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结构研究方法_第1页
天然产物结构研究方法_第2页
天然产物结构研究方法_第3页
天然产物结构研究方法_第4页
天然产物结构研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药(产)物化学NaturalMedicinal(Products)Chemistry王开金wkjahla@163.com第四节结构研究方法一、纯度的测定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一、纯度的测定纯度检查法:均一的晶形敏锐的熔点、沸点、折光率、比旋度TLC、PC、GC、HPLC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1.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2.质谱(MS,massspectrum)3.红外光谱(IR,infraredspectra)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ultraviolet-visiblespectra)5.核磁共振(NMR,nuclearmagneticresonance)6.其他:X单晶衍射法旋光光谱(ORD)园二色谱(CD)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1.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分子式的确定元素定量分析结合分子量测定同位素丰度比法高分辨质谱(HR-MS,highresolutionmassspectrum)不饱和度的计算u=Ⅳ-Ⅰ/2+Ⅲ/2+1Ⅰ:一价原子数如H、XⅢ:三价原子数,如N、PⅣ:四价原子数,如C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质谱(MS,massspectrum)确定分子量、分子式提供部分结构信息

——丢失碎片的大小如15、17——碎片的m/z及裂解方式质谱分析法(MS)是将分析样品离子化,使带正电的离子加速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按不同的质荷比(m/z)分开,形成相应的质谱图。根据质谱峰出现的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质谱峰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2.质谱(MS)质谱仪基本构造1.进样系统2.离子源3.质量分析器4.离子检测器5.记录器6.真空系统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质谱(MS,massspectrum)常用质谱离子化技术方法及特点:电子轰击质谱(EI-MS,electronimpactionization)场解析质谱(FD-MS,fielddesorptionionization)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fastatombombardment)电喷雾质谱(ESI-MS,electrosprayionization)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MALDI-MS)

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常用质谱技术及特点——电子轰击质谱(EI-MS)

样品需加热气化,离化,得到M+难气化、易热解的成份测不到M+

如糖、苷、氨基酸、肽、蛋白、核酸、抗生素电子轰击质谱图(EI-MS)常用质谱技术及特点--场解析质谱

(FD-MS)

试样稀液涂于钨丝上作阳极,对面加阴极,高压电场,使电离难气化、易热解的成份,可得到分子离子相关峰:[M+H]+、[M+Na]+、[M+K]+

逐个脱去糖基的碎片峰:[M+H-162]+、[M+H-162-146]+苷元的碎片离子相对少场解析质谱(FD-MS)常用质谱及特点---快速原子轰击质谱

(FAB-MS)离子枪发射高能离子与另一中性粒子碰撞,交换电荷,

形成高速中性粒子,与样品碰撞,使其电离难气化、易热解的成份,可得到分子离子相关峰:[M+H]+、[M+Na]+、[M+K]+

逐个脱去糖基的碎片峰:[M+H-162]+、[M+H-162-146]+

可得到苷元的碎片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MW:492常用质谱技术及特点——电喷雾质谱(ESI-MS)

electrosprayionization

强静电场使试样电离,难气化、易热解、大分子、小分子,均可得到分子离子相关峰:[M+H]+、[M+Na]+、[M+K]+

高分辨质谱常用质谱技术及特点---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MALDI-MS)

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用于研究结构复杂,不易气化的大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如多糖、蛋白、核酸等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3.红外光谱(IR,infraredspectra)原理:化学键的振动在红外光区(4000~625cm-1)引起的吸收谱图作用:特征频率区(functionalgroupregion)

4000~1500cm-1————确定官能团类型指纹区(fingerprintregion)

1500~600cm-1————构象、构型、取代模式等红外光谱的八个峰区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原理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n)在紫外可见光区(200~700nm)引起的吸收谱图作用对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芳香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有重要价值特定的吸收谱特征——骨架类型的判断如:黄酮、香豆素、蒽醌加诊断试剂前后谱图的规律性变化——取代图式的推断如:黄酮、香豆素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5.核磁共振(NMR)

(nuclearmagneticresonance)原理:

1H、13C等具有磁矩的原子在外加磁场中受电磁波照射,吸收一定能量电磁波,产生能级变化,引起核磁共振氢核磁共振(1H-NMR)碳核磁共振谱(13C-NMR)二维核磁共振谱(2D-NMR)3.氢核磁共振(1H-NMR)3.1核磁共振谱图乙醚的1H-NMR谱图—CH3—CH2—积分曲线氢核磁共振(1H-NMR)

应用:提供H的类型、数目、相邻原子团的信息

四个参数:化学位移():1~10~20ppm——H的类型屏蔽效应积分值/积分面积———同一环境下H的个数自旋偶合裂分的峰数———邻位与其不等同的H的个数符合n+1律s,d,t,q偶合常数(J)———H核间的距离相隔键数:越少,J大,通常为3JH-H

二面角:越接近90°,J越小越接近0°、180°,J越大各类氢质子的化学位移值范围

131211109876543210RCH2-O=C-CH2-C=C-CH2-CCCH2-CH2--CH2-X-CH2-O--CH2-NO2C=C-HAr-HRCHORCOOH3.氢核磁共振(1H-NMR)3.2核磁共振谱图乙醚的1H-NMR谱图—CH3—CH2—积分曲线氢核磁共振(1H-NMR)氢的偶合与偶合常数(JH-H):4Jac=1.6~2.0Hz4Jbc=0~1.5Hz烯丙偶合芳环上的偶合3Jab=6~10Hz4Jac=1~3Hz5Jad=0~1Hz例:C6H5CH2CH2OCOCH3的1H-NMR谱图(苯氢)(与氧原子相连的亚甲基氢)(与羰基相连的甲基氢)38

碳谱(13C-NMR)碳谱为结构解析提供的信息化学位移:1~250;分辨率高,谱线简单,可观察到季碳;可给出化合物骨架信息。缺点:测定需要样品量多,测定时间长,13C信号灵敏度是1H信号的1/6000。而吸收强度一般不代表碳原子个数,与种类有关。39常见一些基团值:

脂肪C:<50

连杂原子C:C-O,C-N40-100C-OCH3:50-60

糖上连氧C:60-90

糖端基C:90-110

炔C:60-90

芳香碳,烯碳:120-140

连氧芳碳,烯碳:140-170;其邻位芳碳,烯碳:90-120C=O:160-220碳谱(13C-NMR):化学位移值40C=O:160-220

酮:195-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