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出处_第1页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出处_第2页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出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出处

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1)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2),平明送客楚山孤(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王昌龄(698一约756)字少伯,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开元二十八年(740)又中博学宏词科,官校书郎,出为江宁丞。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毫州,为刺史闯丘晓所杀。后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擅长七绝,句奇格俊,雄浑自然。明代王世贞论盛唐七绝,认为只有他可以和孝自争胜,列为神品。他以边塞诗和宫怨诗有名于诗坛。明人辑有《王昌龄集》。《全唐诗》编存其诗四卷。(1)芙蓉楼,在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市)西北角,晋王恭为刺史时所建。辛渐,事迹不详。此诗当为王昌龄官江宁丞时所作。(2)吴,指镇江一带,古为吴地,故称。吴《全唐诗》作湖。(3)楚山,指送客之处。润州战国时属楚,故言楚山。(4)冰,玉壶冰,喻人品清白。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心若怀冰。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冰心,象冰一样莹洁的心。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著名的送别诗,作于贬官江宁时。好友辛渐去洛阳,他写诗送行。原涛二首,此其一,实际上叙别意在其次首.其次二首《文苑英华》题作芙蓉楼送辛渐长。诗曰: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写的是头天晚上的饯别情景。此诗那么写其次天清早的送别。假设按常规的时序,应把此诗列在第:二,放在饯行之后,而诗人把它置之前列自确深意在焉.他不是为送别而送别,而是借送友以自写胸臆。(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故突出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别时的环境和心境。上句为别时景,景中寓情门i句乃别时情,情中有景。昨夜下了一夜雨,夜入吴是逐渐下起来的,连江形容范围大,漫江而降。着一寒字,雨寒,境寒,心亦寒。此时送友上路,心绪可以想见。平明固指清早,但亦含亮堂意。天虽阴暗,云遮雾绕,而楚山并未被浓云所掩,而是巍然挺立,依稀可见,孤虽微有凄凉之意,但以楚山孤出之,而更带孤傲屹立、卓荦非凡之感。这是眼前景,也是诗人品格的象征。分手时说什么呢?昨夜饯行时该说的都说了,突然浮现出贬官江宁路过洛阳时情景,好友牵挂自己,李颀不就有梦里金陵城(《送王昌龄》)的话语吗?辛渐去洛阳,就请捎个口信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鲍照《白头吟》亦有清如玉壶冰的明喻。由此可见,以玉壶和冰喻人的品格并非王昌龄首创,诗句鲜明也有衍化鲍诗之迹,但却能翻出新意。姚崇是释词式的说明,鲍照也只是一个客观的比喻,此句那么有主客观统一的内蕴。玉壶本纯净之器.再置一片冰心,更是纤尘不染。一片冰心在玉壶,所强调的是诗入主观的努力,把冰心放入玉壶之中。在品格崇高的根基上再加上坚持操守的砝码,故更加形象鲜明,含意深邃,所以一经诗人创造出来,就成为坚持节操的千古名言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借留别报告友人: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故而去追求神仙世界。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