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3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1.gif)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3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2.gif)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3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3.gif)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3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4.gif)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3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6501efe27eb0df5152229a46ab75b23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主讲人:张姝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第三节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两种损失节流过程带来的节流损失;干压缩所产生的过热损失。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
基本概念液体再(过)冷: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的温度低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再(过)冷度:液体过冷后的温度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差值。再(过)冷循环:具有液体过冷的制冷循环称之为再(过)冷循环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1)设置再冷却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1、设置再冷却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2)液体过冷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液态制冷剂再冷,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减少(即无效气化减少)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量增加。(Δq0=h4-h4´=Δ4bb´4´4);
压缩机的压缩功不变。制冷系数提高,节流损失减少。
对于空调用制冷系统(蒸发温度较高),并不单独设置再冷却器,而是适当增大冷凝器面积,使冷却介质与呈逆流换热,以实现再冷。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2、蒸气回热循环
基本概念蒸气过热:压缩机入口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其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过热度:制冷剂蒸气过热后的温度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过热循环:具有蒸气过热的制冷循环称之为过热循环。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2、蒸气回热循环(1)回热式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
工作流程
理论循环
一、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再冷却2、蒸气回热循环(2)回热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性能的影响采用回热循环,一方面可使液态制冷剂再冷,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量增加(Δq0=h4-h4´=Δ4bb´4´4);压缩机的压缩功增加(ΔWc=(h2´-h1´)-(h2-h1)=Δ2´1´122´);制冷系数是否提高,取决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一般说来,对于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如氟利昂R12、R134a等回热是有利的,而对于制冷剂氨则是不利的。二、回收膨胀功1、膨胀机的应用条件
对于大容量制冷装置:一方面,由于膨胀机的容量较大,不会出现因机件过小导致加工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可回收的膨胀功相对较大;因此,采用膨胀机回收膨胀功可节省常规能源,提高制冷系数。
二、回收膨胀功2、使用膨胀机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流程和理论循环工作流程理论循环二、回收膨胀功3、回收膨胀功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输出有用的膨胀功,压缩机压缩功减少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加理论制冷系数提高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压缩机的压缩比较大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相应较高,因而过热损失及压缩机功耗均较大。为减少过热损失及降低压缩机功耗,可采用具有中间冷却的多级压缩制冷循环。多级压缩制冷循环,不但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还可减少过热损失,减少耗功量;压缩比越大,越节能。多级压缩制冷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应用场合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两种形式
闪发蒸气分离器(经济器);中间冷却器。
压缩比较高(通常pk/p0大于8);离心式或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中间抽气,如空调用螺杆冷水机组)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1、带闪发蒸气分离器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工作流程理论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2、闪发蒸气分离器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采用闪发蒸气分离器,减少了一级压缩的制冷剂流量;采用闪发蒸气分离器,降低了二级压缩机进口的蒸气温度和比容。
因此,采用闪发蒸气分离器可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故闪发蒸气分离器也称之为经济器。
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3、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工作流程理论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4、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的工作流程及理论循环工作流程理论循环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5、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计算(1)中间压力的确定以获取最大制冷系数的中间压力为原则;以这种原则确定的中间压力称之为最佳中间压力。(在工程设计时,可通过选择几个中间压力进行试算以确定最优值。)以高低压缩机压缩比相等为原则(虽然制冷系数不是最大,但压缩机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程度高,较实用)。此时中间压力的计算式为: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2)制冷剂质量流量的确定①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系统若已知制冷量0低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1:
在中间冷却器中:来自膨胀阀1的制冷剂,一方面使来自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冷却至饱和蒸气状态;另一方面使膨胀阀2前的液态制冷剂由状态5再冷却至状态7。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由于,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②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系统已知制冷量为0,状态3(由状态2和状态3´混合而来)的比焓h3:中间冷却器的能量方程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Mr: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例题2、如下图所示,系统需制冷量20kW,制冷剂采用R134a,蒸发温度t0=4ºC,冷凝温度tk=40ºC,试进行理论循环的的热力计算。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解:(1)确定该制冷循环的中间压力Pm;
(2)绘出理论循环的压焓图;
(3)根据其热力性质表查处于饱和线上的有关参数值;
(4)计算状态点2´
、6、8的参数值;
(状态2´由2、3混合而来)(5)根据压焓图确定其余点的状态参数值;(6)进行热力计算。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单位容积制冷能力: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低压级制冷剂质量流量:
低压级压缩机制冷剂体积流量:高压级压缩机制冷剂质量流量:高压级压缩机制冷剂体积流量:’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冷凝器的热负荷:压缩机理论耗功率:理论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三、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与课本例1-3(P12-13)对比,在相同的制冷能力条件下,带闪发蒸气分离器的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制冷剂质量流量稍有减少;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冷凝器热负荷下降;理论制冷系数提高(达8%)。四、复叠式制冷循环1、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提出(1)为获得较低温度,中温制冷剂的局限对于采用氨、R22等中温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由于受到本身物理性质的限制,能够到达的最低蒸发温度仍有一定的局限。蒸发温度必须高于制冷剂的凝固点(如:氨的凝固点为-77.7⁰C);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其相应的蒸发压力也很低。当蒸发压力低于0.1~0.15bar时,外界空气易渗入系统,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氨在蒸发温度为-65⁰C时,pk=0.156bar);蒸发压力很低时,制冷剂气态比容很大,单位容积制冷功率很小,要求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很大。四、复叠式制冷循环(2)为获得较低温度,低温制冷剂的局限
为获得-60-70⁰C的低温,需采用低温制冷剂(凝固点低,沸点也很低),如R13、
R14等(R13的凝固点为-181⁰C
,沸点为-81.4⁰C;R14的凝固点为-184.9⁰C
,沸点为-127.9⁰C)
。但这类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很低,采用一般冷却水,存在以下局限:由于水温接近其临界温度,使气态制冷剂难以冷凝;即使冷凝,由于接近临界点,不但冷凝压力高,而且比潜热小,因而制冷效率也很低。
因此,为降低冷凝压力,就必须采用人工制冷装置为其冷凝器提供冷源,这就是所谓的复叠式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四、复叠式制冷循环2、分类(1)双系统复叠式制冷循环(简称复叠式制冷循环)
由中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两套独立制冷循环嵌套而成的双系统复叠式制冷循环。(2)单系统复叠式制冷循环(简称内复叠制冷循环)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单系统复叠式制冷循环。(1)复叠式蒸气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2《正切》听评课记录1
- 2025年度文化演出活动策划与制作合同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听课评课记录
- 电商物流配送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策略
- 现代通信技术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 生产线工艺流程图绘制及解读培训教程
- 2025年度智能机器人研发投资合同书(机器人版)
- 环保产业中绿色金融的投资效益分析
- 电力企业人员招聘法律规范
- 【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含答案)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课件)肝性脑病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课件:“配速法”解决摆线问题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京颐得移动门诊产品输液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PPT精选文档
- ISO9001-14001-2015内部审核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