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次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_第1页
第三章第二次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_第2页
第三章第二次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_第3页
第三章第二次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_第4页
第三章第二次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看谁能在五秒之内记住以下信息2845963858519613579753135797投按举转跑跳拉走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概念及过程(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再现(回忆)。相遇几十年前儿时的朋友,却立刻能认出他并叫出他的姓名,尽管好像早已把他忘得无影无踪了。过去学过的成语、外语单词、看过的电视、听过的歌曲,一旦在一定场所,你就会很快地在脑海中重现……。这些都是人的记忆的具体体现。Page

5

在某种程度上,一台计算机就是一个机械记忆系统。电脑与人脑一样,这两个系统均通过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多,但用时想不起来。这种“快”和“多”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的记忆就不能算好的。还有的人,虽然记得慢,但却记得牢;也有的人虽说记得少,但能灵活运用。这样的记忆就比较好,完全用不着因为记得慢一点,少一点而沮丧。这些记忆问题的出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记忆品质。

二、记忆力的品质(一)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

(二)持久性: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三)正确性: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四)备用性: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三、记忆的种类(一)按态度划分①无意识记②有意识记(二)按内容划分①符号记忆②形象记忆(三)按信息加工划分①感觉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感觉记忆Page

12遗忘是指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四、遗忘

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保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

1.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

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3.儿童的情绪状态

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

在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中,存在一些独特的现象:幼儿期健忘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儿童脑的发育有关。儿童脑的各个区域的成熟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有先后的。先发育的脑区域在3岁左右承担了记忆的任务,但随着脑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晚成熟的脑结构控制了先成熟的脑区域,从而妨碍了原先所学习的东西,使人回忆不起更早发生的事情。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和发展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时间和标志1、胎儿的听觉记忆胎儿末期,听觉记忆确已出现2、新生儿记忆的表现新生儿时期记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条件反射

(2)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1)建立条件反射新生儿记忆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对条件刺激物形成某种稳定的行为反应(即建立条件反射)。

比如,母亲喂孩子时往往先把他抱成某种姿势,然后再开始喂。不用多久(一个月左右),儿童便对这种喂奶的姿势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被抱成这种姿势时,奶头还未触及嘴唇就已开始了吸吮动作。这种情况表明,儿童已经“记住”了喂奶的“信号”——姿势。(2)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新生儿记忆的另一表现是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人(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注意它一段时间。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惯化”。(一)婴儿的记忆婴儿期的记忆仍主要是再认形式。明显的再认出现在6个月左右。这时,儿童开始“认生”,即只愿意亲近妈妈及经常接触的人,陌生人走近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客体永久性”观念的产生。2、延迟模仿行为的出现。1.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2.延迟模仿是指能再现过去某个地方模仿到的行为的能力。显示宝宝出现了一定的回忆能力。

实验:客体永久性实验:客体永久性婴儿早期记忆的保持能力6个月婴儿可记住踢腿动作达2个月。1岁婴儿可记住启动电动火车按钮动作达8周。(二)幼儿的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又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的识记活动。通过有意识记可以有效地获得系统而又完整的科学知识。所以它在学习和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结论: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但有意识记也在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意识记在不断发展Page

27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理解是通过思维进行的,如了解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弄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义等,都属于理解。只有领会材料本身的意义,把它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纳入人的知识系统,才能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识记,保持时间长,也较容易提取,但不一定十分精确。总之,在全面性、速度和牢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机械识记相对于成人,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也并非没有意义识记。表现在部分学龄儿童身上经常看到的机械识记,是长期学习和教育上的失败造成的结果。学习中运用机械识记为主的学生,思维比较消极,智慧不够发展,不习惯于钻研,自信心较差。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机械识记难以为继,学生会越学越被动。3.再认和回忆(再现)提取记忆中的信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再认,一种是回忆(再现)。再认能力一般都优于回忆能力。所谓再认,是指曾经感知认识过的客观事物再一次地出现在当事人面前,当事人觉得熟悉,确定自己曾经感知认识过该事物的记忆过程。在这个记忆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是通过对再认的事物的部分熟悉的线索来唤起重新的认识。例如,曾经交往过的人从对面走过来,你会根据自己脑子里所拥有的熟悉的对方某些面部体态特征或是衣着特征或是行为特征等线索,再一次认出他/她来,这就是再认记忆。所谓回忆,又称作为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认识过的客观事物并没有出现在当事人的面前,而是在其它的刺激物的作用下,曾经感知认识过的那个事物再一次地出现在当事人的脑海里的记忆过程。比方说,当你走上街头时,某种特定的街景作为新的刺激物作用了你,就有可能会使你的脑海里顿然出现过去某个时期在同样街景下你曾经经历过的某件事情的画面,使你回忆起当时的某些人和事,这种记忆现象就是再现记忆。再认和回忆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在所有年龄段再认都优于回忆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4.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指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

记忆。5.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巴拉德(Ballard)在1913年发现的。国内的相关研究发现这一特点在年幼的儿童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洪德厚(1981)曾让小、中、大班幼儿识记故事,然后间隔3天、7天、14天检查记忆保持量。结果发现幼儿小班的记忆恢复现象比中大班更为明显,具体见下表:间隔不同时间幼儿记忆保持量的比较

时间、年级间隔3天间隔7天间隔14天小班100137.58132.14中班100102.10106.96大班100103.1991.64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1、视觉复述策略——幼儿在记忆过程中使用的一个最为简单的策略,就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所要记住的事物上。(可以让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例如:认识纸)2、特征定位策略——在识记的过程中,给目标刺激贴上特殊的标签以便于回忆。三、儿童的记忆策略3、复述策略复述是指主体在记忆的过程中,对目标信息不断进行重复以便能更准确、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复述的效果:①复述确实可以提高年龄段个体的记忆成绩。②即使使用非常简单的复述策略,也比不使用该策略要好。③复述策略的培训能提高不会使用复述策略的儿童的回忆成绩。④对那些只会使用简单策略的被试进行复述策略的培训,其回忆成绩也会提高。⑤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复述策略对其回忆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4、组织性策略——是指主体在识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义,将记忆材料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一般认为,儿童的组织性策略是在9-10岁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9-10岁儿童在使用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