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浆膜炎研究(论文)》_第1页
《鸭浆膜炎研究(论文)》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鸭浆膜炎防治和治疗目录TOC\o"1-3"\h\u28262引言 321219一、鸭浆膜炎概述 313110(一)鸭浆膜炎 330412(二)鸭浆膜炎临床症状 35260(三)鸭浆膜炎流行病学 332570二、鸭浆膜炎的诊断 415124三、鸭浆膜炎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431941(一)药物治疗 423844(二)疫苗接种 431777(三)加强管理 53463四、总结 5引言鸭浆膜炎,也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瘟疫综合症、鸭瘟疫等,是鸭、火鸡和其他鸟类主要传染性接触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睛和鼻子有分泌物,头部震颤和损伤。主要针对7周龄雏鸭,常造成大量雏鸭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发病率趋于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在欧洲、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亚洲、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地,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报道层出不穷。目前,鸭浆膜炎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趋势,对世界各地的养鸭业造成了严重危害。鸭浆膜炎概述鸭浆膜炎鸭浆膜炎是鸭疫里默氏菌感染鸭、鹅、火鸡等家禽和野鸟后引起的一种慢性、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新鸭病、鸭流行综合征和鸭流行性败血症。鸭疫里默氏菌主要感染雏鸭,其次是小鹅和火鸡,还有鹤、鹌鹑和天鹅。症状的发生率可以看作是高死亡率、消瘦、头颈歪斜。尸检示肝周炎症、纤维蛋白性心包炎、脑膜炎、气囊炎、输卵管炎。鸭浆膜炎临床症状鸭浆膜炎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最急性、急性和最慢性。最急性的形式是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步行不稳、颈部变形。一些经过测试的鸭子呈现出痉挛、腹泻和致死后角膜炎的临床症状,慢性传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高达42天,主要发生在大约6周的小鸭子身上。耐过鸭多成僵鸭,生长缓慢,体重逐渐减少,逐渐衰竭死亡。(三)鸭浆膜炎流行病学鸭瘟疫病毒在宿主中更为流行,主要是鸭和鹅,但也在公鸡、火鸡、石头鹤鹑、天鹅和鸽子中。但是,在自然条件下,樱桃谷鸭、澳门鸭等等也比较容易也受到感染。其他可能感染病毒的年龄因地区、鸭区而异,但主要发病日为1-8周。由于2-3岁的鸭子受影响最严重,5周以下的小鸭子通常在感染1-2天的感染症状后死亡,5岁以上的鸭子逐渐增加其抗细菌感染的能力,这种抗菌感染时间可能比鸭子长。由于发育迟缓,鸭子变成了僵硬的或神经疾病的鸭子。各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发病率为5%,死亡率为5%。其中75%或以上与污染的年龄、新的和旧的场地以及健康和营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季节上并不明显,每年每四个季节都可能发生,特别是在冬季、湿季和低温季节。温度、日温度和夜间温度的高变化、饲养环境的变化、过度食物密度、湿度和地点盐度、动物饲料分配不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远距离迁移和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压力导致了疾病的出现和流行,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感染,例如消化道、呼吸道、穿孔脚部的皮肤伤口。鸭浆膜炎的诊断根据初步诊断,鸭传染性脑膜炎的临床和解剖症状相对明显,但解剖的临床症状基本上类似于大肠埃希菌。鸭瘟、肝脏、血液、大脑是分离最常见的部分。实验室使用免疫方法、特定抗体、血清I测试或琼脂扩展测试。因此,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血清。PCR分子试验工艺广泛用于鉴定鸭瘟细菌。鸭浆膜炎的防治和治疗措施药物治疗鸭浆膜炎属于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鸭传染性浆膜炎菌株具有一定的耐药性,需要早期诊断、药敏试验,并选择药敏度高的药物进行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其中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是主要药物。临床常用药物有:丁胺卡那霉素、氨苄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等,目前易产生耐药性,不同血清型和同一类型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如果盲目用药,不仅治疗效果差,还会造成治疗失败,同时会大大增加药物控制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因此,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是确定临床用药后分离菌株治疗措施的最佳科学。从实验室检测结果来看,近年来崇州地区分离的鸭疫里默氏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普遍敏感。发病后,在养鸭场使用此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淘汰率。疫苗接种灭活疫苗能抵抗同一血清型菌株的感染,但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中国鸭很多,分布区域广,血清型多。发病后的血清型尚不确定。市场上有多种疫苗可供选择,多价疫苗是选择的趋势。鸭的传染性浆膜炎很早。有些鸭子在7天大的时候就发病了,因此可以可以选择早龄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鸭浆膜炎的重要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有效手段。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在生产和应用中必须使用疫苗。只有通过针对该地区主要血清类型的疫苗才能有效地预防这一流行病。这种疾病在整个鸭子养殖过程中都会发生,而且可能多次被感染,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成本。研制有效的疫苗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更大。主要疫苗是灭活疫苗、低毒性疾病疫苗、疫苗子单位等。加强管理鸭浆膜炎的发生主要与养鸭场环境有关。雏鸭在21-24日龄是多数养殖场首发病的时间,雏鸭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雏鸭的健康生长,雏鸭通常在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环境中培养。然而,如果农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把雏鸭放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或者在突然的气候变化的情况下,那么压力因素将导致雏鸭的鸭浆膜炎发生。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定期消毒,污染少;大小鸭不能混用,保证饲料质量;注意通风,避免氨浓度过高。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预防该病,首先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该病的诱发;其次,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目前生产中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一般采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单疫苗或鸭流行性大肠病双疫苗等灭活疫苗。肉鸭一般在5~7岁时在单羽颈部皮下注射免疫,免疫5天后可产生免疫保护作用。预防是控制鸭浆膜炎的最佳方法[]。因此,应重视环境卫生,保持幼鸭的数量,以更好地控制鸭浆膜炎。幼鸭的食盆应该保持干净,最好是有一个单独的食盆。食盆应分开,以减少与粪便的接触。避免幼鸭生活环境的频繁变化,减少与外部传播渠道的接触。对于幼鸭,需要建立隔离室,并应在一周内彻底清洁和解毒。为了避免病毒由饲养员携带并传播给猫,隔离服应在进入饲养所并接触前更换。及时消毒后,才可以接触,另外可以对幼鸭定期检查病毒,或接种病毒抗原。总结本文通过研究对鸭浆膜炎的防治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及时清理鸭粪,减少感染饲料和饮用水的危险,减少与鸭粪的接触,减少环境干燥和通风消毒。第二,加强鸭的健康,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K等维生素。第三,服用正确的药,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和方法,使用鸭浆膜炎药,推荐联合,使用药物可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取得良好的疗效。参考文献张礼清.鸭浆膜炎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J].兽医导刊,2017(14):123-123.张金红.浅谈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7(20):113-113.吕艳.鸭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10):151-152.吴仲林.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11):104-104.方志红.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当代畜牧,2017(6Z):29-30.黄海莲,潘明辉,李烈东,等.一例鸭疫里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