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培训_第1页
生物安全培训_第2页
生物安全培训_第3页
生物安全培训_第4页
生物安全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生物安全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婷婷(25346276)2015年12月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体系与意外事故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实验室设计与建造的特殊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

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在实验室之间的传递

管理制度

微生物危害评估总则1.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2.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

3.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与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直接接触的一级屏障。1.生物安全柜是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主要的防护屏障。实验室应按要求分别配备Ⅰ、Ⅱ、Ⅲ级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除实际上不可实施外,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不得用超净工作台代替生物安全柜。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2.必要时实验室应配备其他安全设备,如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置的排气罩等,或采用其他不使致病微生物逸出确保安全的设备。3.实验室所配备的离心机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安全设备中使用,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4.必须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生物安全柜是一种负压的净化工作台,正确操作生物安全柜,能够完全保护工作人员、受试样品并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而超净工作台只是保护操作对象而不保护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工作台。因此,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和生产中,应该选择和使用生物安全柜,而不能够选择和使用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的分类根据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差异,生物安全柜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种类型。一级生物安全柜可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而不保护样品。其气流原理和实验室通风橱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排气口安装有HEPA过滤器,将外排气流过滤进而防止微生物气溶胶扩散造成污染。一级生物安全柜本身无风机,依赖外接通风管中的风机带动气流,由于不能保护柜内产品,目前已较少使用。

二级生物安全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柜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69-2005生物安全柜》中的规定,二级生物安全柜依照入口气流风速、排气方式和循环方式可分为4个级别:A1型,A2型,B1型和B2型。所有的二级生物安全柜都可提供工作人员、环境和产品的保护。A1型安全柜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38m/s。无内部循环气流,10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过滤排出。

A2型安全柜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70%气体通过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30%的气体通过排气口过滤排出。

二级B型生物安全柜均为连接排气系统的安全柜。连接安全柜排气导管的风机连接紧急供应电源,目的在断电下仍可保持安全柜负压,以免危险气体泄漏如实验室。其前窗气流速度最小量或测量平均值应至少为0.5m/s(100fpm)。

B1型70%气体通过排气口HEPA过滤器排除,30%的气体通过供气口HEPA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

B2型为100%全排型安全柜,无内部循环气流,可同时提供生物性和化学性的安全控制,可以操作挥发性化学品和挥发性核放射物作为添加剂的微生物实验。

三级生物安全柜是为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4级实验室而设计的,柜体完全气密,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在柜体的手套进行操作,俗称手套箱(Golvebox),试验品通过双门的传递箱进出安全柜以确保不受污染,适用于高风险的生物试验,如进行SARS、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等。

实验室设计与建造的特殊要求包括:实验室的选址、平面布置、围护结构、通风空调、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等设计与建造的特殊要求。安全操作规程1.针对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所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2.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应补充规定相应的特殊安全操作规程,也应在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在实验室之间的传递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在实验室之间的传递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管理制度实验室基本管理

实验室特殊管理实验室基本管理1实验室内的布置和准入

a)在主实验室应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b)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c)在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d)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

实验室基本管理2.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资格和培训

a)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b)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c)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d)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本底血清进行有关检测,以后定期复检。如有疫苗必须进行免疫注射。

实验室特殊管理为避免和处理源于不安全操作引起的意外事故,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原则:1.针对可能的的危险因素,设计保证安全的工作程序。

2.事前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摸拟训练。

3.对于意外事故要能够提供包括紧急救助或专业性保健治疗的措施,足以应付紧急情况。实验室特殊管理4.实验室事故处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针刺和切伤、皮肤污染、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内、衣物污染、污染试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视事故类型等不同情况,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具体措施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向有关专家和领导汇报,并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等,由专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5应填写正式的事故登记表,并按规定报告给国家相应级别的卫生主管部门。

微生物危害评估当建设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材料的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应依据传染性微生物致病能力的程度、传播途径、稳定性、感染剂量、操作时的浓度和规模、实验对象的来源、是否有动物实验数据、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诸因素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

微生物危害评估1.通过微生物危害评估确定对象微生物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2.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分类: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不使用实验脊椎动物和昆虫)和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分级: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实验室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2

1.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33.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44.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待有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还是在较低级别的实验室中处理。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1.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1一般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1.2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1.3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2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2.2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面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

2.3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2.4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2.5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1.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1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1.2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1.3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1.4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1.5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2.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必须满足本标准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各款的要求。

2.2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2.3应设置洗眼装置。

2.4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

2.5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2.6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生物危险标志的使用1.在二级以上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入口明显位置处必须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标明级别。

2.所有盛装传染性物质的容器表面明显位置处必须贴有生物危险标准,并按所在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级别标明相同的级别。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安全操作规程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3.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4.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安全操作规程5.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6.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8.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

9.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安全操作规程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1.同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9。2.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内部显著位置须贴上有关的生物危险信息,包括使用传染性材料的名称,负责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1.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或动物房内工作。2.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需要的免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3.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4.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5.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专门保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6.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7.严格遵守下列规定,防止利器损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7.1除特殊情况(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7.2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人防穿透的容器中。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7.3

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

7.4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8.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9.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10.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11.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感染性物质的运输感染性物质是已知含有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是指能造成人类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和其他因子,如朊病毒(prions)。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其运输专用名称为感染性物质,可感染人的(InfectiousSubstances,affectinghumans);仅使动物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900,其运输专用名称为感染性物质,只感染动物(InfectiousSubstances,affectinganimals)。

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其联合国编号为UN3373。运输专用名称为生物物质,B类(Biologicalsubstance,CategoryB)。运输申请单位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准运证》或出具不予批准的决定及理由核准申请的单位,在运输任务结束后,书面报告运输情况审批(5个工作日)省内运输审批流程例:各市疾控中心向省疾控中心运送HIV阳性样本,结核菌株等48陆路运输√水路运输民用航空运输√运输的具体实施49第十三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申请单位应当对护送人员进行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陆路运输(专人专车)包装要求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达到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包装说明PI602)规定的A类包装标准,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耐高压的要求,并应当印有卫生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51A类感染性物质-主容器装入辅助容器52A类感染性物质-外包装53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必须包括:包装系统包括:主容器、辅助包装和刚性外包装。包装材料必须能承受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与负载。容器结构和密封状态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温度、湿度或压力变化而造成的内容物漏失。主容器必须装在辅助包装中,使之在运输过程中不被破损、刺穿或将内容物泄漏在辅助包装中。必须使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将辅助包装安全固定在外包装中。内容物的任何泄漏都不得破坏衬垫材料或外包装的完好性。54B类感染性物质-主容器装入辅助容器55B类感染性物质-外包装56感染性物质的运输,是科研工作与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管理、增强安全运输意识至关重要。实验室管理文件体系《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实验室安全手册》、《风险评估报告》、《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体系与意外事故应对一、生物安全应急体系二、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应对生物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应急体系的目的:防患于未然,做好应对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准备工作。通过培训、训练使所有工作人员都熟悉应对意外事故的方法和要求。预案:是在事件发生前制定的应对方案。以预警为基础以降低突发事件危害为目的

了解应急预案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应急处理指挥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制度;

(四)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事件的分级和处理工作方案;

(六)感染事故的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熟悉本单位或实验室的应急处置预案。《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框架第一部分总则一、目的二、适用范围第二部分组织管理一、组织领导(一)领导小组(二)专家咨询委员会二、相关科室职责管理及各实验室所在科所职责第三部分实验室感染事件分级、判定和解除一、实验室感染事件分级与判定二、实验室感染事件判定和预案的启动三、实验室感染的降级和解除第四部分实验室感染的应急反应第五部分实验室感染的现场调查控制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二、实验室隔离消毒措施三、病例的救治与隔离治疗四、接触者的判定和医学观察五、特殊场所的现场处理第六部分实验室感染监测与报告一、实验室感染的监测二、监测内容三、监测资料的分析与预警四、实验室感染事件的报告(一)报告内容(二)报告机构与报告人(三)报告程序和方式第七部分实验室感染的预防一、一般预防二、紧急预防措施第八部分督查和责任追究一、工作督查二、责任追究报告流程报告人实验室负责人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必要时进入现场处理开展事故调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作出评估事故调查结果反馈反馈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掌握意外暴露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美国CDC医务工作者感染HIV数据统计HIV在医务人员中的感染(1996年美国)工作类型已确诊感染可能发生感染合计口腔科医师(包括助理)077尸体防腐/太平间医务人员033急救人员/医士01010家庭护理员11213女管家/保洁工178临床实验室技师161632非临床实验室技师303护士212849非外科医师61117外科医师066呼吸内科123透析室技术人员123外科技术人员213技术人员/理疗师等055其他工作岗位011总数52111163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

(n=1891)调查时间:1983年8月-1993年7月世界各国实验室感染的直接原因

1930至1950年1950至1963年感染原因例数%例数%工作接触27420.418028.1气溶胶17312.916125.1意外事故21516.015824.6饲养动物13910.48313.0临床样本17513.0172.7处理废弃玻璃器皿201.5152.3尸体解剖987.3121.9未确定24818.5152.3合计1342100641100实验室意外事故分类1930至1950年1950至1963年事故类型例数%例数%针尖刺伤5726.53522.4液体泼洒4621.45736.5破碎玻璃刺伤3415.874.5吸管误吸入嘴3315.395.8动物咬伤3214.9149.0离心管破损62.800不明73.33421.8合计215100156100

1、抽血常见的刺伤意外事故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抽血拔出针头时2、注射患者或动物突然移动时注射液体抽取过程中

使用过的注射器在丢弃前进行浸泡消毒,这是一个极危险的方法!据统计,非安全注射引起的感染中,有1/3的人是由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引起!3、废弃物处理收拾实验污物拆卸一次性注射器再利用使用后将针头弄弯或用剪刀剪断。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使用双手重新盖帽使用过的针头运输未盖帽的针头将针头随意放置在实验台面上4、使用后、丢弃前损伤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后处理程序(1)立即停止工作(2)伤口挤血,水或消毒剂冲洗消毒。(3)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消毒处理。(4)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治疗。(5)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并保留医疗记录。禁止将针头随意放置避免意外事故方法应用重新盖帽装置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注意事项:不应将截断的针尖倒入一般性不抗针扎的容器中,如普通塑料袋。针尖丢弃前应用截针器将针尖及注射器乳头毁坏

丢弃过程中针头从装满利器的收集箱中突出预防在尖锐物被丢弃前,每次应检查尖锐物收集箱以确定未装满或未针头未突出避免意外事故方法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确保医疗废弃物放置在一般人无法接触到的地方禁止将针头丢弃在塑料袋中禁止将针头丢弃在普通垃圾箱中2、感染性材料洒溢(1)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戴眼罩和护目镜。(2)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3)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通常用5%漂白剂溶液(次氯酸钠)。由外向内进行处理。(4)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30分钟),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5)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6)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7)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预防措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包装。推荐使用有螺旋口盖子的试管。运输前对包装完好情况应该进行仔细检查。尽量使用不易破碎材料的容器。生物安全柜内洒溢:量少的:柜内消毒即可。量大的:(1)应立即停止工作,(2)按照前面的原则进行消毒处理。(3)移出柜内物品(4)打开台面钢板,往下层槽中加入消毒液,30min后将液体吸出。然后将槽内面板擦拭干净后,用清水洗净。生物安全室内生物安全柜外洒溢:(1)立即停止工作(2)按上述要求处理(3)处理完后对实验暴露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医疗观察(潜伏期)。生物安全室外洒溢:(1)加强各人防护(2)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消毒处理(3)对暴露人员进行医疗观察(没有严重事故的可判定为一般事故)防护服污染:(1)立即局部消毒(2)手部消毒(3)脱掉防护服并进行消毒(4)换上防护服并对现场进行消毒。(5)对空气污染的应该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后通风。皮肤粘膜污染(1)停止工作(2)消毒皮肤污染部位(3)清水冲洗(4)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5)暴露人员隔离观察3、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常见的感染性物质食入原因:(1)在实验室内进食(2)在实验室内喝水或饮料(3)手或笔等直接接触(4)污染物质喷洒入口(5)用口吸移液管、直接开启实验室设备。处理程序:(1)停止工作。(2)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3)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治疗。(4)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预防措施:1、应禁止在实验室进食,包括饮水。2、禁止在实验室冰箱中存放食物。3、禁止用口吸移液管。4、禁止用嘴直接开启有潜在感染物质的实验室设备。4、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2)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3)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