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资料_第1页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资料_第2页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资料_第3页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资料_第4页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fùxí)提问1.黄土高原(huánɡtǔɡāoyuán)水土流失的成因表现在哪些方面?2.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有哪些?3.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及措施?第一页,共34页。毛泽东词《水调歌头(shuǐdiàogētóu)【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shìzhěrúsī)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第二页,共34页。长度:长江全长6300千米(qiānmǐ),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其长度居于世界第三位,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水量:长江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qiānmǐ)。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第三页,共34页。流域(liúyù)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liúyù)为例第四页,共34页。三维教学(jiāoxué)目标知识(zhīshi)与技能: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既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ànlì),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五页,共34页。自主探究(tànjiū)(阅读课本76-82)1.图4-1-2,找出长江主要的支流名称,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2.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河流分析)3.结合(jiéhé)图4-1-4,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有哪些4.归纳长江流域的各经济区的经济中心、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5.分析长江上游开发的重点、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第六页,共34页。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zìránhuánjìnɡ)与自然资源探究1:长江的主要支流(zhīliú)及主要湖泊的名称?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金沙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宜宾重庆ABCDEFabc第七页,共34页。中游(zhōngyóu)上游(shàngyóu)下游(xiàyóu)30°N宜昌湖口上游:多支流,多峡谷,富水能下游:江阔水深中游:多支流,多曲流,多湖泊探究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及各河段的特征。第八页,共34页。探究3:长江干流(gànli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哪些行政区?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

重庆云南四川西藏自治区青海上海第九页,共34页。探究3:长江干流(gànli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哪些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yúnɡuìɡāoyuán)、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第十页,共34页。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zìránhuánjìnɡ)与自然资源(一)长江流域自然环境(zìránhuánjìnɡ)(1)地貌:(2)气候(qìhòu):(3)水文:(4)流域: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千姿百态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流量最大,河网稠密,河湖密布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第十一页,共34页。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zìránhuánjìnɡ)与自然资源(二)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zìránzīyuán)(1)水资源(zīyuán)(2)矿产资源(zīyuán)(3)水能资源(zīyuán)(4)森林资源(zīyuán)(5)旅游资源(zīyuán)全流域中游与上游上游上游全流域第十二页,共34页。合作(hézuò)探究读图4—1—2、图4—1—4,说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xiàyóu)各自的优势资源。上游:丰富(fēngfù)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中游: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主要为金属矿产)、旅游资源下游:丰富的水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第十三页,共34页。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jīngjì)状况理解(lǐjiě)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条件状况。(从经济、城市化、航运等方面阐述)经济发展快:形成(xíngchéng)三大经济区,分别以重庆、武汉、上海为中心城市化水平高:中下游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航运潜力大:联系区域广,通航里程长,干流沿岸港口众多第十四页,共34页。黄金水道长江航运(hángyùn)发达的原因?自然条件:①长江支流沟通南北,干流横贯东西,且直通海洋(hǎiyáng),通航里程长。②中下游水流平稳,全年可通航。经济条件:沿岸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港口众多。合作(hézuò)探究:第十五页,共34页。常识(chángshí):水资源:人们能够直接利用或间接(jiànjiē)利用的各种水体。水能(力)资源: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dòngnéng)资源;它的大小与流量和落差成正比。水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天然水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江、河、湖、海中的水流,地下潜流及沿海港湾和潮汐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可对防洪、除涝、灌溉、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捕捞、淡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第十六页,共34页。三、长江流域的开发(kāifā)与整治上中下游优势(yōushì)的开发存在(cúnzài)问题的治理长江流域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可持续发展之路扬长避短第十七页,共34页。三、长江流域的开发(kāifā)与整治(一)上游(shàngyóu)地区重点开发(kāifā)任务:水能资源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防洪第十八页,共34页。思考(sīkǎo):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响?三峡工程除具有防洪(fánghóng)、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外,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正面影响: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中下游湖泊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shuǐzhì)⑤调节局地小气候⑥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第十九页,共34页。思考(sīkǎo):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响?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开发及城市(chéngshì)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使滑坡发生机会增加。④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引起蚊虫孳生,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负面影响:第二十页,共34页。地形(dìxíng)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解决(jiějué)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第二十一页,共34页。长江三峡工程建设(jiànshè)的效益归纳(guīnà)总结:三峡工程的效应正面效应负面效应航运防洪发电移民安置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名胜古迹问题地理问题综合效益第二十二页,共34页。上游(shàngyóu)地区归纳(guīnà)总结:开发(kāifā)条件存在问题治理措施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2.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①植树造林,搞好生态建设②建设水利工程第二十三页,共34页。(二)中游(zhōngyóu)地区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chánɡjiānɡ)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有利条件?(1)平原面积(miànjī)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2)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第二十四页,共34页。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太湖(tàihú)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第二十五页,共34页。南疆绿洲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bīnhǎi)、沿江平原第二十六页,共34页。(二)中游(zhōngyóu)地区探究(tànjiū)2:长江洪灾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①自然原因a.地势低平,河道(hédào)弯曲,泥沙淤积,水流缓慢,排水不畅;b.降水多集中春夏两季,湖区积水,排水不畅。②人为原因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c.泥沙淤积,河道(hédào)的泄洪能力下降治理措施: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第二十七页,共34页。中游(zhōngyóu)地区开发(kāifā)条件存在(cúnzài)问题整治措施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2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洪涝问题严重。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归纳总结第二十八页,共34页。(三)下游(xiàyóu)地区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kāifā)条件。(1)农业基础好,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jiāotōng)便利,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第二十九页,共34页。(三)下游(xiàyóu)地区探究2:阅读教材,分析(fēnxī)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突出(tūchū)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治理措施:(1)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2)加强环境保护第三十页,共34页。长江流域地区发展(fāzhǎn)工农业的条件。拓展(tuòzhǎn)延伸长江流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píngtǎn);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不利:位于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长江流域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条件:①水资源、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丰富;④市场广阔;⑤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工业协作条件好。不利条件:对于下游地区,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第三十一页,共34页。谢谢(xièxie)!再见!第三十二页,共34页。思考1:水文:处于三峡出口,水量大,水流急。地质(dìzhì):花岗岩体组成,地震烈度小。工程:河道较窄,工程量小。开阔思路2:(1)海河洪灾支流多且集中(jízhōng)一处入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淤塞中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下游开挖入海新河(2)棉花石油煤炭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