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技术操作课件_第1页
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技术操作课件_第2页
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技术操作课件_第3页
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技术操作课件_第4页
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技术操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科壮医药线点疗法的操作点灸前的准备备好火源备好药线选好体位(以坐位或卧位为宜)耐心解释,消除顾虑严肃认真,合理处方操作技术要点整线:以两手拇食指分别持线的两端,捻转拉直。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约1~2厘米。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煤油灯或其他灯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带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每次一个穴位灸一壮。注意点灸禁忌事项1)孕妇禁灸,尤其不能点灸下半身穴位。2)眼部禁灸:3)男生外殖器龟头部及女性小阴唇部禁灸;4)点灸面目时穴位时一律用轻手法,眼区及靠近眼睛的穴位嘱患者闭目;5)病人情绪紧张或过度饥饿时慎用:6)各种皮肤病在点灸治疗时期忌食牛肉、竹笋等发物。特定穴位1.梅花穴[位置]肿块或皮肤损害处。[取法]按照局部肿块或皮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呈梅花穴分布。[作用]软坚散结,祛风上痒。[主治]一切肿块性和皮损性疾病。[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2.莲花穴[位置]在皮肤损害处。[取法]按照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病损部位选取一组穴位,呈莲花形分布。[作用]祛风止痒,软坚散结。[主治]癣症和皮疹类疾病。[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4.结顶穴[位置]在各处肿大的淋巴结上。[取法]淋巴结附近或周围发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取肿大之淋巴结顶部为穴。若无淋巴结肿,此穴无法取。[作用]消炎解毒,软坚散结。[主治]各种炎症。[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5.痔顶穴[位置]在外痔或肿大突出肛门口的内痔上。[取法]取外痔顶部或脱出肛门口外的痔顶部为穴。若内痔不脱出肛门口外,此穴无法取到。[作用]活血消肿,消炎止血。[主治]痔疮。[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穴6.长子穴[位置]居在皮疹出现处。[取法]询问病人,以最早出现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为穴。[作用]祛风止痒。[主治]各种皮疹类疾病。[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8.下迎香穴[位置]在面部鼻翼外下方。[取法]于迎香与巨髎连线的中点处取之。[作用]通利鼻窍。[主治]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9.启闭穴[位置]在唇齿处。[取法]于鼻孔外缘直下与唇线的连线,鼻孔外缘与口角的连线,及唇边组成的三角形中心处取穴。[作用]醒脑通窍。[主治]牙关紧闭。[点灸法]连续反复点灸,直至病人苏醒,牙关紧闭消除。10.鼻通[位置]在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法]正坐,在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作用]通利鼻窍。[主治]感冒鼻塞、鼻炎等病。[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2.止吐穴[位置]在胸部。[取法]于鸠尾和膻中连线的中点取穴。[作用]宽胸利气,降逆止呕。[主治]恶心呕吐、胸痛等。[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13.膀胱三穴[位置]在下腹部。[取法]于因尿潴留而隆起的膀胱上缘取之,左、中、右各一穴。[作用]通利小便。[主治]癃闭。[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4.食背穴[位置]在手掌背部。[取法]于食指本节关节的中点处取之。[作用]健运脾胃。[主治]胃肠道疾病。[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6.中魁穴[位置]在手掌背部。[取法]于中指次节关节中点处5分取穴。[作用]通络止痛。[主治]颠顶头痛。[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7.无魁穴[位置]在手掌背部。[取法]于无名指次节关节中点上5分处取穴。[作用]通络止痛。[主治]后部头痛。[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莲花穴18.外劳宫穴[位置]于手掌背部。[取法]于手背与劳宫穴相对处取穴。[作用]舒筋活络。[主治]落枕。[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0.上长强穴[位置]在骶部。[取法]于长强穴上方凹陷处取之。[作用]涩肠止泻,消炎退热,止血等。[主治]泄泻、痔疮发炎、大便出血等、发热。[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1.趾背穴[位置]在足背部。[取法]于足拇趾本节关节中点处取穴。[作用]健脾和胃。[主治]胃肠道疾病。[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4.镇寒穴[位置]在手背部。[取法]于合谷穴后方凹陷处取穴。[作用]温阳祛寒。[主治]畏寒怕冷。[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5.里内庭穴[位置]在足底部。[取法]在足底部与内庭穴相对处取穴。[作用]活血祛瘀,峻下通便。[主治]大便秘结、产后胞衣不下、闭经等。[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6.安眠三穴[位置]在眉毛内侧端。[取法]沿眉毛内侧端边缘上、中、下各取一穴,共三穴。[作用]安眠。[主治]失眠。[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7.关常穴[位置]关节周围。[取法]以各关节周围作为常用穴位。[作用]祛风通络,止痛。[主治]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