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心肺复苏课件_第1页
急诊科心肺复苏课件_第2页
急诊科心肺复苏课件_第3页
急诊科心肺复苏课件_第4页
急诊科心肺复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术

急诊科

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心肺复苏定义定义:指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心脏骤停,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使循环和呼吸恢复,这些措施称心肺复苏。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参与心肺复苏的人员非专业医务人员:

——包括警察、消防队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人员、高危病人的家庭成员等

——往往是现场第一抢救者

——可以进行初级心肺复苏操作

——应当进行适当的心肺复苏培训医学助理人员:

——经过正规培训的抢救人员

——可以进行部分高级心肺复苏操作医生:

——直接进行高级心肺复苏

——指导现场进行抢救不同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情况大脑 4-6分钟小脑 10-15分钟延髓 20-25分钟交感神经节 45-60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 30分钟肝细胞 1-2小时肺组织 大于2小时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10秒 脑氧储备耗尽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 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4-6分钟 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心室颤动 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猝死中占90%心脏电机械分离 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有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心室停搏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心肺复苏的并发症主要并发症:肋骨骨折其他:胸骨骨折,肋骨胸骨折,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穿孔,脂肪栓塞正确心肺复苏可减少并发症,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不可因害怕并发症而不正确进行胸外按压成功的关键:速度呼吸停止后每耽搁一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仅为2~5%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未能在8-10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损害主张开展公众参与的除颤生存链为取得最大的生存率,应做到下述事项:1.识别早期的预告征象2.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3.基础心肺复苏4.除颤5.气道和通气6.静脉用药成人生存链:四“早”

——早进入急救系统、早初级心肺复苏、早除颤、早高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

操作循序评估意识状态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心肺复苏的ABC

——A:Airway开放气道

——B:Breathing救生呼吸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2011新标准:C-A-B“D”除颤操作规程介绍1.判断意识:轻拍或轻摇患者肩膀大声呼叫“同志,你怎么了?”压眶若无反应,看表记录时间,呼救请求支援.2.复苏体位摆放(1)环境评估:远离火灾爆炸交通事故易发区(2)患者俯卧位时要进行翻身:单人翻身,颈椎损伤时的翻身(3)卧位: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臂放于身体两侧。解开上衣腰带3.判断患者呼吸与心跳将面颊贴近患者口鼻: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体逸出,同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右手食指与中指触及气管正中部至甲状软骨处侧滑2-3厘米(胸锁乳突肌内侧)感觉有无颈动脉搏动,时间<10秒。偶有的喘息不能算为呼吸4.胸外按压(1)部位: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2)按压方法:一手掌跟置于交界处,另一只手平行叠加,手指并拢并翘起,双上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的比例为1:1。(3)胸外按压定位的其他方法:中指沿肋缘上滑至剑突上两横指,或胸骨中下1/3处。(4)关于胸前捶击。(5)如救护车赶到,在转运病人的途中不要停止心肺复苏。6.人工呼吸(1)畅通气道,EC手法固定面罩,送气时间为一秒,同时观察胸部是否隆起(2)吹气完毕看患者胸部下降后再吹一次。吸:呼=1:1.5~2(3)潮气量500~600毫升(2005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时心搏量仅为正常的25~30%,所以6~7毫升/公斤的潮气量就能满足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8.效果观察(1)操作5个循环后进行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是否搏动

(2)整理上衣,测血压,看表记录时间。9.心肺复苏成功指征记忆方法意识恢复散大的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恢复自主呼吸紫绀的皮肤黏膜转为红润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测血压院内医技科室意外情况处理建议

迅速寻求本科人员帮助,一至多人判断病情并根据病情开始初步急救复苏.一人负责联系急诊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