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分析教学内容_第1页
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分析教学内容_第2页
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分析教学内容_第3页
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分析教学内容_第4页
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分析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分析3、后进生概念的特点后进生这个概念的特点:(1)后进生这个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通学校、重点学校其后进生在数量和水平层次不同。(2)后进生这个概念具有复杂性。①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考察,可见复杂性。成绩不好,但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学生。成绩好,但不关心集体、自私心很重的学生。②从思想后进,学习后进来考察,仍然具有复杂性。案例:三年留级生写出一等奖小论文《离开身体的心脏还能跳动吗》。(3)后进生这个概念具有片面性。人们习惯于用分数来衡量和评价学生。二、后进生的产生1、后进生的产生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家长、教师、社会、学生。2、我们重点关注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

主张精英教育,重视尖子生,淡化其他学生。

(2)教师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①两种教师:一种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学生。

另一种让学生来筛选教师的教法。

②教师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去面对不同的学生。

③教师的做法出了问题。

不喜欢、疏远、甚至排斥后进生,加剧了后进生的产生。

任小艾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千个学生中有三个智力超常,也有三个智力有问题。

三、转化后进生的误区1、误区一:重严轻爱。①有些教师奉行严师出高徒,一味强调严格要求,师生间的距离越严越远。②为师之严需严而有爱。

严而有爱是动力。

严而不爱是压力。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爱之而又怕之。2、误区二:重罚轻教。有些教师迷信惩罚的作用,用惩罚代替教育。一是语言惩罚,自尊受伤;二是劳动惩罚,劳动不在是光荣的事;三是体罚,学习是痛苦。3、误区三:重堵轻疏。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喜欢定制度,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一种典型的堵的作法——治标不治本。后进生往往是无意中犯错。教师要少说不能做,多说该怎么做。转化后进生的误区4、误区四:重快轻慢。教师转化后进生急于求成,欲速不达。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应该像中医理疗那样,讲究疗程。5、误区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后进生存在一些缺陷:屡教不改,进步缓慢,反复错误。因此一些教师失去信心。后进生仍然存在着可塑性,多一份耐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现、发挥学生的长处。(案例:全班同学观看影片后的表现)6、误区六:横向比较激励学生。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喜欢将学生横向比较。学生丧失信心和动力。鼓励学生纵向比,和自己比,有进步、有变化就应该及时肯定和表扬。四、转变观念,更新认识1、为什么要转变观念:(1)后进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后进生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教育环境改善了,但后进生却增长了。(2)学生知识差不可悲,可悲的是能力差,尤其是做人的能力差。案例:留美博士卢刚的悲剧。中学生棰杀母亲的故事。(3)素质教育在实施中偏离了轨道,忽视德育为首的原则。(4)“木桶理论”。2、学生到学校首先应该学什么?培养什么?学做人,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其次是学习。3、后进生也是人才。a、人才的概念:人的长处在一定场合被发现、发挥、发展,这样的人就是人才。b、后进生也是人才,只不过表现的方式和场合不同。c、教师喜欢比较,疏远后进生。d、相信学生都是人才,只要摆正了他们的位置。2、纠正对待后进生的方式(1)反对责骂、体罚、变相体罚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责骂——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处罚——使学生厌恶、逃避学习。(2)正面看待后进生。①后进生缺少生活体验,充满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急于表现,表现方式有时荒唐可笑。案例:请求处分的初二学生。②只要后进生没有犯严重的错误,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案例:爱迪生发明蓄电池失败一万次也没有放弃。五、怎样转化后进生第一个方面,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引导后进生;第二个方面,协作教育,全面育人共管后进生;第三个方面,既重结果评价,也重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后进生。六、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引导后进生

后进生含盖的面很广,包括马虎学生、厌学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多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偏科学生等等。这里选择马虎学生、厌学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多动学生加以交流。1、纠正马虎学生的施教艺术(1)马虎学生的个性特点:马虎学生总是做事很草率、疏忽大意,上学时忘带课本、铅笔等东西;上课东张西望,读课文时不专心,容易将很熟悉的字读错,写作业时慌慌张张,常出现丢字、丢题的现象;考试,不该错的题却答错了,看错题、看漏题。但马虎学生一般很聪明,只是欠缺细心的习惯。(2)案例:夏老师转化马虎的小博。夏老师: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精彩,细节彰显魅力。(3)分析小博马虎的原因小博马虎的原因a、知识本身的因素。一些知识本身就存在易于混淆、不易区别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细节。b、学习态度、习惯因素。学生认真,老师教学得法,是能够避免或减少马虎现象的。小博成绩不好,学习没有兴趣,上课静不下来。不安分。c、个性特点因素。性格外向的学生精力充沛、热情、直率、积极。但是由于他们性格急躁、粗暴,做事急于求成。d、教育教学因素。调查表明,学生容易马虎的知识是他们理解不透、记忆不牢的一些模糊知识。一些老师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的重点、难点不明确,课堂平铺直叙。(4)夏老师的转化策略。a、指出马虎的危害。案例:画家画虎的故事。b、引导学生找出马虎的原因。c、联系家长共同纠正马虎毛病。主张先让学生自己检查作业。d、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从使用草稿本这件小事上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e、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出问题,提出希望,重视基础知识学习。(5)纠正学生马虎的毛病的策略

a、提高教学艺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生写"恭"字。b、帮助学生意识到马虎的危害。教师应该列举大量典型事例教育学生。c、教师要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d、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计划性。

2、纠正厌学学生的教导艺术

(1)、厌学学生的个性特点:厌学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厌恶学习。上课不听讲,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秩序,常常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不完成作业;经常迟到、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们提出的学习要求,持有抵触情绪;在学习上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的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2)、案例:王老师帮助厌学的小建。(3)分析小建厌学的原因a、实际能力与自我期望产生较大的差距。自我期望高,学习成绩中上流。b、付出与收获的落差,引起自卑心理。英语和数学付出的时间多,却达不到预期效果。c、因耐挫能力差,导致丧失信心。小建小学、初中成绩优异,高中渐渐跟不上。(4)王老师转化小建的策略①帮助小建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正视自我,面对现实,超越现实。组织"走出心灵独木桥"的主题班会。教会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②寻找小建闪光点,增强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建政治学科的表现予以表扬。③搭建展示的舞台,实现其自身价值。小建参加各种劳动表现都很积极,启示老师他想引别人的重视。(5)转化厌学学生的策略转化厌学学生的方法: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多给厌学学生创造获得成绩的机会。②寻找厌学学生的优点,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时刻捕捉厌学学生的闪光点。③让厌学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成功愿望越来越强烈。从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入手,选取一个经过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为突破口。3、纠正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施教艺术(1)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个性特点: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表现为:挑衅、争吵、顶撞等攻击性行为,肆意破坏课堂规则,做鬼脸、进行滑稽表演,说话怪腔怪调等故意吸引他人注意力的行为,咬耳朵、大声喧哗等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内向型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走神、发呆等,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讨论等,胡抹乱画抄作业等,迟到、早退、逃学等。(2)案例:马老师转化不遵守纪律的小乐。(3)分析小乐不遵守纪律的原因小乐不遵守课堂纪律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a、没有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b、与老师的关系不好。小乐眼里每个老师都不公平。c、学习兴趣低。小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无兴趣,课堂不安分。(4)马老师转化小乐的策略①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②与小乐交心、谈心、做朋友。③动员同学和任课教师帮助小乐。(5)纠正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策略①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发现违纪苗头及时处理。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是一种好习惯,更是一种美德。③通过肢体语言,灵活控制课堂。④用真情感化学生。俄罗斯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爱,难看的孩子才更需要爱。⑤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不是教师的强权,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教师的崇拜和敬畏。4、纠正多动学生的施教艺术(1)多动学生的特点:上课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做事没耐心,学习时不专心,上课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喜欢挑逗同学,制造一些课堂小插曲。凡能碰到的东西都要碰,经常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总是匆匆忙忙。(2)案例:斯霞老师转化班上多动的学生童童。(3)分析童童多动的原因①性格方面的原因(自身的气质类型决定)。胆汁质占优的学生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自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②家庭原因。家庭是学生成长第一所学校。父母的宠爱,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制止。父母的教育没有耐心,动辄打骂。③教师的原因。教师对多动学生总是表现出厌烦情绪。学生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④社会和同伴的影响。家长大量投资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也会使孩子多动。教师安排座位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活波好动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也会加重学生的多动行为。(4)斯老师的转化策略①尊重、理解童童,让他感受到温暖。交心、谈心,做朋友。让童童意识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有位置。②加强对童童的注意力培养。a、从童童的绘画爱好中培养耐性。b、加强课堂的暗示、提醒。c、营造遵守"课堂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的集体氛围,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的行为。③与家长密切配合。a、告诉家长避免对学生采取粗暴的方式。b、严格安排童童的作息时间。c、培养其有规律生活得习惯。(5)转化多动学生的策略①端正认识,爱心呵护。a、教师要端正认识,避免对多动学生表现出厌恶情绪。b、教师要怀揣爱心,宽容和理解他们的过失,关注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期望。②耐心教育,正确引导。a、帮助多动学生认识到多动的危害,增强他们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b、提出要求,积极暗示。c、引导他们把过多的精力用到有益的活动中去。③采取措施,积极纠正。a、行为强化。当他们表现出良好行为时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b、将多动学生和遵守纪律的学生坐在一起,有意表扬尊纪学生,以此来感染多动学生。c、利用兴趣培养多动学生的细心、耐心。七、协作教育,全面育人,共管后进生1、为什么要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起来?(1)现实中转化后进生成了学校老师的事情,家长该不该转化后进生,怎样转化后进生却被忽略。(2)家长转化后进生的误区。

①家长的行为——家长会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各科成绩,班级排名。出现一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错误倾向。人的发展前景=15%的智力因素+85%的非智力因素。人在社会上的地位=15%知识、技能+85%的社会关系。

②家长的方法——责怪、批评、打骂简单粗暴。③家长的声音——家长对老师抱有过高的期望。家长望子成龙,却又教子无方。家庭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