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0_第1页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0_第2页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0_第3页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0_第4页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考点导读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技巧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4结构技巧1、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2、掌握修辞手法这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习目标

(两课时)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设问;7、反问;8、双关9、互文;10、排比;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1.比喻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能突出事物特征。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比喻思考:

你能想起哪些“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诗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近试献张水部①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②舅姑:公婆。比喻

通篇用比喻。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相关事物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2、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借代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③诗中以“杜康”代酒。①“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借代“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国都的代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借代3、夸张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夸张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夸张

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夸张想象奇特,突出景物特点。天台十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4、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对偶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5、比拟山园小梅[1]众芳摇落独暄妍[2],占尽风情向小园[3]。疏影横斜水清浅[4],暗香浮动月黄昏[5]。霜禽欲下先偷眼[6],粉蝶如知合断魂[7]。幸有微吟可相狎[8],不须檀板共金尊[9]。【注释】[2]暄妍:明媚鲜丽,形容梅花开得茂盛美好。[4]疏影:疏淡的梅枝花影。[6]霜禽:依林逋“梅妻鹤子”之情趣,解作“白鹤”为佳[7]合:应。断魂:销魂,形容神往。[8]微吟:低吟。狎:亲近,抚爱。[9]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此处指歌唱。金尊:金樽,精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把物人格化,不仅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而且表意也更加丰富。

比拟

新晴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清平乐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该词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爱春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比拟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列锦②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抒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诗人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了。列锦③意境美。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人间词话》)6、列锦

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7、设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设问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设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8、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反问附:杜牧《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9、双关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这是作者摹仿民歌体写的恋歌。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微妙复杂的心理:她爱上了一位小伙子,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双关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指着席上的果品出对曰:因荷而得藕?

程对曰:有杏不须梅。

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双关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出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忽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冰山一只雌凤

叠字叠词叠句作用:增强语言的音乐美(韵律感);起强调作用,使描述的对象更

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

为绵密曲折。10、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11、互文

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时间)内涵,强化作者情感。互文见义常见诗句: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关仍是秦汉时的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互文3、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互文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主人下马客在船

------《琵琶行》6、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如何理解下列诗句互文12、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作用】

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

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3、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4、顶针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秋思》秋思无名氏月华如水满园秋,秋风瑟瑟入画楼;楼上少妇深自悔,悔让夫婿觅封侯。此诗偷意于唐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二〉

别离时闻漏转

期归阻久伊思

解: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15、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16、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突出事物特点,使事物互相映衬,形象鲜明,感情突出。17、衬托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比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形象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含蓄委婉地传达作者情感。第二课时掌握修辞手法这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方法[牛刀小试](看修辞,看谁判断又快又准)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7.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10.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1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12.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1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1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双关对偶拟人常见设问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XX句?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4.本诗第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例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hé):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例2: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课堂演练(对点演练)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问: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把“斗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二),表现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残叶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注释】(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2)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本诗运用那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方式二、表达方式分为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一)记叙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诗歌中,单一的叙述较少,往往是叙述与细描相结合,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一)记叙

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所记叙的事情和生活细节隐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例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外弟:表弟。沧海:喻世事巨大变化。巴陵:现湖南岳阳,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这首诗再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场景?有人说这首诗读来倍感亲切,试分析原因。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首诗再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场景?有人说这首诗读来倍感亲切,试分析原因。答案诗歌再现了离乱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景。这是一首写表兄弟离乱阔别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的诗。诗歌叙谈人生离乱的感慨。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二)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例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答案

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三)议论所谓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达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例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例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答案这首诗议论和抒情,表达了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也有怀才不遇之苦。(四)抒情

抒情,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四)抒情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歌常常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间接抒情。古诗鉴赏(Ⅳ)表达方式

——抒情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例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间接抒情(一)情与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解说手法)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指明效果)

2、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指出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解说手法)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指明效果)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以景衬情)

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乐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以哀景写哀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以哀景写乐情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寓理物与情志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或某种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在狱咏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