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份_第1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份_第2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份_第3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份_第4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4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区域知识。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四、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2、掌握好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2、黄土高原三种地貌景观及其分析。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二)

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上三种地貌形成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六、教学方法读图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七、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2、多媒体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黄土高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行为:欣赏歌曲《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陪着我”。通过其中的歌词内容黄土高坡,窑洞,黄河等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黄土高原。板书:黄土高原学生行为:通过歌曲歌词及图片进行猜测本节课所讲内容。[讲授新课]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目录,黄土高原的位置以及范围,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让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有初步了解。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看图寻找黄土高原位置并描绘其大致范围,在书中勾画出黄土高原的四至及相关内容,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会判断并书写黄土高原四至。2、黄土高原的形成用土地沙化来说明黄土高原风成说的假说推理。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教师行为:展示黄土高原航拍景观图片并提问学生黄土高原地貌分为哪三种。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分为黄土塬、黄土墚和黄土峁。板书。并在说明时播放典型图片。接下来进行三个景观的详细讲解。学生1:介绍“黄土塬”:黄土覆盖得较厚的平地,又称“黄土平台”。四周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面积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以上,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学生2:介绍“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高地,由两条平行的沟谷分割地面,或黄土塬被切割而成。一般长几百米至数十千米。顶面一般比较平坦。学生3:介绍“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陵。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由黄土塬和黄土梁经长期侵蚀切割或黄土覆盖原来的丘陵而成。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因素(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2)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暴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3)黄土本身: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人为原因(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2)开矿、修路不注意水土保持,使地表疏松。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图8.7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是因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千沟万壑?还是因千沟万壑导致的水土流失?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教师:对,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并且归根到底,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请同学们将下列内容填在相应的空格内: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千沟万壑[课时总结]九、教学后记本节课以距离为暗线进行,采用了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主动地参与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本节课特色在于教师采用歌唱的方式将课堂内容生动活泼的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去掌握本节知识。教师在本节课充当一个引导作用,并不是主要的讲述者,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堂上对于练习题目的设置较少,初级理解和运用方面稍显欠缺。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三、教学方法读图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四、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板书:黄土高原[讲授新课]一.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看图D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D“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2.黄土高原的来历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5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首先让学生读图85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2.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3.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丰富的矿产资源教学过程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1.看P86讨论,说说怎样治理黄土高原干旱和水土流失?2.看图E、F,说出杨凌是怎样治理水土流失的,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通过讨论,的出结论:退耕还林,保护植被;发展科学,培育耐旱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就经济合作。二.丰富的矿产资源1.画出黄土高原地图,找学生在图上填出以下矿产:大同、阳泉、平朔,神府、东胜——乌金三角。2.看地图册,说说煤炭可以通过哪些铁路外运?特别指出“神州第一线”3.看图I、J,想想,黄土高原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外运?三种运输方式:原煤输出、发电输出、转化为煤气输出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1、2、3、5题。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②在地形图上识别黄土高原的地形类型。③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④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的煤矿。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地图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②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能源的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三种景观:塬、墚、峁。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唱歌曲《黄土高坡》,猜想黄土高原的地形类型和人们的生活2.探索:看图《黄河水是怎样变黄的?》讨论:你有办法让黄河水变清吗?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范围:学生在书上找出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图。2、黄土高原的最典型的三种景观:塬、墚、峁。学生看图片和文字介绍,分别让三个学生来介绍并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简图。引导学生完成P84“实践”中对应的三个问题。3、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引导学生看图P85,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自然因素:地形破碎,坡陡沟深,黄土覆盖厚地质疏松,抗冲力差,植被稀少,降水少而暴雨集中。②人为因素: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采石开矿等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引导学生看书P84,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引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归纳:如何才能让黄土高原披绿?要靠科学技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四、黄土高原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1、指导读图P88,完成第1、2、3题。2、黄土高原地下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五、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业:一、填空:1、__________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___、____、____接壤的地区分布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煤田,被誉为祖国的“乌金三角”。3、要使黄河水质变清,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二、简答:1、简介黄土高原的范围。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因素有哪些?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哪些后果?4、你认为应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陕西杨凌2、晋、陕、内蒙古3、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二、简答: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2、自然因素:地形破碎,坡陡沟深;黄土覆盖厚,地质疏松,抗冲力差;植被稀少;降水少而暴雨集中。人为因素: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采石开矿等3、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4、要靠科学技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三、教学方法读图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四、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板书:黄土高原[讲授新课]一.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看图D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D“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2.黄土高原的来历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5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首先让学生读图85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②降雨。产生水土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