货的成本。22增值税额的抵扣条件同时满足:
会计主体是一般纳税人;采购物资用于应交增值税项目;采购物资取得扣税证明;特殊项目:
(1)运费(扣除率为7%)(2)购废旧物资10%(3)购农产品13%(4)进口物资11%、13%23注意:采购费用的对象化——采购费用的分配按重量、数量、价格、体积等比例分配
BACK24(二)自制存货
——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制造成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成本会计
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
即: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BACK25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指企业发生的直接人工以及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3、制造费用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
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的有:(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2)入库后的仓储费用。(3)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费用。注意BACK26(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投资各方确认价值不公允的除外BACK27[例]:新业公司收到投资甲方投入的原材料一批,投资各方确认价值为5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金额为8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1000元。借:原材料5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8570贷:实收资本58500银行存款1000
28(四)接受捐赠存货(四)接受捐赠存货:二种情况1.有单据实际成本=单据金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无单据实际成本=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规格、型号、性能、质量等29
实际成本加工前存货(材料或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加工费运杂费(五)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1)制造业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按规定应当计入成本的税金。(2)商品流通企业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应计入成本的税金。BACK30
(六)盘盈存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价(七)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参照相关准则处理BACK31三、取得存货的核算(一)取得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二)取得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BACK32
(一)取得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核算特点:材料入库、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科目设置:“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同“原材料”“库存商品”:工业企业生产的产成品及商业企业的外购商品33外购材料的核算收到结算凭证--付款或承诺付款;收到材料--验收入库,形成存货储备;视款货分离程度款货两清先款后货先货后款预付帐款
341、款货两清例1:企业购进原材料价:5000增值税:850运杂费:150款已付料已入库借:原材料51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贷:银行存款5950352、先款后货例2:企业购料一批发票价格:40000增值税:6800对方代垫运杂费:300承付托收款货未到(1)付款借:在途物资40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贷:银行存款47100(2)收料——材料运达企业时,验收入库:“收料单”:
借:原材料40300贷:在途物资40300363、先货后款例3:企业购入生铁10000kg,材料验收入库;凭证未到(1)月份内凭证到之前,不作账务处理,只作收料记录——只办理入库手续,登记入库的数量(2)若月份内凭证到,付款:价款8640,增值税1360借:原材料8640应交税费——…(进)1360贷:银行存款10000视同钱货两清(3)若当月末凭证仍未到,作暂估料处理
——按合同价暂估入帐37假设合同单价为0.75元/kg借:原材料75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7500(4)3.1红字冲销上月末的暂估料
借:原材料75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7500(5)3月份,凭证到,付款——视同钱货两清38
4、预付款方式借:预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增(进)贷:预付账款、应付账款
39课堂练习某企业经有关部门核定为一般纳税人,某日该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40自制存货入库
借: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贷:生产成本41接受投资存货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贷:实收资本(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资本公积(差额)42[例]甲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2005年3月5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以一批原材料进行投资,该批原材料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双方协商按发票金额作为确认的价值,占甲公司注册资本的15%,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原材料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34贷:实收资本150资本公积8443
接受捐赠存货的核算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贷:营业外收入递延所得税负债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税费)
44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①账户设置:“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1、发出物资实际成本1、加工收回物资实际成本2、支付的加工费、2、收回残余料实际成本运杂费及有关税金尚未收回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45发出物资,委托加工: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支付加工费、运杂费及有关税金:借:委托加工物资应交税费—增值税(进)—消费税贷:银行存款收回余料及委托加工物资:借:原材料贷:委托加工物资②账务处理:46缴纳的消费税:1、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计入成本。2、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将所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抵交其应交纳的销售环节消费税。注意消费税=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率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7[例]A企业委托B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0元,支付加工费为34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加工费等尚未支付,增值税率为17%,A企业有关会计处理如下:48(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2)支付加工费用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0贷:原材料200000消费税计税价格=(200000+34000)/(1-10%)=260000受托方代扣应交的消费税=260000X10%
=26000应纳增值税=34000X17%=578049
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3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780-应交消费税26000贷:应付账款65780借:委托加工物资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780贷:应付账款6578050(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若A企业收回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
借:原材料234000贷:委托加工物资234000借:原材料26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260000BACK51课堂练习A企业委托B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1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8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企业按实际成本对原材料进行日常核算。52(二)取得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以原材料为例)1、账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1、入库材料超支差异1、入库材料节约差异2、发出材料成本节约差异2、发出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期末库存材料期末库存材料
超支差异节约差异532、账户对应关系
材料采购原材料生产成本实际实际计划计划计划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成本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入库超支差异入库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成本
节约差异超支差异
库存材料库存材料
超支差异节约差异54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购入原材料的核算收到结算凭证--付款或承诺付款;收到材料--验收入库,形成存货储备;(1)结算凭证和材料同时到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实付款)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55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尚末验收入库收到结算凭证付款时: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材料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56材料已入库,发票账单未到,货款未付(1)月末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次月用红字冲销上述分录借:原材料(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57(3)待发票账单到达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材料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583、账务处理(1)购进: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增值税(进)贷:银行存款等(2)入库:借: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注意:周转材料的核算与原材料相同。
BACK59
第二节存货发出的计价一、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二、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三、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的核算BACK60一、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1、个别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3、加权平均法4、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已取消BACK[案例分析](一)计价方法(二)发出存货的会计核算611、个别计价法此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计算公式如下: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此法能够最准确地反映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但要求按每次(批)存货分别设置明细账户,以辨认其所属批别,同时存货也要求按次(批)存放,以便按次(批)发出,因此核算和管理工作量大。
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如:珠宝、名画、艺术品等BACK622、先进先出法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先进先出法的存货成本流动与通常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相一致。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成本,因而资产负债表能较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不是现行成本,而是较早期的存货成本,使得损益不能较真实地反映本期收益,尤其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的存货成本偏低,利润虚增,近期的税收负担加重,由于此法要逐笔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因而核算工作量大。BACK63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的结存数量和成本以及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出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此单价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入库存货的数量(2)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数量X
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时不计价,只有到月末时才一次计算,因而简便易行,日常核算工作量小。但此法将存货计价集中在期末进行,增加期末工作量,平时也无法从账上了解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BACK64存货的计量案例【案例1】某企业20XX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成本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材料300Kg和200Kg,实际成本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材料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材料270Kg。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65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存货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003001012460013发出
100801012196022012264018购入200132600
2202001213524027发出
220501213
329015013195031合计500
62004505250195066
(2)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1000+3600+2600)÷(100+300+200)=12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3发出
18018购入20013260027发出
27031合计500
620045012540015012180067
三种主要方法之比较主要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优点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①比较简单;②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①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②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①工作比较繁琐;②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①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作量较大;②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68
以上方法属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但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BACK69(二)发出存货的会计核算1、发出原材料的核算2、发出周转材料的核算BACK701、发出原材料的核算(1)生产领用: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原材料(2)非生产领用: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转)(3)对外捐赠:借:营业外支出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增(销)(4)对外销售:借:其他业务支出贷:原材料BACK71周转材料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包装物的概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包装物的分类(1)生产过程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3)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4)出租或出借的包装物。2、周转材料的核算:BACK72注意:下列各项不属于包装物的核算范围(1)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一次性使用的包装材料列作材料核算。(2)用于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3)计划上单独列作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包装物可作为产成品核算。73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设备。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74周转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1)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应当比照“原材料”科目进行处理。(2)生产领用周转材料,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贷:周转材料75采用五五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的50%,借: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贷:周转材料-摊销报废时,按其账面价值,借: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贷:周转材料-摊销76(3)随同产品或商品出售、单独计价核算的包装物,在实现商品销售结转销售成本时,应按包装物的账面价值,借:其他业务支出贷:周转材料(4)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月末结转生产领用、出售、出租周转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77[举例]:企业向某单位出租库存未用铁桶100个,单位实际成本80元,收取出租包装物押金90元/个,租金60元/个,增值税率17%,到期实际收回80个,没收20个包装物押金,其余退回,退回的包装物有10个入库时发现不能使用,经批准报废,残料变价收入40元,包装物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其成本。BACK78收到押金收到租金借:银行存款9000贷:其他应付款9000借:银行存款7020贷:其他业务收入6000应交税费—增(销)102079摊销出租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4000贷:周转材料―摊销400080退还80个包装物押金
若逾期未退回包装物,则没收20个押金
摊销其余50%的出租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应付款7200贷:银行存款7200借:其他应付款1800贷:其他业务收入1538.46应交税费―增(销)261.54借:其他业务支出1200贷:周转材料―摊销
120081残值:
注销包装物的账面价值
借:现金40贷:其他业务支出40借:周转材料―摊销
2400贷:周转材料―成本2400
BACK82课堂练习企业向A公司出借一批包装物共100件,单位实际成本为100元,每件收取押金150元,增值税率为17%,到期实际收回70件,退回70件押金,其余没收,收回的包装物中验收入库时发现有10件不能使用,经批准报废,收回残料8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请做出相关会计分录。BACK83[例]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3000元,报废时回收残料2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84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50%
借:管理费用1500贷:周转材料―摊销150085月末结转成本差异报废时摊销其余50%的价值
借:管理费用150贷:材料成本差异150借:管理费用1500贷:周转材料―摊销150086注销账面价值
回收残料
借:周转材料――摊销3000贷:周转材料――成本3000借:原材料200贷:管理费用200BACK87材料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差异(-节约差异)二、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BACK计划单价确定后,一般年内不变一般适用于大、中型企业88发出原材料的核算1、按计划成本发出原材料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原材料89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计算:差异率、差异额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超支差异
-发出材料节约差异
90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相反分录91(一)发出原材料的核算1、计算:差异率、差异额2、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贷: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二)发出周转材料的核算:与材料相同
BACK92
[例]
某企业原材料期初余额为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5%,本期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10000元,计划成本为11000元;本期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8000元,(其中生产产品领用5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000元,在建工程领用2000元)。93①购入
借:材料采购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银行存款 1170094②按计划价入库
a/借:原材料 11000贷:材料采购 11000b/借:材料采购 1000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或借:原材料 11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95③计划价领料
借:生产成本 5000制造费用 1000在建工程 2000 贷:原材料 800096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1500-100030000+110006.1%97④结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366贷:生产成本 305=5000x6.1%制造费用 61=1000x6.1%
借:在建工程197.26材料成本差异122=2000x6.1%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转) 319.26=(2000-122)x17%BACK98课堂练习某企业材料存货采用计划成本记账,2007年1月份“原材料”科目某类材料的期初余额56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初借方余额4500元,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12元,本月10日进货1500公斤,进价10元;20日进货2000公斤,进价13元,本月15日和25日车间分别领用材料2000公斤。99课堂练习甲公司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2007年12月,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4万元;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为800万元,成本差异为节约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按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甲公司本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为()万元。(单选题)A.394B.396.8C.399 D.420100课堂练习甲公司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2007年12月,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6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万元。甲公司按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单选题)A.399万元B.400万元 C.401万元D.402万元101(三)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
1、毛利率法:该法主要适用于批发商业企业,是根据本期实际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由于采用毛利率法是按存货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来计算的其结果往往不够准确,一般应在每季季末进行调整,每季最后一个月不能用此方法而改用实际成本法中的其他方法。BACK102指标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退回与折让BACK103
某商业企业2001的4月1日甲类商品库存150000元,本月购进8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130000元,发生销售折让为6500元,上月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0%。[例]:104本月销售净额=130000-6500=123500(元)销售毛利=123500X20%=24700(元)本月销售成本=123500-24700=98800(元)库存商品成本=150000+80000-98800=131200(元)1052、售价金额法:即进销差价率法该法适用于零售商业企业,零售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收、发、存均按零售价核算(一)账户设置材料采购购进商品入库商品进价进价在途商品进价106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库商品发出商品发出商品入库商品零售价零售价差价差价库存商品库存商品零售价差价107(二)账务处理1、购进商品时: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增(进)
营业费用贷:相关科目2、入库时:借:库存商品贷:材料采购商品进销差价1083、销售商品时确认收入:借:相关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增(销)按售价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结转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109(三)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的计算1、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2、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3、本期已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10某企业2001年3月份期初某商品进价成本为200000元,售价总额为260000元,本期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额为14000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185000元。[例]:111进销差价率=(60000+40000)/(260000+140000)X100%=25%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85000X25%=46250(元)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85000-46250=138750(元)112或用成本率来计算:成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收入*成本率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构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BACK113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盘存和清查二、存货期末计量原则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BACK114一、存货盘存和清查(一)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1、定期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制。在商品流通企业,称为“以存计销制”或“盘存计销制”;在工业企业又称为“以存计耗制”。2、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
3、两种盘存制的比较
(1)定期盘存制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2)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BACK115(二)存货清查存货清查的概念—是指通过对存货的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有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造成存货账实不符的原因:1.收发计量的错误及计算错误2.自然损耗3.损坏变质4.贪污盗窃5.自然升溢116
存货清查的会计核算(一)科目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财产物资的盘亏数财产物资的盘盈数盘盈的转销数盘亏的转销数尚待处理的财产物资尚待处理的财产物资的净损失的净收益117(二)存货盘盈的核算1、发现盘盈时:2、批准处理后: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118(三)存货盘亏和毁损的核算1、发现盘亏时:2、批准处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过失人赔款)原材料(残料)管理费用(扣除赔款,残料后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9
(1)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列作管理费用;(2)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保险公司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将其净损失列入管理费用。(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将其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120[例]
企业因台风造成一批库存材料毁损实际成本4000元,按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000元。121(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680贷:原材料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转)680借:其他应收款3000营业外支出168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680122
企业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应当于期末前查明原因,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期末结账前尚未经过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注意BACK123二、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1、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以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
124存货成本:指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存货计价方法。可变现净值:(NetRealizableValue)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的售价减预计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估计售价–估计成本–估计销售税费(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前提确定,实质是净现金流入,不是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125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基础:取得确凿证据;因素: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26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127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的迹象(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128(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成本–估计销售税费存货的直接用途不同,确定估计售价的方法不同有销售合同的-合同价产品(商品)没有销售合同的-市场价材料用以出售为目的-材料的市场价用以生产产品为目的-产品的价格
合同价
市场价129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如果持有存货数量多于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商品售价作为计量基础。没有销售合同,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商品售价作为计量基础。130
为销售而持有的存货——产成品、商品等1.有合同约定——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税费合同价2.无合同——按一般售价为计量基础市场售价131①合同数量≥存货数量例1:甲乙02.9.3签合同(不可撤消)约定:03.1.20提供W型机器12台,@31万元02.12.31,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280万,数量10台单台市价30万02.12.31,甲W机器的估计售价=?=10*31=310万例2:甲乙02.9.3签合同(不可撤消)约定:03.1.20提供W型机器12台,@31万元02.12.31,甲尚未生产W机器,但持有材料D(专门生产12台W机器)账面成本:144万市价:112万甲:02.12.31,D材料的估计售价=?=12*31=372万132②合同数量<存货数量期末存货合同数量:按合同价格计量超出数量:按一般售价计量例3:甲乙02.9.3签合同(不可撤消)约定:03.1.20提供W型机器12台,@28万元02.12.31,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392万,数量14台单台市价30万02.12.31,14台机器的估计售价=?=12*28+2*30=336+60=396万133(2)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34为生产中耗费而持有的存货——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材料按成本计量例4:02.12.31甲持有A材料账面成本:300万市价:280万生产W机器:可变现净值>成本A材料的价值=?300万2.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135例5:02.12.31甲持有B材料账面成本:300万市价:280万生产W2机器B市价下跌W2市价下跌10%原售价:300万现市价:270万生产成本:280万将B加工成W2,还需投入160万,估计销售税费10万B的价值=?(1)W2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税费=270-10=260万<成本280万(2)B的可变现净值=W2售价-估计成本-估计税费=270-160-10=100万“BS”价值BACK136案例假定A公司20×5年12月31日库存W型机器12台,成本(不含增值税)为360万元,单位成本为30万元。该批W型机器全部销售给B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20×6年1月20日,A公司应按每台3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B公司提供W型机器12台。A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长期客户——B公司销售的W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2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W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20×5年12月31日,W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2万元/台。137案例解析在本例中,能够证明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有关W型机器的销售合同、市场销售价格资料、账簿记录和A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根据该销售合同规定,库存的12台W型机器的销售价格全部由销售合同约定。138案例解析在这种情况下,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30万元/台为基础确定。据此,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30×12-0.12×12=360-1.44=358.56(万元)低于W型机器的成本(360万元),应按其差额1.44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以前未对W型计提存货跌价准)。如果W型机器的成本为350万元,则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9课堂练习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单选题)A.85 B.89 C.100 D.105140(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企业应定期或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售价<成本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按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减值BACK141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个别计提: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分类计提: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合并计提: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142例1:公司01年末有A、B、C、D四种存货,分为甲、乙两类。项目成本可变净值单项比较分类比较综合比较A20001600B30003200甲类50004800C40004600D60005800乙类1000010400合计150001520016003000400058001440048001000014800150006002000143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单项比较法确定的结果最为准确,但工作量大;总额比较法工作量较小,但确定的结果准确性较差;分类比较法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144账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本期确认的本期转回的已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期末转入损益的资产减值损失净额
145账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冲销已提的跌价计提的跌价准备准备期末已计提跌价准备结余数
“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抵减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将其列为存货项目的减项。146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存货准则确定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147
(1)当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时,不需做账务处理;(2)当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每一会计期末应提准备——必须考虑计提前的余额。若应提大于计提前的余额——应按差额补提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如以后存货价值得以恢复——应冲减跌价准备至零为限
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48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存货的计价核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假定,2001年年末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000元;2002年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0000元;2003年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15000元。
[例]1492001年:
2002年:2003年: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0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20000借:资产减值准备3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30000BACK150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销售或领用时,在结转发出存货销售成本的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用于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按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151课堂练习2007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4月1日,甲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产品6台。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92万元,数量为7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7年12月31日,A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假定A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2007年12月31日A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育机构融资抵押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2025版西藏旅游纪念品设计制作合同2篇
- 2025年度医疗健康产业股权变动与债权债务平衡合同
- 2025年度环保设备租赁购销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度环保技术合作股东合同协议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股东股权质押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国际贸易装船质量标准合同
- 2025版社区智能桶装水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餐饮连锁经营合同第三方担保示范文本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 校园保洁培训课件
- 渠道管理就这样做
- 大客户销售这样说这样做
- 精装修样板房房屋使用说明
- 乔迁新居结婚典礼主持词
-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教案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试题-Module 9 Unit 1 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外研社(一起)(含答案)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