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诉讼费用_第1页
第十一章诉讼费用_第2页
第十一章诉讼费用_第3页
第十一章诉讼费用_第4页
第十一章诉讼费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诉讼费用一、诉讼费用概述(一)诉讼费用的概念、意义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和支付的费用。广义说:当事人诉讼所支出的所有费用狭义说:仅指向法院缴纳的费用意义:1.减少国家不必要的开支。2.防止民事主体滥诉。3.就涉外诉讼而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二、关于法院收取案件受理费

的几种不同学说司法无偿说国家无偿服务说当事人自己负担裁判程序费说当事人程序基本权保障说三、我国人民法院诉讼费收取情况的发展变化及目前诉讼费用制度的依据20世纪50年代初曾收取诉讼费20世纪84年之前曾废止80年代恢复,但依据的是地方规定84年全国统一收取,依据最高院《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89年最高院颁布《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99年最高院《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2000年最高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10条)2005年该救助规定修订(10条)2007年国务院制定《诉讼费用缴纳办法》四诉讼费用种类及收取标准(一)诉讼费用的种类我国:案件受理费、程序申请费、强制执行费、其他诉讼费用。(二)案件受理费及其标准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在受理民事诉讼案件时,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我国诉讼费用规定有三种:非财产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受理费非讼案件受理费(三)案件受理费免交、减半缴纳规定

免交及其例外1.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2.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3.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4.依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下列除外:【1]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减半缴纳诉讼费案件:1.调解结案的、申请撤诉的案件减半缴纳2.适用简易程序的减半缴纳3.破产案件依据破产财产总额计算,按照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减半交纳,但是,最高不超过30万元。4.反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的,分别减半交纳。

上诉案件诉讼费

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

注意:与原来规定不同,进步!

再审案件诉讼费

依照本办法第9条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再审案件,按照不服原判决部分的再审请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

注意:新规定

(四)非财产案件收费标准1.离婚案:每件50—300元。涉及财产,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不另收;超过部分按0.5%交纳。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及其他人格权案件,每件交纳100元----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收费50—100元。4.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无争议金额或价额,每件500—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价额的,按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5.劳动争议案件:每件10元。6.管辖异议不成立的:每件缴纳50——100.

(五)财产案件受理费收取标准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部分,按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部分,按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部分,按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部分,按0.8%交纳8.超过500万至1000万部分,按0.7%交纳;9.超过1000万至2000万部分,按0.6%交纳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六)非讼案件受理费收取标准非讼案件是指破产、申请督促程序和申请公示催告等案件。收取标准: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缴纳,但最高不超过30万元。申请支付令按财产案件标准1/3缴纳。申请公示催告,每件缴纳100元。诉讼中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数额,

案件受理费缴纳规定

1.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数额的,按照增加后的诉讼请求数额计算补交;

2.当事人在法庭调查终结前提出减少诉讼请求数额的,按照减少后的诉讼请求数额计算退还。

(七)程序申请费及其标准1.申请财产保全: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部分按照0.5%交纳。但最多不超过5000元。2.海事案件:1.——5.3.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每件交纳400元。4.破产案件5.申请支付令比照财产案件标准的1/3交纳

6.申请公示催告,每件交纳100元。

海事案件申请费交纳标准1.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每件交纳1000元至1万元;2.申请海事强制令每件1000元至5000元3.申请船舶优先权催告,每件交纳1000元至5000元;4.申请海事债权登记,每件1000元;5.申请共同海损理算,每件1000元。

(八)申请执行费用及其标准申请执行费----是指申请人请求法院强制执行法院的生效裁判、制裁机构的裁决、公证机构的具有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或者行政机关的处理或处罚决定书时应当向法院缴纳的费用。申请执行费

/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申请执行费征收标准:1.无执行金额或价额,每件50-500元.2.执行金额或价额在1万元以下,每件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缴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部分,按1%缴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部分,按0.5%缴纳。超过1000万部分,按0.1%缴纳。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差旅费,勘验、鉴定、评估、拍卖、变卖等费用。

五、其他诉讼费用1.勘验、鉴定、公告,翻译。2.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3.当事人复制案件庭审材料的复印费。4.法院为当事人调查取证的差旅费。注意办法第11条、12条。六诉讼费用的预交及其救助

(缓、减、免)(一)诉讼费用的预交及其例外预交:一审、二审、再审(注意非全部)、各种程序申请费均由提起程序者预交。例外:申请执行、申请破产不再预交申请费追索劳动报酬可不预交变更诉讼请求的:补缴或减退(二)逾期未缴的法律后果

视为撤诉(三)移交与退还移交:依民诉法第36条、37条、38条、39条移送、移交的案件,原法院应将当事人预交的诉讼费用随案移交。退还:1.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并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的,当事人交纳的案件受理费退还;

2.上述移送后民事案件需要继续审理的,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

3.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退还上诉人已交纳二审受理费4.一审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应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当事人对一审不予受理、驳回起诉裁定上诉的,二审法院维持一审裁定的,一审法院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受理费。5.依民诉法137条终结诉讼的,已交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四)司法救助诉讼费用缓减免司法救助的程序

1.当事人书面申请并附证明文件

2.法院审查是否准予可以申请免、减、缓的情形:免交仅适用于自然人对骗取司法救助者的制裁免交规定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准予免交:1.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2.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3.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4.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5.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减交规定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1.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2.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3.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4.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注:法院准予减交的,减交比例不得低于30%。

缓缴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缓交诉讼费用:

1.追索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的;2.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3.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4.确实需要缓交的其他情形。

七、诉讼费用的监管八诉讼费用的负担方式1.败诉人负担

2.当事人共同按比例负担

3.协商负担

4.原告、上诉人、再审申请人负担

5.申请人负担

6.当事人自行负担

7.法院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