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条约法_第1页
第十五章条约法_第2页
第十五章条约法_第3页
第十五章条约法_第4页
第十五章条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条约法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一节概述一、条约的概念和特征(一)条约:两个及以上国际法主体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用以确定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二)特征1.主体必须是国际法主体2.必须规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君子协定”不是条约)3.必须符合国际法(“二战”间,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无效)4.一般采取书面形式二、条约的名称和种类1.条约:最正式,缔结程序较繁琐,期限较长2.公约:通常为国际组织主持下或在国际会议上谈判订立的专门规定特定事项的多边公约。3.协定:通常用于政府间或行政部门间所缔结的范围较狭隘或不太重要的、时间不太长久的事项的条约。4.议定书(附加议定书、最后议定书):用作一个主要条约的附属法律文件,用以补充、说明、解释或改变条约的规定。5.宪章、盟约、规约:一般适用于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6.专约:内容多为处理虽然重要但却不涉及重要政策的事项。7.换文:一般适用于双边条约,其形式类似要约与承诺的缔结合同形式。8.文件:在国际会议上通过的规定一般国际法规则或解决一般国际法问题的多边公约。(1928年《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日内瓦总文件》)9.谅解备忘录:用于缔约国已经就某些细节或次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1968年《中英双方关于“香港身份证明书”问题的备忘录》)10.宣言、申明、联合公报:两个或以上国家就某一国际问题举行会谈后,为了表明各自或共同立场所做的公开表达。(二)条约的种类1.双边、多边条约2.造法性、契约性条约3.开放性、闭锁性条约4.内容划分第二节条约的缔结和登记一、条约的缔结程序1.谈判和议定约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长、使馆馆长,无需全权证书(国家有权机关所颁布的用以证明持有人有权为该国进行条约的谈判和认证约文及签署条约的文件)。2.认证约文与签署。认证:确认共同同意约文是正确的好和作准的。签署:代表在约文结尾处签上自己的姓名。草签:将姓名的起首字母签署在约文的结尾处,仅表明对约文的认证,不具有正式效力,不具有溯及力;暂签:待核准的签署,如果未得到核准,仅具有认证约文的效力。如果给予了核准和确认,就成为正式的签署,具有溯及力。

正式签署:完全签署,在约文认证之后,经过本国政府的同意或授权,签署全权代表的名字。如果还需要经过国家的批准才能生效时,并不表示缔约国同意受拘束,但使得不得采取足以妨碍条约宗旨的行为。3.批准与交换批准书:国家有关机关对全权代表所签署的条约表示最终确认,并同意受该条约约束的行为。批准书:序言、申明、主文、尾文。批准书的通知:双边条约是缔约国交换批准书;多边条约将批准书存放在条约规定的地方。条约的生效时间以交换批准书为准。(公约)二、条约的保留: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出的单方声明,不论怎样措辞或命名,旨在将该条约的某些规定在对该国的适用上排除或改变其法律效果。(一)条约的禁止保留情况:1.该项保留为条约所禁止2.条约仅准许特定的保留而有关的保留不在其内3.该项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不符

(二)保留的法律效果1.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2.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3.在未提出保留的国家之间,按照原来条约的规定,无论未提出保留的国家是否接受另一缔约国的保留。(三)保留的撤回(四)保留的程序三、条约的登记制度1.联合国宪章第102条2.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80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三节条约的效力

一、条约的生效和期限条约生效是指条约对缔约国开始发生拘束力。生效方式和日期取决于条约规定或缔约各方的协议。(一)双边条约生效的方式:1.自签字之日或规定之日起生效,不需批准或交换批准书。这种条约多是一些经济、贸易、技术合作或文化等方面的协定。2.自双方批准之日起生效,不需交换批准书。缔约双方如在同一天批准条约,条约即在该日生效;如果日期不同,则自缔约一方最后通知批准的日期起生效。3.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意义重大、政治性强或永久性的边界条约生效通常采取这种方式。(二)多边条约生效的方式1.自全体缔约国批准之日起生效(如1959年《南极条约》)2.自一定数目的缔约国交存批准书之日或加入书之日或之后的某个特定日期生效(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自一定数目的缔约国,包含某些特定国家提交批准书后生效(如《联合国宪章》)(三)条约的有效期如有期限,过了规定期限之后,若缔约国不予延长,则归于无效;如条约为无期限的,就一直有效,直到被另一条约所取代。二、条约的适用(一)条约适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条约自生效之日起适用,不具有溯及力如无特别说明,条约适用于缔约国所有领土(二)条约适用的冲突条约的冲突:一国就同一事项先后参加的两个或几个条约的规定相互冲突。解决条约的冲突的方法:

1.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完全相同时,不论是双边还是多边条约,一般适用后约取代前约的原则,即适用后约,先约失效。2.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的当事国之间,适用两国均为当事国的条约。3、适用条约本身关于解决条约冲突的规定。如《联合国宪章》规定,会员国的义务和会员国根据其他条约所负的义务有冲突时,宪章规定的义务居优先地位。而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公约不损害其他条约在当事国之间的关系。若该公约的规定与缔约国缔结的其他条约相冲突,应适用其他条约。三、条约的效力(一)对缔约国的效力“条约必须遵守原则”1.含义:是一项古老的、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指条约缔结后,各方必须按照条约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义务,不得违反。2.原因:条约是最主要的国际法渊源,条约得不到遵守就意味国际法规则不能得到遵守;不存在超国家的强制机关,国际法及条约的遵守更依赖各国“一秉善意”自觉遵守。3.例外:不是绝对的。对于不平等条约,就不适用;此外,如果条约缔结后,情况发生了重要变更,使得按原订条约的规定履行,将对当事国一方显失公平时,该缔约国有权终止或退出条约;条约不得与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不得违背国际法基本原则。(二)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一般“条约对第三国无损益”。1.条约为第三国创设义务的条件:条约当事国必须有意在该条约中规定第三国的义务;该第三国必须以书面明示接受这项义务。例外:《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6款: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范围内,宪章可以为第三国创设义务,且无需后者同意。2.条约为第三国创设权利条约可以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只要第三国不明确反对。3.条约所创设权利义务的取消或变更取消所创设的第三国义务,需要经缔约国与第三国全体同意,除非另有协议;取消或变更权利,则可由缔约国为之,除非该权利本意为非经第三国同意不得取消或变更。4.条约对第三国效力的规定,不妨碍条约所载规则成为对第三国有拘束力之公认国际法习惯规则,从而对第三国有约束力四、条约的无效:条约因不符合国际法上缔结条约的原则而不能有效成立。三种情形:(1)缔约能力欠缺。如缔约机关违反其国内法上关于缔约权的规定,或者缔约代表逾越其权限。(2)同意的瑕疵。即违反缔约各方的自由同意,包括缔约一方或各方对有关事实或法律认识的错误,一缔约国对另一缔约国的诈欺,对谈判代表贿赂,以及对一缔约国施行强迫或对谈判代表施行强迫等四种情形。(3)缔约时与一般国际法强制性规范抵触或缔约后与一般国际法强制性规范抵触。五、条约的终止和暂停实行(一)条约的终止:一个有效条约由于法定原因而失去效力。几种情形:(1)根据条约的规定(到期、执行完毕或解除条件出现);(2)缔约国一致同意;(3)单方解约和退约;(4)条约被代替;(5)条约主体变更或消灭;(6)履行不可能;(7)重大或根本违约;

(8)断绝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9)与新的强行法规则抵触;(10)情势变迁:是指缔结条约以后,缔约时的情况发生了当事国不能预见的根本变化,当事国可以终止或退出条约。须满足的条件:1.发生情势变迁的时间必须是在缔约之后;2.情势变迁的程度必须是根本性的;3.情势变迁的情况必须是当事国所未预见的;4.情势变迁的结果必须是丧失了当事国当初同意接受该条约拘束的必要基础或基本前提;5.情势变迁的影响必须是势将根本改变依据该条约尚待履行的义务的范围或程度;6.情势变迁的原因必须不是出于该当事国本身的违约行为;7.情势变迁适用的对象必须不是边界条约或边界条款。——条约终止后,除另有规定或当事国另有协议外,应解除当事国继续履行之义务,但不影响当事国在条约终止前经由实施条约而产生之任何权利、义务。(二)条约的暂停实行:条约由于某种法定的原因对该条约的当事方发生条约效力暂时停止的情况。——当事国援引条约终止、退出或停止实行之理由着,必须将其主张书面通知其他当事国。第四节条约的解释和修订一、条约的解释:指对条约条文和规定的真实含义予以说明和澄清。(一)一般规则:1.根据通常含义和上下文;2.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3.善意解释;(二)辅助规则:1.条约解释的补充资料;2.两种以上文字的条约的解释。(1)经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条约中规定或当事国协议当遇到意义分歧时应以某种约文为根据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2)作准文本以外的条约译本,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仅可以在解释条约时作为参考。(3)在各种文字的作准约文中,条约的用语应被推定为有相同的意义。(4)除按规定应以某一约文为准外.在几个作准约文中发现意义有分歧,而适用以上解释规则不能消除分歧时,应采用顾及条约目的及宗旨的量能调和各约文的意义。

二、条约的修订:条约在缔结之后,缔约国在条约有效期内改变条约规定的行为。可分为两种:修正和修改。前者是指在多边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